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25.47KB ,
资源ID:66357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6357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医院三级中医药特色评价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医院三级中医药特色评价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每1人不了解中医医院管理基本知识,扣2分。3医院主要职能部门(医务、护理、科研、教育、人事)负责人应了解本部门的业务管理知识及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制度措施并具有组织落实的能力。现场考核3人并查阅主要职能部门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的资料。每1人不了解本部门的业务管理知识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扣1分;每1个部门上述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扣2分。(四)人员配置(50分)1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从事相关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中应有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查阅临床科室负责人名单及其相关证明材料。检查5

2、个临床科室,每1个科室的人员不符合要求,扣2分。2药学部(药剂科)主任或副主任中应有具备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药师。查阅药学部(药剂科)主任、副主任名单及其相关证明材料。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3护理部主任应具有副主任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至少接受100学时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查阅护理部主任相关证明材料。不具有副主任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扣2分;未接受至少100学时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扣3分。4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室学术带头人应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查阅医院科室设置名单和抽查3个相关科室学术带头人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未设立

3、学术带头人,不得分;每1个科室未设立学术带头人,扣2分;学术带头人每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6(四续)人员配置(50分)5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为省级中医药学术团体专业委员会委员。重点专科(专病)应确定学术继承人,学术继承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为高年资主治医师。查阅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学术继承人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重点专科(专病)每1个科室未确定学术带头人,扣1分;学术带头人每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重点专科(专病)每1个科室未确定学术继承人,扣1分;学术继承人每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76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合理。中医类别执

4、业医师占全院执业医师比例达到60%以上。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临床科室主任和副主任中,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或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比例应达到60%以上。护理人员中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70%以上。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全院执业医师比例低于60%,扣1分;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再扣0.5分(最多扣5分);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于60%,扣1分;临床科室主任和副主任中,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或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比例,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

5、分(最多扣5分);护理人员中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比例,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分(最多扣5分)。20(五)继续教育(30分)1加强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西医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继续教育,西医人员进院三年内应接受至少100学时的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查阅医院近三年的继续教育计划及抽查10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20名临床西医人员(医师、护士各10名)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未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扣10分;未实施西医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继续教育,扣1

6、0分;抽查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每1人不合格,扣1分;抽查的西医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每1人不合格,扣0.5分。152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工作,落实专项经费和配套措施;确定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完善学术继承人管理制度。查阅近三年相关资料及上年度财务预算与支付凭证。未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工作,不得分;无专项经费支出,扣5分;无配套措施,扣5分;未确定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扣10分;无学术继承人管理制度,扣3分。(六)科室管理1设置中医一级临床科室不少于12个。查阅医院科室设置名录并抽查门诊日报表。每少1个,扣1分。2重点建设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科(专病)不少于

7、3个。查阅确定重点建设的中医临床专科(专病)名单文件。没有确定重点建设的中医临床专科(专病),不得分;确定重点建设的中医临床专科(专病)每少1个,扣2分。3开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科(专病)门诊不少于30个。查阅门诊公示牌及门诊日志等相关资料。低于30个,扣2分;每少1个,再扣1分。(六续)科室管理(30分)4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应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评估指标。查阅上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及考核记录。无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评估指标,不得分;每1个科室指标未落实,扣2分。(七)科研管理1医院在科研规划或年度计划中确定的研究方向应与中医临床密切结合。查阅近三年医院的科研规划及年度计划。无规划或

8、计划,不得分;规划或计划确定的研究方向与临床结合不密切,扣8分。2医院中医药课题占研究课题总数比例80%。查阅近三年科研课题目录等相关资料。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分。3重点学科、专科应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课题应与重点病种相结合。查阅近三年重点学科、专科的课题研究目录。研究方向不稳定,扣5分;主要研究课题与重点病种结合不密切,扣5分。(八)教学管理承担中医药专业学生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重视学生中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查阅上年度教学资料。现场考核5名学生(考核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每1人掌握不全面,扣2分。(九)文化建设1大力宣传和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查

9、阅相关资料及现场考察。未开展,不得分。42医院环境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现场考察。未体现,不得分。33开展中医食疗服务。查阅病历资料并现场考察。未开展食疗服务,不得分。(十)综合指标(100分)1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60种。查阅本年度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清单。低于60项,扣10分;每少1项,再扣1分。2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10%。查阅上年度医院针灸科、推拿按摩科、理疗康复科等以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为主的科室的门诊人次。低于10%,扣5分;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再扣1分。(十续)综合指标(100分)3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6

10、0%。查阅上年度统计资料。低于60%,扣5分;4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处方比例30%。低于30%,扣5分;5中药(饮片、成药、医院制剂)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50% 。查阅上年度财务报表。低于50%,扣5分;6中药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15%。低于15%,扣5分;7常年应用的中药医院制剂品种40种。查阅上年度中药医院制剂入出库单。低于40种,扣5分;每减少1个品种,再扣1分。二、临床科室(200分)说明:1对每家医院的4个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进行评价考核,每个科室分别打分,最后求平均分作为临床科室的实际得分。2该项评价的科室中不含重点专科,4个科室由医院推荐2个、评价组随机抽2个。(一)诊疗规范

11、(40分)1制定本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查阅诊疗常规。无诊疗常规,不得分;诊疗常规低于5个,每少1个扣2分。2规范应用本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抽查近一年5个主要病种(指本科收治的前三位病种或科室确定的重点病种,下同)的病历30份(每个病种6份)。每1份病历不合格,扣0.5分。(一续)诊疗规范(40分)3定期对本科诊疗常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修订诊疗常规。查阅3个诊疗常规的分析、总结、评估材料及诊疗常规的修订资料。未对诊疗常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评估,每1个扣2分;未优化诊疗方案、修订诊疗常规,每1个扣2分。4对主要病种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

12、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查阅上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资料。未对主要病种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分析、总结、评估,不得分;有分析、总结,但无改进措施,扣5分。(二)人员素质1医师熟练掌握本科主要病种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现场考核3名医师。每1人掌握不全面,扣4分。2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掌握本科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含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如针灸技术应用等)。3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掌握100首中药方剂(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具体范围)。现场考核3名医师或集中笔试。每1人掌握不全面,扣4分(三)诊疗水平(130分)1中西医双重诊断准确,中医证候诊断准确率90%。抽查近一年病历30份。未实施双重诊断或双重诊断不准

13、确,每1份病历扣1分(最多扣10分);中医证候诊断准确率低于90%,扣5分;每低1个百分点,再扣0.5分(最多扣10分)。2上级医师在查房中体现对下级医师中医诊治的指导作用。查房记录中无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录,每1份病历扣1分;对下级医师的诊疗缺陷未及纠正,每1份病历扣1分。(三续)诊疗水平(130分)3非手术病例针对主病主证使用中医药治疗,主要病种中医治疗率60%;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辨证论治优良率注90%。抽查近一年主要病种非手术病历30份。主要病种中医治疗率低于60%,扣10分;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再扣1分(最多扣25分);中医辨证论治优良率低于90%,扣

14、5分;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再扣1分(最多扣20分)。454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抽查近一年手术病历20份。围手术期应配合使用中医药而未使用的,每1份病历扣1分。(非手术科室加查近一年主要病种病历20份,对主病主证未使用中医药治疗,每1份病历扣1分。)5辨证使用中成药。未辨证使用或不符合证候诊断,每1处扣1分。6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抽查5份讨论病例。未开展病例讨论,不得分;病例讨论中无中医内容,每1例扣3分。注:1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以辨证论治优良率为指标进行考核,考核要点为:病史资料真实齐全(病史、症状、舌象、脉象)、病因病机分析透彻、证候诊断准确

15、、治则治法正确、依法组方、君臣佐使合理选药,体现理法方药完整统一。2考核方法为综合评价。三、重点专科(240分)1. 对每家医院的3个重点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进行评价考核,每个重点专科分别打分,最后求平均分作为重点专科的实际得分。2. 各医院被评价考核的重点专科,按以下顺序依次选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专科、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的重点专科、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点专科、医院确定的重点专科。(25分)1制定本专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诊疗常规低于5个,每少1个扣1分。2规范应用本专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抽查近一年5个主要病种病历30份(每个病种6份)。3定

16、期对本专科主要病种诊疗常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修订诊疗常规,优化诊疗方案。查阅5个诊疗常规的分析、总结、评估材料及诊疗常规的修订资料。未对主要病种诊疗常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评估,每1个扣1分;未优化诊疗方案、修订诊疗常规,每1个扣1分。4对主要病种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完善与提高措施。未对主要病种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不得分;未制定完善与提高措施,扣3分。(45分)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70%。查阅科室人员名单及执业证书。低于70%,扣5分;2重视本专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工作,加强专科学术继承人的培养。学术继承人应当认真

17、学习钻研中医经典著作,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熟悉本专业学术前沿动态,对本专业主要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药诊疗水平。综合考核。未开展本专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得分;学术继承人不熟悉本专业中医经典著作及学术前沿动态,扣3分;对本专业主要病种不具有较高的中医药诊疗水平,扣4分。3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现场考核5名医师或集中笔试。4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掌握100首中药方剂(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具体范围)。每1人掌握不全面,扣2分(二续)人员素质(45分)5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主要病种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现场考核5名医师。每1人掌握不全面,扣1分(95

18、分)1中西医双重诊断准确,中医证候诊断准确率90%;未实施双重诊断或诊断不准确,每1份病历扣0.5分(最多扣10分);每低1个百分点,再扣1分(最多扣10分);每低1个百分点,再扣1分(最多扣15分)。35对下级医师的诊疗缺陷未及时纠正,每1份病历扣1分。3非手术病例针对主病主证使用中医药治疗,主要病种中医治疗率70。抽查近一年5个主要病种非手术病历30份(每个病种6份)。4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围手术期应配合使用中医药而未使用的,每1份病历扣0.5分。(非手术科室加查近一年主要病种病历20份,对主病主证未使用中医药治疗,每1份病历扣0.5分。(三续)诊疗水平(95分)未开展病历讨论,

19、不得分;病例讨论中无中医内容,每1例扣1分。(四)特色与优势(75分)1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具体措施并落实。查阅规划与上年度工作计划等相关资料。无规划、工作计划或在规划与计划中无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措施,不得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措施不具体或落实不到位,扣8分。2确定的重点病种应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并保持相对稳定。查阅近3年的资料。无确定的重点病种或重点病种诊疗常规中未体现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不得分。3开设中医专病门诊3个,床位数30张。查阅有关资料。无专病门诊,扣5分;专病门诊每少1个,扣3分;床位数低于30张,扣2分;每少1张,再扣0.5分。4开展本科独特的

20、中医诊疗方法3种。查阅病历等相关资料。每少1种,扣3分。5本专科中药医院制剂2种,并正确使用。查阅病历及相关资料。无专科中药医院制剂,不得分;每少1种,扣3分;1种未使用或使用不正确,扣3分。6总结整理专科文献、经验及理论,并研究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或档案。未总结整理专科文献、经验及理论或未研究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不得分;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研究不够,扣3分。7有提高中医治疗率的措施并落实。查阅相关资料。无提高中医治疗率的措施,不得分;有措施但未落实,扣3分。8有保证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发挥的经费投入与设备配置。查阅财务报表、科室有关资料。无经费、设备投入,不得分;经费投入不够或设备配置

21、不合理,扣3分。(四续)特色与优势(75分)9每个医师担负的门诊人次、出院人数、住院床日及床位使用率等指标至少3项优于本院同类科室平均水平。每1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扣4分。10区域外患者比例20%。低于20%,扣2分;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再扣0.5分。11接受院外会诊,指导其他医院开展本专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每年接受进修生2名。查阅相关资料及上年度医院进修人员名单。未接受院外会诊,扣3分;未指导其他医院开展本专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扣3分;无进修生,扣5分;每少1人,扣3分(最多扣5分)。四、急诊(100分)(一)诊疗常规1急诊科主要病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健全。无诊疗常规

22、或诊疗常规中未体现中医药内容,不得分;每少1个,扣2分。2定期对中医药参与急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修订诊疗常规。查阅分析、总结、评估材料及诊疗常规的修订资料。未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每1个扣1分;(一续)诊疗常规(20分)3有提高中医药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水平的措施并落实。无提高中医药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水平的措施,不得分;有措施但未落实,扣5分。(二)服务水平1能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急诊服务。查阅前一个月急诊排班表及现场抽查。每少1科,扣2分。2急诊中应用的中医诊疗技术5项。现场检查。低于5项,扣2分;每少1项,再扣2分。3积极运用中医诊疗技

23、术参与急诊抢救。急诊病人中医参与治疗率80,中医治疗率30。查阅前一个月急诊处方及留观病历。中医参与治疗率低于80%,扣3分;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再扣1分(最多扣10分);中医治疗率低于30%,扣3分;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再扣1分(最多扣10分)。(三)人员素质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50。查阅上年度急诊科人员名单与执业证书。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低于50%,扣2分;2主任或学术带头人能指导下级医师应用中医药参与急诊诊疗。抽查近一年急诊留观病历5份。主任查房中无中医内容,每1份病历扣1分。3疑难病例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对病情变化、合并症、急危重症的处理意见应有中医药内容。疑难病例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对病情变化、合并症、急危重症的处理意见无中医药内容,每1份扣2分。4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能够掌握本科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抽查3名医生。(三续)人员素质(50分)5中医类别执业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