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8 ,大小:431KB ,
资源ID:652582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5258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学 生 活 动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课前引导:同学们能概括一下建国前夕解放战争的形势吗?教师归纳指出: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到9月,全国大陆基本解放。中国人民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入新课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会议的召开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哪些方面的代表?这体现了会议的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进行讲评和点拨。2、会议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会议的几项主要内容

2、:(1)讨论通过了共同纲领;(2)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主席和副主席;(3)决定了共和国的首都、纪年法、国歌和国旗;(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问题一:共同纲领有哪些主要内容?为什么说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问题二:你能说说国旗的寓意有哪些吗?3、会议的意义 参与教学活动参与讨论并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并分组交流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何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结合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析以上问题。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讲解: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全国人大召开以前,它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它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政协会议还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歌、国旗和纪

3、年法。所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二、开国大典看了开国大典的几幅插图,联想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何感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展开讨论。教师适应提示和点拨。三、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是怎样实现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平解放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和相关历史资料,然后分组展开讨论。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结合重点难点分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小结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

4、义是什么?问题三:其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结束教学活动参与小结并积极回归课文知识点做练习反思第2课问题讨论,故事讲述,点评归纳法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3、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

5、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指定内容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补充相关材料,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问题探究:(1)三八线是怎么回事?三八线的划分给朝鲜事带来了什么后果?(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有何反应?这种反应的实质是什么?(3)金日成首相为什么要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中国政府应不应该派兵入朝援助?如果不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可能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通过提问、讨论

6、、回答、小结几个环节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政府派兵援朝的必要性、正确性,初步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全局观念。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教师讲解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等史实让学生置身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氛围之中,全身感受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1)抗美援朝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谁?入朝的中国军队为什么叫中国人民志愿军而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遇到了哪些困难?(3)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为什么说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三、抗美援朝战争的

7、胜利介绍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战况,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受到热烈欢迎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和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喜悦。(1)美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同中、朝代表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的?(2)新中国刚成立,贫穷落后;美国在二战后是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却以弱胜强,这是为什么?(3)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4)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为什么会受到热烈欢迎

8、?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归纳几个环节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为了保爱卫国,年轻的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美!第3课讨论法、分析法、探究法1、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3、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

9、历史资料的能力。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课前引导二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能够打败美国侵略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由此引出国内土地改革。因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之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颁布的原因、时间简述一段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土地占有情况和农民生活状况的片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然后提问,要求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何时颁布的?它规定了怎样的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对

10、于这个问题,教师向学生提示与之相关的图文、影视、记录片、实物等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和卡通问答,以理解土地改期的基本目的。二、土地改革运动1、土地改革的时间、总政策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从何时开始?其总政策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进一步提问: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参与教学活动文字、图示和卡通问答,指引导学生讨论解答。2、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成果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结果怎样?教师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得出答案。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你认为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对于这一问题,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

11、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已有结论,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散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如消灭了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等等。三、国民经济的恢复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2、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3、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教师介绍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为学生理解和认识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措施的必要性、正确性奠定基础。课堂小结结束课堂教学活动复习第一单元复习讲述法,讲讨论法、归纳法4、 通过对本单元的复习,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重点知识并回归到课文相关内容5、 通过复习,

12、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相关习题,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归纳等综合能力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第一单元复习一、 知识网络结构 略二、 基础知识要点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及代表组成情况P12、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P1-23、 国旗的寓意P24、 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原因P25、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的时间及主要内容P36、 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开国大典标志着什么P37、 看了开国大典的几幅图,联想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哪些感想P48、 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P49、 西藏为什么能和平解放?P61

13、0、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有哪些主要内容P511、国徽的寓意P512、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及美国的反应P713“三八”线是怎么回事?给朝鲜半岛带来什么后果P714、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间及志愿军的司令员是谁P815、朝鲜战场上涌现了许多功臣和英雄人物,请至少列举出三位P916、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P1017、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P1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背景及时间P12参与知识点的归纳并回归到课文相关内容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提出土改的基本目的是什么P1220、为什么土地改革能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P1321、土地改革运行开始的时间及总政策是什么

14、?P1322、土地改革为什么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23、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阶级成分划分为哪几种?1324、土地改期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的结果如何P1425、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P1426、全国解放前,国民经济的形势如何?P1527、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三、典型练习题选讲 1、课中题部份 2、课后题部份 3、文科练习手册部份课堂活动小结 参与小结讲评第一单元测试题讲评讲述法、讨论法,评价法1、通过讲评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引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2、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

15、,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3、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讲评第一单元测试试卷一、 各班单元测试成绩统计及分析 (见成绩统计表)二、 试题结构及评价1、 本套试题由四大题组成,其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占40分,识图题两小题共30分(共设有7个小问题),材料解析题16分,问答题14分,卷面总分为100分2、 本套试题难易程度符合7:2:1的比例,由于涉及的内容仅仅是第一单元的内容,因而知识点考得还是比较细的,出题角度还是比较好的,另个由于是要求学生用一节课时间完成,有部分学生答题时间略显不够,客观上讲这套试题应该算是一套能检测学生对基础知

16、识掌握情况的好题,同时亦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检测。三、 涉及知识点提示及回归1、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2、 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重要人物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 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及胜利的意义5、 土地改革的时间,相关文献、结果及历史意义6、 课文重要插图及相关背景四、 学生典型错题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的区分2、 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和朝鲜战争起止的时间分不清3、 土地改革的结果和意义如何区分回归课文相关知识点并加以巩固结合自己答题情况认真总结4、 其他个别情况,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书写不认真,还有的学生忘记做某道题,此外

17、基础班还有极少数学生未能按时交试卷。五、 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并适时公布参考答案自我纠错和更正第5课讲述法、讨论法、问题引导法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知道“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3、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答教材中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纳史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没有解决把资本主义工

18、商业转化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确立起来。因此,如何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当时的主要任务。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我国开始实施“一五”提问;新中国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之后,党和人民政府决定怎样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教师在适当补充讲述的基础上,解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目第一段和卡通问答,明确“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因与内涵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的时间。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吗?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相关内容,

19、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要点。实际上,“一五”计划的基本内容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内容的具体化。3、“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何时完成?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等图片,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感性认识和民族自豪感。二、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怎样制定和何时颁布的?由此引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讲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20、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教师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通过的,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什么关系?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

21、态,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三、三大改造何谓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怎样进行的?三大改造有什么历史意义?1、 三大改造的开始2、 三大改造的内容3、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课堂小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从政治、经济和法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1)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2)三大改造有基本完成,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状态结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惟一的经济基础;(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参与小结积极发言第6课讲述法、问题导学法1、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

22、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并知道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2、 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中共八大决策未能执行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从那时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