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13KB ,
资源ID:65120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5120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双人法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改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双人法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改Word下载.docx

1、只有现场环境是安全的才能接触患者,脱离危险以后开始实施医疗急救。然后A角做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同时掐秒表,开始对操作考核分段计时)。 第2步跪下检查意识:A角到达患者身边,习惯性跪于右侧(当然左侧也行),就地抢救。跪姿应尽量靠近患者身体、等高等宽,即左膝盖平患者肩部高度,双膝分开、距离与自身肩部同宽,中心点在患者两侧乳头连线上,这样可以兼顾做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避免挪来挪去;跪下后位置应该保持固定,膝盖无来回移动。检查意识的方法为给予声音和疼痛刺激。先给予声音刺激,要求凑近患者耳旁5公分大声呼唤,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各呼喊一遍:“喂、喂,你怎么啦?”;如果对声音刺激无反应,再加以疼痛

2、刺激“喂、喂,你醒醒!”,观察患者能否睁开双哏。疼痛刺激有很多方法,本次比赛选择用手拍打捏压双肩的具体方法(不能击打或摇晃其它部位)。比赛情景病例检查意识的结果,一律设定为患者意识完全丧失。 第3步观察呼吸:A角低下头,将手掌放在患者胸骨剑突的上方悬空定标,用眼睛从口鼻快速扫描至患者胸部,观察呼吸是否正常(例如有无呼吸急促、呼吸缓慢甚至临终前异常呼吸),而不用一看二听三感受地检查有无自主呼吸。要求规范数数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六”,观察时间刚好控制在6秒钟。 第4步A角呼救、启动BLS:一旦发现患者连呼吸也变得不正常,立即大声呼救:“患者无反应、呼吸不正常,快来人呐、准备抢救!启动应急

3、反应系统,携带急救物品!”。A角在现场分工指派任务,吩咐第二施救者(B角)赶快获取除颤监护仪、氧气面罩一复苏球囊、氧气瓶、急救箱等急救物品准备上场。除颤监护仪不用B角携带,预先放置在患者身边。 第5步判断循环征象:A角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准确地触摸患者同侧的颈动脉搏动(如果部位正确,模型人显示器的颈部指示灯将会点亮绿光),要求检查手法规范;同时,眼睛沿顺时针方向巡视患者四肢,观察肢体是否还在抽动,最后将目光停留在脸部看有无咳嗽反射(顺便观察病人面色)。数数计时(从“一千零一”数到“一千零六”),检查颈动脉搏动同样限时6秒钟完成。 第6步解开衣服、摆放体位:A角解开患者上衣、松开裤带,充分暴露胸部

4、;患者置于平整的地面上,呈标准仰卧位,理顺他的身体,保持四肢平直、无扭曲,必要时垫按压背板(口述即可)。与此同时,比赛假设呼救后你的同事很快赶到,B角携带急救物品迅速上场,跪在患者的头顶部,告诉A角:“除颤仪到”。二电击除颤(流程D) 第7步A角实施电击除颤:对于当场目击的成人心搏骤停,电击除颤越早越好,必须在到达病人身边3分钟以内完成第一次电击除颤。只要除颤仪一送达病人身旁,就应尽快开始实施电击除颤,无论30:2做了几个周期、无论胸外按压是否做够30次都不管,此时电击除颤是第一优先(变为DCAB顺序)。但对于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或者儿童猝死,国际指南建议不要急于电击除颤,应该 严格尊遵循CA

5、BD的操作程序,先做够5个周期的CPR,两分钟以后再考虑是否需要进行除颤。 在基础生命支持阶段,国际指南推荐的除颤设备为全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AED),因其操作十分简单,开机后还有语音提示,故把AED称之为“傻瓜除颤仪”非医护专业人员不需培训都可以使用;而高级生命支持只能采用专业的半自动除颤监护仪,操作相对复杂,非医护专业人员不可能操纵它。 本次大赛要求一律使用半自动(即手动)除颤监护仪,由A角负责操纵和实施、B角协助。规范电击除颤的操作流程如下: (1)开机:手动除颤监护仪放置在病人右侧头部附近,A角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将功能键旋钮调至监护位,选择电极手柄(Paddle)导联。提前下达医嘱

6、:“立即胸外按压!”,B角便从患者头顶部移位改跪到左侧,与 A角面对面做胸外按压。(2)连接:A角左右手各持一个电极手柄,将“胸骨电极板”放在患者右上胸,锁骨下方贴胸骨右缘;而“心尖电极板”放在左下胸,上缘不超过乳头连线、板的中心点平腋前线。要求充分暴露胸部,两个电极板摆放位置正确、不能颠倒放反。(3)识图:A角密切观察除颤监护仪示波,开始人工初始分析心电图,此时必须第一次高声喊叫:“请大家离开,暂停胸外按压!”,B角随即暂停按压,以免对病人心电图产生干扰,影响判断。A角立即下达口头医嘱:“室颤、准备除颤! (4)能量:A角一只手握持两个电极手柄,另一只手将功能键旋钮调至除颤位(一到除颤位即默

7、认非同步),然后调节除颤能量,成人选择双向波200焦耳(单向波360焦耳),儿童24焦耳Kg体重计算。B角用棉垫迅速擦拭患者的胸前皮肤,清理干净皮表的汗珠、水迹或者浓密胸毛,揭除皮肤上粘贴的硝酸甘油膏药贴剂。 (5)涂膏:A角双手分别各握持一个电极手柄,将两个电极板朝向B角,由B角涂抹导电膏;然后A角将两个电极板的导电面重叠在一起相互摩擦,使导电膏均匀地分布覆盖在整个面板上。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超过1 0秒钟,A角吩咐B角“继续按压”,于是B角继续跪在病人身体左侧做短暂的胸外按压。 。 (6)确认:A角重新将两个电极板放在病人胸部指定的位置,B角立即停止胸外按压。A角再次快速分

8、析心电图,报告确认:“仍为室颤,充电! (7)充电:由A角按下电极手柄上的充电键,除颤仪开始真实地充电。充电期间A角必须用力压牢两个电极手柄,施加大约1 0Kg力量,使之紧贴患者的胸壁皮肤接触良好,两者之间无可见缝隙;电极板保持平顺、稳固,无歪斜或翘起。 (8)放电:待机器充电完毕、发出了声光报警,A角用目光巡视四周,提醒和确定无任何人(包括自己)与患者身体接触,并且第二次高声喊叫:“请大家离开,放电!B角应张开双臂,用身体组成隔离人墙。随即由A角同时用双手大拇指持续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迅速地完成一次电击除颤,在充电完毕之前和之后,不得匆忙提早或者犹豫延迟按下放电键。电极板必须在显示能量

9、释放后才能从胸前移除,A角大声报告:“除颤完毕、立即心肺复苏!请记住除颤操作规则谁按下放电键就由谁负责新一轮的胸外按压,从而有效地防范电击意外发生。 按照国际指南规定,放电以后不要马上检查患者的生命征象,也不用急于评估除颤效果,A角必须立即开始胸外按压。三。开放气道(流程A) 第8步B角徒手开放气道:由B角跪在患者头顶部实施、B角上场后听从A角指挥,逐一执行A角下达的口头医嘱。在开放气道之前,先装配好面罩一球囊,并将复苏球囊接通氧气、测试完好;接着检查口腔有无异物或者分泌物(假定有分泌物),应小心地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用食指探入口腔内清除干净。然后采取徒手“推额抬颏法”或“托举双颌法”,使患者

10、头部往后仰(假定该患者无颈椎受伤),开放气道动作要求规范、轻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开放气道应该一步做到位(病人下颌、耳廓之间的联线与地面垂直呈90。),并且在操作的全过程中管理好气道,始终用左手固定患者头后仰姿势,使头部保持稳定,无移动,无回位,施救者也没有反复为患者做头后仰的动作,从而维持呼吸道畅通。 四人工呼吸(流程B) 第9步使用球囊一面罩实施人工呼吸:A角下达“固定氧气面罩、球囊通气两次”的医嘱后,由B角负责用两只手实施双“EC”手法固定氧气面罩,A角暂停按压,然后A角自己使用复苏球囊捏皮球二次。两次通气用时应控制在5秒钟内,缓慢吹气1秒钟,不能通气过快以免造成胃胀气,也不能超过l 0

11、秒钟延误胸外按压,A角捏皮球时可自己数数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A角在通气时应紧盯患者胸部,以看到胸部起伏为人工呼吸的有效指标;每一组通气结束后B角可将扣紧的氧气面罩稍微松开一条缝隙,而不要从患者面部完全移开,既利于排出二氧化碳、又可以节省与按压交替的时间,但应始终保持患者开放气道的头后仰姿势。同样,第一轮人工通气只对流程质量作主观评估,不用电脑进行终末质量客观评价。在首轮两次通气刚刚完成,比赛设定此时除颤监护仪及时放置到指定位置,A角立即暂停胸外按压,转而拿取除颤仪准备除颤;B角必须将氧气面罩从患者面部挪开放置于地面,迅速移位到患者左侧,腾出手从旁边协助。 二胸外心脏按压(流程C) 第

12、10步A角建立人工循环:一旦判断患者无心跳,立即由A角尽快实施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必须在看表30秒内开始第一次按压)。在第一轮胸外按压做动作的同时,A角不断下达一系列口头医嘱(待B角完成一个后、方才下达另一个医嘱,“球囊面罩接通氧气”、“检查清理口腔”、“开放气道、保持通畅”、“固定氧气面罩”、“球囊通气两次!A角一边做按压一边下达上述5个口头医嘱,B角应逐一回应医嘱“是”,并做相应操作(闭环式沟通)。注意,比赛时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只对流程质量作主观评估(即由考官凭肉眼观察选手的操作步骤和手法,对操作过程进行主观评分),而不用电脑进行终末质量客观评价;A角也不用边按压边数数,即不管第一轮胸外按

13、压的次数有多少,下完5个医嘱便暂停按压。 徒手做胸外心脏按压的规范要点(六要素): (1)按压部位胸骨正中线的中、下三分之一段交界处,建议用单手快速定位(根据个人习惯左右手都行)。单手快速定位的方法为“掌根部居中,中指刚好平患者两侧乳头之间的连线,并且指向乳头”。每一轮按压之前,都要求先用手掌定位,动作交代清晰、部位准确;按压过程中,掌根部应始终紧贴患者的皮肤,做到“放松不离位”、牢牢将手掌固定在正确的按压部位上,不得进行跳跃式按压。 ; (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施救者马上将另一只手搭在定位手的手背上, 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互扣起来;只能用掌根部与患者皮肤接触(压力局限在胸骨、面积越小越好

14、),定位手的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允许接触到患者胸部皮肤,理由是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患者的两侧肋骨上,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3)按压姿势施救者双膝跪地,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不得偏斜,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施压(利用杠杆原理)。要求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无摇晃或摇摆;并且手臂这条直线必须与患者胸部形成90直角、不能倾斜,以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过程中应该保持平稳、有规律,用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不得进行冲击式按压,动作轻松美观;施救者的目光始终盯着患者脸部,全程观察其面都表情和面色改变,以便及时评估胸外按压是否有救。 (

15、4)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要求达到100120次分之间,具体地说1 517秒钟要完成30次按压。即每次按压用时不超过06秒。往下按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要保持相等;应通过数数来掌握节奏,规律为个位数加多一个尾音(如“1下、2下、3下l0下11、12、1321、22、2330”),数数终发两个音。建议施救者大声地数出来。以便助手配合,做到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之间无缝交替。 (5)用力按压与充分放松要求使用更大的力量、按压深度应让成人胸骨下陷幅度至少5cm以上,比赛标准限定最多不超过6Cm,电脑自动统计1 50次按压的平均深度为5-5.5cm(依据电脑报告打印单)。同时,每次按压后手臂的力量都要彻底松开,保证

16、压力释放、充分放松,让患者胸廓完全回弹,使得心脏充分舒张受血。 (6)持续不断心肺复苏过程中不管做任何操作,都要求尽量不要中断心脏按压,尽可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如果不得不中断胸外按压,中断时间最多不允许超过l 0秒钟,做到“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时间”,以免影响人工循环效果,干扰高质量的心脏按压,降低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六-除颤后继续实施CPR两分钟 第1 1步除颤后即刻开始五个周期的CPR:电击除颤完成以后,A角应继续跪在患者右侧、立即开始做胸外按压,而已经跪在患者左侧的B角,又重新移位到头顶部负责管理气道并实施双“EC,手法固定氧气面罩,两人按照30:2比例交替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在除颤后

17、的第一轮胸外按压期间,由于B角有充裕的空闲时间,因此要求口述高质量心肺复苏的5个指标要点,即“快速按压;用力按压;让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时间;避免过度通气”,从而提醒和评估A角是否正在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仅仅针对这5个周期的CPR操作质量,才启用电脑进行终末质量客观评价。根据电脑记录打印的报告单当场对结果量化评分,具体评价指标详见BLS终末质量客观评分表;而流程质量仍由评委凭肉眼观察实时作出主观评估。终末质量的评估权重占40,即电脑评分30分(从30分往下减,扣完为止)、秒表计时l 0分(一旦延误时间就扣分,扣完l 0分封顶);而流程质量的评估权重占60,评委评分为60(从60分

18、往下减,逮住错误扣分,每个细节因子都有最高扣分的数值限制)。 整个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比赛采取秒表分段计时,用时间指标客观评价动作的熟练程度及两人配合的默契程度。全程共设有五段计时(详见BLS终末质量客观评分表),确定各个时段评分的衡量基数,一旦超出标准范围通通扣分。上述五段计时相加即为比赛的全程用时(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如果不超过10秒钟就不计算在内,但超时要累计),如果选手的比赛分数相同,则以全程操作用时短者胜出。 七每间隔两分钟反复评价CPR疗效 第l 2步检查评估复苏效果:心肺复苏每做够5个周期的30:2轮回,大约历时2分钟左右,应利用交换角色的暂停机会,由A角实施一次检查评估。要求重点检查患者的自主呼吸与颈动脉搏动(用时1 0秒钟),评估BLS的抢救效果。 本次比赛案例假设给予一次电击除颤以后,继续5个循环心肺复苏,复检心肺复苏成功,准备转送医院。A角关除颤仪,擦拭并安放好电极板。B角再次改跪到左侧,清洁患者胸壁皮肤,整理衣物。A角起身报告并举手示意:“转送医院,操作完毕!”,比赛结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