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769.44KB ,
资源ID:65743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5743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电路参数截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电路参数截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a:33:i:0;s:4168:潘店镇中学课时集体备课记录表#活动时间 #2016年月日 #活动地点 # 办公室 #科 目#化学#年 级#九年级#课 题#常见的酸和碱#主持人 #记录人 #主备人 #参加人员#化学组全体成员#课标分析#知识目标#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熟练书写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及使用酸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记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作探究试验,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包括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酸的

2、化学性质几个部分,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通过对酸的学习,可以为碱盐的学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同时探究酸的学习方法,可以为碱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的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叙述文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常见的酸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化学知识,通过对酸的学习,可以为碱盐的学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同时探究酸的学

3、习方法,可以为碱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对本节课,我采用了微型实验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微型实验能让人人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每个人的热情,而且实验效果明显又节约试剂。#充分发挥了实验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方法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助于做到实验引导和启发思维相统一。#2、多媒体辅助法#用投影仪显示有关演示实验,用课件显示要点强化感受。#发言要点#让学生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设计实验#让学生根据疑问创设试验,例如浓硫酸的稀释能像一般溶液的稀释那样直接加入

4、蒸馏水吗?#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激发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方式。#实验验证#通过推测、实验、观察、记录、归纳总结,获取知识,例如:#酸溶液能和金属氧化物进行反应吗?#反应会有什么现象?#据此进行探究。#并进一步了解化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温故知新# 梳理旧知并及时联系生活,例如:#在已学习过的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基础上思考生活中的应用。#在学生理解的知识层面上促进知识向应用层面的转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合作交流,思考深刻。#学习成为一种才艺展示和心理愉悦的享受。#反思评价#归纳总结所得的结论,并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 结#盐酸、硫酸都

5、是无色液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同时让学生总结出用途,也复习了有关性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i:1;s:3246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 2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 #3让学生知道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比例# 4让学

6、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抽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相关# # 地理特征(本章主要是地形特征)的方法# 2加强学生对地形特征及其意义、影响的理解能力# 3掌握通过列表记忆地理事的方法# 4建立辨证分析地理事物利弊的思路和方法#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正确理解地理现象的利弊优劣和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观# 3要求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我国的地形环境,热爱这片土地。#教学重点:#1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2.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教学难点:#1我国地

7、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2较多的地形区名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读图画图、活动讨论、练习评讲#教具准备:#学生地图册或教学挂图#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上一章中,你学道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回答#新课教学:#我们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 ?#这一章我们来研究中国的自然环境。#首先,我们研究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板书:#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 这节课我们研究第一个问题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在过去的课程中,我们曾经学过,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高度,哪位同学再来告诉我们。#(同学回答)(提示)绿色表示什么?#黄色表示什么?#蓝色表示什么

8、?#棕色表示什么?#白色表示什么?#颜色深浅反映什么。#(总结答案)绿色表示较低的平原。#黄色表示丘陵和较高的地方,蓝色表示海洋,棕色表示高原山地,棕色越深表明海拔高度越高,白色表示海拔更高,兰色越深表明海洋越深,绿色越深表明地形高度越低。# 打开中国地形图,我们看到:#我国的东部颜色多是浅色的,有许多黄色、绿色、蓝色,而西部颜色多是深色的,棕色甚至白色比较多,这说明什么呢?#(请同学回答)对,这说明我国地形西部高,东部低。#请同学们注意,这就是我国地形的总趋势,也是我国地形的一个基本特征。#(板书:#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一.总趋势:#西部高,东部低)不仅如此,请大家仔细读课文中的我国地形剖

9、面图,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同学读图回答)一方面,我们发现我国地形总趋势是自西向东降低;#另一方面,我们还发现:#这种降低的趋势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呈阶梯状下降,这也是我国地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板书:#呈阶梯状分布)# 那么,我国地形的阶梯有哪几级?#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的图2.1、2.2看一看。#(请同学回答,三级阶梯,四级阶梯)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陆地上自西向东有三级阶梯,如果算上沿海大陆架,就有四级阶梯。#下面让我们进一步看看这几级阶梯都有哪些特点:#那位同学先说第一级阶梯(同学回答:#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在我国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

10、断山脉与第二级阶梯为界)(板书:#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多媒体显示:#三级阶梯示意图#教师边操作鼠标,边点击每一级阶梯,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掌握,效果较好#(先补充、纠正学生的表述)通过这位同学的描述,我们掌握了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位置、界线和平均海拔高度。#下一位同学就从这几方面为我们介绍第二级阶梯(同学回答:#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北边、东边,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东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雪峰山与第三级阶梯为界)。#(板书:#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北边、东边,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三级阶梯:#它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大多在500

11、米以下,(板书:#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500米以下)这里就是我们生活的区域,在这里,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依山傍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在第三级阶梯的东面还有一级阶梯,就是近海大陆架:#(板书:#大陆架:#近海水域,水深不足200米)这里地势平坦,水深不足200米,岛屿星罗棋布。# # 当我们认识了我国阶梯状地形这一基本特征以后,下面对照第23页图大家来做一做题目。#(板图:#中国轮廓图,含长江、黄河)# 第一题,我们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画图,其余同学在自己课本的图上画图。# 请你在轮廓图上画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允许台下同学提示)在这些界线上有那些山脉

12、,请你也画上。#他(她)画的对吗?#哪位同学来纠正。# 第二题,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我国气候和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板书:#西高东低、面向海洋的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请同学回答)(参考答案:#利于气流自东向西深入内地;#河流流向大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最好配以板图:#地形剖面示意图)(如果学生有更多的答案应当鼓励)#第三题,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请同学回答 )(参考答案:#产生较大落差,可以建水库,发电。#)(板书:#地形落差导致水力资源)(延伸问题:#你知道在这些阶梯的界线上有哪些水库吗?#)#第

13、四题,我国地势对东西交通会产生什么影响?#(板书:#我国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请同学回答 )(参考答案:#河流水运沟通东西交通;#但对陆路交通有一定阻碍。#)#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基本特征对气流气候、水文河流流向、交通等等都产生重要影响。#让我们再想一想,如果我国的地势不是这样,比如“东部高,西部低”哪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可引导学生沿着上面各题的思路反向思维,根据时间把握展开程度)(参考答案:#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干旱面积扩大;#河流自东向西流;#交通不便,不利对外交流;#)#以上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基本特征,下面我们再来认识我国地形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14、地形复杂多样(板书:#二.地形复杂多样)#有没有同学知道,在地球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请同学回答 )(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我们为什么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呢?#大家对照地图看看,刚才提到的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这些类型我国是不是都有啊?#(板书:#类型齐全)不仅都有,而且它们纵横交错、相互交织(板书:#相互交织),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此外,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板书:#内部差异)。#下面我们再来具体的认识一下我国的一些地形:#请对照图2.4#高原:#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15、#(板书:#高原:#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这些高原都在什么地方。#(请同学回答)(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古高原在黄土高原北面)它们虽然都是高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有高原牧场,荒漠、草原,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山脉、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黄土,地形丰富多姿。#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东部

16、水草丰美,西部是荒漠草原。#平原:#集中东部,这里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板书:#平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我国东部还分布着一些丘陵:#如江南丘陵,地形起伏和缓,也有不少人口生活在这里(板书:#丘陵:#起伏和缓,江南丘陵)。#在群山环抱之间还有一些盆地,主要的是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板书:#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以上主要要求学生把握地形位置,根据时间情况掌握各种地形的描述详略)#转承下课:#在五种地形中,我国分布最广的是山地,那么,山地在我国是怎样分布的?#各种地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哪

17、些影响?#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下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讨论。# 另外:#请同学们将书翻到30页,看第3题的(2),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的地势有了教清醒的认识,三级阶梯掌握的较好。#第二课时#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地形的几个基本特征,现在请同学回忆一下,#地形总趋势:#西部高,东部低,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型:#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地。#我国地形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山区面积广大(板书:#三.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有众多的山脉,请同学们首先阅读”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26页图2.6) 让我们从图中找出一些规律,回答以

18、下几个问题:#1# 我国山脉的走向主要有哪几个方向#2# 在几个主要方向上有哪几条山脉#3# 这些山脉的位置在那里,与其他盆地、高原、平原等有何关系#第一个问题:#(请同学回答 )有哪几个走向?#(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第二个问题:#(请同学回答 )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哪几条?#(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的山脉有哪几条?#(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哪几条?#(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西北-东南走向有哪几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大家看看,在这些走向中,哪些走向的山脉比较多呢?#(请同学

19、回答)对了,在纵横交织的山脉,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板书:#山地:#纵横交织的山脉,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为主)#分析:#山区面积广大,有哪些利和弊?#分组交流:#由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现在,我们按照课本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将不同走向的山脉分别连线。#(给几分钟时间)#连线以后,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盆地、高原、平原等#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板书:#网格状地形)#下面,我们接着做27页填表题#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横断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山脉

20、#两侧的#地形区#北侧#南侧#天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下面让我们对照图2.8和29页表,一面做题,一面来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地形类型#百分比%#对应的圆心角#山地#33#118.8#高原#26#93.6#盆地#19#68.4#平原#12#43.2#丘陵#10#36#通过作业,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山地高原占有很大比例(板书:#山地高原比例高),如果

21、再加上丘陵,比例可以达到70%。#这说明山区在我国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广大的山区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发建设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但也有不少有利条件。#请同学们从利和弊两个方面考虑考虑山区对我国的影响。#(板书:#山区在经济开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利弊(两分钟思考后请学生发言,注意启发学生举例说明)(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 利# 弊#发展旅游# 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采矿# 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多种经营# 生态脆弱 # # # #参30页第2题# )#在山区,常有一些自然灾害对我们开发利用山区,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山区常见自然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板书:#山区常见自然灾害

22、:#崩塌、滑坡、泥石流)(如有多媒体等影象资料可使用)看看书上29页,这些灾害都有哪些表现和特征,我们应当如何防治。#(根据课文选讲,如有时间可进一步解释这些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如滑坡造成铁轨变形移位)#最后,请同学们将书翻到30页,看第3题,让我们来讨论书上提出的问题。#反思:#课堂上学生兴趣很高,山脉两侧的地形大部分同学能掌握。# #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和分析气

23、候特征的技能。#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重点# 1.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教学难点#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

24、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飞的冰天鹅,还有那昂首欲鸣的冰公鸡、活泼可爱的冰小猫,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们,有的抱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手捧金果灿灿的盆栽柑橘,喜气盈盈,流连忘返。#”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板书)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讲授新课#(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

25、么会有很大差异呢?#看书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13)#(读图观察)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怎样读懂这幅图呢?#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学生答后,教师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

26、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观察1月份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学生:#在0以上或0);#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学生:#在0以下或0)再观察一下等温线的疏密和空间变化的幅度。#想一想,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什么?#(学生:#气温的差异较大)在图上找出我国最南、最北的气温极端数值(学生:#最南16、最北32多)计算一下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学生:#近50)#(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板书)#(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投影)# 冬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阳高

27、度、昼长时间概况#地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漠河#53#29N#13#4#7时30分#北京#39#54N#26#40#9时12分#广州#23#8N#43#25#10时43分#(读表)(1)比较一下,在冬至日,三地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和昼长时间有什么不同?#(学生:#冬至日,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2)想一想,在冬至日,为什么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也比南方短?#(学生:#因为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愈往北去,太阳高度角愈小,白昼时间愈短)#(3)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这往往意味着什么?#(学生:

28、#白昼时间越长往往意味着接受太阳光热越多,气温越高;#反之,气温越低)#(教师小结)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与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很有关系。#(板书)#教师强调:#冬季风也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另一因素#2.夏季南北温差不大#(过渡)刚才,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14)#(读图思考)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这说明了什么?#等温线在何处出现

29、明显弯曲?#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七月南北气温的极值是多少?#南北平均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阅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教师小结)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小结:#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的南北差值较小,全国普遍高温;#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现明显向南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北部七月平均气温在16,最南的海南省七月平均气温在28,七月南北平均气温相差12。#由此可见

30、,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小字材料,扩大其知识面。#(课堂活动)我国气温冬夏季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没有关系?#说说你的理由。#(分组讨论)分A、B两大组(若干四人小组)讨论,A组结合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讨论,B组结合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讨论。#各大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相互补充。#(教师小结)从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看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较大。#特别是1月0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之所以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受青藏高原地势

31、高的影响。#从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看出,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但等温线在四川盆地西部(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南出现明显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因为地形地势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3.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过渡)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图2.15)#(读图观察)同学们读图2.15,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学生:#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32、#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提问)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学生:#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这里的农业生产实际指的是什么?#(学生阅读书中资料回答后,教师补充:#这里的农业生产实际主要指一个地方气候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那么,我国的各温度带都包括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省级行政区等有关地图相对应,尤其应着重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等温线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

33、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教师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教师归纳小结:#寒温带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中温带位于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暖温带位于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位于滇、粤、台南部和海南省。#(课堂活动)阅读下面的资料,再补充有关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3)南北气温的

34、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南方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4)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只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上述资料说明了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树及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分组讨论)分A、B、C、D四大组(若干四人小组)讨论,每大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35、。#(教师小结)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结合实际:#谈一谈我们这里属于什么温度带?#有什么特点?#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的地势影

36、响有关,不同的温度带有不同的地面植被,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民居的建筑特色也不同,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它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什么关系?#想一想,我国气温分布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地形、地势的高低,冬季气温分布还受冬季风的影响)#2.我国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南部和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海南岛各属于什么温度带?#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呢?#(寒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气候区;#中温带、暖温带、热带;#暖温带、亚热带、高原气候区)# 反思:#这节课所学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兴

37、趣较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分析问题较准确。#第二课时#导入新课#上节课;i:2;s:14169:高中英语作文专题训练#写作专题训练#一、英文写作“四步走”#由于时间限制,高考时一般在15分钟左右必须完成英语作文。#高考的英语作文步骤如下:#1)作文动笔之前一般都要先打腹稿。#在确立中心上,运用材料上,篇章结构上,充分酝酿。#2)考虑好想写多少句子,该用哪些动词和词组等。#3)边写边思考内容的连贯性,语言和句子的准确性。#4)写完后一定要再细看一遍。#二、作文句式的多变性恰当使用复杂句型#(一)改变时态#例:# The bell is ringing now.(一般)# There goes

38、 the bell!# (高级)#(二)改变语态#例:# People suggest that the conference be put off.(一般)#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ference be put off. (高级)#(三)使用不定式#例:# He is so kind that he can help me.(一般)# He is so kind as to help me.(高级)#(四)使用过去分词#例:# She walked out of the lab and many students followed her.(一般)#Foll

39、owed by many students, she walked out of the lab.(高级)#Once it is seen, it can never be forgotten.(一般)#Once seen, it can never be forgotten.(高级)#(五)使用V-ing形式#例:# When he arrives, please give me an e-mail.(一般)# On arriving/his arrival, please give me an e-mail.(高级)# If the weather permits, Ill come to

40、morrow.(一般)# Ill come tomorrow, weather permitting.(高级)# You work hard. You will succeed.(一般)# Working hard, you will succeed.(高级)#(六)使用名词性从句#例:# It disappointed everybody that he didnt turn up.(一般)#The fact that he didnt turn up disappointed everybody.(高级)#I happened to have met him.(一般)#It happene

41、d that I had met him.(高级)#To his surprise, the little girl knows so many things.(一般)#What surprises him is that the little girl knows so many things.(高级)#(七)使用定语从句#例:#The girl is spoken highly of. Her composition was well written. (一般)#The girl whose composition was well written is spoken highly of.

42、 (高级)#(八)使用状语从句# 例:# I wont believe what he says.(一般)#No matter what he says, I wont believe. (高级)#If you come back before six oclock, you can go out.(一般)#You can go out on condition that (provided that) you come back before#Six oclock. (高级)#If she doesnt agree, what shall we do?#(一般)# Supposing tha

43、t she doesnt agree, what shall we do?#(高级)#(九)使用虚拟语气#(1)虚拟语气中if#如果我是你,我昨天就不会开这么快的车#(十)倒装句#(1)only+状语置于句首#只有通过这种方法,你才能学好英语#(2)否定词置于句首 #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电影#(3)地点副词置于句首#(十一)强调句型# It is that (who)#是杨梅所做的事情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三、巧妙的改写#(1)Only 改成no one but #Only Tom passed the exam last week. No one but Tom passed the exa

44、m.#(2)have sb/sth do/done # The girl was knocked off her bicycle and had her leg broken #The girl was knocked off her bicycle and her leg was broken.#(3)变换插入语的位置# However, they suggest fees should be charged low. # They suggest, however, fees should be charged low.# I think this is a good chance for

45、 you to show your singing talent, and how well youve learned Chinese. # This is a good chance for you, I think, to show your singing talent, and how well youve learned Chinese. #(4). 用同位语代替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Meimei, who is seven years old, has been learning to ride a bicycle for several days.#Meimei, a girl

46、of thirteen, has been learning to ride a bicycle for several days. #四、英语作文中常见的典型语法错误#语言是评判作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实际的阅卷过程中,语法错误,尤其是较为严重的错误,是阅卷人员的主要“照顾点”,有时甚至是惟一的点;#当然那样处理是有道理的,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一篇语法上漏洞百出、严重影响表达的作文又会有什么样的好内容呢?#语言是评判作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实际的阅卷过程中,语法错误,尤其是较为严重的错误,是阅卷人员的主要“照顾点”,有时甚至是惟一的点;#当然那样处理是有道理的,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一

47、篇语法上漏洞百出、严重影响表达的作文又会有什么样的好内容呢?#如果因为语言上的错误而导致失分,那将得不偿失。#因此,认清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尽可能地避免少犯,对于提高作文分是有极大的帮助的。#现将我们在阅卷过程中所发现的大量语言错误逐一归类,抽出其中的典型错误,以警示大家,供参考。# 1.句子成分残缺不全#We always working till late at night before taking exams。#(误)#We are always working /We always work till late at night before taking exams(正)#We s

48、hould read books may be useful to us. (误)#We should read books which may be useful to us. (正)#2.句子成分多余#This test is end, but there is another test is waiting for you. (误)#One test ends, but another is waiting for you. (正)#The driver of the red car was died on the spot. (误)#The driver of the red car

49、died on the spot. (正)#3.主谓不一致#My sister go to the cinema at least once a week. (误)#My sister goes to the cinema at least once a week. (正)#4.动词时态、语态的误用#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nd there are not so many cars on the street. (误)#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nd there were not so many vehicles on t

50、he street. (正)#We have little time to read some books which we interest. (误)#We have little time to read some books in which we are interested. (正)#I am a student who has studying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 (误)#I have been studying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正)#5.词类混淆#It is my point that readin

51、g must be selectively. (误)#In my opinion, reading must be selective. (正)#Honest is so important for everyperson. (误)#Honesty is so important for everyone. (正)#The old man was hit by a car when he across the street. (误)#The old man was hit by a car when he was crossing the street. (正)#误:#It hit the o

52、ld man down but the driver, a woman, didnt stop her car.# Finding she had caused an accident, the woman sped her car to flee away. The old man and I saw the cars number. Its AC864. The old man couldnt move ,#I decided to help him.#正:#It hit the old man down but the driver, who was a woman, didnt sto

53、p her car. Finding she had caused an accident, the woman sped her car to flee away.# Fortunately, I saw the cars number. Its AC864. Noticing the old man#couldnt move, I decided to help him.#6.画蛇添足 、过多的长句使句子复杂化(语言不简洁)#修改前:#A famous sportsman was giving a speech which was rather interesting.#修改后:#A fa

54、mous sportsman was giving an interesting speech.#修改前:# Nowadays, some people are still cutting down trees without permission. The air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is caused by buses and cars. Whats more, so many rivers are polluted by dirty water which is from factory. In additi

55、on, sandstorm struck us now and then, from which we suffered a lot.#修改后:# Nowadays, some people are still cutting down trees without permission. As a result, people have to suffer sandstorms now and then. Whats more, as buses and cars give off a lot of poisonous gases, the air is getting dirtier and

56、 dirtier.# Moreover, there are many rivers polluted by dirty water from factories.# The situ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修改前:# As soon as came in, we heard some voice made by instruments. There were some students playing piano violin and so on .#修改后:# As soon as we came in, we heard a pi

57、ece of beautiful music played by the students by different instruments, such as, piano, violin and so on.#7.过于简单的句子使文章缺少逻辑性、可读性。#修改前:# Yesterday, there was a policeman in the street. He stopped a car. The car was at the corner. It looked like a Honda. There was a boy on the sidewalk. He was riding h

58、is bicycle. The bicycle was a two-wheeler. The car nearly knocked down the boy.#修改后:# Yesterday, a policeman stopped a carHonda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because it nearly knocked down a boy who was riding a two-wheel bicycle on the sidewalk.#修改前:# Suddenly, a car run quickly from the third stree

59、t and turned to the west. The car didnt stop and hit the old man. The driver didnt stop and have a look. The car ran away quickly. The car was yellow and the driver was a woman.#修改后:# Suddenly, a car turned west from the 3rd Street to the Park Road. It hit the old man, but it didnt stop and ran away

60、 quickly. I noticed the car was yellow and the driver was a woman.#五、作文常用句式#(一)段首句 #1关于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mong people as to _ .Some people suggest that _.#2俗话说(常言道),它是我们前辈的经历,但是,即使在今天,它在许多场合仍然适用。# #There is an old saying_. Its the experience of our forefathers,however,it i

61、s correct in many cases even today. #3现在,它们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危害。#首先,;#其次,。#更为糟糕的是。#Today, _, which have brought a lot of harms in our daily life. First, _Second, _. What makes things worse is that_.#4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也不例外。#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and _ is not an exception,it has both advanta

62、ges and disadvantages. #5关于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说),在他们看来, #Peoples opinions about _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people say that _.To them, _. #6人类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Man is now facing a big problem _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7已成为人们的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年青人当中,将引发激烈的辩论。#_ has become a hot

63、 topic among people,especially among the young and heated debates are right on their way. #8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引发一些严重的问题。# #_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y-to-day life. It has brought us a lot of benefits but has created some serious problems as well.#9根

64、据图表/数字/统计数字/表格中的百分比/图表/条形图/成形图可以看出。#很显然,但是为什么呢?# #According to the figure/number/statistics/percentages in the /chart/bar graph/line/graph,it can be seen that_ while. Obviously,_,but why?# #10. As far as .is concerned#11.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12. 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13. As th

65、e proverb says, #14. It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15. Its likely that .#16. What calls for special attention is that.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7. There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毫无疑问,无可否认 #18.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ct that. #19. whats far more important is that.#(二)中间段落句 #1. 相反,有一些人赞成,他们相信,而且,他们认

66、为。# #On the contrary,there are some people in favor of _.At the same time,they say_.#2. 但是,我认为这不是解决的好方法,比如。#最糟糕的是。#But I dont think it is a very good way to solve _.For example,_.Worst of all,_.#3.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 #_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and

67、 construction. First,_.Whats more, _.Most important of all,_.#4. 有几个可供我们采纳的方法。#首先,我们可以。# #There are several measures for us to adopt. First, we can_#5. 面临,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一方面,另一方面,#Confronted with_,we should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_. For one thing,_For another,_#6. 早就应该拿出行动了。#比如说,另

68、外。#所有这些方法肯定会。# #It is high time that something was done about it. For example, _.In addition, _.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certainly_.#7. 为什么?#第一个原因是;#第二个原因是;#第三个原因是。#总的来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Why_?# 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_.The second reason is _.The third is _.For a;i:3;s:12144:#常见的酸和碱#一、知识回顾#考点1酸碱指示剂#(1)定义:

69、#跟酸或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用的指示剂,它们与酸溶液,碱溶液作用时显示的颜色见表#表10-22-1# 溶液#试液#酸溶液#碱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色#考点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浓硫酸的特性和稀释方法#(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见表10-22-2。#表10-22-2#om#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浓盐酸#无色液体#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浓硫酸#无色黏稠液体#无味#不挥发#(2)浓硫酸的特性:#脱水性:#能够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水,使它们脱水生成黑色的炭,

70、发生炭化。#吸水性:#浓硫酸跟空气接触,能够吸收空气里的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强烈的腐蚀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3)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考点3酸的性质及用途#(1)常见的酸:#在生活中和实验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2)盐酸的性质及用途:#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c.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d.与碱发生中和反应;#e.与AgNO3发

71、生复分解反应。#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来#(3)硫酸的性质及用途:#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c.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d.与碱发生中和反应;#e与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用途:#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和金属除锈等。#考点4碱的性质及用途#(1)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2)氢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72、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与酸发生中和反应;#d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用途:#化工原料,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生活中可用于去油污,固体可用作干燥剂。#(3)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用途:#物理性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俗名:#熟石灰、消石灰。#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与酸发生中和反应;#d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用途:#用于建筑业,制取氢氧化钠,漂白粉,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热身练习

73、1、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A、没有特殊要求 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 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2、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所测得该溶液的PH与实际情况相比,其结果是#A、相等 B、偏大 C、偏小 D、三种结果均有可能#3、胃溃疡严重的病人胃酸(盐酸)过多,可内服含有能跟盐酸起反应的物质成分的胃药,以减少胃中盐酸的含量而又不造成胃穿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作为胃药成分的是#A、CaCO3 B、Al(OH)3 C、NaHCO3 D、Ca(OH)2#4、 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

74、是 ( )#A 烧碱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钾#5、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6、下列物质敞口放置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A 食盐水 B 石灰石 C 浓盐酸 D 浓硫酸#二、例题辨析#例1、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象是 ( )。# #变式练习、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

75、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例2、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非常广泛。#(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农村,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伤、溃疡,原因是 。#(3)上述用于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作用了,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变式练习、请对以下方案及现象做

76、出合理补充或解释:#(1)将NaOH溶液滴在 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便可粗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2)用一种试剂分别与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作用,就能把它们直接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3)不能服用NaOH治疗胃酸过多,原因是NaOH具有 性。#三、归纳总结#气体的干燥剂(实际应用考点)#浓硫酸、固体烧碱、碱石灰、无水氯化钙可用作气体干燥剂,由于它们的性质不同,被干燥的气体也不同。#一般规律见表10-22-3:#表10-22-3#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能干燥的气体#酸性#浓H2SO4#H2、O2、CO、CO2、HCl、CH4、N2、SO2#NH3#中性#无水氯化钙#除NH3

77、外的其他气体#NH3#碱性#固体NaOH、碱石灰、生石灰#H2、O2、N2、CO、CH、CH4、NH3#CO2、SO2、HCl等#四、拓展延伸#1、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2#3#4#取样品质量(g)#50.0#50.0#50.0#50.0#取稀硫酸质量(g)#

78、40.0#80.0#120.0#160.0#产生气体质量(g)#0.4#0.8#1.0#1.0#试计算(1)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用化学式表示:#A ,I #FG的反应类型 #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HC的化学方程式 #GI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B的一种用途 #五、课后作业#1、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

79、( )#A.HClO HCl Mg(OH)2 MgCl2#B.CO2 H2CO3 CaCO3 Ca(HCO3)2#C.H2O HNO3 NH3#H2O NH4NO3#D.SO3 NaHSO4 NaOH Na2SO4#2、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3、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食盐#4、向以下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无色酚太试液,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这说明该溶液是( )#A酸性溶液 B酸的水溶液 C 碱性溶液 D碱的水溶液#5、下列方法能

80、够将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A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分别通入CO2#C 分别滴加氯化钠溶液 D 分别滴加稀盐酸 #6、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 大理石 D 澄清石灰水#7、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中物质的是(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C、生石灰、消石灰、Ca(OH)2 D、烧碱、火碱、NaOH#8、山西云岗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刻,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AO2 BCO CSO2 D

81、N2#9、往下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10、选择H、C、O、S、Ca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1)最常用的溶剂 (2)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3)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 (4)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5)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 (6)汽水中含有的酸 #11、今年初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进行隔离,并对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禽舍、工具进行消毒。#资料显示:#禽流感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

82、生存能力较差。#请回答:#(1)次氯酸钠(NaClO)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用加热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禽舍,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以下对受污染工具的消毒方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A、用NaOH溶液浸泡 B、用水冲洗即可 C、用NaClO溶液浸泡#(4)配制消毒用的1000g2%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固体氢氧化钠 g,水 g.#6#;i:4;s:8005:#浅谈地理中考复习计划#地理组 #2015年八年级地理总复习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考试要点,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组织复习,努力提升地理总复习的质量和效

83、果# 现状分析#因为学业考试范围广,有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地理知识杂乱无章、千头万绪,学生对各种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常常手足无措;#对各种地理图表,常眼花燎乱,地理名称与所在位置脱节,海陆搬家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填图读图又是地理考试的重点,常出现图文转换,无图考图等题目,如何让学生 在短时间内既掌握知识同时又培养能力,进行有效的复习,这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本人认为 必须吃透【甘肃省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大纲】,同时结合平凉市的具体布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 好复习计划。#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 一、复习策略:#1、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回归教材,巩

84、固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定要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传授一些中考的复习方法与技巧,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学过程中落实“讲、练、查”三个环节:#第一步是“讲”。#教师必须根据甘肃省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大纲要求,向学生讲清概念,复习过程要突出重点,讲清因果,使地理知识系统化。#从而让学生做到概念准确,知识网络清晰。#例如在讲到农业的分布时,可以 与四大地理区域联系起来,东部地区农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北方和南方的差异上;#而东部与西 部的差异, 可以联系降水的分布进行讲述,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认识并掌握地理知识各要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

85、反三#第二步“练”。#练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要循序渐进,练习的题目类型要多样,同一内容,要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第三步“查”。#章节过关,节节检测,不留疑点到下一节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复习安排:#1、第一轮复习:#(第6周第11周)立足课本,讲练结合,巩固基础。#从去年中考试题看,知识点覆盖所有章节,且试题凸现异常的灵活性,与社会结合,与时事结合,与生活结合。#但不管中考地理试题

86、如何的灵活,呈现的方式如何新奇,有个根本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不可能脱离地理课标的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因而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课标规定的范围,以甘肃省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大纲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也不能疏忽。#做到准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熟练掌握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过三关”:#过基础知识记忆关这;#过基本方法关;#过基本技能关。#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必须扎扎

87、实实地巩固基础。#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训练、检测中的问题,应采取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2)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3)做好辅优帮困,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2、第二轮复习:#第11周第14周(5月2日29日)梳理知识体系,组织专题复习。#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必要,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这是不够。#因为,考试不是简单地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理想的成绩。#针

88、对地理学科的特点,这个阶段我们安排了以下两个环节:#(1)梳理知识体系环节。#以中考复习资料岳阳市2011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指导丛书为主,打破4册课本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专题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做到心中有图,心中有“球”,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2)讲练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练习,材料分析题训练,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知识的规律性,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及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规范解题步骤和表达形式,掌握分析地图的方法及

89、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习题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查漏补缺。#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一定要达到课本知识点熟悉,解题方法技巧熟练的水平。#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 第二轮复习不再以章、节为单位,而是以合理划分的专题为单位。#(2) 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系统性,突出主干知识,避免无效重复;#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

90、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舍得投入精力。#3、第三轮复习:#(第15周第16周)强化训练,决胜中考。#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是通过模拟题的强化训练(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以提高学生参加中考和取得好成绩的信心。#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 模拟试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题目的类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等要贴近中考题。#(2) 批阅要及时,讲评要到位。#(3) 统计学困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

91、为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学困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4) 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总之,我们将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因材施教,分类推动,全面提高复习效率,努力实现学校学科中考目标。# #3#;i:5;s:6842:初二物理上册第13章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36分)。#1、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 )#A. 17.5mm B. 17.5cm C. 17.5dm D. 17.5m#2、某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25.

92、76dm,则此尺的分度值为 ( )#A. 1dm B. 1cm C. 1mm D. 1m#3、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是( )#A、采用正确测量方法 B、只要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C、只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D、既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又多次求其平均值#4、在实验室中,小名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为 ( )#A. 刻度尺、秒表 B. 千分尺、天平 #C. 量筒、天平 D. 量筒、弹簧测力计#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93、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6、一辆做直线运动的玩具汽车运动了8S,前3S内运动了10m,后5S的速度为6m/s,则该汽车在这8S内的平均速度为 ( )#6m/s3.33m/s5m/s1.25m/s#7、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8、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A. 变大 B. 变小 C . 不变 D. 都有可能#9、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男声”

94、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10、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1、下列现象属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 B太阳的辐射形成风#C电力机车在轨道上奔驰 D节日的夜晚城市里的夜景灯碧辉煌#12、观察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

95、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26分)#13、长度的主单位是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速度是主单位是 。#14、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小明妈妈正在使用的超声加湿器是利用音来传递_(填“信息”或“能量”)。#1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

96、的物体,在前2s钟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它在后第5s内通过的路程是 m;#前2s内的速度与后5s内的速度之比是 。#17、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收割小麦,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 ;#它们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 。#18、一个学生测一物体的长度为:#2.81cm、2.60cm、2.82cm 、2.84cm、 2.83cm。#则这个物体的实际成都更近于 。#19、测得200页的纸的厚度为1.50cm,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mm .#A#三、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合计26分)#20、如图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图。#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cm#21、小明在“测小车的

97、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tBC= s,vAC= m/s#1#0.0(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大22、在学习二胡、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可能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

98、因素:#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1.02#C#铜#80#0.76#D#尼龙#60#1.02#猜想一:#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了4种规格的琴弦(见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2)分析表中编号为B、D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3)你的猜想是:#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 有关。#TAXI 车费发票#车号 E.U-8888#日期 02-05-28 上车 10:#00 下车 10:#05 单价 2.00元 里程 6.0 km

99、金额 16.00元#(4)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四、计算题(每题6分,合计12分)#23、若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图为他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 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m/s,合多少Km/h。#24、某汽车以l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4s听到回声,则听到回声时车距前面高山多少米?#;i:6;s:5310:大工13春电机与拖动实验实验报告及学习要求doc# 网络教育学院#电 机 与 拖 动 实 验 报 告# # # #学习中心:# # #层 次:# #专 业:# #学 号:# #学 生:# #完

100、成日期:# 年 月 日#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 #实验项目:# # #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名称#型号和规格#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电机教学实验台#NMEL-II#三相组式变压器#三相可调电阻器#NMEL-03#功率表、功率因数表#NMEL-20#交流电压表、电流表#MEL-001C#旋转指示灯及开关板#NMEL-05#(二)空载实验#1填写空载实验数据表格#表1-1#序 号#实 验 数 据#计算数据#U1U1。#1U2#1#2#3#4#5#6#7#2. 根据上面所得数据计算得到铁损耗#、励磁电阻#、励磁电抗#、电压比#表1-2#序 号#实 验 数 据#计 算 数 据#

101、U1U1。#1U2#1#2#3#4#5#6#7#(三)短路实验#1. 填写短路实验数据表格#表2 室温= OC#序 号#实 验 数 据#计算数据#1#2#3#4#5#6#(四)负载实验#1. 填写负载实验数据表格#表3 #=1 U1=UN=110V#序 号#1#2#3#4#5#6#7#U2(V)#I2(A)#(五)问题讨论#1. 什么是绕组的同名端?# # #2. 为什么每次实验时都要强调将调压器恢复到起始零位时方可合上电源开关或断开电源开关?# #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 # # # # # #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 #实验项目:# # # #(一)填写实验设备

102、表#序号#名称#型号和规格#用途#1#电机教学实验台#2#转矩、转速测量及控制平台#3#三相可调电阻器#4#电机起动箱#5#直流电机仪表,电源#6#旋转指示灯及开关板#7#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二)空载特性实验#填写空载特性实验数据表格#表2-1 n=nN=1600r/min#UO(V)#If2(mA)#(三)外特性实验#填写外特性实验数据表格#表2-2 n=nN=1600r/min If2=If2N#U(V)#I(A)#(四)调整特性实验#填写外特性实验数据表格#表2-3 n=nN=1600r/min,U=UN=200V#I(A)#If2(A)#(五)问题讨论#1. 什么是发电机的运行特

103、性?#对于不同的特性曲线,在实验中哪些物理量应保持不变,而哪些物理量应测取?# # # #2. 做空载试验时,励磁电流为什么必须单方向调节?# #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 # # # # # #实验报告三#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 #实验项目:# # #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和规格#用途#1#电机教学实验台#2#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3#电机导轨及测功机#4#转矩、转速测量及控制平台#5#交流表#6#三相可调电阻器#7#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8#直流电机仪表电源#9#旋转指示灯及开关#(二)测量定子绕组的冷态直流电阻#填写实验数据表格#表3-1 室温 #绕组

104、I#绕组#绕组#I(mA)#U(V)#R()#(三)测取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填写实验数据表格#表3-2 #序号#IOL(A)#PO(W)#T2(N.m)#n(r/min)#P2(W)#IA#IB#IC#I1#PI#PII#P1#1#2#3#4#5#6#(四)问题讨论#1.如何判断出定子三相绕组的首末端?# # # #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几种?# # #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是指哪些特性?# # #4.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 # # # # # #实验报告四#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 #实验项目:# # #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和规格#

105、用途#1#电机教学实验台#2#电机导轨及转速测量#3#同步电机励磁电源#4#直流电机仪表、电源#5#三相同步电机M08#6#三相可调电阻器900#7#直流并励电动机M03#8#三相可调电阻器90#9#功率表、功率因数表#10#交流电压表、电流表#11#旋转指示灯及开关板#(二)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填写实验数据表格#表4-1 U=220V(Y) #= A#序#号#测 量 值#计 算 值#输出电流I(A)#输出功率P(W)#I#(A)#(W)#cos#1#2#3#4#5#6#(三)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的调节#填写实验数据表格#表4-2 n=1500r/m

106、in U=220V #W#序#号#三 相 电 流 I(A)#励磁电流#1#2#3#4#5#6#7#8#9#(四)问题讨论#1.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有哪些条件?#不满足这些条件将产生什么后果?# # # #2. 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的方法有哪些?# #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 # # # # # #;i:7;s:24441:个股期权保证金成本的模拟与比较#个股期权保证金成本的模拟与比较#期权合约是指权利方拥有在未来某个约定时点买入或卖出标的证券权利、义务方承担对应义务的一种合约,是关于未来某个时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个股期权的交易机制允许卖出开仓,即义务方被允许“卖空”

107、。#因此,个股期权业务最大的风险是对手方违约的风险。#在上交所个股期权业务中,结算机构作为中央对手方,承担着为买卖双方进行履约交收的责任,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对手方违约风险。#针对违约风险,期权结算机构制定了各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参与人准入制度、保证金制度、结算互保金制度,等等。#通过对义务方持仓收取一定水平的保证金,期权结算机构可以有效地约束义务方按时履行交收责任,在义务方违约的情形下也能减少结算机构和对手方的损失。#因此,对于期权结算机构,特别是期权的中央对手方来说,保证金制度组成了控制违约风险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合理的保证金制度可以有效防范违约风险,给投资者和结算机

108、构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从另一方面看,对期权的义务方持仓投资者来说,缴纳的保证金相当于被合约占用的资金,是投资者损失的机会成本(本文称之为保证金成本)。#较高的保证金水平虽然可以为结算机构及市场对手方提供较高层次的保护,但会降低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造成资金的闲置。#因此,设定一个合理的、兼顾安全与效率的保证金水平,是期权结算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金融工程、数值模拟和统计的方法,探究目前个股期权全真模拟交易的保证金成本是否达到了兼顾安全与效率。#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期权全真模拟交易结算方案的保证金制度,并选取融资融券业务的保证金制度作为对比,比较分析了两种业务在保证金

109、制度上的异同。#第二章为实证分析部分,介绍了保证金成本的模拟过程和计算结果,主要包括投资策略的选取、收益率跳跃扩散模型的估计、证券及期权价格的蒙特卡罗模拟和保证金成本的计算分析。#第三章为结论与总结。#一、保证金制度概述#在期权交易中,期权的买方支付了权利金,此后其对结算机构再无任何其他义务,因此不需要缴纳初始保证金或变动保证金。#而期权的卖方收到权利金的同时,负担着持续的义务,因此卖方需要缴纳初始保证金以覆盖期权目前的市场价值以及未来期权价值潜在的增值。#随后,期权合约被逐日盯市,如果有追加保证金需求,期权的卖方还需要增加其保证金。#为更好地研究个股期权保证金成本,本文选取现货市场上的融资融

110、券业务作为对比。#选取融资融券业务的原因有二,一是融资融券业务也有保证金制度,二是融资融券业务是现货市场业务,与个股期权所在的衍生品市场形成对比。#保证金制度是融资融券交易的一项重要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融资融券交易的成本、控制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防范和控制融资融券交易所带来的风险。#保证金分为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两种,其内容主要包括保证金的账户、保证金的比率及其调整、保证金的追缴等,而保证金比率则是该制度的核心。#表1列示了个股期权和融资融券两种业务的保证金制度相关规定。#从表中可以看到,融资融券和个股期权在保证金制度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首先,两者均分为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两

111、方面要求,这是相同点之一。#其次,两者均采取分级管理,且在必要时可以调整收取标准。#相比于相同点,融资融券和个股期权的保证金制度不同点更多。#第一,虽然都包含维持保证金,但在融资融券业务中,维持保证金的计算被称作“维持担保比例”,即客户信用账户内的证券也算作是客户的担保品。#第二,融资融券保证金计算公式采取简单的比例法,如初始保证金比例不低于业务金额的50%,维持保证金比例不低于130%。#相比之下,个股期权的保证金公式则更为灵活,既包含合约结算价、合约标的收盘价等覆盖本金风险的因素,又减去了期权虚值部分,使保证金水平更合理地反映合约的真实价值。#第三,个股期权保证金对ETF为标的的合约和股票

112、为标的的合约采取不同的收取公式,是考虑到两种证券在价格等方面的不同点,而融资融券保证金则不区分ETF或股票。#第四,如果发生追加保证金,个股期权产品对投资者补足资金的期限要求比融资融券高。#第五,个股期权业务中,只要保证金账户余额大于维持保证金,客户即可将多余的保证金提取出来,而融资融券业务中要达到最低保证金要求的300%才可提取多余部分。#最后,目前除备兑开仓外,个股期权不允许证券冲抵保证金,而融资融券允许客户以一定折算率将证券冲抵保证金。#表1:#融资融券、个股期权的保证金制度比较#融资融券#个股期权#初始保证金#融资买入:#50%#(融资买入证券数量#买入价格)#融券卖出:#50%#(融

113、券卖出证券数量#卖出价格)#股票为标的、认购期权:#合约前结算价+ Max(25%#标的前收盘价-认购期权虚值,10%#标的前收盘价)#合约单位#股票为标的、认沽期权:#Min合约前结算价+Max25%#标的前收盘价-认沽期权虚值,10%#行权价,行权价#合约单位#ETF为标的、认购期权:#合约前结算价+Max(15%#标的前收盘价-认购期权虚值,7%#标的前收盘价)#合约单位#ETF为标的、认沽期权:#Min合约前结算价+Max15%#标的前收盘价-认沽期权虚值,7%#行权价,行权价#合约单位#维持保证金#(现金信用证券账户内证券市值总和)130%#(融资买入金额融券卖出证券数量#当前市价利

114、息及费用总和)#股票为标的、认购期权:#合约结算价+Max(25%#标的收盘价-认购期权虚值,10%#标的收盘价)#合约单位#股票为标的、认沽期权:#Min合约结算价 +Max25%#标的收盘价-认沽期权虚值,10%#行权价,行权价#合约单位#ETF为标的、认购期权:#合约结算价+Max(15%#标的收盘价-认购期权虚值,7%#标的收盘价)#合约单位#ETF为标的、认沽期权:#Min合约结算价 +Max15%#标的收盘价-认沽期权虚值,7%#行权价,行权价#合约单位#追加维持保证金#150%#(融资买入金额融券卖出证券数量#当前市价利息及费用总和)#同维持保证金#追加保证金期限#2个交易日#次

115、一交易日上午#达到多少可提取#300%,提取后不得低于300%#100%,提取后不得低于100%#是否可以证券冲抵#可以#除备兑开仓外,暂时不可以#管理机构是否可在必要时调整标准#可以#可以#是否分两级管理(证券公司、客户)#是#是#来源:#结算机构上海分公司期权全真模拟交易结算业务方案(V1.0),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二、保证金成本的实证分析#为了对个股期权与融资融券的保证金成本进行实证分析,首要任务是选取可比的个股期权投资策略和融资融券投资策略。#为使得期权策略和现货策略具有可比性,需构造收益状况完全一致的两个投资策略。#由于期权交易尚无历史数据,因此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

116、方法,利用期权合约标的历史价格数据模拟期权的价格。#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基于合约标的历史价格数据,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合约标的日收益率的跳跃扩散模型;#其次,基于估计的模型参数,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模拟合约标的在(0,T)时期内每天的价格;#然后,基于模拟的合约标的价格,利用布莱克-舒尔斯模型,计算期权在(0,T)时期内每天的价格。#在得到了现货和期权的价格后,基于第一章列示的保证金计算公式,即可计算(0,T)时期内两种策略的保证金变动情况,并通过计算保证金的期末价值来比较两者的保证金成本。#上述实证分析的步骤详见表2。#表2:#本文实证分析步骤与方法#步骤#内容#前提数据#模型或方

117、法#1#选取可比的投资策略#无#投资组合复制法#2#估计跳跃扩散模型#合约标的的历史价格#最大似然估计法#3#模拟合约标的的价格#估计的模型参数#蒙特卡罗模拟法#4#计算期权的价格#模拟的合约标的价格#布莱克-舒尔斯模型#5#计算两种策略的保证金#模拟的现货和期权价格#时间价值模型#来源:#作者整理。#(一)投资策略的选取#为使得期权策略和现货策略具有可比性,本文的思路是需构造收益状况完全一致的两个投资策略。#假设两种策略的期初现金流均为0,两种策略均持有至到期日T。#在证券现货市场,投资者以S的价格购买股票或ETF,为使期初现金流为0,可通过融资融券的方式借入资金D,借入的资金数量D等于股票

118、/ETF价格S(D=S)。#这种现货市场策略被称为股票/ETF的100%杠杆购买策略。#假设融资利息为r,则该投资者期末(T日)的现金流为ST-S(1+r)T。#为构造与上述现货策略收益状况完全一致的期权策略,需使期权策略的期初现金流为0,且期末现金流为ST-S(1+r)T。#利用金融工程基础知识,可以构造以下完全复制投资组合:#买入行权价格为X、权利金为C的认购期权,同时卖出行权价格为X、权利金为P的认沽期权。#该期权投资组合策略的期初现金流为P-C,期末现金流为ST-X+(C-P)(1+r)T。#在期权定价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认购、认沽期权平价定理:#当行权价格X等于S(1+r)T时,以X为

119、行权价格的认购期权权利金C和认沽期权权利金P相等。#根据期权平价定理,只要选取X=S(1+r)T,上述期权投资组合策略的期初现金流即为0,且期末现金流为ST-X =ST-S(1+r)T。#这样一来,该期权投资组合策略就完全复制了股票/ETF100%杠杆购买策略,两者的收益状况完全一致。#表3:#现货策略与期权策略的选取#策略#期初现金流#期末现金流#现货策略#融入资金,买入股票#D-S=0#ST-D(1+r)T#= ST-S(1+r)T#期权策略#买入认购期权,卖出认沽期权#P-C=0#ST-X+(C-P)(1+r)T = ST-X#= ST-S(1+r)T#来源:#作者计算。#(二)跳跃扩散

120、模型的估计#为使本文的研究对个股期权全真模拟交易有所借鉴,本文选取的证券为全真模拟交易初期上交所选定的4个证券,即:#50ETF(510050)、180ETF(510180)、上汽集团(600104)、平安银行(601318)。#上述4只证券也均为上交所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原始数据为上述4只证券上市至今(2012年12月25日)的日收盘价(不除权),来源为万得数据库。#日收益率采用对数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Rt = 100 # ln(St/St-1) (1)#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4,其中*表示对该数据的原假设检验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4:#描述性统计#50ETF#(510050)#18

121、0ETF#(510180)#上汽集团#(600104)#平安银行#(601318)#上市日#20050223#20060518#19971125#20070301#观测数#2,148#1,848#3,889#1,659#最新价格#1.54#0.51#13.79#39.87#历史均价#1.92#0.60#12.18#50.71#收益率均值#0.026#0.104#0.002#-0.009#标准差#1.874#3.689#2.852#2.700#偏度(skewness)#0.002#26.488 *#-1.775 *#-0.104#峰度(kurtosis)#6.50 *#971.14 *#27.6

122、0 *#5.13 *#Jarque-Bera统计量#1,098 *#72,388,249 *#100,126 *#317 *#来源:#作者计算。#在学术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分布有一个特征:#尖峰厚尾,即相对于正态分布来说,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在中间部分更尖、在尾部更厚。#这是由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极端波动的可能性要大于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峰度(Kurtosis)即是对分布尖峰厚尾性的一个度量,服从正态分布变量的峰度等于3。#从表4可以看出,4只标的证券日收益率的峰度均在95%置信水平下大于3,表明其分布存在尖峰厚尾特性。#此外,金融资产不严格服从正态分布的另一个表现是不对称性:#其分布不对称地偏

123、向左边或右边,在统计学上即是偏度(skewness)不等于0。#对4只标的证券的检验结果显示,180ETF和上汽集团的偏度在95%置信水平下不等于0,表示其分布存在不对称性。#对不对称性和尖峰厚尾特性的一个联合检验是Jarque-Beta统计量,表4的结果显示4只标的证券的Jarque-Beta统计量均在95%置信水平下显著,表示其存在不对称性或尖峰厚尾特性。#由于本文选取的标的存在分布不对称或尖峰厚尾的特性,因此本文采用一个能够刻画这种特性的模型,来模拟该4只标的证券的价格走势,即:#跳跃扩散模型(Jump-Diffusion Model)。#跳跃扩散模型可以表示为:# R = + e +

124、xi=1 Si (2)#eN(0, 1), xPO(), Si N(, )#其中R表示收益率,表示均值,表示标准差,N( , )表示正态分布,PO( )表示泊松分布。#该模型表示,证券收益率是以均值为中心、标准差为幅度的扩散部分,加上次数服从泊松分布、程度服从正态分布的跳跃部分之和。#它可以较好地刻画证券收益率的变动。#采用上述模型,利用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方法,对4只标的证券日收益率进行模型拟合,得到上述模型的5个参数(,),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表示估计的参数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整体上看,跳跃扩散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该4只证券收益率的

125、变动。#表5:#跳跃扩散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参数#估计值#50ETF(510050)#180ETF(510180)#上汽集团(600104)#平安银行(601318)#0.004#0.066#-0.049#-0.022#0.807 *#1.508 *#1.649 *#0.595 *#0.802 *#0.084 *#0.288 *#1.659 *#0.028#0.426#0.176#0.008#1.861 *#6.097 *#4.069 *#2.009 *#来源:#作者计算。#(三)证券和期权价格的蒙特卡罗模拟#在得到4只标的证券关于跳跃扩散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后,即可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对4只标的证券

126、日收益率进行模拟。#本文想要尽可能多地模拟收益率变动的各种情况,因此将模拟次数设定为10,000次。#模拟期间设置为90天,是考虑到目前个股期权合约到期日有4种:#当月、下月、下季和隔季,90个工作日大约为下季合约的到期日,且期间足够长。#本文选取的两种策略是持有至到期,因此在90天的研究期间应避免发生行权,故期权合约的到期日设定在150天后,即相当于隔季的合约。#在期权定价中涉及到无风险利率,假设无风险利率为每日万分之一。#模拟的一些假设见表6。#表6:#蒙特卡罗模拟的一些假设#模拟次数#10,000次#模拟期间#90天#期权到期日#150天后#无风险利率#0.01%#来源:#作者假定。#经

127、过上述模拟,可以得到4个10,000#90的矩阵,矩阵的点表示日收益率。#通过模拟的日收益率数据,可以计算标的证券的价格,也得到4个10,000#90的矩阵。#标的证券初始价格设定为最新价格,如表4所示。#计算标的证券价格的公式为:# St = S0 # exp(ti=1Ri/100) (3)# 在得到标的证券价格后,便可以利用布莱克-舒尔斯公式(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以下简称B-S公式)计算期权的价格。#B-S公式如下:# Ct = St # N(D1) - exp(-rT) # X # N(D2) (4)#Pt = exp(-rT) # X

128、# 1-N(D2) - St # 1-N(D1)#D1 = ln(St /X) + (r+0.52)T / T, D2 = D1 -T#其中Ct、Pt 分别表示认购期权、认沽期权在t时刻的价格,r表示无风险利率,T表示期权剩余期限,X表示行权价格,根据第一章:#X=S0(1+r)T,表示合约标的标准差,在跳跃扩散模型的假设下,此处的标准差应为 = 2 + 2。#利用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以该4个证券为标的的认购、认沽期权的价格,总共8个10,000#90的矩阵。#模拟结果可举例如图1、图2所示。#为简便起见,取模拟的价格中期末价格最高和最低两种情形下的价格演变路径。#图1为上汽集团(600104)股

129、票最高和最低期末价格演变路径,从初始价格13.79元开始,经过90个工作日的演变,价格最高可以达到107.73元,最低可以是2.53元,差别巨大,表示模拟的结果可以覆盖非常丰富的价格变动情形。#图2为50ETF(510050)认购期权最高和最低期末价格演变路径。#图1:#模拟的上汽集团(600104)股票最高和最低期末价格演变路径#来源:#作者计算。#图2:#模拟的50ETF(510050)认购期权最高和最低期末价格演变路径#来源:#作者计算。#(四)保证金成本的计算#基于模拟的证券和期权价格,利用第二章给定的保证金计算公式,便可以计算两种策略的保证金。#为了方便比较,假设期初对两种策略缴纳的

130、初始保证金均为最低初始保证金水平,在研究期间内不另外补入保证金、不提取多余保证金,只在保证金不足时补足至最低要求。#如果发生追加保证金,则计算应追加缴纳的保证金数量;#如果不发生追加保证金,则应追加缴纳的保证金数量为0。#在两种策略中,对于4只标的证券,可以分别计算出4个10,000#90的追加保证金数量。#最终的保证金成本是每天的追加保证金数量以无风险利率累积至期末的终值之和,也就是说,对两种策略来说,均可以得到4个存放有10,000个保证金成本的向量。#图3显示了在对以50ETF为标的的期权策略的10,000次模拟中,被追加保证金次数最多的情形,图中柱状的数量表示被追加保证金的次数,柱状的

131、高度表示被追加保证金的数量。#可以看到,该策略在该种模拟情形下,90天中有19天被追加保证金,追加保证金数量最多的一次为182.81元。#图3:#以50ETF为标的的期权策略追加保证金次数最多的情形#来源:#作者计算。#根据上述计算,保证金成本是指每天的追加保证金数量以无风险利率累积至期末的终值之和。#对10,000次模拟的保证金成本求平均,可以得到每个标的下每种策略的平均保证金成本,以及平均被追加保证金的次数,结果见表7所示。#表7的结果有以下重要结论。#首先,不管标的是哪只证券,现货策略的保证金成本都远高于期权策略。#对两只ETF来说,现货策略的保证金成本在3位数,而两只股票的现货策略保证

132、金成本达到了4位和5位数。#期权策略的保证金成本均小于100。#第二,现货策略被追加保证金的次数均小于1,而两只ETF的期权策略被追加保证金次数均大于1,两只股票的期权策略被追加保证金次数则较小。#结合现货策略较大的保证金成本,这说明虽然现货策略被追加保证金的次数不多,但每次追加的保证金数额比较大。#第三,ETF和股票的保证金成本有明显差异。#对现货策略来说,ETF的保证金成本要低于股票的保证金成本。#而对期权策略来说,情况恰恰相反。#在被追加次数方面,ETF和股票在现货策略上较为接近,但在期权策略上,股票被追加保证金的次数非常少。#表7:#两种策略的保证金成本#50ETF(510050)#1

133、80ETF(510180)#上汽集团(600104)#平安银行(601318)#现货策略#保证金成本#774.37#813.30#10,543.41#3,918.27#追加保证金次数#0.23#0.57#0.58#0.42#期权策略#保证金成本#32.52#47.96#0.75#0.00#追加保证金次数#1.08#1.96#0.01#0.00#来源:#作者计算。#三、结论与总结#个股期权业务中保证金的收取,是结算机构控制风险的重要防线。#同时,对投资者来说,缴存的保证金是一种机会成本。#因此,设定合理的保证金水平是期权结算机构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金融工程、数值模拟和统计的方法,探究

134、目前个股期权全真模拟交易的保证金成本是否达到了兼顾安全与效率。#通过构造收益状况相同的现货市场策略和期权策略,本文可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比较个股期权的保证金与融资融券保证金的高低。#利用历史收盘价格数据,本文估计了4个标的证券的收益率变动模型,并以此为据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得到能够模拟较多情境的4只标的证券及其对应期权的价格路径。#通过保证金计算公式,本文计算了基于模拟价格路径的保证金成本。#计算结果至少揭示了一个重要结论:#个股期权保证金成本要远低于融资融券保证金成本。#一方面,这说明目前的保证金制度对于投资者来说成本不算太高,保证了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只要投资者满足了初始

135、保证金要求,则在持有期权期间,投资者保证金不足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平均90天才有1次。#作为结算机构来说,这表明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这说明,个股期权全真模拟交易的保证金制度符合我公司安全、高效的方针。#必须说明的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许多假设和简化。#比如,假设B-S公式能正确反映期权价格。#这些假设显然会导致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偏差,使得研究仅限于理论层面。#因此,这也是本文的局限之处之一,本文的分析和结论也仅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些许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 结算机构上海分公司期权全真模拟交易结算业务方案(V1.0),2013年12月09日。#2 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

136、2011年11月25日。#3 Fortune, Peter. #Margin requirements across equity-related instruments:# How level is the playing field.#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9 (2003):# 31-51. #4 Fortune, Peter. #Are stock returns different over weekends?# A jump diffusion analysis of the weekend effect.# New England Economic

137、 Review 10 (1999):# 3-19. #;i:8;s:3290: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本次期末考试集中阅卷工作已经结束,现就这次阅卷对八年级物理考试及学生答题情况做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及特点#1、试卷结构#(1)、选择题:#共16个小题占32分#(2)、填空题:#共9个小题占30分#(3)、作图及试验探究题:#共5个小题占22分#(4)、综合应用题:#共2个小题占16分#这份试卷试题的内容都符合课标要求,结构设计合理,注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试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较广,基础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把重点知识

138、与一般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2、体现了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本试卷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学生能力的同时,强化了物理与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如第6、8、10、11、12、13、15、16、18、25、32等题,这些内容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学好物理的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反映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的教学理念。# #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1、选择题 :#第1、2、3、4、5、6、7、8、10、11、12、13、14、15题考察的是基本单位、基本概念、实际应用、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等,学生答题较好,得分率很高。#对第9、16题答错的较多,其主要原

139、因是学生对知识推导能力较差,运用知识不灵活,知识点混淆。#2、填空题:#出错较多的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知识点记忆模糊,答题语言不准确或答题不全。#如第18、22、23、24题错得较多些。#3、作图及试验探究题# 学生整体答题较好,错得较多的是第26、29题 ,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对安培定则不会运用,对物理研究方法不够重视,特别是控制变量法。#4、综合应用题:#多数学生答题较好,符合中考难度,学生能读懂题,解出正确答案,但有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马虎,他们不去认真看题,干脆不做。#还有一部分学生公式运用不准确,不知道用哪个公式解题,有的用对了公式但数据计算不准确,单位换算错误,如把“分

140、钟”化成“秒”都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乱用公式或者不用公式就只代数字等。#以上是通过本次阅卷就学生的答题情况所做的试卷分析,在阅卷中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留给他们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合作、探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善于引导学生把物理学习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i:9;s:24277:课题:#八年级物理填空题专项复习#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机械运动#第二课时 :#物态变化、#第三课

141、时 :#声现象、光现象#教学目的:# #1、 巩固基础#2、 突破难点#3、 提高学生期末测试成绩#教学方法:#1、 督促学生练习。#2、教师精讲#第一课时:#机械运动#1、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自主设计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安全对接,携手遨游太空,如图1所示,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_的,相对于地球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2、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 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

142、?#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 为参照。#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1.5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km/h,合_m/s。#3、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km/h,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运动.#5、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8甲、乙),其中甲是_;#乙是_。

143、#6、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7、一辆电动车在中国馆附近的水平路面上以8米/秒的速度沿直线行驶了50秒,则通过的路程为_米;#若此时车内的乘客以车为参照物,则中国馆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8、“测平均速度”实验中已有的器材是小车,斜面、金属片,还缺少的器材是_和_。# #根据下图所示,填写下列表格。# #9、如图10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 ms,

144、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 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物态变化、#17、填写下列自然现象物态变化的名称,并指出是放热还是吸热?#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 春天,冰雪融化。#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湖面上的水结成冰。# 树叶上形成的白霜。# 春雨。# 夏露。#山间形成的浓雾。# 草叶上形成的露珠。#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冬天常见的霜。#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山林中雾的形成 。# 路面上的水结

145、冰。# 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 严冬,湖水结成冰。#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太阳出来雾散了。#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湿裤子晾干。# 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钢水浇铸得到钢件。#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隆冬,教室的窗户玻

146、璃上出现冰花。#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冬天雪人变小。#18、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

147、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 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热量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9、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4中所示,为# 。#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14中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

148、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 #(一条即可)。#(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合理即#20、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学#51#(1)请你写出一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_;#(2)海波熔化共用了_分钟;#(3)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海波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慢了。#这种现象可以说明_。#21、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49、# 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_。# 在CD段时,此物质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用如图21(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21(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3)根据下表数

150、据,在图21(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变化”或“不变”)#2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6(a)、(b)所示的两种情景。#(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90#92#94# #98#98#98#98#98#、某次数据没有记录

151、,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5)、小凡同学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声现象、光现象#23、如图4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

152、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请你找到鼓、小提琴、长笛,观察它们的发声.(1)鼓是靠_振动发声,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_,音调越_.(2)小提琴是靠_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3)长笛是靠_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产生的音调_.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现象,这说明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现象,又说明_。#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

153、音是靠传播的;#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着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 产生的,是通过_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声音的 很小。#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 ,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的。#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噪声是由发声体 _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

154、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_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_能转化为_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_ 产生的。#熟悉的歌手或同学,你一听便知是谁,你是根据他(她)的声音的 来识别的。#班里的一位男同学是个大嗓门,那是由于他声音的 大。#23、小豪用如图10 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申进行 (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2)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3) 如果将蜡烛

155、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24、分析下列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立竿见影 水中塔 手影 镜中花 水面“折”枝 小鸭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小女孩在灯光照射下出现影子 放映电影时在银幕上得到放大的画面 用相机拍下美丽的油菜花 成语“一叶障目” 放大镜放大的像 深水看上去变浅了 岸边植物的倒影 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 日食 月食 树荫下的光斑 海市蜃楼 小孔成像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 形影不离 #25、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B#C#D#26、同学们利用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水平桌面等器材进行“探究平面镜成

156、像特点”的实验#(1)同学们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这样 。# #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 烛乙。#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 他们发现实验桌上放有2mm厚的玻璃板A,5mm厚的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时,应选择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2)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它所成像的大小将#(3)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27、如图甲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

157、距。#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P与F的某点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28、2013年12月6日17时47分,“嫦娥三号”卫星成功靠近月球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嫦娥三号”着陆器拍下“玉兔号”巡视器的照片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2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奇妙的光纤 D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了#30、如左下图,光线AO由空气进入水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请将图11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在相应的空格中。#(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

158、是_ cm;#(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 ;#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12所示时,恰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蜡烛向左移动10 cm,光屏应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才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2)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呈现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教学后记:#课题:#物理计算题专项复习#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机械运动、声现象#第二课时 :#密度#教学目的:#4、 巩固基础#5、 突破

159、难点#6、 提高学生期末测试成绩#教学方法:#2、 督促学生练习。#2、教师精讲#第一课时:#机械运动、声现象#A1、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500米远的安全地区?#A2、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树洞奔逃。#野兔跑到树洞需要时间是4s,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请你通过计算回答野免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两种解法,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A3、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

160、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20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B1、甲、乙

161、两地相距162km,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km后,接着又以45km /h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C1、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D1、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凯里需要多少分钟?#D2、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162、#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E1、一列火车长600米,它以144千米/小时的速度完全通过一条长长的的隧道,用了7.5分钟,隧道长多少米?#E2、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少小时?#E3、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其中江面正桥长1572m,一列长428m的火车完全通过江面正桥用了100s,试计算这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共需多少时间?#F1、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F2、为了

163、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F3、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F4、人将前后两个声音区别开的条件是:#两次声音到达耳朵的时间差至少要有01 s。#已知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人能在空谷中听到回声,峭壁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超过多少米?#F5、已知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猎人在山谷中开了一枪,分

164、别在08 s和3.2 s后听到2次回声,山谷宽多少米?#G1、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G2、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密度#H1、质量为9kg的冰块,密度为0.9#103kgm3求冰块的体积?#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H2、金属的质量是6750kg,体积是2.5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多少?#若将这块金属截去2/3,剩下部分的密度是多少?#H3、一块碑石体积为30m3

165、,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然后将这块岩石样品完全浸没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150ml。#试计算:#(1)计算这块碑石的密度;#(2)计算这块碑石的质量。#I1、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I2、一个空瓶的质量是300g,装满水后,瓶和水的总质量是800g,这只瓶的容积是多大?#若改装煤油,问最多能装煤油多少千克?#(煤油的密度是0.8#103 kg/m3)#J1、有一种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1克为了测量它的体积,把它放入一盛满水的量筒中,测得

166、溢出的水质量为18克。#(1)求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2)说这种金属的名称。#J2、质量为68克的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84克,若先在瓶中放37.3克的一块金#属,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218克,则瓶子的容积为 m3,此金属的密度为 Kg/m3 #J3、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J4、某烧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50克,放入一合金块后溢出部分水,这时总质量为500克。#取出合金块后,烧杯和水的质量为3

167、00克,求合金的密度。#K1、公园要铸一尊铜像,先用木材制成一与铜像大小一样的木模,测得木模质量为63Kg问:#需要多少千克铜才能铸成此铜像?#(=0.7#103Kg/m3,铝=8.9#103Kg/m3)#K2、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将一钢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cm3,铝的密度为2.7#103Kg/cm3)#L1、体积是50cm3的铝球,质量是54g,问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铝2.7#103kg/m3)#L2、有一体积为30 cm3的空心铜球,它的质量为178g,铜

168、的=8.9g/ cm3#求(1)空心部分体积(2)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该球的总质量。#M1、某工厂要把1780kg的铜加工成横截面积为25mm2的铜线,求铜线的长(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教学后记:#;i:10;s:10655: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 习题答案 # 1. 测读实验数据。# # 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为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 位位?#103g 位 位 位 # ?#s?#2 # 位 979cm?#s?#2 # (2) 按照不确定度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以下错误:# # 等于30cm等于300mm 。

169、# # 改正:# 等于30cm等于?#10mm. # 有人说是五位有效数字,有人说是三位有效数字,请改正并说明原因。# 改正:# 是四位有效数字 # 原因:# 以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为起点,从左往右数,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有效数字. # 某组测量结果表示为:# # d1=(?#)cmd2=(?#)cm d3=(?#)cmd4=(?#)cm 试正确表示每次测量结果,计算各次测量值的相对不确定度。# # ?#100%?#% ?#100%?#2%d2=(?#)cmEr(d2)?#?#100%?#1% d3=(?#)cmEr(d3)?#?#100%?#2%d4=(?#)cmEr(d4)?#改正:# d1=

170、(?#)cmEr(d1)?#2. 有效数字的运算 # 试完成下列测量值的有效数字运算:# # sin20#6 # sin20#5=sin20#7=所以 sin20#6= # # = # 265 # 所以 = e # = 所以= # 某间接测量的函数关系为 y?#x1?#x2 ,x1,x2为实验值。#若 x1?#(?#)cm, x2?#(?#)cm;# # x1?#(?#)mm,x2?#(?#)mm;# 试计算出y的测量结果。# # y?#x1?#x2(cm) # 不确定度的中间结果可按“四舍六入五凑偶”的法则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U(y)?#U(x1)2?#U(x2)2(cm) # Er(y)

171、?#?#100%?#3% ?#y?#(?#)cm ?#?#Er(y)?#3%最终结果中,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遵循“只进不舍、只取一位有效数字”的法则处理. y?#x1?#x2(cm) # U(y)?#U(x1)2?#U(x2)2(mm) # Er(y)?#?#100%?#% 2?#;# 其中?#?#(?#)?#;#?#?#(?#)?#;# # ?#?#(?#)?#, # 试求出Z的实验结果。# # Z2;# # U(Z)?#U(?#)2?#U(?#)2?#2U(?#)2 # 266 # ?#U(?#)2?#U(?#)2?#4U(?#)24 # Er(Z)?# ?#?#100%?#% ?#Z?

172、#(?#)?# # ?#Er?#%U?#IR,今测得I=#,R=#,试算出U的实验结果。# # U?#I?#R(V) # U(U)?#U(I)?#?#U(R)Er(U)% # 2222U(U)?#U?#Er(U)?#?#%?#(V) # ?#U?#U?#U(U)?#(?#)V ?#E(U)?#3%?#r试利用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 # ?#?# # ?# # ?#(?#) # (103?#)(?#)100?# # ?#(?#) # (?#)102?#?#102?#?#102 # 3. 实验结果表示。# # (1)用1米的钢卷尺通过自准法测某凸透镜的焦距f值8次得:#、,,试计

173、算并表示出该凸透镜焦距的实验结果。# # 解:# f?#(mm);# S(f)=(mm);# ?#A?#?#B?#(f)(mm);#8;# # 267 # # ?#仪3?#?#(mm)U(f)?#?#2A?#?#2B(mm);# # Er(f)?#U(f)?#?#100%?#%;# ?#f?#(?#)mm?# ?#Er?#% (2)用精密三级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M,共称六次,结果分别为、 # 、和,试正确表示实验结果。# # 解:# M?#(g) S(M)=(g) # ?#A?#s(M)?#(g)?#B?#?#仪3?#?#10?#33?#(g) # U(M)?#?#2A?#?#2B(g) # E

174、r(M)?#?#100%?#% # ?#M?#(?#)g ?#E(M)?#%?#r(3)有人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测一个周期为,连续测10个周期为,连续测100个周期为。#在分析周期的误差时,他认为用的是同一只停表,又都是单次测量,而一般停表的误差为 s ,因此把各次测得的周期的误差均应取为。#你的意见如何?#理是什么?#如连续测10个周期数,10次各为 # 、, # 该组数据的实验结果应为多少?# # 答:# 不能将各次测得的周期误差都取为而应将总时间误差取为 # 原因:# T?#的1/n. # tU(t),误差传递公式U(T)?#,多次测量后,周期的不确定度成为原来 # nnT?#t;#t?

175、#(s);#S(t)=(s);# 10?#A(t)?#(t)?#?#(s) # ;# ?#B?#?#仪3?#?#(s);# # U(t)?#?#2A?#?#2B?#(?#)2?#?#(s) # 268 # T?#(t)?#?#(s)U(T)?#?#(s) (T)?#?#100%?#% # ?#T?#T?#U(T)?#(?#)s ?#?#Er(T)?#%4. 用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g,得如下实测值:# 摆长L 周期T请按作图规则作LT图线和LT图线,并求出g值。# 解:# L (cm) L-T曲线图 班级:# * * * 姓名:# * * * 日期:# T (s) L-T2直线图 L (cm) #

176、 班级:# * * * 姓名:# * * * 日期:# T2 (s2) 269 # # # 习题答案 # 1. 测读实验数据。# # 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为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 位位?#103g 位 位 位 # ?#s?#2 # 位 979cm?#s?#2 # (2) 按照不确定度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以下错误:# # 等于30cm等于300mm 。# # 改正:# 等于30cm等于?#10mm. # 有人说是五位有效数字,有人说是三位有效数字,请改正并说明原因。# 改正:# 是四位有效数字 # 原因:# 以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为起点,从左往右数,有几个数

177、字就是几位有效数字. # 某组测量结果表示为:# # d1=(?#)cmd2=(?#)cm d3=(?#)cmd4=(?#)cm 试正确表示每次测量结果,计算各次测量值的相对不确定度。# # ?#100%?#% ?#100%?#2%d2=(?#)cmEr(d2)?#?#100%?#1% d3=(?#)cmEr(d3)?#?#100%?#2%d4=(?#)cmEr(d4)?#改正:# d1=(?#)cmEr(d1)?#2. 有效数字的运算 # 试完成下列测量值的有效数字运算:# # sin20#6 # sin20#5=sin20#7=所以 sin20#6= # # = # 265 # 所以 =

178、e # = 所以= # 某间接测量的函数关系为 y?#x1?#x2 ,x1,x2为实验值。#若 x1?#(?#)cm, x2?#(?#)cm;# # x1?#(?#)mm,x2?#(?#)mm;# 试计算出y的测量结果。# # y?#x1?#x2(cm) # 不确定度的中间结果可按“四舍六入五凑偶”的法则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U(y)?#U(x1)2?#U(x2)2(cm) # Er(y)?#?#100%?#3% ?#y?#(?#)cm ?#?#Er(y)?#3%最终结果中,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遵循“只进不舍、只取一位有效数字”的法则处理. y?#x1?#x2(cm) # U(y)?#U(x

179、1)2?#U(x2)2(mm) # Er(y)?#?#100%?#% 2?#;# 其中?#?#(?#)?#;#?#?#(?#)?#;# # ?#?#(?#)?#, # 试求出Z的实验结果。# # Z2;# # U(Z)?#U(?#)2?#U(?#)2?#2U(?#)2 # 266 # ?#U(?#)2?#U(?#)2?#4U(?#)24 # Er(Z)?# ?#?#100%?#% ?#Z?#(?#)?# # ?#Er?#%U?#IR,今测得I=#,R=#,试算出U的实验结果。# # U?#I?#R(V) # U(U)?#U(I)?#?#U(R)Er(U)% # 2222U(U)?#U?#Er(

180、U)?#?#%?#(V) # ?#U?#U?#U(U)?#(?#)V ?#E(U)?#3%?#r试利用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 # ?#?# # ?# # ?#(?#) # (103?#)(?#)100?# # ?#(?#) # (?#)102?#?#102?#?#102 # 3. 实验结果表示。# # (1)用1米的钢卷尺通过自准法测某凸透镜的焦距f值8次得:#、,,试计算并表示出该凸透镜焦距的实验结果。# # 解:# f?#(mm);# S(f)=(mm);# ?#A?#?#B?#(f)(mm);#8;# # 267 # # ?#仪3?#?#(mm)U(f)?#?#2A?#

181、?#2B(mm);# # Er(f)?#U(f)?#?#100%?#%;# ?#f?#(?#)mm?# ?#Er?#% (2)用精密三级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M,共称六次,结果分别为、 # 、和,试正确表示实验结果。# # 解:# M?#(g) S(M)=(g) # ?#A?#s(M)?#(g)?#B?#?#仪3?#?#10?#33?#(g) # U(M)?#?#2A?#?#2B(g) # Er(M)?#?#100%?#% # ?#M?#(?#)g ?#E(M)?#%?#r(3)有人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测一个周期为,连续测10个周期为,连续测100个周期为。#在分析周期的误差时,他认为用的是同一只

182、停表,又都是单次测量,而一般停表的误差为 s ,因此把各次测得的周期的误差均应取为。#你的意见如何?#理是什么?#如连续测10个周期数,10次各为 # 、, # 该组数据的实验结果应为多少?# # 答:# 不能将各次测得的周期误差都取为而应将总时间误差取为 # 原因:# T?#的1/n. # tU(t),误差传递公式U(T)?#,多次测量后,周期的不确定度成为原来 # nnT?#t;#t?#(s);#S(t)=(s);# 10?#A(t)?#(t)?#?#(s) # ;# ?#B?#?#仪3?#?#(s);# # U(t)?#?#2A?#?#2B?#(?#)2?#?#(s) # 268 # T

183、?#(t)?#?#(s)U(T)?#?#(s) (T)?#?#100%?#% # ?#T?#T?#U(T)?#(?#)s ?#?#Er(T)?#%4. 用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g,得如下实测值:# 摆长L 周期T请按作图规则作LT图线和LT图线,并求出g值。# 解:# L (cm) L-T曲线图 班级:# * * * 姓名:# * * * 日期:# T (s) L-T2直线图 L (cm) # 班级:# * * * 姓名:# * * * 日期:# T2 (s2) 269 # #;i:11;s:8046:攀枝花市育才学社.培训学校 7.1.3战队培优专项(选用题)# # #八年级数学 第18章 函数

184、及其图象 综合能力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2点P(3,2)关于x轴对称点是_,关于y轴对称点坐标是_,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_#3若正比例函数y=x与一次函数y=-x+k的图象交点在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4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一个交点是(-2,1),那么它们的另一个交点是_#5直线y=x+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解析式是_#6直线y=3x-3与两坐标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7若反比例函数y=经过(-1,2),则一次函数y=-kx+2的

185、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象限#8如下左图所示,已知点P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内的一点,过P点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M,N,若矩形OMPN的面积为5,则k=_#x#-2#-1#0#1#2#3#y#6#4#2#0#-2#-4# #9用火柴棒按如上右图的方式搭成一行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3支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7支火柴棒,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n个三角形需要S支火柴棒,则S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是_#10已知一次函数y=ax+b(a,b为常数),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那么方程ax+b=0的解是_;#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已知下列各点的坐

186、标:#M(-3,4),N(3,-2),P(1,-5),Q(2,-1),其中在直线y=-x+1的图象上的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那么k和b的值满足的条件是( )# Ak#0,b0 Bk#0,b0 Ck#0,b0#13已知反比例函数y=(k0),当x1#x2#0时,y1#y2,则它的图象一定在( )# A一,三象限 B二,四象限 C一,二象限 D三,四象限#14如果两点P1(1,y1)和P2(2,y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那么( )# Ay2#y1#0 By1#y2#0 Cy2#y1#y2#0#15如图所示,P1,P2,P3

187、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轴的垂线,得到三个三角形P1A1O,P2A2O,P3A3O,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S3,则( )#AS1#S2#S3 BS2#S1#S3 CS1#S3#300)# (1)请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顾客在两家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2)试比较顾客到哪家超市购物更优惠?#并说明你的理由#25(12分)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课桌、凳的高度都是按一定的关系科学设计的,小明对学校所添置的一批课桌、凳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它们可以根据人的身长调长高度于是,他测量了一套课桌,凳相应的四档高度,得到如下数据:#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第四档#凳高x(cm)# 37.0#

188、40.0# 42.0# 45.0#桌高y(cm)# 70.0# 74.8# 78.0# 82.8# (1)小明经过对数据探究发现:#桌高y是凳高x的一次函数,请你求出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小明回家后,测量了家里的写字台和凳子,写字台的高度为77cm,凳子的高度为43.5cm,请你判断它们是否配套?#说明理由#26(12分)某校八年级(1)班共有学生50人,据统计原来每人每年用于购买饮料的平均支出是a元,经测算和市场调查,若该班学生集体改饮某品牌的桶装纯净水,则年总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购买纯净水的费用,另一部分是其他费用780元,其中纯净水的销售价x(元/

189、桶)与年购买总量y(桶)之间满足如图所示关系#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班每年需要纯净水380桶,且a为120时,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分析一下,该班学生集体改饮桶装纯净水与个人买饮料,哪一种花钱更少?#参考答案:#1x#1 2(3,-2),(-3,2),(-3,-2) 3k#0 #4(2,-1) 5y=x-3 6 #7四 8-5 9S=2n+1 10x=1,x#1 #11C 12B 13B 14D 15D 16D 17B 18D 19C 20D#21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y=#22(1)0#600时,甲超市优惠,# 当x=600时,两家超市一样费用# 当x#2f#异侧#倒立缩小实

190、像#f#u#2f#照相机#u=2f#异侧#倒立等大实像#u=2f#测焦距#f#u#2f#投影仪#u=f#不成像只有一条光束#测焦距#u#f#同侧#正立放大虚像#u#铁#铝),分别放在三个杯子里,水面升高最多的是(水未满出)( )#A放铜块杯子 B放铁块杯子 C放铝块杯子 D无法比较#3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A5分米3 B50分米3 C500分米3 D5.0米3#4已知某容器恰好能装1千克水。#如果用这只容器来装煤油,则最多能装煤油( )#A0.64千克 B0.8千克 C1千克 D1.25千克#5甲、乙两个物体均匀的实心的正方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2,质

191、量之比是23, 则它们密度之比是( )#A3:#2 B2:#3 C3:#4 D4:#3#二、填空题#6某工厂浇铸一个铁铸件,已知铸件的体积为8分米3,那么需要铸铁 千克。# #70.3米3松木的质量是180千克,松木密度为_ 千克/米3,若松木质量为360千克,它的密度是_ 千克/米3。#三、计算题#8盐水选种是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选芒梗稻种需要密度为1.1#103千克/米3的盐水。#现在已配制0.5分米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是0.6千克。#(1)请分析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2)若不符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9一空瓶装满水后质量为320克,装满洒精后质量为280克。#求:#(1

192、)空瓶的质量是多少克?#(2)瓶的容积是多少厘米?#第4节 水的压强(一)#【知识提要】# 1压力:#物体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的概念:#压强是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反映了有力的作用效果。#3压强的公式:#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 4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5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不仅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对容器的侧壁也有压强,而且液体内部的各个方向都有压强。#6液体压强的特点

193、:#在某液体中,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重 B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向下#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表面 D压力的大小一定不等于物重#2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表示受力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 B受力面积小的表面所受压强大#C受力面积大的表面所受的压强大 D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都有关系#3将一块质量均匀分布的红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将其竖直切割成相等的两块,拿掉一块,则剩余一块对地面的压强P、压力F

194、的判断,正确的是( )# AF是原来的1/2;#P是原来的1/2BF不变,P也不变;#CF是原来的1/2;#P不变;# DF不变,P是原来的1/2#4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5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正立体,它们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桌面上,则对桌面所产生的压强( )#A铜最大 B铁最大 C铝最大 D三个同样大#二、填空题#6我们把 作用在物体 上的力叫做

195、压力。#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 的大小有关,还跟 的大小有关。#7压强是反映力的作用 的物理量。#物理学上把 上受到的压力定义为压强。#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 、 、 。#88牛顿/米2= 帕斯卡,其物理意义是 。#9一个人站在地面上, 地面受到的压强大约为15000帕,每只鞋的面积为150厘米2, 则人重为 牛。#10有一质量为500克的物体,它的底面积是50厘米2,把它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a.重物在木板上产生的压强是_帕。#b.若手以2.5牛的力,向下压这个物体时,对木板产生的压强_帕。#c.若手以2.5牛的力,向上提这个物体时,对木板产生的压强是_帕。#(g取10牛/千

196、克)#11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2)图丙、丁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3)根据(1)(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三、综合、计算题:#12体重600牛的人要迈过泥浆地,若泥浆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6#102帕。#长4米的木板铺在上面,人恰好可迈过,问:#这块木板有多宽?#(木板的质量忽略不计)#第4节 水的压强(二)#一、选择题#1对于压强公式p=F/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与F成正比、与S成反比# Bp与S成正比、与F成正比#CF与S成正比#、与p成反比# DS与F成正比、与p成反

197、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 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C在压强相等的情况下,压力与受力面积成反比#D受力面积相同,物体所受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3增大压强的方法有( )#A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B压力一定时增加受力面积#C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D只需要减小受力面积,与压力无关#4下列几种现象中, 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坦克装有履带;# B用螺丝固定零件,常在螺丝下垫一个比较宽的垫圈# C用细线切松花蛋;# D用宽带背书包。#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重10牛,用30牛顿的力F垂直于墙壁压住物体, 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100厘米2,则墙壁受到

198、的压力是( )#A1000帕 B2000帕 C3000帕 D4000帕 #二、填空题#6要减小压强,我们可以利用减小 或增大 的方法来实现。#书包的背带通常做得较宽,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 压强的。#7生活中我们把刀口磨得锋利是为了 ;#工人师傅在螺母下垫一个比较宽的垫圈是为了 。#8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容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 ,在 不变的情况下 了压强。#三、简答、计算题#10为什么滑雪人要穿长长的滑雪板?#11一个图钉帽的面积为1厘米2,图钉尖的面积为0.1毫米2,人的手指若用4牛顿的力把图钉按入墙内,则手指对图钉帽和图钉尖对墙壁的压强分别为帕斯卡?#第4节 水的压

199、强(三)#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液体压强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液体压强是由于液体有重力而产生的,因而在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B液体压强是由于液体有重力而产生的,因而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C因为压强PF/S,所以液体压强的大小和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2往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木块, 水不外溢,放入后, 水对杯底的压强、压力与放入前相比较( )#A压强不变, 压力不变 B压强增大, 压力增大#C压强不变, 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 压力不变#31648年,帕斯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

200、,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竟把桶压破了。#这个实验向人们揭示了液体压强( )#A体积一定时,只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B密度一定时,只跟液体的质量有关#C密度一定时,只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密度一定时,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二、填空题 #4液体由于受到_的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由于液体具有 性,液体产生的压强有不同于固体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 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 的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 ;#(4)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 和 有关;#跟液体受到的 无关#5有粗细不同的两种容器,分别

201、装入质量相同的酒精,则_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三、简答、计算题#6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F/S,试推导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P=gh(其中为液体的密度,h为液体的深度)。#7拦河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第4节 水的压强(四)#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l0帕 B. 100帕 C. l04帕 D. l06帕#2如图所示的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容器中A、B、C三点的压强分别是pA、pB、pC,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pApBpC BpApBpC #C pApBpC D pApBpC#3一只水桶重30牛,底面积为0.03米2,水桶内盛有深度为

202、20厘米的水,那么水对桶底的压强为( )# A2 960帕 B1 960帕 C1 000帕 D960帕#4有一支盛水的试管,如果让它由竖直方向逐渐倾斜,在水未从试管流出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 )# A逐渐增大 B逐渐变小 C不发生变化 D先变大后变小#5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内装有质量相等的水,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所受水的压力分别是F甲、F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Cp甲p乙 F甲F乙#Dp甲p乙 F甲F乙#二、填空题#6用10牛顿的压力作用在0.5厘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 帕,如果要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 # 1

203、08帕的压强,应使受力面积变为 米2#7在使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把金属盒放在水中某一深度处,使金属盒上的膜向上、向下、向侧面,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这说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 。#三、计算题#8如果冰面能承受2#104帕的压强,一个质量为66千克的人,每只鞋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厘米2,他能否在这个冰面上行走?#(g取10牛/千克)#第5节 水的浮力(一)#【知识提要】#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称作浮力。#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称量:#F浮=G物-F,其中F是物体浸入液体时弹簧秤的读数。#3阿基米德

204、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V排g。#4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当F浮=G物时,物体漂浮或悬浮(V排V物,漂浮;#V排=V物,悬浮)。#5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在密度大的液体中V小,在密度小的液体中V大);#潜水艇(它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重来实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 )#A向上 B垂直向上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2物体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就是( )#A水对物体向上的压力 #B水对物体向下的压

205、强#C水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D水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差#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 液体 C盛液体的容器 D物体本身#4将挂在弹簧秤上的一铁块浸没在煤油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 )#A铁块受到的浮力 B铁块受到的重力#C铁块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 D铁块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5一个正方体物块受到的重力为10牛,将它浸没在水中后,物块的上表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为4牛,下表面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为6牛,那么它所受到的浮力为( )#A4牛 B6牛 C8牛 D2牛#二、;i:19;s:13037:#八年级下生物第一次月考测试题#一

206、、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 #1家蚕不属于( )#A无脊椎动物 B昆虫 C脊椎动物 D消费者#2从青蛙的发育过程看,青蛙的发育属于( )#A完全变态 B不完全变态 C变态发育 D非变态发育#3.下列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五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就是DNA#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决定#4.A、B、C、D为人类的四种疾病。#下表是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的结果。#你认为其

207、中哪种疾病属于遗传病?#( ) #疾 病#A#B#C#D#非近亲婚配后代的患病率#111800#114500#13000#173000#近亲婚配后代的患病率#111708#11700#13022#173101#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遗传性状的是:#( )#A人的脸型 B叶的形态# C羊有吃草的能力 D常在阳光下,皮肤较黑#6、下列各项特征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高个子和矮个子 B黄皮肤和白皮肤 #C猫的直毛和羊的卷毛 D单眼皮和双眼皮#7、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下列哪类细胞传给子女的 :# ( )#A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神经细胞 D肌肉细胞#8、有关DNA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208、#ADNA上携带有遗传信息 B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 DDNA为双螺旋结构#9、男性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情况是 :#( )#A22对常染色体+X B22对常染色体+Y#C22条常染色体+X D(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10、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遗传物质引起,可以遗传给后代 B由致病基因造成的,可以遗传给后代#C一般得不到彻底治疗 D发病率一般都很高,多数由显性基因控制#11、将四只雄蚕蛾分别做如下处理并观察其对雌蚕蛾的反应,其中反应最迟钝的是:#( )#A.封闭口器者 B.剪去触角者 C.遮盖单眼者 D. 遮盖

209、复眼者#12、有些细菌对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能抵抗炎热、干旱、低温或化学药品等。#是由于细菌形成了 ( ) A芽孢 B荚膜 C孢子 D芽体#13、细菌与真菌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多细胞生物 B都有真正的细胞核 C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D营养方式都是异养#14、下列哪一组动物分为一类比较科学 ( )#A蜜蜂 蜂鸟 蝙蝠 B鲸鱼 娃娃鱼 鲫鱼 # C青蛙 扬子鳄 龟 D蝙蝠 鲸鱼 猫#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B体形小的生物 体形大的生物;#C结构简单 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 高等生物。#16、受精的鸡蛋在孵化条件下,将发育

210、成雏鸡的结构是:#(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系带#17、计划免疫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其原因是 :#(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A、B、C三项#18、已知果蝇的精子中有4条染色体,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A4条、8条、4条 B. 8条、8条、8条 #C2对、4对、4对 D. 4对、4对、4对#19、一棵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采用是:#( )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播种#20、在远离大陆,风暴频繁的海岛上,生活的昆虫多是无翅或翅膀发达的类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211、原有类群繁衍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基因突变的结果#二、非选择题#21、连线题(每小题1分,共5分)#、皮肤的屏障作用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在患麻疹 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22、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水中动物都用鳃呼吸,陆地动物都用肺呼吸。#(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的。#( )#、所有的生物都有染色体。#( )#、试管婴儿和克隆都属于无性繁殖。#( )#三、分析说明题。#(共50分)#23、(5分)某班同学

212、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父母性状#被调查家庭数#子女#父#母#双眼皮#单眼皮#1#双眼皮#双眼皮#80#70#36#2#单眼皮#单眼皮#60#0#64#3#双眼皮#单眼皮#120#85#50#4#单眼皮#双眼皮#100#56#48#(1)从第 组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 眼皮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第3组所调查的家庭中,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具有双眼皮的孩子的可

213、能是 。#24、(6分)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作响。#(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2)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可不可取?#(3)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4)请你提出两点关于保护藏羚羊的建议。#24、(5分)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回答鲫鱼适于水中生活方面的问题:#(1)、观察鱼缸中的活鲫鱼,它的体形是怎样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2)、鲫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214、 。#(3)、鲫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是靠什么来控制方向的?# 。#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 # 。#26、(7分)米勒的模拟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请参照右图对他的实验进行总结。#(1)向实验装置中通人的甲烷、氨、水蒸气等气体相当于原始地球表面的 ,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是不含 。#(2)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 ;#(3)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 ;#(4)米勒的这个实验表明了:#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 物质形成 的过程是可能的。#(5)模拟实验是验证一种假说的方法,为什么这种验证方法有局限性?#27、(4分)在观察花生的大小时:#、发现同种花生也有大有小,但花

215、生的后代全是花生,这是 现象;#、大品种花生和小品种花生的差异是由 引起的。#、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地方长得大一点,大花生种在贫瘠的地方会长得小一点,这种差异是由 引起的。#、由 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28、(6分)下图为六种动物的形态图(图中比例不是按动物大小来确定的)。#(1)依据图中动物身体内有无 这一特征,可将图中所有动物分成两类。#(2)图中 属于同一纲的动物。#(3)A特有的呼吸结构是 ,B特有的呼吸结构是 ,E靠 呼吸。#(4)从图示反映的形态结构来看,你推测F的生活习性是 #29(5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下图甲所示;#这一原理也被用于解决生活污水

216、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城市居民生活污水以其中的有机物为主,直接流入江河湖泊会使水质发黑发臭,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排入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泥絮状团块,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菌)净化污水。#图乙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角。#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甲中2和3分别代表#和 。#、污水处理厂中利用的“活性污泥”和图甲中的1的作用原理示一致的,即都能够# 。#、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为保证活性淤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曝气池还应保证合适的# 等条件。#30、(6分).下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

217、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_,这些差异是可_的。#(2)图2所示的现象叫做_;#此过程会由于_而愈加激烈。#(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3所示的现象:#_。#(4)自然选择是通过_实现的。#31、(6分)了探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1)将一支香烟浸泡在100mL的清水中2-3天。#(2)在四只鱼缸中放入等量的、清洁的无污染河水、并分别贴上标签A、B、C、D。#(3)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100mL、200mL、300mL、400mL烟草浸出液。#(4)向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10只水

218、蚤,10分钟后,取出水蚤制成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统计水蚤的心率。#结果见下表#A#B#C#D#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100#200#300#400#水蚤心率的平均值(次/min)#18#36#47#59#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是否还缺一组?# ,若缺,你如何设置?# 。#(2)该实验的第四步骤中,放入鱼缸内的水蚤应该是 。#(3)若每只鱼缸内都只放一条同种且同样大小的水蚤,实验结果仍如上表,所得出的结会会令人信服吗?#为什么?# 。#(4)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5#爱心 用心 专心#;i:20;s:5794:2017年上期八年级物理力学作图专题#1、如图1

219、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重12牛,用力的示意图作出木块对地面的压力。#2、如图2所示,用20牛的力将重15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用力的示意图作出墙壁#所受的压力。#3、用50牛的水平向右的力F在P处推小车,在图3中用力的示意图法画出力F。#4、一辆小车受到与水平地面成30#斜向右上方的15牛的拉力的作用,在图4中用力的示意图法画出这个拉力。#(作用点在A点)#5、重5牛的皮球竖直向上抛出,在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在图5中作出该球受力的示意图。#6、一物体重8牛,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用力的示意图法在图6中画出该物体的受力图。#7、图7所示,一辆重为240牛的小车受到60

220、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请用力的示意图法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的作用点画在O点)#如下图所示,做出木块和小球受力示意图。#8、如图8所示,物体A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运动。#当小车遇物体B受阻停止后,物体A在小车上仍向右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中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9、如图9所示,重为500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木箱所受的重力。#10、如图10所示物体受到100牛的重力,对斜面的压力为80牛,作出这两个力的图示。#11、如图11所示,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匀速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

221、图。#12、物体甲重40牛,物体乙重70牛,如图12所示,两物体都静止,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甲物体所受的力和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13、如图13所示,作出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静止的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图。#14、粗细均匀重为3N的木棒靠在墙上如图14所示,请你在图上作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5、如图15是广场上一只氢气球,用细绳系于地面上,请作出氢气球受力示意图。#16、如图16,车减速前进,画出悬挂在车厢内的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17、如图17所示,一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壁接触的铁球静止作出铁球的受力示意图。#18、一个足球沿如图18所示的斜面向上滚,试在图中画出该足球所受到的重力示意

222、图。#19、如图19所示,A物体放置在B物体上,A物体随着B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请画出A物体所受摩擦力f和B物体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其中G#f)。#20、在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要进行风洞实验,用来搜集分析有关数据。#在江苏省科学宫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飞机模型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20所示。#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N,请画出此时飞机模型受到的升力的图示。#21、作出图21中物体对各支持面的压力的示意图。#22、请分别画出如图22所示下列各图中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图35#23、下面两图,

223、杠杆在力F1 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L2是F2的力臂.在图36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F2,#24、如图24所示,均匀铁棒与地面成角倾斜着,在端用一个最小的力拉住铁棒使之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最小的拉力和铁棒的重力力臂。#25、某起重机臂上的一点C吊着一个物体,B点被钢丝AB拉着,拉力为F1,机臂可绕O点#转动,如图25所示,试在图5中画出阻力F2、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26、要想用一个最小的力,推着一个圆筒越过障碍物,试在图上画出此力的作用点和方向#27、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27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28、如图所示

224、的水桶,是在个最小外力作用下所处的状态。#作出它此时的受力示意图。#29、画如图29中的阻力臂L2,并画出最小的动力F1。#30、请找出图中的支点和动力臂L1。#31、作出图30中拉力的力臂和重力的示意图。#32、作出下图中杠杆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33、滑轮组绳子的股数公式:#。#若n为奇(偶数),绕线从动(定)滑轮开始,即“奇动偶定”。#注意:#通过计算得绳子的股数n是小数时,n应取比这个小数大的最小整数。#如时,n应取6(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注:#一般说绳子自由端如果向上拉动,数绳子股数时算上此绳数,如果自由端向下拉动,数绳子股数时,不算此绳数。#设计滑轮组一般先依拉力,阻

225、力关系或依拉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确定绕滑轮组的绳子股数再按绳子股数,拉力方向推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动滑轮个数:#(n为偶数时) (n为奇数时)#按要求串绕滑轮组。#(起作用的绳子根数分别是2、3、4、4)#34、车子陷在坑里,画出图中滑轮组拖车的最佳绕法。#35、一个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900N,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36、作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i:21;s:25884:第十八 周计划表# 第十八 周计划表#班级大班教师 李、王 时间11/1/0407主题一切都在变#体 育 #活

226、 动#1、早操 #2、体育游戏:#玩轮胎(旧)玩纸(新)#3、分组活动:#跳绳、轮胎、花片、大型玩具#区 域#学 习#活 动#益智区:#把它画完整 主题:#水到哪里去了?#认知:#画影子、量影子 主题:#春夏秋冬#艺术区:#兔子舞 数学:#把它画完整#语言区:#农场 主题:#云彩和风 #游 戏#学 习#活 动#体育游戏:#会变的魔板#结构游戏:#天安门城楼和各国名建筑(二)#音乐游戏:#森林 #表演游戏:#小熊请客(三)# #赏 练#社会:#合理的用钱计划 故事:#白雪公主#字宝宝:#十二生肖歌#字宝宝:#属相#环 境#创 设#创设“我长大了”专版,展示幼儿小时候和现在的衣物、照片等。#家 园

227、#联 系#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一切都在变”的图书、图片等资料,并与幼儿一起阅读。#习惯培养#培养幼儿玩游戏听指挥的好习惯。#福 鼎市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八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1年 1月 4 日 星期 二 、 上 午 第 1 页#活动内容:# 云彩和风 #活动目标:#1,感受云朵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2、喜欢欣赏诗歌,体验风与云的关系。#3、尝试创编儿歌,发非想象力。#4、喜欢用吹、画和肢体语言表现云彩的变化。# 活动准备:#1、用吹塑纸剪出形似小船、狮子、小羊、胖娃娃的云朵,把它们固定在一根线上,伴随诗歌由左致右拉动线,移动画面,表示风吹云后的变化。#2、

228、准备色彩颜料、滴管图纸等等。# # 活 动 指 导# 一、 诗歌朗诵。#教师在背景图上边移动画面,边朗诵儿歌云彩和风(见“小小资料库”)。# 二、启发讨论。#为什么云彩最有趣,风儿最能干?# 三、表现风儿。# 1、让幼儿扮演风儿。# 2、运用色彩和图纸进行吹画活动。# 3、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吹画作品创编儿歌云彩和风。#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指 导#四、风儿游戏。# 组织幼儿到户外玩风爷爷游戏:#教师扮演风爷爷,手持彩旗站在场地的一边。#全体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或植物,随音乐做自己所扮演角色被风吹的动作。#当唱到最后一个字时,全体幼儿固定一定造形,不能动。#(游戏可根据实

229、际情况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天上云朵的变化,大胆想象云朵变成了什么。#2、 提供棉花、深蓝色的纸、胶手等材料,让幼儿将棉花任意撕成簿片状,粘贴在深蓝色的纸上,表示蓝天白云,然后自编云朵的故事。#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 在活动中幼儿观察了云朵是怎么来的,云朵会变成什么东西,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如:#维杭、海滨等等小朋友说云像狮子、小船等等。#还有的小朋友如:#祥雨、世杰说云像小羊、胖娃娃等等。#课堂讨论的很热闹。# #福 鼎市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八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1年 1 月

230、 5日 星期 三、 上 午 第 1 页#活动内容:# 把它画完整#活动目标:#1、发现左右对称的物体的特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 活动准备:#1、提供对称的实物、图片若干,展示在活动区或墙上(时间34天)。#2、纸、笔、剪刀每人一份。#3、准备学习包科学。#把它画完整。# # 活 动 指 导#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区或墙上的对称实物或图片,说一说它们#共同的特点或自己的感受。# 2、倾听幼儿的发言,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观点,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3、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什么地方是对称的,如眼睛、耳朵等等。# 4、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把它画完整。#

231、 活动延伸。# 1、想一想怎样完成一副对称的图案(通过剪、画等形式)。# #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指 导# 2、将作品展示于作业栏,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是如何完成作品的。#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对称是什么,在教室里也找到了很多对称的东西,如:#桌子的脚是对称的,墙上的苹果是对称等等。#还有自己脸上的很多东西是对称的。#如:#金科、刘伟等等说眼睛是对称的。#小倩、祥雨等等说耳朵是对称等等在课堂上小朋友们说了许许多多的对称的东西。#福 鼎市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八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

232、01 1年 1月 6 日 星期 四、 上 午 第 1 页#活动内容:# 水到哪里去了#活动目标:#1、知道水能变成水蒸气,也能变成冰。# 2、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变化过程。#3、萌发对水的变化的兴趣与好奇。# 活动准备1、准备水壶、碗等实验工具。#2、准备投影仪、故事小手嘀旅行记、幻灯片等。#3、事先请幼儿在家里与家长一起做水变冰 的实验。#4、准备亲子手册活动。#变变小游戏。#小水珠变变变# 活 动 指 导# 一、交流实验。# 1、组织幼儿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流、分享在家里做水变冰实验的经验。# 2、引导幼儿谈一谈水结成冰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水遇到冷(0c或0 c以下)会变成冰。#3、思

233、考:#水还会变成什么?#二、现场实验。#1、教师做水加热的实验 ,让幼儿观察汝子加热后水# # #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指 导# 的变化。#3、 引发幼儿讨论:#水加热后有什么变化?#水变成水蒸气后有什么不一样?#它到哪里去了?# 三、欣赏故事。# 1、教师边操作幻灯片,边讲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见“小小资料库)。#2、引发讨论:#小水滴到了那些地方?#在旅行中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四、再次实验。#1、教师再次做水加热的小实验,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又会变成水。# 活动延伸。#1、 建议家长在家里让幼儿观察烧开水的过程,完成亲子手册中的相关练习。

234、#2、 让幼儿在盆里放满水,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几天后观察水的变化。#3、 指导幼儿回家做冰花实验,并将冰花带到幼儿园展览。#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了解了水是怎么变成水蒸气的,冷却后又是怎么变成冰的。#听完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幼儿知道水在旅行的过程中变成什么样子的,在生活中也体会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对大自然的变化更加感情趣。# # #福 鼎市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八 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1年 1 月 7日 星期 五 、 上 午 第 1 页#活动内容:# 春 夏 秋 冬 #活动目标:#1、比较四季的明显特征,了

235、解一年四季的交替顺2、体验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四季大转盘一个。# 2、准备画有四季特征(如树木、花卉、人物活动等)的小图片若干 。# 3、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一切在变。#四季图、学习包主题活动。#四季变化。# 活 动 指 导# 一、观察图画。#1、出示教育挂图主题活动、一切都在变、四季图,引导幼儿观察。#2、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四季的明显特征,启发幼儿从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特征、人们的衣着和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叙述。#二、认识四季。#1、转动四季大转盘,引导幼儿思考、分析四季的变化顺序及特征。#2、教师转动大转盘的指针

236、。#指针停转指向某一季节的#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指 导# 画面,请幼儿说出这一画面画的是树木季节,并说出这一季节过后是什么季节,以及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是什么季节。#3、展示一张四季大背景图及若干张与四季相关的动物、植物、人们活动等小图片,启发幼儿自选小图片,分别黏贴在不同季节的画面上,并说出贴在该季节画面上的理由.#4、师幼共同小结四季特征和顺序。#三、表现四季。#1、引导幼儿自由结合,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运用画、剪、择等技能合作制作春、夏、秋、冬的美术作品。#活动延伸。#1、 将幼儿制作的四季作品展示在语言区中,供幼儿讲述。#2、 在科学区提供四季大转盘、四季拼图

237、,让幼儿操作、交流。#3、 知道幼儿操作学习包主题活动。#四季变化。#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 幼儿通过学习四季大转盘知道了四季是如何变化的,一个季节过完是什么季节。#如:#芳芳、金科等等小朋友知道春过完是夏,下一个季节是秋,最后是冬。#大部分小朋友知道四季穿着的变化,并能认真作画。#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八 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0年 月 日 星期 、 午 第 页#活动内容:#结构游戏:#天安门城楼和各国名建筑(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运用排列、组合、连接、拼插等技能,搭建较复杂的物体。#2、加深幼儿对各

238、种物体外形特征的认识,让幼儿获得有关匀称、对称、平衡、排列与组合以及面与体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活动准备:# 活 动 指 导#活动过程:#1、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上节课的不足,以及需要本次活动特别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常规协作方面的提醒。#2、幼儿建构,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引导幼儿协商共同完成一个天安门,提高一定的难度。#3、大家一起参观讨论,关于城楼的建构情况。#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通过逐步复习已学的各种拼插技能与新学的拼插技能结合,幼儿的能力明显有所提高。#能通过合作的形式拼搭较复杂、大型的建筑物,他们能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的想象来建筑天

239、安门,而且建出来的天安门有一些自创部分。#在拼搭其他各国建筑物中碰到了几次困难,通过讨论协商逐步解决了难题,幼儿在操作中独立自主能力得到提高。#但其中也有个别的幼儿对建构不怎么感兴趣,反而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较为感兴趣。#为了满足这些个别幼儿的兴趣需要,我们鼓励幼儿设计新颖的小装饰物,来布置场地。#使得幼儿都在不同能力上得到阶段性的提高。#不足之处:#合作拼搭的能力在下次活动中要继续培养。# #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八 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0年 月 日 星期 四 、 上 午 第 页#活动内容:#表演游戏小熊请客(三) #活动目标:#1、尝试用语调、

240、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角色的不同。#2、尝试协商选择角色,并能够注意角色间的相互配合。#活动准备:# 活 动 指 导#活动过程:#1、教师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内容,主要情节内容。#2、出示百宝箱,引导幼儿创编故事的结尾.#3、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布置场地,要如何对待各种材料#4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游戏,并着重引导幼儿按顺序先后出场,鼓励胆小幼儿当主要角色。#5、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醒幼儿将玩具放回原处,并对游戏情况进行评价。#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幼儿很喜欢这个故事,他们特别喜欢说的话是小动物批评狐狸的那句,再加上动作

241、简直就惟妙惟肖,就连那些胆小的幼儿也表演得很好,由于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这个故事是他们这段时间表演最好的一个故事,但要求幼儿改编,幼儿觉得很有趣,能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仿编幼儿例如添加一些其他动物,帮助狐狸改正坏缺点,等等。#总体来说,幼儿在这四次的游戏中,合作得比较愉快。# #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八 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0年 月 日 星期 四 、 上 午 第 页#活动内容:#社会合理的用钱计划#活动目标:#1. 在一定数额的钱款内,尝试制订合理的使用计划,并能清楚地陈述理由,萌生合理用钱的意识。#2. 继续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商讨制订计划。#活动

242、准备:#1为每组幼儿准备记录用的纸、笔、橡皮2生活小区内示意图,设有超市(附各种食品、饮料、水果、冷饮等标价图)、长廊、儿童乐园(附游乐设施标价图,但有的是免费的)、小型图书馆(免费)。# 活 动 指 导#活动过程:#(一)从讨论老师的钱包导入课题#1(出示钱包)#提问:#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钱有什么用?#是不是想买什么就可以随意买什么?#2讨论:#怎样才算合理用钱呢?#(重点则须幼儿讨论必须用的,可以不用的就尽量不用,以及可用可不用的就该考虑钱够不够的用)#(二)创设问题情景#1、星期日早上,明明妈接到公司的电话要上午去加班,于是她给明明10块钱,让他自己安排上午的活动以及午餐,我们能

243、不能帮明#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指 导#明设计一份合理使用这10元钱的计划,供他参考呢。#2.解读小区示意图及计划书#(重点关注幼儿是否看懂示意图及计划书内的项目)#(三)小组合作制订计划(建议幼儿自主结伴,4-5人为一组)#(重点关注幼儿的分工以及能否共同商讨计划;#当意见不一致时是如何解决的方法。#)#(四)各组展示自己的计划。#允许他组提出质疑,各自都能清楚陈述自己的理由#1.他组应根据展示小组的用钱的总数以及研究其计划是否合理#2.当他组提出质疑时,该展示小组应陈述自己的理由,并由大家对他们的合理性予以肯定或否定。#(五)归纳提示#对用钱的合理性给以赞赏,并

244、对小组合作的经验给以肯定。#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一)从活动现场孩子们的情绪热烈、状态良好、参与积极几个方面来看,这个教育内容的选择是恰当的,因为要基于孩子的经验,因此他们能十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看法,而且内容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制订用钱计划对他们来讲是全部的要求,此外,面队众多的物品及玩乐场所,他们需要全面观察思考,做出选择。#同时,钱款又是必须限制在10元钱以内。#这是一次整合现有才智的考验,此外,在小组合作中又必须要统一意见,这对正在学习合作进程中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完成以后,他们明显的又前进了一步。#(二)教育活动设计的意图是希望孩

245、子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这是符合“教育者是活动的引领者,受教育者则是活动的体验者”的原则。#我们相信,这是二期课改新理念指引下的重要教育原则。#本活动的情景设计,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动机,他们不仅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还体悟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而且在自主体验之后,把所获的认知经验内化为自身的关键经验。#(三)活动的每一段落都是精彩的,因此,哪一段也舍不得删去,以致整个活动时间过长,虽然孩子始终十分投入,但毕竟这是遗憾的地方。#说明教师在设计时预计不足,特别是当最后,小组没有用足10元钱,这是意料之外的。#于是对多余的“钱款怎么办”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当然是可以把它列入延伸部分。#问题是此题

246、、此情、此景是容不得“适可”而止的,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幼儿的情绪一旦冷却以后,可能很难再次重振。# #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七 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0年 月 日 星期 四 、 上 午 第 页#活动内容:#体育游戏会变的魔板#活动目标:#1积极运用拼接组合的双色板创造性地进行走、跑、跳等各种动作练习。# 2能主动与同伴一起探索双色板的各种连接方法,设计不同的运动方式。#乐意与人合作,敢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和合作的愉悦。#活动准备:#1场地四角分别放置若干双色板、平衡木和箭头及标线。# 2红蓝双色板60块(每块大约长40厘米,宽20厘米),走、

247、跑、跳、爬等运动标志,擦汗用的小毛巾等。# 3展示板,记录用的双色板标志。# 活 动 指 导#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 #1幼儿随着强节奏音乐手持双色板跑进场地。# 2幼儿跳双色板健身操。# 二、探索在双色板上进行运动 #1引导幼儿探索在红蓝双色板上可进行的运动,并分散练习。# (1)说一说:#这块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讨论:#在这块板上能做什么运动?# (3)请幼儿找空地分散活动,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活动。# (4)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交流自己在板上做了什么运动。# #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指 导#2引导幼儿以不同方式连接双色板,并据此设计不同的

248、运动方式。# (1)出示展示板,和幼儿讨论双色板的不同连接方法,共同设定在板上进行的运动方式并贴上相应的运动标志。# (2)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讨论结果连接双色板并进行对应的运动,要求幼儿每练习一种运动就在展示板上贴上相应的运 动标志。# (3)鼓励幼儿把双色板连接成不同的路段,进行走、跑、跳、爬等各种动作练习。# (4)简单小结,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每种运动方式。# #三、练习通过每组连接的双色板路段,并尝试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障碍物# (1)设置“危险”路段,引导幼儿大胆尝试,练习走3040厘米高的平衡木。# (2)鼓励幼儿大胆通过障碍,并不断提高动作练习的难度。# 四、放松运动# (1)幼

249、儿互相表达成功的喜悦,做放松运动。# (2)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双色板,结束活动。#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投入,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挑战自我的精神。#回顾这个活动,我觉得有两个特点:# 1相信幼儿的能力 只有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探索的机会,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我在引导幼儿探索利用双色板进行运动和拼接双色板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开放的问题:#“在这块板上可以做什么运动呢?#你找个空地试一试,可以单独玩,也可以与小朋友合作玩。#”如此,幼儿探索了不同的运动方式,也探索了不同的合作方法。#我还鼓励幼儿合作拼接双色板,

250、并根据不同的双色板组合设定不同的动作。#在此后的双色板游戏中,我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记录,以提示自己已进行了哪些运动,还可以进行哪些运动,这对幼儿小组合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便于我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 2体现男教师的优势 在活动中,我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大胆挑战自我的空间,也体现了我作为男教师在组织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优势。#如,在幼儿能基本轻松完成动作的基础上,我及时设置了由长凳组成的“独木桥”,并且层层递增,这对幼儿提出了挑战,他们的活动热情随着“独木桥”高度的提升而提升。#在活动中,我通过真诚的表扬、积极的鼓励、细心的保护,使幼儿时时体验到挑战自我成功的快乐。#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251、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八 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0年 月 日 星期 四 、 上 午 第 页#活动内容:#音乐游戏森林 #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猴的动作,表示其音乐形式。#2、激发幼儿喜欢小猴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爱好。#活动准备:#森林图一幅,各种动物。# 活 动 指 导#活动过程:#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森林”。#问:#我们来到了哪里?#森林里有什么呀?#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各种动物等。#二、初步感受小猴和熊的音乐。#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完整欣赏音乐一

252、遍)#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指 导#2小猴和熊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猴,哪是熊。#(完整欣赏一遍)#(1)欣赏小猴的音乐,创编小猴的动作。#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鉴别)#B小猴是什么样的?#C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做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猴的动作。#D小猴还可以怎么样?#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猴的动作。#E跟音乐学小猴。#(2)欣赏理解熊的音乐。#A听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B熊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C熊碰到小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陈述)#三、师生合作游戏。#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2交代游戏

253、要求:#老师扮做熊,小朋友扮做小猴,小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猴动作参加游戏。#3游戏。#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扮做熊再次游戏。#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指导的内容与要求:#提供自由表示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们发明的快乐。#我将本次活动设计成幼儿感爱好的游戏性活动形式,让孩子初步感受音乐旋律所表示的不同情绪。#创编动作表示小猴机灵可爱的样子。#本次活动我能采取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我比

254、较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比如说,在创编小猴子的动作时,我不是让幼儿跟着老师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我来教,你来学”为“你有什么新的动作,我们来学”,教师及时退位,达到了教与学的共同目的。#这样,不仅让孩子有一种成绩感,还能鼓励其他孩子去创新。#这次的活动很适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在玩游戏时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非凡高,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打熊,这使整个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都能达到。# #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七 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0年 月 日 星期 四 、 上 午 第 页#活动内容

255、:# #活动目标:#活动准备:# 活 动 指 导#活动过程:#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指 导#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 #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大 班 第 十七 周 主题活动计划表# # 201 0年 月 日 星期 四 、 上 午 第 页#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活动准备:# 活 动 指 导#活动过程:#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指 导#福 鼎 市 茶 厂 第 一 幼 儿 园 #活 动 反 馈# #;i:22;s:7178:#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中考质量分析#教者

256、:#杜四有#八年级生物中考质量分析#教者:#杜四有#一、本期教学考试成绩#班 级# 八(1)#八(2)#八(3)#八(4)#八(5)#八(6)#八(7)#合计#总 人 数#54#51#53#44#52#52#46#352#及格人数#20#12#16#18#25#23#19#133#及 格 率(%)#37.04#23.53#31.37#40.91#48.08#44.23#41.30#37.64#平 均 分#54.20#总体来看,八(4)、八(5)、八(6)、八(7)这四个班成绩较好;#八(1)、八(2)、八(3)成绩很差;#其中八(2)成绩最差。#七个班平均及格率为37.64%,优秀率为0.00

257、%,平均分为54.2。#统考学校#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星火中学#33.33 #0.00 #52.76 #百里中学#22.90 #0.00 #50.94 #梁原中学#37.64 #0.00 #54.20 #新集中学#38.50 #1.90 #53.80 #龙门中学#44.60 #0.00 #53.40 #本次考试成绩和其他兄弟学校成绩相比,学生的及格率和优秀率与其他学校都有很大差距,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需吸取教训,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二、试卷总体评价#本次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题目难度适中,题目内容为课本第五单元第一章内容(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所涉及的题

258、目内容70分为课本内容,30分为课外拓展内容。#试卷优点:#结构合理,难度适中,知识点详细,能够很好的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精确性,同时也可体现出教者对课本重点知识把握的准确度。#试卷缺点:#对课本内容的覆盖面较小,只考察了课本第五章第一单元内容,占课本内容的1/3,不能准确的反映学生对课本内容掌握的全面性。#三、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本次考试命题实行百分制,考时60分钟。#试卷设有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和探究与创新,其中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对前半部分教材的一些重点内容的了解或掌握情况,涉及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

259、标;#填空题35分,考查的内容较广,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识记和理解,识图分析题共10分,既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多个章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认识,是一道能力要求较高的题;#探究与创新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本题的难度不高。#总体来看,知识的考察侧重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结合了生活实例。#试题的设置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四、试题做答情况分析#本次考试中,学生选择题作答情况较好;#填空题大部分是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对课本中的一些概念记的不够准确,作答情况很差;#识图分析题

260、中结合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导致学生失分率较大;#最后一题为探究与创新,本题难度较低,但由于学生疏忽大意,对本题作答情况也较差。#总体来看,本次考试中,试题难度为中等难度,题量适中,但学生作答情况较差,体现了学生底子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试能力和答题技巧也很差。#五、教师教学情况分析#本次考试中,试题难度中等,题量适中,但学生成绩很差,反应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好多不足之处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疏漏和薄弱环节。#经过反思,本人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分析如下:#1. 教学过程中,没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导致教学过程不够新颖,因而没有激发和提

261、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过程涣散。#2.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管理不够精细,学生作业量较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巩固不到位,因而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忘,考试时好多题目看似熟悉,但回答不够准确,失分率较大。#3. 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的知识讲授不够精细,对课外知识的讲授较少,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而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对一些探究性的课外知识不够熟悉,失分率较大。#六、 补差培优计划#通过本次考试,各班都出现出了许多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出现出了一批成绩落后的学生。#通过对各班学生成绩分析比较,决定在以后教学中要注重培养优秀生,重点补习落后生,大

262、力促进后进生以及学习成绩位于中间水平的学生。#补差学生名单:#八(1):#王娜、刘慧琴、李双龙、高峰、丰玉龙#八(2):#朱海龙、杜改娟、赵亚楠、李红艳、李伟军、杨红红#八(3):#苏秀娟、朱小花、李亚兰、安建龙、王涛、朱海燕#八(4):#王海斌、雷红霞、马小会、李颖、马金娟、王小霞#八(5):#马义祥、王红霞、李转鹅、李春红、李艳萍#八(6):#李志杰、冯会琴、李春红、王奇、安小燕#八(7):#马成龙、杨梅、景倩倩、李军鹏#培优学生名单:#八(1):#雷云、王小鹏、马灵江、王丽娟、李雪燕、王婷#八(2):#李彦杰、屈林霞、李军、刘文娟、赵兰生、李志清、史倩楠#八(3):#景文娟、黄金龙、张亮

263、、李玉瑶、李伟、郑小宏、于文平#八(4):#阎辉、王飞、史丽娜、丰军蕾、刘娜、王小平、李志伟、杜利军#八(5):#王俊强、武金龙、朱飞、李倩、王沛、李彩军、刘斌文#八(6):#李文强、李高龙、冯小勇、朱珍、景文辉、景永强、耿建龙、杜转玲#八(7):#贾银祥、马娅娅、史小飞、李小健、赵扩、王蕊、张蕊、王小娟#七、 教师改进的措施#根据对这次考试结果的分析及我市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提出下列几点改进措施。#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

264、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3.尽可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教具和一些挂图,能够很好的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i:23;s:9998:#欧姆定律 习题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l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判断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改变时,导体电阻是否变化。#l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l 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2、过程和方法#l 使学生感悟

265、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l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串、并联的分压分流问题;#动态电路的取值问题;#电路故障的原因问题。#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师讲述:#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开始复习欧姆定律知识,首先我们从引出欧姆定律的两个实验开始复习。#1、欧姆定律的两个实验:#例1:#某同学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表1、表2实验数据。#电压U(V)# 1# 2# 4#电流I(A)# 0.1#

266、 0.2#0.4 #电阻R()# 5# 10# 15#电流I(A)# 0.6# 0.3# 0.2 #表1 表2#表1,可得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表2,可得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比较表1数据,可得什么结论?#比较表2数据,可得什么结论?#例2、在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1)为达到研究目的,实验必须保持_不变。#(2)在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现将阻值为5的电阻换成10 的电阻接入电路来进行研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_。#教师总结:#在这两个实验中需要大家注

267、意的是一下几点:#1、两个实验都体现了初中物理研究问题的一种思想就是:#控制变量法;#2、实验中都要用到滑动变阻器,但是作用不一样,需要大家区别开来,在研究I-U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在研究I-R的关系实验中它的作用是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3、在利用这个实验结论解题时,一定要记住电阻的大小只与电阻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是没有关系的。#例3、在某电阻两端加4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若要使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应在这个电阻两端加_V的电压。#例4、保持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不变,当电阻箱的电阻为10时,通

268、过电阻箱的电流为0.6A;#若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30 时,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_A。#通过上面两个实验综合考虑可得:#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注意:#(1) U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为伏(V);# 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为安(A);# R为导体的电阻,单位为欧()#(2)单位统一国际单位才能计算。#例5、一根导体,在它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50mA,当它两端电压增加到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mA,它的电阻为_。#(3)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同一时间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同体性,同时性)下面通过两个例题来阐述这两点注意:#实验必须保持

269、电压不变。#移动滑片,使10电阻两端电压仍为3V#S#甲#乙#A#例6、如图,其中甲灯电阻是15,s闭合后,电流表读数为0.1A,请计算得出乙灯两端的电压?# #注意1.#V#A# 在运用I=U/R解题时,公式中的U,I,R必须是同一段导体的电压,电流,电阻的值。#我们把这一点称之为“同体性”。#例6、如图,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此时电路图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小灯泡上的电压值为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50.通过计算能否得到小灯泡的阻值?#注意2. # 公式中的U,I,R还必须是同一时刻的导体的电压,电流,电阻值。#我们把这一点称之为“同时性” #

270、二、伏安法测电阻#教师讲述:#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有很多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提问:#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需要哪些实验器材?#画出实验的电路图?#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用一道例题来解决这些问题。#例7、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若待测电阻阻值在10左右。#实验原理_#在图中的“o”内填上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符号。# #S#P#R#实验前,开关应_,滑片P应放在变阻器的_端。#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在实验中的故障:#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可能是_。#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P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却

271、有示数,故障可能是_。#三、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特点结合问题:#例8、一只2的电阻和一只3的电阻串联,已知 2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V,则3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V#A#R1#R2#R3#S1#S2#U#R2#R1#A1#A#课堂练习1、如图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15,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1A,电流表A的示数为I1.5A,求:#(1)R1两端的电压U1;#(2)通过R2的电流I2;#(3)R2的值。#例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35 ,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压表示数是6V,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A,求R1、R2的

272、阻值?#课堂练习2、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8,R2= 12。#求:#(1)开关S1,S2#A#R1#R3#R2#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为0.6A,那么电源电压多大?#(2)开关S1,S2都闭合,电流表示数为2.5A,那么R3的阻值多大?#例10、一盏灯额定电压为6V,电阻为12的电灯接在18V电路上,要让它正常工作,应该怎么做?#分析:#1、若18V的电压加在电灯上,电灯肯定受不了,电压超过6V了。#2、电灯正常工作是指它两端的电压正好是6V。#3、必须要把多余的12V电压加在其他用电器上,那就要再串联一个用电器分得正好12V电压。#四、串联分压,并联分流问题(比值)#串联电路的分压公

273、式:#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若R1 # R2, 则U1 # U2# = = # # # R2, 则I1 # I2# = =# #R1#A#R2#S#I0.8A#I20.5A#I10.3A#例12、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A,则R1,R2的阻值之比为_#分析:#根据并联电路分流公式,R1:#R2I2:#I1#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例13、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3:#4。#则S闭合时,甲、乙两电压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与S断开时甲、乙两电流表示数之比I甲:#I乙分别是_#V#U#P#R1#R2=20

274、#分析:#1、电路是R1接入电路电阻与R2串联#2、电压表测的是R1接入电路电阻的电压#3、分别求出滑片P移到最左和最右时,电压表的示数#P0最左时:#R1的电压为_#P0最左时:#R1的电压为_#A#v#U#P#R0#例14:#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阻R0=30,电路两端电压U不变,且U=24V,求在不超过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范围。#分析:#1、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小时,电流会超过0.6A;#2、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大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会超过15V。# 板 书:# 欧姆定律复习#例5、一根导体,在它两端加3V电压

275、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50mA,当它两端电压增加到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mA,它的电阻为_。#例6、如图,其中甲灯电阻是15,s闭合后,电流表读数为0.1A,请计算得出乙灯两端的电压?#例8:#一只2的电阻和一只3的电阻串联,已知 2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V,则3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S#甲#乙#A#U#R2#R1#A1#A#作业深化:#习题#教学反思:#;i:24;s:8301:思博学校八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图1#1、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1A),然后

276、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1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2、下列事例(图2)能减小压强的是#图2#3、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760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4、鱼鳔是鱼体内可以胀缩的气囊,是鱼类的沉浮器官鱼鳔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因

277、素来实现鱼的沉浮的#A鱼的重力 B鱼的质量 C鱼排开水的体积 D鱼受到的压强#5、.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2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 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图3#6、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右所示。#若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在盛水的烧杯中,则#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

278、悬浮水中#7、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墨水被吸进钢笔#8、如右图所示,有一支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砂子,分别浸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试比较两液体的密度#A甲较大 B乙较大 C甲乙一样大 D不能判断#9、一个物体浮在液面上,它露出液面的体积为,液面下的体积为,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比为( )#A B C(V1+V2):#V2 D V2:#(V1+V2) #10、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B.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

279、身的重力#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二、填空题(11-15题每空2分,16-21题每空1分,共34分)#11、一蓄水池水深2m,池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12、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放手后物体将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N#13、一名潜水员需到水下打捞体积为5#10-3m3的物体,当他潜入水下10m深处时,他受的压强为_ Pa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 N,浮力的方向为_ (g取10N/kg)#14、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4

280、N,体积为5#10-4m3将它放入水中静止时,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 N(g取10N/kg)#图5#15、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_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16、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如:#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 ,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17、如图5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的体积逐渐_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将_;#气泡受到

281、水的浮力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如果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_,这一现象说明:# _。#19、有下列应用或实验现象:# 在玻璃生产车间里,利用有真空吸盘的吊车吊运平板玻璃# 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 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以上三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有;#能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有。#20、一杯饮料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明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主要是利用了 。#在此过程中,饮料对杯底的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

282、使得河水的密度_,河水对堤坝的压强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22题6分,23题6分,24题8分,共20分)#22、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图6#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水#5#朝上#4.9#2#水#5#朝下#4.9#3#水#5#朝侧面#4.9#4#水#10#朝侧面#9.7#5#水#15#朝侧面#14.6#6#酒精#15

283、#朝侧面#11.8# 23、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24、做研究浮力的实验中#图7#图8#(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7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G=1.2N#当她手提弹簧秤将该物体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秤的读数逐渐;#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

284、,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秤的读数。# #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8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_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_#四、计算题(25题10分,26题6分,共16分)#25、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 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26、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所以常有“冰山一角”的说法。#若海水的密度是1.1#103,冰的密度是0.9#103,则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几分之几?#;i

285、:25;s:25570:第一部分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准精算师部分0109科目#2006年度秋季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考试指南#第一部分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准精算师部分0109科目#01数学基础#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考生应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和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A. 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60)#1. 函数、极限、连续 #2. 一元函数微积分 #3. 多元函数微积分 #4. 级数 #5. 常微分方程#B. 线性代数(分数比例约为30)#1. 行列式 #2. 矩阵#3. 线性方程组 #4. 向量空间 #5.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6. 二次型#C. 运

286、筹学(分数比例约为10)#1. 线性规划 #2. 整数规划 #3. 动态规划#参考书目:#1. 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篇 数学分析) 樊映川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线性代数 胡显佑 四川人民出版社 #3. 运筹学(修订版) 1990年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 清华大学出版社#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02数学基础#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A. 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50)#1. 概率的计算、条件概率、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2.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特征函数;#3. 联合分布律、边际分布函数及边际概率密度的计算#4. 大数定律及其应用#5.

287、条件期望和条件方差#6. 混合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期望和方差等#B. 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35)#1. 统计量及其分布#2. 参数估计#3. 假设检验#4. 方差分析#5. 列联分析#C. 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5)#1. 回归分析#2. 时间序列分析(移动平滑,指数平滑法及ARIMA模型)#参考书目:#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茆诗松,周纪芗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6年7月第1版。#2、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易丹辉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03复利数学#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1.

288、利息及利率(分数比例:#6%-15%)#2. 年金(分数比例:#15%-25%)#3. 收益率(分数比例:#15%-25%)#4. 债务偿还(分数比例:#15%-25%)#5. 债券与其他证券(分数比例:#15-25%)#6. 利息理论的应用(分数比例:#6%-15%)#参考书目:#1. 利息理论(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刘占国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第15章、第6章第6.1节#04寿险精算数学#考试时间:#4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考生应掌握生命表、纯保费(趸缴、均衡)、责任准备金(均衡、修正)、总保费、多元生命函数、多元风险模型等主要内容。#能

289、够熟练运用精算现值的概念以及平衡原理计算纯保费、年金和责任准备金。#理解纯保费与总保费的影响因素的差别。#对于多元生命函数和多元风险模型,能够熟练运用精算现值的概念以及平衡原理计算纯保费和年金。#初步了解养老金计划的精算方法。#A. 生存分布和生命表(分数比例约为10)#1. 各种生存分布及其特征,例如:#密度函数、死亡力和矩#2. 剩余寿命变量#和#的矩#3. 生命表的结构及其度量指标,如#,#,# #4. 关于分数年龄的假设#B. 趸缴纯保费(分数比例约为20)#1. 精算现值#2. 离散型与连续型的各种寿险模型及其纯保费的计算#3. 现值变量的方差#4. 在死亡均匀假设下离散型与连续型纯

290、保费的关系#5. 离散型与连续型的各种生存年金模型及其纯保费的计算#6. 现值随机变量的方差#7. 特殊的两种生存年金#a. 完全期末年金#b. 比例期初年金#8. 寿险与生存年金纯保费的递推关系#9. 寿险纯保费与生存年金纯保费的关系#C. 均衡纯保费(分数比例约为20)#1. 平衡原理#2. 各种寿险模型(完全离散、完全连续、半连续、每年缴#次)的年缴纯保费#3. 亏损变量的方差#4. 特殊的两种寿险模型#a. 保费可部分返还的寿险(对应的纯保费称为比例保费)#b. 累积增额受益的寿险#5. 均衡纯保费与趸缴纯保费间的一些基本关系式#D. 均衡纯保费的责任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20)#1.

291、平衡原理与责任准备金的出现#2. 各种寿险模型(完全离散、完全连续、半连续、每年缴#次)的责任准备金#3. 亏损变量的方差#4. 责任准备金通常的四种计算方法#5. 比例责任准备金#6. 责任准备金的递归关系#7. 分数期责任准备金#8. 责任准备金的一种分解(或计算)方式:#亏损按各保单年度分摊#E. 总保费与修正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5)#1. 包括费用的保险模型#2. 广义的平衡原理#3. 总保费的计算#4. 两种表示:#分级费率法、保单费附加法#5. 总保费准备金#6. 各种修正准备金#7. 各种准备金对预期盈余的影响#F. 多元生命函数(分数比例约为10)#1. 连生状况和最后生存状况

292、#2. 连续型和离散型未来存在时间变量的分布#3. 趸缴纯保费#4. 一些特殊年金的精算现值#5. 考虑死亡顺序的趸缴纯保费#6. 特殊假设下趸缴纯保费的计算#G. 多元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10)#1. 存在时间与终止原因的联合分布与边际分布#2. 养老金计划中的服务表(Service Table)的结构与示例#3. 趸缴纯保费#4. 单重风险表#5. 多元风险表的构造#H. 养老金计划(分数比例约为5)#1. 养老金计划的基本概念与函数 #2. 捐纳金的精算现值#3. 年老退休给付的精算现值#参考书目:#寿险精算数学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卢仿先 曾庆五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

293、1年9月。#05风险理论#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考生应深入理解与掌握保险中基本的风险模型:# 短期个别风险模型、 短期聚合风险模型、长期聚合风险模型,以及这些模型的相关性质;#掌握效用函数与期望效用原理,并将期望效用原理运用于保险定价;#掌握随机模拟的基本方法。#A保险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70%左右)#1 短期个别风险模型:# #单个保单的理赔分布,独立和分布的计算,矩母函数,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2 短期聚合风险模型:#理赔次数和理赔额的分布,理赔总量模型,复合泊松分布及其性质,聚合理赔量的近似模型。#3 长期聚合风险模型:#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的

294、盈余模型,理赔过程,破产概率,调节系数,再保险和团体保险中的风险模型及其性质。#B 效用理论及其在保险中的应用:#(分数比例约为20%左右) #1 效用与期望效用原理,效用函数与风险态度。#2 效用原理与保险定价。#3 效用原理的应用。#C 随机模拟的基本方法:#(分数比例约为10%左右) #均匀分布随机数与伪随机数,随机数的产生方法,离散随机变量与连续随机变量的模拟,随机模拟的应用。#参考书目:#风险理论与非寿险精算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谢志刚、韩天雄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不包括8.7节和8.8节)#06生命表基础#考试时

295、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A. 生存模型及其应用(分数比例约为35)#1. 生存模型及其性质#2. 生命表#3. 完整样本数据情况下表格生存模型的估计#4. 非完整样本数据情况下表格生存模型的估计#5. 参数生存模型的估计#6. 大样本数据下年龄的处理及暴露数的计算#B. 人口统计(分数比例约为30)#1. 数据来源及误差分析#2. 死亡和生育测度#3. 人口模型#4. 人口规划及人口普查应用#C. 修匀法(分数比例约为35)#1. 修匀法概述#2. 表格数据修匀#3. 参数修匀#4. 二维修匀#5. 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参考书目:#生命表的构造理论(中国精

296、算师资格考试用书)周江雄、刘建华、黎颍芳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07寿险精算实务#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和主观问答题#考试内容和要求:#A. 寿险基础(分数比例:#25%50%)#1. 寿险基础知识#2. 寿险和年金的种类#a. 寿险业的影响因素及产品概况#b. 传统寿险#c. 现代寿险#d. 寿险附加条款#e. 年金#3. 寿险核保#a. 核保的基本概念#b. 核保实务#4. 寿险再保险#a. 再保险概况#b. 比例再保险#c. 非比例再保险#5. 寿险投资、财务、利源及营销管理基本内容#a. 投资管理#b. 财务管理#c. 财务报告#d. 利源管理

297、#e. 寿险营销管理#6. 保单现金价值与红利#a. 保单现金价值#b. 保单选择权#c. 资产份额#d. 保单红利#e. 精算假设对准备金的影响#7. 特殊年金与保险#a. 特殊形式的年金#b. 家庭收入保险#c. 退休收入保单#d. 变额保险产品#e. 可变计划产品#f. 个人寿险中的残疾给付#B. 定价(分数比例:#15%30%)#1. 保险定价的基础知识#a. 定价的基本概念#b. 定价的各种假设#2. 资产份额定价方法#a. 资产份额定价法的含义#b. 资产份额法的基本公式#c. 各种因素对现金流的影响#d. 保费的调整#3. 资产份额法进一步的分析、变化及应用#a. 资产份额法的改

298、良#b. 利润变动#c. 资产份额法的其他应用#C. 评估(分数比例:#15%30%)#1. 掌握准备金和评估的概念及应用#a. 准备金的基本概念#b. 评估类型与基本要求#c. 准备金方法及其基础#d. 准备金方法在实务中的应用#2. 掌握传统寿险进行负债评估的概念及应用#a. 利率敏感型寿险的评估#b. 年金评估#c. 变额保险的评估#3. 了解现代寿险的负债评估的方法及应用#4. 了解评估的进一步应用#a. 混合准备金#b. 现金流动检验#D. 养老金与团体保险(分数比例:#15%30%)#1. 养老金计划的基本概念和精算成本法#a. 养老金计划的基本概念#b. 精算成本因素#c. 给付

299、分配的精算成本法#d. 成本分配的精算成本法#2. 养老金数理及实例#a. 递增成本的个体成本法#b. 均衡成本的个体成本法#c. 聚合成本法#3. 掌握团体保险的概念、保费和赔款准备金的计算方法#a. 团体保险概况#b. 团体保险赔付成本估计#c. 毛保费计算#d. 赔款准备金#参考书目:#寿险精算实务(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李秀芳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08非寿险精算实务#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题(单项选择题30,多项选择20)及主观问答题(50)。#考试内容和要求:#要求考生掌握非寿险精算的主要内容,包括损失分布模型、费率与产品定价(包括经验费率)、责

300、任准备金评估和再保险模型。#A. 损失分布基础#1风险的基本概念以及保险精算基础#2损失分布的一般拟和方法#3损失分布的贝叶斯方法#B. 费率厘订#1 费率厘订与保险定价#2 理论保费#3 费率厘订的方法与实例#C. 经验估费#1 信度理论#2 贝叶斯方法在经验估费方法中的应用#3 无赔款优待模型#D. 准备金#1 链梯法#2 每案赔付额法#3 准备金进展法#4 修正IBNR法#E. 再保险#1 再保险的种类及其数理模型#2 自留额分析#3 最优再保险#参考书目:#1. 风险理论与非寿险精算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谢志刚、韩天雄编著,第13章,第912章,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

301、1版。#2.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 (中国精算师考试课程学习资料) 谢志刚主编,2005年。#注:#其他任何相关教材和文献的学习都将有益于通过本课程考试。#09综合经济基础#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和主观问答题#考试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包含经济学、金融学和会计学三方面的内容。#A 经济学(分数比例:#40%)。#经济学部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1. 微观经济学(分数比例:#25%)#考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了解经济事件的结构并对基本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增加对市场和经济决策行为的理解。#a. 供给和需求理论,市场均衡价格理论

302、#b. 消费者行为理论#c. 生产者(厂商)行为理论#d. 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e.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理论#f. 一般均衡理论#g. 福利经济学(政府作用)#2. 宏观经济学(分数比例:#15%)#考生在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悉重要的经济模型、假设和政策,了解它们与经济周期和商业周期的相互关系。#a. 国民收入的核算、循环和决定;#b. 凯恩斯的均衡模型;#c. 财政政策;#d.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e. 宏观经济的行为基础;#f.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e. 通货膨胀和失业。#B金融学(分数比例:#40%)#金融学部分包括金融理论和金融

303、实务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考生应掌握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掌握货币、风险与收益和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主要的金融工具的概念与特点,以及金融市场和机构的组织形态和基本性能,了解基本的金融调节政策。#1. 货币理论:#货币的基本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2. 利率与风险收益:#利息与利率,利率的作用,风险与收益#3.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概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国际金融市场#4.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简述,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 投资基金, 其他金融机构#5. 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政府债券,企业证券,衍

304、生产品#6. 货币供求理论:#货币需求理论和分析,货币供给理论和分析,货币供求的均衡分析#7. 金融调节政策和手段:#货币政策调控理论,金融监管#C 财务会计基础(分数比例:#20%)#财务会计基础包括公司(特别是金融机构)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考生应掌握公司(特别是金融机构)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财务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熟悉资产和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的会计处理方法,了解财务会计对特殊业务的财务处理,以及合并会计报表、财务报告中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1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的概念,会计原则,会计循环#2财务报告制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3资产:#现

305、金,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资产#4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负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税的分析,租赁,所有者权益的性质、构成,公司治理结构与所有者权益#5特殊业务的财务处理:#外币业务,衍生工具#6合并会计报表#7财务报告中的信息披露#8财务报告分析#参考书目:#1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 魏埙 蔡继明 刘骏民 柳欣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第二版#2货币银行学 易纲 吴有昌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第1章至第12章,第21、22章。#3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 弗兰克 J. 法伯兹 等原著(第二版) 康卫华 主译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第一版#4财务会计

306、陈信元 主编 姚婕 陆正飞 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第一版#第二部分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精算师部分科目011、012、013、015、017和020#011保险公司财务管理#考试时间:#4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和主观问答题#考试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基础、资本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控制和战略财务管理五个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有关财务管理的系统理论,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并能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评价和建议。#同时,能够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财务决策提供建议。#在掌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保险公司利润来源

307、分析和分配及保险公司内涵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建立系统的财务控制和管理模式,并能综合运用财务、精算评估方法进行管理决策支持。#A. 财务管理基础# 总体上理解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战略意义,掌握不同保险公司组织形式下的财务控制体系,以及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的理念与实务。# 1.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基础# a.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基本概念# b.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所面临的监管环境# c. 保险公司战略管理# 2. 公司组织形式# a. 各类公司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 b. 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c. 激励计划与考评# 3.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 a. 偿付能力的概念# b.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的

308、目的# c. 最低偿付能力要求# . 概念# . 影响最低偿付能力的风险因素# . 各种风险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 针对资产的各种偿付能力管理措施# . 针对负债的各种偿付能力管理措施# d. 其他的偿付能力管理措施# e. 国际上典型的几种监管体系、监管措施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美国偿付能力管理体系# . 英国偿付能力管理体系# . 澳大利亚偿付能力管理体系#B. 资本管理# 掌握保险公司的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的相关知识,并能够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评估不同的融资方式,掌握保险公司利润的来源以及投资的理论和应用。#同时,掌握证券、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及策略风险管理的内容。# 1. 资

309、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a. 不同组织形式保险公司的资本成本及资本结构的区别# b. 资本市场分类、特征及其对投资者的影响# c. 平均资本成本# d. 产品定价回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以及公司价值的关系# e. 资本分配方案# f. 杠杆原理# 2. 筹资# a. 筹资的原因和动机# b. 筹资方式及筹资渠道的必要步骤# c. 股票筹资的适用对象、适用目的以及适用条件# d. 股票筹资的优点和缺点# e. 相互保险公司股份化的理由、方法和成本# f. 保险负债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内容# g. 保险期权以及巨灾风险债券的原理以及保单贷款证券化的作用# 3. 利润形成及分配# a. 保险公司利润来源及利

310、润的相关概念# b. 利润分配的相关法律规定# c. 寿险公司利润来源分析的方法# d. 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股利政策# 4. 投资# a. 保险公司投资概念、特殊性、分类、投资渠道# b. 保险公司投资的原则及要求、策略 # c. 持期和凸性的运用# d. 保险公司投资决策的流程、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及其折现值的估算与应用# e. 金融资产价值评估方法、投资风险管理方法、项目投资的评价与风险分析方法# 5. 用VaR对保险公司进行长期资本管理#C. 财务分析#考生应了解保险公司收入和负债的特点及相关的财务处理,负债公允价值的相关知识和财务报告体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公认会计准则(GAAP)与法

311、定会计准则(SAP)的差异,各准则下的财务报表体系。#能够根据财务报表计算财务指标,并运用财务指标及各种财务分析方法来判断和分析保险公司财务经营状况。#此外,考生还应清楚保险公司信用评级体系及开展信用评级的相关内容。# 1. 收入、负债# a. 保险公司收入及负债的特点# b. 法定准备金及income-based准备金体系下收入、费用的财务处理# c. 保险公司负责的公允价值评估的概念和应用# 2. 财务报告、财务指标# a.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架构# b. IASB的目标、应循程序# c.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解释公告的适用范围和权威性# d. 公认会计准则(GAAP)与法定会计准则(SAP

312、)及其差异# e. GAAP、SAP下及国内保险公司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 f. 财务报告的目标# g. 财务报告的总体要求# h. 财务报告结构和内容# i.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质量特征# j. 财务报表的要素及组成、确认和计量# k. 保险公司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l. 运用财务指标及各种财务分析方法来判断和分析保险公司财务经营状况# 3. 保险公司内涵价值分析#4. 财务风险管理#a. 风险管理的概念#b. 财务风险分类#c. 财务风险管理方法#d. 策略风险管理的几种方法#5. 信用评级#a. 信用评级的定义、作用及其主要功能#b. 信用评级体系的构成及运作模式#c. 评级程序及其主要信

313、用分析因素#d. 2001年标准普尔寿险资本充足性模型的修正内容及其运作#e. 2000年标准普尔保险流动性模型的修正内容及其组成部分。#f. 2001年标准普尔寿险收入充足性模型的修正内容#g. AM#BEST#评级系统及其分析模型#h. 信用评级对保险公司、投资者及客户的影响#i. 信用评级的局限性#D. 财务控制#了解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预算编制方法及预算考核内容。#能够提出建立全面预算的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整体财务控制流程。# 1. 预算体系# a. 预算管理概念# b. 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弊端# c.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d. 预算管理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 e. 预算编制的程序、

314、方法、内容# f. 预算调整与追加的区别# g. 差异分析的类型# h. 预算考核的内容# i. 预算责任报告的种类和作用# 2. #财务控制# a. 资金控制模式、资金计划# b. 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c. 影响保险公司现金流量的因素# d. 现金流量测试(Cash#Flow#Testing)作用# e. 现金流量管理对保险公司的作用# f. 费用控制的方法# g. 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方法# h. 分产品费用分析# i. 责任中心的划分及三种责任中心的定义# j. 不同责任中心业绩考评的差别# k. 财务委派制# l. 整体财务控制流程设计#E. 战略财务管理# 能够运用财务工具分

315、析决策行为,并根据保险公司的战略目标,选择相应的战略财务计划。# 1. 财务再保险筹资# a. 财务再保险筹资的目的以及可以解决的问题# b. 财务再保险的多种方式以及相关现金流的条件、时间和方向# 2. 并购# a. 在并购中,精算师的定位和角色# b. 精算评估价值含义(actuarial#appraisal#value)# c. 并购中精算师角度应考虑的因素、基本假设# d. 资产价值基础法、收益法和贴现法在评估企业价值中的运用# e.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利弊分析# f.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在保险企业中的应用# g. 市场评估法与精算评估法的利弊、选择和应用# h. 保险公司并购决

316、策的运用,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整体并购、部分并购以及并购方式的选择# i. 保险公司并购的动因分析以及并购对公司的财务影响# 3. 剥离与清算# a. 剥离的涵义、类型和动因分析# b. 剥离与分立的财务效应分析# c. 持续经营假设下剥离与分立对企业价值的分析# d. 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整顿与接管的基本要求# e. 保险公司中止清算的;i:26;s:13988: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人教版)#姓名:#_分数:#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元旦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琴声是通

317、过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 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_运动,速度大小为_m/s。#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运动。#3. 元旦放假期间,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站台上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的。#4. 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是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318、。#5.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_;#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填“上”或“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 第5题图 第6题图#6.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 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2)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

319、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3)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7. 空瓶质量为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_kg。#(酒精0.8#103kg/m3)#8. 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1g,体积30cm3,B的质量50g,体积25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kg/m3。#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9. 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

320、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A140mB170mC200mD230m#10. 一个人从甲地出发,10min后到达距甲地800m的乙地,休息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10min才到达距乙地700m的丙地,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 )#A80m/minB70m/minC60m/minD50m/min#11. 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木箱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距离相同,且同时划向木箱,若两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A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B上游的小船先到达木箱处#C下游的小船先到达木箱

321、处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2. 下列对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B 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C 房间的门高约2m#D 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1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在城区设立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D频率是160Hz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80Hz的传播速度快#14. 今年入冬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遭遇冰冻灾害,小明通过上网了解到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他认为撒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并用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放进冰

322、箱试了一下。#“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B得出结论C猜想D实验#15. 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16. 冰的熔点是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达到0冰就一定熔化B水的凝固点是0#C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0D0水结冰时要放热#17. 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 #18.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

323、光引起的#19.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20. 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后缩就可以#D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2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kg棉花和1kg的铁质量一样大#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登月

324、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2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AadbcBbcadCabdcDabcd#23.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铅球,(铁铜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球#B如果铜球的空心的,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C如果铅球是空心的,铜球和铁球可能都是实心的#D三个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325、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24. 图中的A、B是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则:#_(填字母)是实际飞机。#请作出相应的光路图。#观察口#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第26题图#25. 如图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6. 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个平面镜,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阳光经O点反射后,水平射入窗口P中。#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5分)#27.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起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

326、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 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2) 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 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 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填“实”或“虚”)像。#28. 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327、:#(1)将天平放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g。#(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 cm3。#(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 g/cm3。#(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29. 为了研究水的沸腾,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

328、7#8#9#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2)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3)根据图象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 ;# 。#(4)在实验过程中要使水尽快沸腾,可采取的方法:# ;# ;#(5)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时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液体_和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现象。#(6)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是水沸腾时

329、的情况。#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30. 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6kg、2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2.36kg。#(石头吸水不计)求:#(1)石头的体积;#(2)石头的密度;#(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31.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

330、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问:#(1)反应距离是多少?#速度v/km#h-1#反应时间t/s#制动距离s/m#50#0.49#13#60#0.50#20#80#0.51#34#100#0.52#54#120#0.54#85#(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 #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 #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3)请你谈谈超速行驶的危害。#【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音调,空气#2. 匀速直线,15,西#3. 车,运动#4. 液化,凝华,放出#5. 同一高度,使像能成在

331、光屏中央,上,能#6. (1)直线;#(2)反射;#(3)折射#7. 2.4#8. A,2.7#103#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C#A#C#B#D#B#A#C#A#B#D#D#B#A#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24.#B, #25.#26.#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5分)#27. (1)便于寻找并确定像的位置(或便于找到像)#(2)反射(3)靠近,不变(4)不能,虚#28. (1)水平,右,27(2)10(3)2.7(4)小#29. (1)(2)6,99#(3)水沸腾前温

332、度不断升高水沸腾前温度上升先快后慢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4)减少水量给烧杯加上盖子(5)表面,内部,汽化(6)b,a#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30. (1)2#10-4m3#(2)2.8#103kg/m3#(3)偏大,因为如果石头吸水会导致测量的体积小于石头的实际体积#31. (1)18m#(2)103m#(3)反应距离会变长,同时车辆的制动距离也变长,车就不容易刹住,很容易发生追尾等交通事故#11#;i:27;s:7038: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同步练习题#A组#一、填充题#1一只茶杯静止在桌面上,它在_的作用下保持_状态,我们就说_#2作用在_的两个力,如果它们_、_、_,

333、这两个力就是_的#3#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质量为0.2千克,受到_力的作用,大小为_牛,方向是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同时书还受到_力的作用,大小是_牛,方向是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货物匀速上升,货物受到_力和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和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二、选择题#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2跳伞运

334、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3图1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图#4重8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是12牛,要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水平拉力是 #A12牛;# B68牛;# C80牛;# D92牛#三、作图题#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金属球,球静止不动,画出金属球的受力图#A组答案#一、1两个力,静止,这两个力是平衡的#2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平衡#3重,1.96,竖直向下,地球,支持,1.96,竖直向上

335、,桌子,平衡力#4重,拉,地球,钢丝绳,平衡力#二、1B 2C 3D 4A#三、略#B组#一、填充题#1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牛的重物,当物体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_牛;#当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减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5#103牛,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5#105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如图1所示,三个钩码的重力为1牛,用三根绳子连接悬挂着,那么a绳受到的拉力为_牛,b绳

336、受到的拉力为_牛,c绳受到的拉力为_牛#二、选择题#1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因此卫星#A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受地球的吸引力;#C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D受力情况不清楚#2如图2所示,若悬绳A和弹簧秤B的重力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A对B的拉力与B对C的拉力;#BB对A的拉力与A对B的拉力;#CA对B的拉力与C对B的拉力;#DB对C的拉力与C对B的拉力#3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个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一定不是平衡力;# B一定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

337、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如果有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C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的;#D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三、说理题#天花板上吊一盏电灯,当电灯静止时,吊线为什么总是竖直的?#答案#一、1.5#103,等于,大于,小于,等于,2.3,2,1#二、1B 2C 3A 4D#三、略#C组#一、是非题#1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向上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一个重30牛的物体受到30牛的拉力时,该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平衡的两个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要在一条

338、直线上 ()#4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二、填充题#1方形薄板的重心在_点;#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利用_的知识来测定,此方法叫_这个方法是:#在物体上任选两点,分别用线将它悬挂起来,在薄板静止时,沿_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_即为重心#2用弹簧秤可以称物体的重力当弹簧秤挂钩上挂上重物以后,重物在_力和_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根据_条件,_和_大小相等,所以弹簧秤上的读数就是物体所受的_的数值#3一个技巧运动员单手支撑在另一个技巧运动员手上,当上面那个运动员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必须_如果重力_支持力,他就要坠落,如果重力和支持力不在_,他就要倾倒#三、选择题#1放在

339、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2用49牛的水平力把质量是1.5千克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木块对墙的压力是 #A50.5牛;# B49牛;# C63.7牛;# D14.7牛#3一个物体受到均为30牛的一对平衡力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减小到20牛,则物体 #A速度减小;#B按减小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仍按原来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D停止运动#C组答案#一、1#2#34#二、1对角线的交,二力平衡,悬

340、挂法,悬线,交点#2重,拉,二力平衡,重力,拉力,重力#3平衡,大于,同一条直线上#三、1#C 2#B 3#C#;i:28;s:5118:#受力分析专题#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分别为5牛和3牛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为 。# #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受的多个力中,有一对大小为15N的平衡力,当这对力突然消失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_(填“改变”或“不变”)#3、一个小球重3牛顿,当它以0.5米/秒的速度在光滑的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加在小球上的水平推力是( )#A、0牛顿 B、1.5牛顿

341、 C、3牛顿 D、无法判断。#4、如图9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9乙所示),则推力F2= N。#5、墙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6、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附着一磁性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不动。#在竖直方向上黑板擦保持平衡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和 力的作用。#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

342、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8、起重机吊着一重为G的物体(1)匀速上升拉力为F1,(2)匀速下降拉力为F2,(3)静止在空中拉力为F3,(4)在空中水平匀速运动拉力为F4,(5)以3m/s的速度匀速上升,拉力为F5,(6)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拉力为F6,这几种状态都是 状态。#比较F1、F2,F3,F4,F5,F6,有F1 F2_ F3 F4 F5 F6。#9、重5N的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10、如图11物体A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

343、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 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B、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11、如图12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 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 N#12、如图13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固定一块磁铁,人用木杆吊着一块磁铁,始终保持两块磁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不变。#则小车的状态是要( ) #A

344、向左运动,越来越快#B向右运动,越来越快#C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D有时快有时慢的直线运动#13、如图14所示,为某校校园艺术节时气球悬挂一幅竖标的情景。#已知气球的体积为8m3,气球(含内部所充气体)、标语及细绳的总质量为9kg,空气的密度为1.29 kg/ m3g取10N/ kg,则系于地面拉住标语的细绳的拉力为( )#A、103.2N# B、90N# C、13.2N# D、193.2N.#14、如图15,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15、画出图中A物体的所受力的示意图,已知A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A#A#16、放在斜

345、面上静止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并说明各力的施力物体。#17、如图所示:#物体A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8、如右上图,一物体m被传送带从A点匀速送到B点,请在图中用示意图表示m受到的力#19、如图3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20、 如图4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21、如图5所示,试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作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22、如图6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或

346、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3、一小球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之间,如图7,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24、分析下图中物体B受力情况(两物体均静止):#;i:29;s:22532:电大数控编程技术形成作业答案#第1章数控编程基础#一、填空题#1、为了准确地判断数控机床的运动方向,特规定永远假设刀具相对于_静止的工件_坐标而运动。#2、目前,数控编程所采用的格式为_可变_程序段格式。#3、用于编写程序段号码的字为_N_。#4、尺寸字U、V、W表示_增量_坐标,A、B、C表示_主轴旋转_坐标。#5、数控系统通常分为车削和铣削两种,用于车削的数控系统在系列号后加字母T_。#用于铣削的数控系统

347、在系列号后加字母_M_。#二、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d),不属于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A)分析图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B)数值计算#(C)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D)确定机床坐标系#2、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的作用是(d)。#(A)检查机床是否正常#(B)提高加工质量#(C)检验参数是否正确#(D)检验程序是否正确及零件的加工精度是否满足图纸要求#3、数控编程时,应首先设定(b)。#(A)机床原点(B)工件坐标系#(C)机床坐标系(D)固定参考点#三、判断题#1、数控加工的主程序号都是由O#构成,而子程序由P#构成。#(错)#2、M功能不能编程变化量(如尺寸、进给速度、主轴转速等),只能控制开关

348、量(如冷却液开、关,主轴正、反转,程序结束等)。#(对)#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任何数控机床的指令代码必须严格遵守统一格式。#(对)#4、大部分代码都是非续效(模态)代码。#(错)#四、简答题#1、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主要步骤?#分析零件图样、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程序单、输入数控程序及程序检验#2、数控编程有哪些种类?#分别适合什么场合?#手动编程 、自动编程#手工编程、自动编程(CAM);# 手工编程-简单零件,节点计算简单;#自动编程(CAM)-复杂零件#3、什么是续效(模态)代码?#什么是非续效(模态)代码?#举例说明。# 模态代码是在整个程序段有效、非模态代码只在一段有效#G

349、04 是非模态代码 G01是模态代码#第2章数控编程中的工艺分析#一、填空题#1、安排孔系加工刀具路径的方法有_孔系加工顺序的选择方法、不同深度孔的加工方法_两种。#2、数控加工工艺文件包括_数控编程任务书、工件安装和原点设定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数控刀具卡片等#3、对工件进行车削时,若工件的直径为D(mm),则主轴转速n(r/min)与切削速度v(m/min)的关系表达式是_ v = _nD / 1000_。#4、切削用量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切削速度_。#二、选择题#1、加工 内孔时,合理的工序是(c)。#(A)钻扩铰(B)粗镗半精镗精镗#(C)钻中心孔钻

350、底孔粗镗精镗(D)钻粗镗铰。#2、铣削工件内孔时,一般采用立铣刀侧刃切削,铣刀的切入和切出应(A 。#(A)沿轮廓曲线内切圆方向(B)任何方向#(C)沿轮廓切线方向(D)沿轮廓法向#3、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走刀路线是编写程序的依据之一。#下列叙述中(A),不属于确定加工路线时应遵循的原则。#(A)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B)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C)应使加工路线最短,这样既可以减少程序短,又可以减少空刀时间;#(D)对于既有铣面又有镗孔的零件,可先铣面后镗孔。#4、制订加工方案的一般原则为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程序段最少,

351、(a)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A)走刀路线最短(B)将复杂轮廓简化成简单轮廓#(C)将手工编程改成自动编程(D)将空间曲线转化为平面曲线#5、选择粗基准时,重点考虑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d),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图要求。#(A)容易加工(B)切削性能好#(C)进/退刀方便(D)有足够的余量#6、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A),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A)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B)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C)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D)应首先

352、选择尽可能小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三、判断题#1、数控车床既可以按装夹顺序划分工序,又可以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对)#2、铣削加工型腔时,内腔圆弧半径越小,限制所用的刀具直径越小,加工时的切削效率越低,但零件的加工精度会提高。#(错)#3、型腔加工时,采用行切法加工效率最高,但型腔的加工质量最差。#(错)#4、数控机床目前主要采用机夹式刀具。#(对)#5、对刀点和换刀点通常为同一个点。#(错)#四、简答题#1、按“定位精度最高”的原则制定孔系加工工艺路线的目的是什么?#使加工的零件精度、尺寸最佳#加工路线最短#2、设计螺纹加工刀具路径时,为什么要留引入d1、引出距离d

353、2?#使主轴转速一致,螺距相等。#3、什么是刀位点?#它有何作用?#举例说明。#刀位点是刀具上代表刀具在工件坐标系的一个点,具有刀具补偿作用#圆柱铣刀刀位点是刀具中心线与刀具底面的交点#4、在铣削加工轮廓时,为什么经常采用切向切入、切向切出的辅助程序段?#避免驻刀痕的出现。#五、综合题#1、分别按“加工路线最短”和“定位精度最高的”原则编排图2- 所示零件的孔系刀具路径。#图2-1 孔系零件#2、根据图2-2、2-3所示零件的技术要求,编制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列出刀具卡片。#图2-2 典型车削零件#工艺路线:# 1#. 平左端面#钻 孔#镗内孔#2. #. 掉头车右端面#打中心孔#粗车小

354、端 及外圆#精车小端 及外圆#切退刀槽 #车螺纹#程序(GSK928TE)#%55#G26#G0X100Z150#T11(粗车刀)#M3S650#G0X52Z0#G1X20F150#G0X42Z3#G1Z-45F150#G0X100Z150#M30#掉头#G26#G0X100Z150#T11#M3S650#G0X52Z0#G1X0F150#G0X25Z2#G1Z-26#X26.9#G2X421Z-43R24#G0X100Z150#M30#打中心孔#G26#G0X100Z150#T22(精车刀)#M3S1500#G0X37Z1#G1Z0F100#X41Z-2#Z-16#G0X100Z150#T3

355、3(镗刀)#G0X25Z2#G1Z-25#G0X20#.Z2#X100Z150#M30#掉头#G26#G0X100Z150#T44(切刀)#M3S350#G0X26Z-26(R)#G1X20#G0X100#Z150#T22#S1500#G0X20Z2#G1Z0F60#X24Z-2#Z-26#X26.882#G2X33Z-56.27#G1Z-60#X41Z-65#G0X100Z150#T55(螺纹刀)#S250#G0X26Z3#G92X23.5Z-24P1.5#X23#X22.5#X22.3#G0X100Z150#M30# #工艺:#1. 飞上平面#2. 钻中心孔#3. . 钻孔#4. 镗孔#5

356、. 粗铣内外型腔#6. 精铣内外型腔#O0066#T1M6;#G0G54G90G40X0Y0Z100;#S1500M3;#G43H1Z50;#G01Z5F50;#Z-7;#G42X-21.5639Y-3D1F120;#X-25;#G2X-25Y3R3;#G1X-21.5639Y3;#G3X-16.8761Y6.2609R5;#G2X-6.2609Y16.8761R18;#G3X-3Y21.5639R5;#G1Y25;#G2X3R3;#G1Y21.5639;#G3X6.2609Y16.8761R5;#G2X16.8761Y6.2609R18;#G3X21.5639Y3R5;#G1X25;#G2Y

357、-3R3;#G1X21.5639;#G3X16.8761Y-6.2609R5;#G2X-6.2609Y-16.8761R18;#G3X3Y-21.5639R5;#G1Y-25;#G2X-3R3;#G1Y-21.5639;#G3X-6.2609Y-16.8761R5;#G2X-16.8761Y-6.2609R18;#G3X-21.5639Y-3R5;#G1X-25;#G0Z100;#X45Y-45;#G0Z50;#G01Z-5F80;#G41X0Y-30D1F120;#G51.1X0Y90;#X-2Y-30;#G2X-5Y-27R3;#G1Y-22.9129;#G3X-8Y-18.3303R5;

358、#G2X-18.3303Y-8R20;#G3X-22.9129Y-5R5;#G1X-27Y-5;#G2X-30Y-2R3;#G1Y2;#G2X-27Y-5R3;#G1Y5;#G3X-18.3303Y8R5;#G2X-8Y-18.3303R20;#G3X-5Y22.9129R5;#G1X-5Y27;#G2X-2Y30R3;#G1X0Y30;#G50.1;#X-35;#G01Z-10F50;#G51.1X0Y90;#X-22Y-35;#G2X-25Y-32R3;#G1Y-28;#G3X-28Y-25R3;#G1X-32Y-25;#G2X-35Y-22R3;#G1Y22;#G2X-32Y25R3;#

359、G1X-28Y25;#G3X-25Y28R3;#G1X-25Y32;#G2X-22Y-35R3;#G1X0Y35;#G50.1Z100;#M5;#M00#T2M6;#G0G54G90G40X0Y0;#S1000M3;#G43H2Z50;#G81X-33Y-33Z-2R5;#X33Y33;#G80Z100;#M5;#M00;#T3M6;#G0G54G90G40X0Y0;#G43H3Z50;#G83X-33Y-33Z-25R5Q-4F50;#X33Y33;#G80Z100;#M5;#M30#图2-3 典型铣削零件# #第3章 数控编程中的数学处理#一、填空题#1、各几何要素之间的连接点称为_基点_

360、。#2、用若干直线段或圆弧来逼近给定的非圆曲线,逼近线段的交点称为_节点_。#3、在_列表_中给出的点坐标称为型值点。#二、选择题#1、在要求允许误差不变的情况下,非圆曲线的曲率越大,则逼近线段的数量越(b)。#(A)小(B)大(C)不变(D)以上均不正确#2、非圆曲线节点坐标的计算,主要是由(b)完成。#(A)设计人员(B)计算机(C)手工(D)操作者#3、目前对非圆曲线进行节点坐标计算的方法很多,当用直线段逼近非圆曲线时,将某一坐标轴划分成相等间距的计算方法为(c)。#(A)等程序段法(B)等误差法(C)等间距法(D)等圆弧法#三、计算题#1、加工图3-1所示零件轮廓,材料毛坯尺为80#6

361、3#6mm,工件坐标系设定在零件的左下角,按图中所给条件,计算出X3、X4、X5和Y1、Y5的坐标值,若采用直径为8mm的柄铣刀进行轮廓加工,计算刀位点轨迹各基点的坐标值。#图3-1 典型轮廓铣削零件# 1.y1(0,16.15)#2、加工图3-2中直径为f6 mm的4个孔,工件坐标系设定在零件的左下角,按图中所给条件,计算出各孔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图3-2 孔加工零件# 自己计算 数学题#1. X 57.3 Y20 2. X50 Y47.32 #3. X22.68 Y40 4. X30 Y12.68#第4章 基本功能指令的编程方法#一、填空题#1、用于控制开关量的功能指令是_M_。#2

362、、T0400的含义是_取消4号刀补_。#3、采用恒线速度控制车削带锥度的外圆时,若线速度为200米/分钟,最高转速限定在1300转/分钟,正确的编程格式为_G96 S1300_。#4、直线进给率的单位为_mm/min_;#旋转进给率的单位为_ mm /_ r _。#5、只有当机床操作面板上的“选择停止键”被按下,才能生效的暂停指令是_M01_。#二、选择题#1、G96 S150 表示切削点线速度控制在(a)。#(A)150 m/min (B)150 r/min(C)150 mm/min(D)150 mm/r#2、程序结束,并返回到起始位置的指令是(d)。#(A)M00(B)M01(C)M02(

363、D)M30#3、程序暂停的指令是(A)。#(A)M00(B)M01(C)M02(D)M30#4、当执行M02指令时,机床(d)。#(A)进给停止、冷却液关闭、主轴不停#(B)主轴停止、进给停止、冷却液关闭,但程序可以继续执行#(C)主轴停止、进给停止、冷却液未关闭、程序返回至开始状态#(D)主轴停止、进给停止、冷却液关闭、程序结束#三、判断题#1、恒线速控制的原理是当工件的直径越大,进给速度越慢。#(错)#2、有些车削数控系统,选择刀具和刀具补偿号只用T指令;#而铣削数控系统,通常用T指令指定刀具,用D、H代码指定刀具补偿号。#(对)#3、用M02和M30作为程序结束语句的效果是相同的。#(错

364、)#四、简答题#1、指令M00和M01有什么相同点?#区别是什么?#答:# M00:#程式停止.#程式自動執行時.當執行到M00時,機台將停止執行下一動作。# . M01:#選擇性程式停止.#與M00功能相同:#當面板功能鍵打開.程式執行到M01時會停止,如功能鍵不打開則不執行。# #2、在M功能代码中,常用的与主轴相关的代码是哪些?#答:# M03:# 主軸逆轉. 主軸以須時針方向旋轉. 例:#M03S1000.#. M04:# 主軸逆轉. 主軸以反時針方向旋轉.# M05:#主軸停轉. 主軸停止轉動.#. M02:#程式結束.#表示加工程式結束,此時執行“指標”停留於此一單節上.M05:#

365、主軸停止#3、若某一程序没有指定T功能,该程序能够正常使用吗?#为什么?#答:# #可以 , 有默认刀具。#第5章 常用准备功能指令的编程方法#一、填空题#1、用于进行平面选择的G代码是_G17_ G18_ G19_。#2、在编写圆弧插补程序时,若用半径R指定圆心位置,不能描述_整圆_。#3、在程序中,第一次出现G01、G02、G03等插补指令时,必须编写_F_指令。#4、在FANUC数控系统中,程序段G04 P2000 的含义是_程序段(延时2秒),_。#而G04 X3.0的含义是_程序段(延时3秒)_。#5、圆心坐标I、J、K表示圆弧 起点到圆弧增量坐标所作矢量分别在X、Y、Z轴上的分矢量

366、。#二、选择题#1、( a)指令与其它三个指令不属于同组G代码。#(A)G53(B)G54(C)G55(D)G56#2、在同一程序段中使用两个同组G指令,则(a)。#(A)最后一个有效(B)第一个有效#(C)同时有效(D)视具体情况而定#3、FANUC系统中,通过中间点返回参考点指令是c)。#(A)G27(B)G28(C)G29(D)G30#4、程序段写为G91 G0 X100 Y0 F100时(c)。#(A)刀具以100 mm/min的速度移动至(100,0)处#(B)刀具以机床给定的速度移动至(100,0)处#(C)刀具以100 mm/min的速度在X方向移动100 mm,Y向不动#(D)

367、刀具以机床给定的速度在X方向移动100 mm,Y向不动#5、在G55中设置的数值是(a)。#(A)工件坐标系的原点相对机床坐标系原点偏移量#(B)刀具的长度偏差值#(C)工件坐标系的原点#(D)工件坐标系原点相对于对刀点的偏移量#6、数控系统中,(a)指令在加工过程中是模态的。#(A)G01、F(B)G27、G28(C)G04(D)M02#7、在使用G53G59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时,就不再用(d)指令。#(A)G90(B)G17(C)G49(D)G92#三、判断题#1、G90/G91是用于绝对/增量尺寸选择的代码,无论什么数控系统,都必须用这两个代码进行绝对/增量尺寸的转换。#(错)#2、在平

368、面内任意两点移动,用G00与G01编程的刀具运动轨迹相同,只是运动速度不同。#(错)#3、G00指令下的移动速度可以由F代码改变。#(对)#4、用R指定圆弧半径大小时,当R为“”值时,说明该圆弧的圆心角小于180#。#(错)#5、使用快速定位指令G00时,刀具运动轨迹可能是折线,因此,要注意防止出现刀具与工件干涉现象。#(对)#四、简答题#1、配置前置刀架和后置刀架的数控车床,加工圆弧时它的顺逆方向有何区别?#答:# 顺时针圆弧与逆时针圆弧的判别方法#在使用G02或G03指令之前,要正确判别刀具在加工零件时是按顺时针路径作圆弧插补运动,还是按逆时针路径作圆弧插补运动。#在XZ平面内向Y轴的负方

369、向看去,刀具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顺时针为G02,逆时针为G03。#b为前置刀架的情况;#加工同一段圆弧时,前置刀架的数控车床所使用的圆弧插补指令G02 (G03)与后置刀架的数控车床恰好相反。#2、指令G00和G01有何区别?#.# G00:#位置定位(快速進給).#程式格式:#G00X_Y_Z_;# #X、Y、Z:#X軸,Y軸,Z軸終點坐標。# #注意G00刀具的位移運動路徑不一定為一直線,而是依# #各軸向位移量來決定.G00只適合於快速定位,不適合切# #削加工。# # G01:#直線切指令#程式格式 G01X_Y_Z_F_;#五、编程题#1、利用直线和圆弧插补指令,编写图5-1的外轮廓精

370、加工程序和精镗孔加工程序。#图5-1 典型轮廓与镗孔加工零件#%3305#N1 G92 X150 Z40 (设立坐标系,定义对刀点的位置)ed#N2 T0101#G00 X100 Z0 M0 3S500 (平端面)#G1X,0F0.2#Z2#X90#Z32#G3X100Z-40R8#G1Z-80X110#G0X100Z40#T0202#G0X64Z2#N3 G1X60Z-2F.2#(倒3#45#角)#N4 Z-36 (加工26外圆)#N5G03X40Z-41R5 (切第一段锥)#N6G1Z-80)#N7 X90 (退刀)#N8 G00 X100 Z10 (回对刀点)#N9 M05 (主轴停)#

371、N10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2、加工如图5-2所示零件,利用直线和圆弧插补指令,编写外轮廓精加工和切槽程序。#图5-2 典型零件#%3335#N1 G54 G00 X100 Z80 (选定坐标系,到程序起点位置)#N2 M03 S400 (主轴以400r/min正转)#N3 G00 X60 Z5 (到循环起点位置)#N4 G1X0F120 #N5 G03 X20 Z-10 R10 (精加工轮廓开始,到倒角延长线处)#N6 G01 Z-15 F80 (精加工倒2#45#角)#N7 W-28 (精加工30外圆)#N8 G02 U6 W-3 R3 (精加工R3圆弧)#N9 G01 X40

372、 (精加工40外圆)#N10 W-20 (精加工40外圆)#N11 G01 X60 (精加工60外圆)#N15 M30 (主轴停、主程序结束并复位)#第6章 刀具补偿指令及其编程方法#一、填空题#1、指令G41的含义是_为刀尖半径左补偿_;#指令G42的含义是_为刀尖半径右补偿_。#2、刀具半径补偿分为_刀补建立,_、_刀补进行_、_刀补撤消_3个步骤。#3、取消刀具半径补偿的2种编程方式是_ G01_G40_、_G0_ G40_。#4、取消刀具长度补偿的2种编程方式是_G01_G49_、_G00G49_。#5、在铣削加工中,采用顺铣时刀具半径补偿为_G41_;#采用逆铣时刀具半径补偿为_ _

373、G42_。#二、选择题#1、程序段G17 G01 G41 X0 Y+ D01F150中的D01的含义是(B)。#(A)刀具编号(B)刀具补偿偏置寄存器的编号#(C)直接指示刀具补偿的数值(D)刀具方位的编号#2、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数控系统,可以利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简化编程计算;#对于大多数数控系统,只有在(A)移动指令下,才能实现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和取消。#(A)G40 、G41和G42 (B)G43、G44和G80#(C)G43、G44和G49(D)G00或G01#3、对于FANUC系统,(D)指令不能取消长度补偿?#(A)G49(B)G44 H00(C)G43 H00(D)G41#4

374、、在下列程序段中,能够建立刀具长度补偿似(C)的程序段。#(A)G01 G42X100 Y20 D01F200(B)G02 G41X100 Y20 R50 D01 F200#(C)G01 G43X100 Z20 H01 F200(D)G03 G42X100 Y20 R50 H01 F200#5、在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半径为r,精加工时半径方向余量为,则最后一次粗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量为(B)。#(A)r(B)r+(C)(D)2 r+#6、刀具长度补偿值的地址用(B)。#(A)D#(B)H#(C)R#(D)

375、J#7、执行G90 G01 G44 H02 Z50 F100(H02为2mm)程序段后,刀具钻孔深度为(B)。#(A)48 mm(B)52 mm(C)50 mm(D)54 mm#三、判断题#1、对于FANUC系统,G43与G44的刀具长度偏置补偿方向是一致的。#(错)#2、对于没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数控系统,编程时不需要计算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可按零件轮廓编程。#(对)#3、轮廓铣削时,刀具补偿的建立与取消一定在轮廓上才能生效。#(对)#四、简答题#1、简述刀具补偿的作用?#答 :# 刀具位置补偿包括刀具几何尺寸补偿和刀具磨损补偿,前者用于补偿刀具形状或刀具附件位置上的偏差,后者用于补偿刀尖的

376、磨损;i:30;s:11916:#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5夏日炎

377、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7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8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房屋#9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

378、光沿直线传播#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11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12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折射太阳光,遵循

379、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13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实像,距离变大 实像,距离变小 虚像,距离变小 虚像,距离变大#1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1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380、 )#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C平静的水而映出桥的“倒影”. D太阳光下,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6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 现象。#17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沿_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18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

381、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19如右图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是 度。#20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如图,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现_色光。#21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节目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 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 和 来解释。#22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自己在镜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成的,他到镜中像的距离为 m。#23仔细阅读下面关于

382、赞美光的诗句:#“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湖面映照着,人来车往;#镜头记忆着,世事沧桑;#宇宙鸿朦,远在天边;#回想起古人,凿壁的佳话;#怎能不珍惜,今天的时光。#”从中可以获得许多与光有关的知识。#请根据示例,另举一例。#示例:#诗句:#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光的知识:#各种各样的光。#举例:#诗句:#_。#光的知识:#_。#24如右下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25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

383、选填“实像”或“虚像”)。#26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 m。#若人以 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 m/s。#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立、等大的 像。#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 ,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 ,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m。#27右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 射入_中。#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28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29光与镜

384、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右下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30如下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8分)#31右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 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f)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_ 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沿_ _方向射出。#(2分)32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

385、确的结论。#_(2分)(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分)(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2分)#33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2分)(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2分)(3)如果在下图a 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填写“有”或

386、“没有”)蜡烛的像;#(1分)#(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下图c 所示的现象。#这说明:#_。#(2分)#34如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6分)(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

387、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B#C#C#B#A#B#C#A#A#B#C#A#C#A#B#16.反射#17.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18.镜面#19.50#20.蓝#21.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22.反射 6#23. 诗句:#湖面映照着,人来车往;# 光的知识:#光的反射 或 平面

388、镜成像#诗句:#回想起古人,凿壁的佳话;# 光的知识:#光沿直线传播#24.HD 1#25.直线传播 反射 虚像#26.2 1 正 虚 0.4#27.玻璃 空气#2830.作图略#31.存在 OE#32.20#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误认为反射角#33.(1)竖直放置(或与水平桌面垂直) (2)大小、长短相同#(3)没有 (4)物体和物体的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4.(1)较黑暗 B蜡烛 (2)相同 相等(3)B#35.(1)红色 除红色以外的色光。#(2)红色光的热效应较强,蓝色光的热效应较弱。#(3)白色花反射所有色光,白色花不吸收所有色光。#;i:31;s:9146:#浮力的计算方法#(测

389、试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15小题每小题2分,6、7、8小题每空2分,9题10每题4分,共50分。#1. 在下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A2.8#103kg/m3 B2.3#103kg/m3 C0.6#103kg/m3 D3.2#103kg/m3#【答案】A#【解析】由题图知道,石料的重力G=1400N,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F浮=G-F拉=1400N-900N=500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gV 所以石料的密度 故答案为A。#2. 如

390、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答案】B#【解析】 A.当物体在空中时,受到的重力与拉力二力平衡,由图可知,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54N;#B. 由图可知,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拉力大小是F=34N,由三力平衡可知,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

391、的浮力大小是F浮=G-F=54N -34N=20N;#C.在t1至t2时间段, 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越来越小,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D.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与自身的体积相同,受到的浮力与重力之比F浮:#G =液:#物,所以,把数据代入解得:#该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kg/m3 .#3. 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某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F甲F乙 B甲乙 F甲F乙#C甲乙 F甲=F乙 D甲乙 F甲=F乙#【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塑料瓶在两种液体中都处

392、于漂浮状态,由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可知,F甲=F乙;#由图还知,塑料瓶排开两种液体的体积V甲#V乙,由液=F浮/ gV排可知,甲乙。#故选D#4.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分别静止在水面以下1米和2米深处,由此可以判定:#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D甲物体的密度比比乙物体小#【答案】B#【解析】因为甲、乙两实心物体质量相同,且都悬浮在水中,由“物体漂浮和悬浮时,F浮=G”可知,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故选B#。#5. 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

393、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但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A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C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D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物体浸入水中时会受液体的浮力作用,由于受到的浮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所以会使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当示数最终不为零时,测力计示数的减小量等于所受浮力的大小,所以两物体所受的浮力是相同的;#故B正确;#当物体浸没时,浮力与深度无关,故A错;#如果物体是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不论在水中还是在空气中,测力计的示数都不一定相同,故CD错;#应选B。#6. 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

394、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A的体积是 cm3,A的密度是 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 m3)#【答案】0.72 80 0.9#【解析】物块A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的水溢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0.72N;#再将其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说明在酒精中受到的F浮酒=0.64N,分析知道,物体A在水中漂浮,GA=0.72N,在酒精中下沉,A的体积是;#A的密度是。#7. 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

395、160g煤油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80g水溢出。#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分别是( )#A下沉,1.1#103kg/m3#B漂浮,0.85#103kg/m3#C悬浮,1.0#103kg/m3#D漂浮,0.90#103kg/m3#【答案】 D#【解析】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60g煤油溢出;#溢出煤油的体积:#V油=;#将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80g水溢出,溢出水的体积:#V水=;#因为V水小于V油,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时是漂浮,物块的重力等于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等

396、于排开水的重力。#即G物=F浮=G排=m排g=0.18kg#10N/kg=1.8N;#物体的质量:#m物=;#又因为溢出煤油的质量小于溢出水的质量,所以物块在煤油中静止时是沉底的,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煤油的体积,即V物=V油=2#10-4m3。#物体的密度:#。#故本题选D。#8. 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比赛前三名的选手都将挂上既体现奥运理念,又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奖牌用一种玉石制作,然后分别镀上金、银、铜而成的奖牌。#小阳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当他得到一小块制作奥运奖牌余下的玉石材料后,立即动手利用家里的弹簧测力计测这种材料的密度。#请你和小阳一起来完成测量过程。#(1)如图中左图所示用细线拴住玉石块

397、,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所受重力,这时弹簧秤示数是_N,从而可计算出玉石块的质量。#(2)如右图所示让玉石块完全浸没水中,从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计算出玉石块所受的浮力是_N。#(3)用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出玉石块的密度是_kg/m3。#【答案】#(1)3.6(2)0.8(3)4.5#103#【解析】 (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石块所受重力为3.6N,玉石块的质量#;#(2)让玉石块完全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N,玉石块所受的浮力#(3)玉石块的体积#玉石块的密度#9. 如图所示是小鹰同学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过程请你根据实验数据,求:#(1)小石块的质量;#(2)小石块

398、的体积;#(3)液体的密度(g取10Nkg)#【答案】#(1)0.3kg (2) 0.8#103kg/m3#【解析】#(1)石块的质量:#m = G/g = 3N/10N/kg = 0.3kg;#(2)石块浸没在水中时:#F浮 = G F弹 = 3N 2N = 1N V石 = V排 = F浮/(水g) = 1N/(1103kg/m3#10N/kg) = 1#10-4m3 ;#(3)石块浸没在水中时:#F/浮 = G F/弹 = 3N 2.2N = 0.8N F/浮 = 液V排g 液 = F/浮/(V排g) = 0.8N/(1#10-4m3#10N/kg) = 0.8#103kg/m3#10.一

399、个密度为0.6#103kg/m3的木块,体积为0.02 m3,用绳子系在底面积为1000cm2的柱形容器底,使木块完全没入水中,如图所示。#求:#(1)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2)绳子的拉力是多少?#(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后,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了多少?#【答案】#(1)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是200N#(2)绳子的拉力是80N;#(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后,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了800Pa。#【解析】 (1)木块所受的浮力;#(2)木块的质量0.6#103kg/m3#0.02 m3=12kg#木块受到的重力G=mg=12kg#10N/kg=120N#绳子的拉力F=F浮-G=200N-120N

400、=80N;#(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后,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G=120N,#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0.012 m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0.02 m3-0.012 m3=0.008 m3#液面下降的深度为=0.08m#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了p=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6#;i:32;s:307:电路参数截图#电路参数为:#a=10.0;# b=1;# c=1;# d=14.87;# m1=-1.27;# m0=-0.65;#仿真图形为:#电路参数为:#a=10;#b=1;#c=1;#d=24.5;#m1=-5/6;#m0=-7/13.2;#电路参数为:#a=10.638;# b=1;# c=1;# d=12.25;# m1=-0.303;# m0=4.2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