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7.37KB ,
资源ID:66095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6095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3.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3.docx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3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 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

2、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 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 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

3、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 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 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

4、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8.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 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 以达到提高学前 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

5、会的知识体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D以上三项全是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5不采用通用的

6、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 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 2 3 岁 B34 岁 C 4 5 岁 D56 岁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D )。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 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 C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 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

7、源包括(A )。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10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 分) 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对于学

8、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 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3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 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 4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 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材料的探索性;(2) 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 I(5) 材料的层次性。 五、设计题(共 22 分) 设计题(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

9、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1格式正确(2 分) 2目标(4 分) 内容(4 分) 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 分) 过程(4 分) 3目标设计的理由(4 分) : (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2)确定合适的目标。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

10、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 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 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

11、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 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 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

12、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 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8.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 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 以达到提高学前 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

1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D以上三项全是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

14、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6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 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 2 3 岁 B34 岁 C 4 5 岁 D56 岁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D )。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 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 C科学性、启蒙性

15、、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 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 )。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10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

16、 分) 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 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3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 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与人

17、际交往 4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 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材料的探索性;(2) 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 I(5) 材料的层次性。 五、设计题(共 22 分) 设计题(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1格式正确(2 分) 2目标(4 分) 内容(4 分) 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 分) 过程(4 分) 3目标设计的理由(4 分) : (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2)确定合适的目标。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8、 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 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

19、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 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 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 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

20、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 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8.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 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

21、段, 以达到提高学前 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

22、的教育目标 D以上三项全是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7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 学

23、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 2 3 岁 B34 岁 C 4 5 岁 D56 岁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D )。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 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 C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 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 )。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

24、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10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 分) 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 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

25、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3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 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 4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 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材料的探索性;(2) 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 I(5) 材料的层次性。 五、设计题(共 22 分) 设计题(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1格式正确(2 分) 2目标(4 分) 内容(4 分) 活动材料与环

26、境的设计(4 分) 过程(4 分) 3目标设计的理由(4 分) : (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2)确定合适的目标。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 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2行为核对: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 确定观察内容, 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 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学前儿童科学

27、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4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2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3注意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4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

28、象。 5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可操作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等。 6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7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二是对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评价。 9美国的“2061 计划” 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10.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

29、三、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C )。 A.加涅 B皮亚杰 C维果茨基 D布鲁姆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D )。 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 )。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 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 )。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5确定材料

30、选择的原则是(A )。 A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B生活性、活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C生活性、探索性、启发性、丰富性、层次性 D安全性、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 )。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7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D)。 A制作玩具 B制作昆虫标本 C观察蚂蚁搬家 D观察大雾天气 8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 )。 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9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 A)。 A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研究者 B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反思者、研究者 C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引导者、反思者、研究者 D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 10.下列环节中,不属于“做中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 B)。 A设置情境 B采集样本 c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 四、问答题(每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