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3 ,大小:422KB ,
资源ID:65666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566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汉语语法徐阳春语法和语单位.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汉语语法徐阳春语法和语单位.doc

1、现代汉语语法徐阳春 第一节 语法和语单位 一、语法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

2、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

3、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语法”这个术语,在人们的实际运用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言结构规则本身;一是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比如“这样说不符合语法”,这句中的“语法”是指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是一种专门的学问”,这句中的“语法”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在需要加以

4、区别的时候,人们把前者叫做语法,把后者叫做语法学。 (二)语法的特点 、抽象性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结构规则是有限的,而人们说写出的句子则是无限的。有限的规则之所以能够生成无限多的句子,是因为语法具有抽象性特点。例如“勇敢地战斗”“很好”“认真学习”,这些语句在具体意义上毫无共同之处,但在结构上却有共同之处:都由状语加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结构。又如“名词不能用不否定”这条规则几乎适用于所有名词,“山、水、学生、衣服、街道、文化、语言、足球”等等,前面都不能出现“不”。 抽象的语法规则表现在人们说写的话语中,储存在人们的大脑里,它是客观存在的。儿童在学习母语时,能用已学会的词语说出没有听过的句子,

5、就是因为掌握了抽象的结构规则,能自行组织具体的句子。成年人学习外语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抽象性是语法最重要的特点。 、稳固性 语法的稳固性是相对语音、词汇而言的。其稳固性主要表现在历史继承性和不可渗透性两个方面。 语法的历史继承性,可以从汉语的发展中很明显地看出。现代汉语“主动宾”这种结构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如“河杀我?河不杀我?”(董作宾殷墟文字乙编中辑。其中“河杀我”就是“主动宾”结构。此外,现代汉语的连动、兼语、双宾语等结构,也是先秦两汉汉语中常见的。如“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王赐晏子酒”(晏子春秋)。这些都体现了语法惊人的稳固性。 语法的

6、不可渗透性,可以从语言的接触中看出来。在语言接触中,会出现大量的借词,但语法体系受到的影响却很小。外文汉译时必须接受汉语语法规则的支配,如英语中短语或从句作定语时放在中心语之后,但译成汉语时,必须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前。 、民族性 人类思维的规律是一致的,但不同民族表达同一思维的语法形式却不尽相同。例如,汉语数词与名词间要出现量词,而英语则不需要量词。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是“定中”,而傣语的则是“中定”。汉语的动宾结构是“动宾”,而日语的则是“宾动”。英语的谓语动词有词形变化,而汉语的则没有。 二、语法单位 语法规则离不开具体的语法单位之间的联系,因而,在全面研究各种语法规则以前,需要弄清楚什么是

7、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断都是语法单位。例如“他是学生。”“他”分别可以用“那个人”“你昨天见到的那个人”等替换下来;同样,“是”“学生”也可以用别的词语替换下来。“他”“那个人”“你昨天见到的那个人”等在同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这些可以相互替换的单位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同,都是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小的是语素。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依次是词、词组和句子。 (一)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既是词汇单位,又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我们在词汇部分已经讨论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二)词 词是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既是词汇的主体层级,又是高一级的语法单位。词汇

8、部分讨论它的构造,语法部分讨论它的句法功能。 “独立运用”和“最小”是区别词与非词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所谓独立运用,是指在造句中能够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所谓最小,是指不能扩展,即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词和词组都可以“独立运用”,但词组不是“最小”。如“白菜”与“白布”都可以作为造句的单位,但“白菜”不能扩展,是词,而“白布”可以扩展为“白色的布”,是词组。词和语素的定义中都有“最小”二字,但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而语素只是“最小”,不能“独立运用”。例如,“危险”可“独立运用”,是词;若再分成“危”和“险”便不能独立运用,只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 (三)词组 词组又叫短语,是由两

9、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法单位。词组可分为两类: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交际有需要马上就能按照有关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短语叫做自由词组。 (四)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口语中的句子都有一定的语气,句子前后都有间隔性的语言停顿;书面语中的句子则要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语气和停顿。 作为语法单位,语素是构词单位,词和词组是造句单位;句子是语言的运用单位。 词、词组可以成句,那么,它们与句子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词语所叙述的内容是否与现实发生特定联系。词、词组是造句单位,没有语气,不能与现实发生特定联系。而句子是使用单位,为了适应具体环境中的交际需要,必须有特定的

10、语气。带上了语气也就同现实发生特定联系了。例如,词典里找到的“好”只是一个词,但在对特定事物进行评价时说“好!”,则是一个句子。“禁止吸烟”是一个词组,但当它出现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提醒人们不要吸烟时则是一个句子。 思考与练习 、什么是语法、语法学? 、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词、词组与句子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节 词类(上) 一、词的分类标准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所谓词的语法分类就是依据词的语法特征(也叫语法功能)对词进行分类。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为:词的造句能力、词的组合能力和词的形态变化。 、词的造句能力。指能否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以下简称句法成分)。根据这一语法特征,可

11、以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虚词。例如,老师和学生配合得很好。“老师、学生”作主语,“配合”作谓语,“很”作状语,“好”作补语,因而它们都属于实词。“和”“得”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属于虚词。 有了实词,我们就可以造一些简单句子了。而只有虚词则不能造句。比如,有了“你”“看”“电视”这三个实词就可以组合成“你看电视”这个句子。而“了”“吗”“吧”这些虚词是无论如何不能组合成句的。但是,实词若有了虚词的帮助就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如“你看了电视。”“你看电视吗?”“你看电视吧?”。 、词的组合能力。指能跟一些什么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不能跟一些什么词语

12、发生组合关系。实词和虚词的继续分类就是根据词的这一语法特征来进行的。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能受形容词修饰而不能受“不”修饰的词是名词。如可以说“新的机遇”,不可以说“不机遇”,所以“机遇”是名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能附着在名词性词语前面的词是介词。如“从北京”中的“从”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能附着在名词“北京”之前,是介词。根据词的组合能力,可以把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七类;把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为了适应研究和教学的需要,也可以把实词分为两类:体词和谓词。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的词称为体词,包括名词、数词、量词。经常充当谓语的词称为谓词,包括动词

13、和形容词。 叹词和拟声词比较特殊:它们能单独成句,但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可以把它们归入特殊的词类。 、词的形态变化。指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方式。有些词不用去考察它们的组合关系而从形态上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词。如前缀“老”是名词的标记,因而带有前缀“老”的词都是名词。“老外、老板、老师、老李”等便是。能与“们”组合的是名词性词语。“-”是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是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在给词分类时,词的形态变化只可以作为一项参考标准,因为汉语只有部分词有上述变化方式。 词的类别意义在辨别词性上也不失为一项参考标准。所谓类别意义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词的意义,而是指概括了

14、的某一类词的意义。如名词是人或事物的名称,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等。词的类别意义与词的语法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的词一般也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具有形容词语法特征的词一般也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一般来讲,根据词的类别意义就可以确定其词类。比如,有人问你“书”是什么词?你根据它属于“事物名称”一类,很快就能判断它是名词,而用不着去讨论它的语法特征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不受“不”的修饰。但有的词从类别意义上看没有明显的差异。如“偶然”和“偶尔”,“打仗”和“战争”,从类别意义上就很难看出它们的词性,这时必须依据它们的语法特征来确定它们所属的词类。“偶然”能作定语、谓语和状语,如“偶

15、然的发现”“这件事情很偶然”“偶然听到”,可确定为形容词。“偶尔”只可作状语,如“偶尔听到”,是副词。“打仗”能受副词修饰,不能受数量词组修饰,如可以说“不打仗”,不可以说“一场打仗”,可确定为动词。“战争”能受数量词组修饰,不能受副词修饰,如可以说“一场战争”,不可以说“不战争”,是名词。因此,我们把词的类别意义作为参考,把词的语法特征作为区分词类的主要标准。 二、各类实词的语法特征 一名词:表示人、物、时、地的词。如“书、山、纸张、报纸、文章、积极性、鲁迅、北京、现在、上边、中间、前后”。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如“两个鸡蛋、三本书、一个人、五年计划、一种思想、

16、一些意见、一点积极性、一批军火、”。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如“鲁迅、北京、现在、今天、上边、中间”等,前面一般不出现数量词组。 ()能出现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宾结构。如: 从国外(回来) 向雷锋(学习) 把椅子(搬来) 在教室(讨论) 别类的词也可以出现在某些介词后面,但不具有普遍性,而且都有办法证明不是名词。如“从生到死”可以转换为“从生下来到死去”,“从小到大”可以转换成“从很小到很大”。由此证明介词“从.到.”后面的“生、死、大、小”不是名词。 ()不受副词修饰。例如,不说“不战争”“很智慧”“最青年”等。有时也有副词出现在名词前面的,但一般只限于某些固定格

17、式。如“管他.不.”“.不.,.不.”“.方位时间名词”这几种格式中,名词前面可以出现副词。如: 管他飞机不飞机,冲上去再说。 画得山不山,水不水的。 他们生活在最下层。 这个东西放得太前(太后)了一点。 昨天已经中秋了。 今天才星期三。 ()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 另外,有些名词带有某些前缀和后缀作为形式标记。如“阿姨、阿爸、剪子、胖子、兔子、学者、劳动者、赚头、甜头、盖儿、”中的“阿、子、者、头、儿”就是名词的标记。 、名词的分类 名词可以分为四类:人物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人物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如“外宾、运动员、山、河流”等。 ()处所名词:也叫处所词,表示处所。如“

18、亚洲、中国、江西、滕王阁、邮局、附近、周围、门口”等。 ()时间名词:也叫时间词,表示时间。如“中秋、春季、星期天、上午、现在、将来、过去、从前、昨天、今天、明天、国庆节”等。 ()方位名词:也叫方位词,表示方向和关系位置。方位名词可分为两种: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 、单纯方位词。也叫单音节方位词,共有个: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内、外、里、间、旁。 、合成方位词。有如下几种合成方式: 、两个单纯方位词对举: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外。 、以单纯方位词: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内、以外。 、之单纯方位词:之前、之后、之间、之内。 、单纯方位词头:上头、下头、前头、后头

19、、东头、西头、里头、外头。 、单纯方位词边:上边、下边、前边、后边、左边、右边、东边、西边、 南边、北边、外边、里边、旁边。 、单纯方位词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东面、西面、 南面、北面、外面、里面。 、其他:底下、当中、中间。 、方位词的主要用法 、单纯方位词是一种粘着词,单用能力很差。它的主要用途是: ()作为合成词(包括合成方位词)中的一个语素,如“天上、早上、地下、乡下、后天、野外、夜里” ()位于其他名词后组成方位结构。如“树林里、操场上、春节前、寒假后”。 ()位于介词后组成介宾结构。如“向后转、朝南开、往东走”。 ()在句子中可以对举着用。如: 人群里三层,外三层

2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东有村,西有店。 ()构成成语。如“由表及里、南辕北辙、外强中干、东奔西走”。 、合成方位词大部分可以单用。如“东边有山”“南面是操场”“教室在后面”。但它的主要用途还是构成方位结构,或介宾结构。如“长城内外、大江上下、毕业以后、离开北京以前、在旁边、从西面”。 、方位词除了表示方位之外,有的还可以:()表示时间(见上例);()表示在某个方面,如“政治上、理论上、历史上”。()表示界限,如“四十上下、县团级以上”。 时间词、处所词和方位词除了具备一般名词的特点(如能跟介词组成介宾结构)以外,还经常修饰动词,这是它们不同于一般名词的地方。如“下午开会”“您前面坐”“咱们

21、清华见”“以后再谈”。 二动词:表示动作变化等的词。如“看、做、思念、进行、来、有、可以、属于、是、使、”。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能用“不”修饰,如“不做、不来、不可以、不是、不属于”。 ()经常作谓语,大部分能带宾语。带宾语的动词叫做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不带宾语的叫做不及物动词,又叫自动词。 ()大多数能在后头加“着、了、过”等动态助词。如“看着、看了、看过、进行着、进行了、进行过” 由于词义的限制,有的动词能带“着、了、过”(见上例“看”);有的只能带其中的一个,如可以说“通过了”而不能说“通过着、通过过”;有的动词不能带动态助词,如“属于、是、使”等动词,都不能带“着、了、过”。

22、 ()大多数表动作的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动量,有“一下”或“反复多次的意思。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为。如: 看看看,做做做,聊聊聊 学习学习学习,讨论讨论讨论 、动词的分类:可分为一般动词和特殊动词。 ()一般动词包括行为动词(如“洗、飞”)、心理活动动词(如“爱、厌恶、尊敬”)、使令动词(如“使、让”)、比似动词(如“像、似、如”)等 。 ()特殊动词指助动词和趋向动词。 、助动词:表示可能、必要和意愿。如: 第一组:能、能够、可、可以、可能、会; 第二组:应、应该、应当、要、得、肯、敢。 、助动词除了具有一般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如受“不”修饰,多数可做谓语)之外,

23、还可以作状语,修饰动词。“这样做可以”“你敢吗”“他会”是助动词作谓语的例子;“你可以走了”“你夜里敢出去吗”“他会说英语”是助动词作状语的例子。 、助动词大都能进入“不不”这个格式中,表示委婉或强调的口气。第一组助动词用在这个格式中有委婉的意味,如“不能不相信”不等于“能相信”,而是“应当相信”的意思,不过口气要委婉一些。第二组助动词用在这个格式中有强调的意味,如“你不应该不帮他一把”比“你应该帮他一把”更强调一些。 、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可分三组: 第一组:来、去 第二组:上、下、进、出、过、回、开、起 第三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出来、出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起来 第一组

24、以说话人为着眼点,向着说话人的方向移动为“来”,离开说话人为“去”。第二组以说话人之外的事物或位置为着眼点。第三组兼有一、二组的特点。如“上来”,“上”表示从低往高走,“来”表示朝着说话人的位置,表明说话人在上面。若说“上去”,“去”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处的位置,表明说话人在下面。 趋向动词除了具有一般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如能受“不”修饰,能作谓语)之外,还能作补语。如“寄来、脱下、跑回去”。有的趋向动词还有引申用法,词义虚化。如“热起来、好起来、坚持下去、瘦下去”中的“起来”和“下去”表示动作或性质变化的“开始”和“继续”。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和状态。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

25、凉、初级”。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少数带有表示程度语素的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能修饰名词,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例如: 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 大大的眼睛 (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 高高举起 (程度加强) 高高

26、的个儿 (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 、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 、:高高兴兴 踏踏实实 勤勤恳恳 干干净净 和和气气 随随便便 、里:这里的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如:小里小气 古里古怪 慌里慌张 糊里糊涂 马里马虎 、:这里的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如: 冰凉冰凉 雪白雪白 通红通红 笔直笔直 碧绿碧绿 鲜红鲜红 、重叠属于形容词生动形式。形容词生动形式除了重叠之外还有单音节形容词加双音节或多音节后缀这种形式。 、双音节后缀:这个后缀一般是叠音的。如: 暖洋洋 胖乎乎 绿油油 慢腾腾 毛茸茸 直勾勾 醉

27、醺醺 香喷喷 干巴巴 沉甸甸 羞答答 亮晶晶 b、多音节后缀,如: 黑不溜秋 黑咕隆咚 花里胡哨 傻不愣登 蠢了呱叽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慢慢、不干干净净、不老里老气、不活生生、不灰不溜秋、很慢慢、很干干净净、很老里老气、很活生生、很灰不溜秋”。 、形容词的分类 从功能上看形容词可分为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 ()普通形容词:能充当谓语,大都能用“不”和“很”修饰。 ()非谓形容词:与普通形容词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能充当谓语,不能用“不”和“很”修饰。常见的非谓形容词如: 正 副 男 女 雌 雄 单 大型 初级 多项 巨额 慢性 新式 长期 特等 万能 共同

28、个别 天然 人为 主要 高产 亲生 彩色 白色 黄色 西式 男式 上等 恶性 微型 阴性 超级 大号 双重 临床 多幕 私人 民用 简装 国营 高效 直观 新生 新兴 真正 主要 高速 名牌 高频 海洋性 流线性 多民族 单方面 喷气式 有些非谓形容词用途极窄,只作科学技术名词的组成部分,如“高频电波、侧吹转炉”。 从语义上看,形容词可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表示属性,如“红、黄、大、小、软、硬、伟大、平凡、美丽”。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包括形容词的一切生动形式,如“喷香、冰凉、红红、大大方方、冰凉冰凉、直勾勾、傻里呱唧”。 、普通形容词与动词 ()共同点 、能用“不”修饰:“不走、不高” 、能作谓语:“他走了、这棵树很高” 、肯定否定相叠:“走不走、高不高” ()不同点 普通形容词(以下只称“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动词一般不能受“很” 修饰。如可以说“很高、很美丽”,不可以说“很走、很学习”。 心理活动动词大都能受“很”修饰,这一点与形容词相同;能带宾语,这一点区别于形容词。如“很爱(他)、很佩服(陈老师)、很了解(情况)”。 四数词:表示数目。如“零、半、一、二、两、八、十、百、千、万、亿”。 、数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是能同量词组合,组合成数量词组。如“三个(班)、去了两趟、要三斤”。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