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5.67KB ,
资源ID:64337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4337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三二轮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三二轮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

1、三、【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阶段划分:(一)总体划分分期界标:“五四”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近代后期)】阶段划分依据:领导阶级不同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含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特征】列强入侵,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近

2、代化。【革命阶段】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阶段:(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含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基本线索】中心内容是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革命阶段】第一阶段: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

3、第二阶段: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三阶段: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第四阶段: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阶段特征】1、历史分期:18401894年2、阶段特征: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剧变,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映,从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内部的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不同程度地进

4、行了抗争和探索。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民族矛盾居主导地位,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阶级矛盾居主导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知识结构】一、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的禁烟运动断绝了非法的鸦片贸易这条罪恶的“商路”。(2)后果: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3)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鸦片战

5、争(18561860年)(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扩大在华权益,进一步提出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2)经过: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3)结果: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太平天国运动原因主要阶级矛盾激化直接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过程时间18511864年人物洪秀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石达开事件金田起义(开始)、定都天京(发展)、北伐西征(全盛)、天京事变(转折)、天京陷落(失败)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平均分配土地、产品的主张,具有革命性和空想

6、性。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评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其统治根基。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起了反侵略的任务。部分领导人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失败。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工业的兴起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洋务运动(1)背景: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2)内容: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

7、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3)评价:未能达到“自强” “求富”的目的。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部分官僚、商人、华侨、地主私人投资兴办近代工业。 表现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影响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开眼看世界”的

8、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潮流;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冲击了传统“华夏中心论”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改良政治、君主立宪、商战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起了启蒙作用。从近代化的角度认识洋务运动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这也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

9、: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矿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大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近代化的中国外交。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 18951919年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震撼了中华

10、民族。觉醒、探索构成了18951919年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这一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深化,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一、民族危机加深与中国人民的探索1沉重的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借口:义和团运动 国家日本德奥美法英意日俄18941895年 19001901年 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

11、空前严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2)概况: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3、辛亥革命(1)条件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组织基础: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2)过程:武昌起

12、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3)意义: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4)局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列强对华资本

13、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表现:商办企业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背景民国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的影响投身实业。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1914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

14、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三、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主张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揭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成为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民主与科学: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1、社会生活的变迁(1)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2)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15、。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礼仪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2、交通事业的进步(1)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2)1918年中国航空事业起步。3、通讯工具的变迁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4、大众传媒 的变迁(1)报刊业的发展: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2)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时期五四

16、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年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由此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1923年)(1)五四运动背景及原因: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独裁,国内阶级矛盾加深;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5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五四”精神:爱国主义划时代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

17、革命时期。(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中共一大召开(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1)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

18、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2)国共合作:两次会议(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蕴含“三大政策”)。(3)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奠定了革命继续发展的基础。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1)工农武装割据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开创革命新道路: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2)红军长征遵义会议: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长征胜利: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

19、了长征精神。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1)一条主线:抗日民族统一战(2)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3)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4)四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双重性);两个战场并存;中国共产党在后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胜利保障: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意义: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20、年)(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共七大要求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重庆谈判国共签署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2)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1947年,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北平和谈破裂后,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1.较快发展(19271936年)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

21、动的推动。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等工业,都有较大发展。2.日益萎缩(1937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榨。沦陷区大量企业被日军毁灭或吞并;国统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3.陷入绝境(19451949年)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摧残,通货膨胀严重。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三、思想领域的新成果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开始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2)进一步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1)

22、提出: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和节制资本等内容,民权的范围扩大。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3、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代表作品观点意义发端大革命时期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的结果,它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初步形成十年对峙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成熟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新

23、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确立1945年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特点1历程(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内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代表及其主张: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挽救民族危机,维护封建统治;停留在“器物”层面,对封建制度的根基未有任何触动。(2)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康、梁维新派,君主立宪方案;孙中山革命派,民主共和方案。不仅要学西方技术,还要学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学习西方发展到“制度”层面,但对封建思想没有进

24、行全面彻底的批判。(3)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民主制度、理念;科学思想、精神、世界观、方法论等。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科学。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向西方学习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深入到“精神”层面。(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2特点(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图存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3)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