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85.70KB ,
资源ID:64737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4737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丧葬资料范本模板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丧葬资料范本模板Word下载.docx

1、等级森严。阶级社会实际是等级社会,生活在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高低贵贱之别。在中国古代,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死后的待遇也有千差万别,如坟墓高度、大小、 棺醇的配置、随葬品的多寡、碑志的规格等等,都有相应的等级规定.古代通过丧葬礼仪,将现实社会的等级关系移植到了鬼魂生活的冥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丧葬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习俗容纳的古代社会的信息量是其他礼仪风俗所无法比拟的,是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礼记曲礼下)生前尊卑有别,死称也各不相同,等级昭然.未成年者死称“殇”,“年

2、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二至八岁为下殇”(仪礼丧父)。此外,死的别称和俗称还有“殒 物故 弃世 捐馆 上仙”-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周苏平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0101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a3_44_56_01300000178518123063568944061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葬礼葬礼礼仪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

3、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 wiki%E8%91%ACE7%A4BC -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javascript:void(0)葬礼 - 概述光绪的葬礼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原始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仍能干预活人的人事、祸福。受这种灵魂不灭观念的制约及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差异,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礼风俗:有的葬礼盛大隆重;有的简易朴素;有的充满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学而又卫生。地理、宗教及社会结构均影响葬礼形式,阶级身分更是决定性因素。以西藏为例,葬礼按身分区分为4种贱民水葬,中等身分土葬或天葬,贵族始可火葬. 在葬式

4、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火葬、水葬、厚葬、天葬、洞葬、树葬、悬棺葬-互动百科1、丧仪中的河南人在河南的戏曲里面,传统的戏曲的分量比较多一些。而一些著名的演员,所表演的代表剧目,经常上演.河南电视台举办的一个梨园春节目,是票友们最喜欢的节目,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虽然热闹,却也包含着隐忧。每一个上台的票友,一张嘴,都是一个味道,唱着同一段戏曲.应该说,再好的东西,经常看到听到,也就熟视无睹了,不过那些观众依然痴迷于此,认真的听,认真的看,溶于其中。是不是正因为在河南人的生活里,戏曲的味道很浓重,人人生活在其中而不自觉,把戏曲中的角色,幻化成了自己的人生,所以才如此喜爱呢?河南人的性格里面,有一种不

5、自觉的角色扮演思想一直贯穿着.每做一件事情,不是真心要做,需要去做,而是因为有观众观看,有了观众的眼光,才有继续做下去的意思.这一点,可以从河南民间在丧事的铺张上看到。民间讽刺那些孝子说:“生前不养,死后铺张。”很多儿女在老人生前恶语相向,不管不问,死后却大事铺张,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河南人性格中的戏曲因素:所作的一切,要有观众,否则所有的作为是没有意义的。有一个嘲笑葬礼上哭泣声的顺口溜说:“闺女哭得是惊天动地,儿媳妇哭的虚情假意,他表嫂子哭得有如放屁.”因为在河南民间风俗习惯,女人嫁出去以后,有娘家人撑腰,在丈夫家才硬气,没有娘家人是很悲凉的。而这个撑腰人就是娘家的母亲,所以哭得伤心。媳妇和

6、婆母的矛盾,一直难以调和,所以哭的虚情假意,他表嫂子是外人,出于礼貌,没有泪也要挤一些应景。这种关系可以由另一首顺口溜看出来:“姨没姥娘亲,妗子是外人,他表嫂子是龟孙.”如果在一个村子里,同时死了两个老人,那么这个村的居民,就可以作评判,评价两家的丧事谁家办的风光漂亮,在河南农村,流行在婚礼和丧礼上吹唢呐。随着竞争的加剧,听说现在的唢呐班子不单单表演吹奏技巧了,还要表演一些花活,例如脱衣舞。丧仪要举行几天,每天晚上都有唢呐表演,大家在棺材前守灵,因为哭泣的时间长,很多人没有眼泪了,大家都在枯坐着,听说南方这时候可以打麻将,河南是不可以的。因为仪式拖的时间太长,那些真心哭泣悲伤的也没有了力气,很

7、多真正悲哀的,仪式后都会大病一场.到了入土那天,村里的闲人们就会跟着观看,一路上鞭炮齐鸣,唢呐开路。除了所用的物品的颜色不同,和婚礼区别不大。而这个时候打幡的孝子,摔老盆的人,都是有讲究的,因为摔老盆的人,要继承老人的遗产.这只是没有纠纷的过程,如果说在葬礼前,死者的娘家人对死者的家人表示不满(指死者是女的),就会有纠纷,这些娘家人会提出要求,阻止下葬,这对死者的家人来说,是丢脸面的,需要别人来调和,在达到双方满意后,纠纷结束,安葬死者。至于死者的意思,全部由这些生者的意思来决定。-XX装入棺内一切就绪,根据家乡的风俗,公公需要在家里停尸七天,儿孙们也就要在这守灵的七天里不能离开老人遗体的旁边

8、,特别是那根香不能灭,据说是逝者的照路灯,好往天堂路上走一路通明。阴阳先生已经把各个程序写好贴在墙上,用阴历时间确定火化和下葬的时期,还有就是每逢死亡的第7天举行祭奠仪式,共做七次,四十九天。其中“五七”是最重要的一次。说实在,我们没有时间悲哀,只有的是今天干什么或做什么的安排,因为我们是主家,还要管亲戚的饭菜,要租来大锅和碗筷。还要租在门外放骨灰盒的灵棚;有一项叫“出魂项目,我不知道人去世后到底有没有魂,但我们按照安排去做了,早上四点起来,全家人都不让在家里,出去外边躲避“魂”出来上天,我们一直到了早上七点才准回家,进家要在各个房间敲锣和放鞭炮.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风俗,一个称叫“拐弯门”风俗

9、,就是在下葬的前三天内要请戏班子,唱三天大戏,再做上一百多道菜,唱一曲,要端一个盘子,还要给红包,当然这个主要是针对我的婆家妹妹和妹夫的,他们说这样办的话是排场,似乎这么办,才能对老人尽到孝心,是孝顺。为此我和老公不同意办还惹了公爹家的侄子们(五个亲侄子)不高兴。这个“拐弯门还是在本村的支部书记调解下未能实行,就在争论这“拐弯门”之时,人们还议论村里有一户两弟兄,各自都盖了两层楼,母亲想到他们新家住上一夜就不行,只有住在一间又黑又小的小屋内没人管,听到这些,使我想起了欧阳修的一句名言,“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人们常说:“人死如灯灭,人都不在了,再怎么样他也感受不到了.过去有句老话叫“活着不孝

10、死了孝”,这样的孝顺是做给别人看的,并不是真的孝顺。“厚养薄葬”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公爹没有长期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但也经常来京小住,从我进了婆家门,是父慈子孙孝,家庭和睦,他为他的儿孙有出息而高兴,公爹一生勤俭持家,在单位是一个有名的模范共产党员,退休之后主持家事,也是有名的模范丈夫,我想公爹不会计较这些的,也不会同意我们为他的葬礼大操大办的。-祭葬二礼,古有典制。据汉书载,周成王三十年,周公旦制曲章,确立礼节的模式及内容规范,称之周礼。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倡导克己复礼.作礼纪,是恢复周公之礼。规范了礼制细则,在朝规公礼的基础上,明确了人生四礼:“生之以礼,事之以礼,祭之以礼,葬之以礼”。惟事之

11、以礼包括公规朝礼,而祭之以礼,包括祭皇天厚土祭列祖列宗和祭物、祭神鬼、惟祭礼最严而复杂,节制规范。女孝子,坐在灵周稻草上,日之卧薪为报母亲生怀之恩。灵前不离孝子,常烧香烧纸钱,谓之活人不断禄死人不断香.规定女孝只能叩头不能烧香烧纸,说女的坐月子和经期见了红,手不净,烧纸钱神鬼带不走。在亡人人殓后,用小升子作香炉,再把棺灵用大板凳架起,谓之升棺.再做三个面疙瘩,用筷子插进升子里为天地人三界。棺灵底下点两盏灯,棺盖上面点一盏灯,为天地齐明.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 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

12、人送 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 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 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 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有的 地方也把死老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 往会受人非议。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如果死者 之上还有长辈,死时,也不移入正庭. 在许多地方,人死之后,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烧 落气纸。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

13、,二是向邻居报丧. 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未死时,则禁止哭泣。编辑本段报丧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 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编辑本段入殓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民俗以为,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 ,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 ,镜子一面。 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

14、棺中,入棺时,死者一 般是头朝里脚朝外。编辑本段守铺死者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编辑本段搁棺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编辑本段居丧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 ;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

15、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 、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编辑本段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 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 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亲朋友邻,虽不至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 一些。 亲友前来吊唁的时候,孝子要陪同。比较亲近的亲友,一般要在灵前正式举哀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

16、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 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金用黄色、蓝色签封好,在正中的蓝签上写 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样。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编辑本段接三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死后都能升天或者西天,但若在死者去世三 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或者放焰口救度恶鬼,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到天上.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的灵魂到天上;相对于死者亲友,是送别死者的灵魂到天上。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也叫送三”。送三时,要用纸扎一些车马,以供死 者上路时

17、用. 放焰口是接三中最重要的礼俗。据说焰口就是饿鬼饿鬼,在地狱受苦受难.民间举行仪式, 摆放三宝,即佛、法、僧,便可以让饿鬼得到救助,脱离苦海。焰口有佛教瑜伽焰口, 比较常用。还有道教的缸罐焰口。 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编辑本段出殡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 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出殡的程序为:先转

18、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口,由礼生主持礼仪 ,丧主跪拜,礼生读完祭文后,由僧道引导孝男教妇旋棺”,在棺材周围绕行三圈之后, 再用绳索捆好棺材,盖上棺盖。 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 们持裹着白纸的”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伴随起杠,还 有两项礼仪:一项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等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 一项礼仪是摔瓦”,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

19、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 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 出殡的顺序一般为: 草龙铭旗孝灯-吉灯-放生笼铭旌香亭像亭魂轿-纸桥- 乐队-灵柩-遗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亲友。 当然,各地风俗不同,出殡的队列、形式也有差别。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讲究,冥器齐全,穷人家的葬礼,则可能要简单得多,讲究也会少一些. 在传统丧礼出殡路上,还有几项礼仪。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等. 扬纸钱是扬撒由白纸做成的状如铜钱的纸钱,一般由专人在孝子前面扬撒。在起杠后,遇有 路祭,经过十

20、字路口,河沿,桥梁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扬撒纸钱。 茶桌和路祭棚多为丧家的亲朋摆设,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 要跑下叩谢。路祭是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 一般要停柩进行祭奠和答谢,祭奠完毕即起棺继续前行。编辑本段落葬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为什

21、么 是三年呢?因为按惯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因此,父母死后,孝子应 服丧三年,以示回报。三年之间还会有很多小的礼仪,礼仪繁多,要求严格.在现代,人们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有人仍要居丧,只不过比古时短得多了。丧葬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

22、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23、.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

24、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

25、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现在实行的是火葬。-葬礼 中国传统葬礼tupian。a1_48_55_01300000178518123063556599972_jpg.html?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其主要过程有: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

26、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

27、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

28、的结束。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葬礼 - 中国葬礼礼俗葬礼下面说的这些礼仪应该在岚山区后村镇比较通俗流行的一种礼仪.其中一些说法,也不是十分明白,希望懂得这些礼仪的人的指正。遗体,如果有人在别人的家中逝世,那么在挪动遗体之前,必须给人家一定的钱,表示歉意,哪怕那房子是女婿家的,只有在自己的直属亲属家逝世才不用给钱(直属亲属指儿子,孙子),钱不在乎多少。现在很多逝世的人都是在医院,一般遗体不需要再搬回家,直接送殡仪馆,也不存在给谁钱的问题了,总之遗体移动越少越好。在移动遗体的时候,直属子女,一般在旁边安慰遗体,比如说:某某别害怕,大家送你去新家等等,因人而议。如果在家中逝世,那么遗体挪动的时候需要招魂,方法是拿一烧纸条,在四周的墙上移动,如果烧纸条在那个地方固定住了,说明逝世人的灵魂在那里,然后用烧纸条把灵魂收起来,从窗户递出,放在遗体旁边,随遗体一起进火化炉.纸幡,有丧事的人家,要用烧纸粘贴剪在木杖上,放置灵堂前面,木杖应该使用柳树(木杖上沾上烧纸是什么含义?),门扇上贴一烧纸,代表家中有人去世(应该是男的逝世贴烧纸,女的贴白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