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17.36MB ,
资源ID:6655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65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勘察报告杨林地质灾害评估.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勘察报告杨林地质灾害评估.doc

1、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二八年十二月十四日报告名称: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8171001)号报告编号:2008-1-报告编制: 审 核: 技术负责: 单位负责: 提交单位: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提交日期:二八年十二月十四日目 录文 字前 言1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况1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1二、以往工作程度2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3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3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3一、气象、水文3二、地形地貌4三、地层岩性5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6五、工程

2、地质条件8六、水文地质条件9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9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0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1一、工程建设引发或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1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3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14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14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14三、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15四、防治措施16结论及建议16附 图1、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图 1张2、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用地区A-A程地质剖面图 1张委托书兹委托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对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

3、处理厂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委托单位: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 二八年十二月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前 言受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委托,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对其所承建的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本次评估工作的依据是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对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查明评估区是否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进行概略评估;对建设场地范围和规划区内工程建设

4、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概略评估;综合评估其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况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杨林桥镇杨林桥村一组,杨林桥河河滩附近,距杨林桥镇约700m,工程区经周坪至秭归新县城约70km,经318国道距宜昌市约120km,交通方便,位于市区内,交通方便。(详见评估区交通位置图)工程区交通位置示意图拟建污水处理厂主要建筑物为污泥泵房、接触消毒池、加药间、配电室、调节池等,建构筑物楼高12层,一般荷载不大,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

5、二、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前人工作有区域1:20万地质报告和水文地质报告,在杨林桥镇区附近有较多的工程建设地勘资料,本场地我公司在2007年5月考虑以河滩为主要工作区的初步勘察报告和武汉市政设计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成果为本次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调查工作提供了较详细基础地质资料。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本次评估调查野外调查工作自2008年12月10日至12日,调查范围以规划场区及外推50100m范围,完成调查面积约0.35km2,工作重点为调查区内岩土体的分布、结构、构造及其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特征。通过野外实地工程地质测绘、实测断面,经室内综合分析

6、整理编制本报告.,可作为本工程建设用地征地依据。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杨林桥镇郊区杨林桥村一组,国家直角座标系X:3394051 3394159.2,Y:3747774437477678,地跨东经11046011104604 ,北纬303958304002。项目占地南北长108m,东向宽约67m,呈长条矩形布置,占地面积为7236m2。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的要求,本次评估范围以用地范围外推2050m,主要包括用地区所在的斜坡区域,评估面积 22533m2。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项目为市政公用环保建设项目,属

7、小型污水处理厂,一般建设项目,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地形总体较简单,地质灾害发育一般,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故确定本次评估级别为三级。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1、气象秭归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历年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5.6年平均气温为17.118.8;历年降雨量7331430.6mm,连续降雨日数617天,一日最大降雨量可达258mm,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月平均降雨量150457.6mm,降水具有连续集中、雨季多暴雨特点;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可达32天;历年蒸发量1320.51624.7mm;初霜期最早为11月,终霜期最晚为次年3月,

8、霜期最长为43天;初终霜日数最长可达80天;风向多为南东,其次为北西、南西向;历史最大风速20m/s。总体来看,秭归县降雨具有连续、集中、强度大的特征,因此降雨对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展变化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2、水文场区内地表水体即为杨林河,该河现河宽约1318m,河床比降约1.5,由于受板桥三级电站引水影响,现河内水量较小,水深一般约0.30.8m,多年平均流量约1.5m3/s。该河具山区性河流特点,涨落幅度较大。二、地形地貌杨林桥属鄂西中山地形,拟建场区位于杨林河右岸河滩处,为河谷侵蚀剥蚀地貌,大致呈东高西低的斜坡地形,场地东面最高处为香堡公路,高程为363367m,主要为山前剥蚀地貌

9、,公路内侧基岩基本裸露,岩层产状为3202528公路外侧主要为崩坡积层覆盖,地形坡度约2530,西侧最低处为杨林河,标高为323.4323.8m,为河床侵蚀堆积地貌,现过水河槽宽约1320m,河床内主要堆积为卵(漂)石,拟建污水处理厂位于河滩与斜坡交汇地带处,无过水明流,杂草丛生,局部河床左岸基岩裸露,产状与右岸一致,场区总体表现为一单斜构造。三、地层岩性据相关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调查测绘,评估区外围杨林桥镇至三渡河、旧盐场一带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为:志留系中统纱帽组(S2sh)砂泥岩、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D2yn)石英砂岩、泥盆系上统(D3)石英砂岩、灰岩、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n)灰岩、二叠系

10、下统栖霞组马鞍段(P1qm)含煤岩组、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灰岩段(P1qh)、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二叠系上统吴家坪含煤段(P2w1)、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灰岩段(P2w2)、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硅质岩、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y),见杨林桥区地质构造简图。评估区内上部覆盖层主要为坡地崩坡积的含碎石土、河床冲洪积卵(漂)石组成,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上统大冶组(T1dy)灰岩,按其风化程度一般可划分为中风化带及微风化带,本次勘察仅钻至中风化带一定深度,未揭露至微风化带。现对场区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第四系崩坡积含碎石土(Q4col+dl):分布于高程大于328m的山前坡地,厚约1.03.5m

11、,为褐黄色,成份以粘性土为主,碎石含量约3040%,粒径为1050mm,成分以灰岩为主,结构总体上较松散。第四系冲洪积卵(漂)石 (Q4al) :分布于高程328m以下的河滩、河槽中,卵石含量约50%65%,粒径一般60100mm,最大漂石可达300mm,漂石主要分布于河床表层,卵砾石磨园度较好,多呈椭圆及次圆状。母岩成份主要为灰岩,呈微风化状态,骨架接触,充填物主要为粉细砂,呈中密状态,系河床冲洪积成因。三叠系下统大冶组 (T1dy):全场区均有分布,为灰色青灰色,薄中厚层状,以泥灰岩为主,局部夹厚510cm厚泥岩夹层。据相关区域资料,本层总厚度达650m。岩体较完整,为较坚硬岩,岩体基本质

12、量等级为级。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1、 地质构造秭归县杨林桥镇级大地构造单元隶属扬子准地台。级单元隶属上扬子台褶皱束。区内主要为近东西向或北北东向构造,区内褶皱属典型隔挡式褶皱,侏罗系开始的构造运动,是本区地壳形变的主要构造运动,且各构造体系互相干扰及制约,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背景。构造简图如下图杨林桥区地质构造简图评估区为一单斜构造,岩体产状为3203252528,区内未见断层,构造简单。区内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有2组裂隙,一组产状为20085,裂隙密度为12条/ m,大多闭合,少部分张开,延伸长约10m左右,裂隙一般宽约3mm,充填物主要为碎屑。另一组产状为9080,裂隙密度

13、1条/ m,大多闭合,无充填。2、地震根据全国烈度区划,本区属我国大陆地震活动较弱的华中地震区的江汉地震带之秭归渔洋关NNW向地震亚带,据考查,九湾溪断裂附近19471958年间发生有震感地震4次,据不完全统计,自1959年以来,三峡地震台网记录到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0.10.9级地震151 次,l.02.9级地震307次,3.04.9级震8次,2.0级以上地震约56次,震源深度一般814km。1961年在仙女山断裂东侧宜都县潘家湾发生过 Ms=4.9级地震,震源深度14km。在秭归县龙会观于1979年5月22日发生Ms=5.l级地震。综合地质构造分析,本区内具备级地震构造背景,预计今后100

14、年发生5级左右地震可能性很大。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秭归县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05g。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拟建建筑物均为丙类建筑。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可按6度设防考虑。据本次调查和收集资料,拟建场区覆盖层厚度小于20m,拟建场地主要由主要卵(漂)石组成,卵(漂)石承载力较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场区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拟建场区属对建筑一般地段。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附录D,秭归县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当按水平地震加速度计算

15、构筑物地震作用时,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3、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估区区域地质体是由震旦系至三叠系展布的碳酸盐岩与砂岩、泥岩等不等厚碎屑岩系互层组成,北东至东西向紧密程度不同的褶曲发育地块。评估区外围发育断裂等主要是区域内与褶皱伴生的压扭性断裂,断裂主要定型于燕山运动,后期活动性均很弱,这些断裂对工程的影响轻微。挽近期以来,新构造运动主要经鄂西山地大面积间歇性隆起为特征。无明显差异性活动。故评估区区域稳定性较好。五、工程地质条件根据评估区分布地层的岩性结构、工程地质特征,可划分为中、低压缩性土体、薄中厚层状较坚硬岩体三大类型。中等压缩性土体

16、为崩坡积的含碎石土,低压缩性土体为河床冲洪积的卵(漂)石层;薄中厚层状较坚硬岩体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泥灰岩,其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各岩土体主要物理参数如表一: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成果建议表 插表一岩土各称饱和抗压强度(frk)(MPa)重 度(kN/m3)变形模量(Eo)(MPa)抗剪强度承载力特征值fak(kPa)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j(度)含碎石土19.510.51025180卵(漂)石20.024.035350泥灰岩40604000六、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地表水体即为杨林河,该河现河宽约1318m,河床比降约1.5,由于受板桥三级电站引水影响,现河内水量较小,水深一般约0.30.8m。根

17、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场区地下水可分为区内主要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岩溶裂隙洞穴水。松散覆盖层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卵石及崩坡积含碎石土中,在河床卵石中一般以地下伏流态向下游排泄。表现为潜水性质;在崩坡积物主要表现为上层滞水,多在坡底以孔隙泉水形式出露,流量极小。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其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及向低洼处排泄。岩溶裂隙溶洞水:赋存于场地三叠系大冶组灰岩及评估区外围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吴家坪组等岩溶发育的灰岩地层中,地下水主要顺溶隙或岩溶管道运动。以溶隙泉和溶洞泉形式出露,岩溶地下水分布不均一。现杨林河为本区地表水、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场地主要处于一斜坡

18、地形,因而极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向杨林河排泄,场地地下水条件总体属简单。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较轻微,主要表现在当地民房、公路局部路基零星开挖及修建农田和水利设施改造等方面,这些人类工程一般开挖深度小,影响范围较小。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程度很小。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评估区位于秭归县,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极易发区,按照国土资发200469号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有关技术要求,地质灾害评估主要评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根据对评估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估区内尚未发生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人类工

19、程活动一般,评估区主要表现为斜坡地形,斜坡按其物质组成可分为土质崩坡积斜坡、岩质斜坡。1、土质斜坡:主要分布于区内山前缓坡地带,地形坡度一般为2030,主要由崩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组成,土体具有一定抗剪强度,经实地调查访问,坡体未发现显著位移变形迹象,除地表有少量冲刷掏蚀作用、水土流失现象外,斜坡现状整体稳定性较好。2、岩质斜坡:评估区公路上方斜坡主要为岩质斜坡。其变形主要受结构面控制,结构面包括层理和裂隙面。场区内主控结构面和裂隙赤平投影图如下图示,主要交线产状如表二:主控裂隙及其交线产状表 (表二) 裂隙及交线倾向(0)倾角(0)裂隙及交线倾向(0)倾角(0)岩层层面Y32002601320

20、770第组2000850Y288022.50第组900800Y40190主控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图3)评估区内边坡总体方向为322,与岩层倾向一致,从赤平投影及表二可知,对本区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岩体层面,在层面处于临空状态时,在暴雨、泥岩夹层结构面强度降低等不利条件下边坡岩体具备产生沿层面顺层滑坡变形的边界条件。据本次对公路内侧测绘,边坡开挖高度一般约13m,高度较小,层间未见明显软弱夹层,未见岩体内产生变形现象。综上所述,在评估区内地质灾害不发育,覆盖层产生变形、岩体内沿层面、软弱结构面产生的顺层滑动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一、工程建设引发或诱发加剧地

21、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由于评估区现状基本无地质灾害体,因而工程建设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很小,但据从用地区规划建设看,场地存在开挖回填等工程建设,存在产生地质灾害的边界条件,主要表现在:用地区防洪安全、人工开挖边坡的崩塌、坍塌;填土的固结沉降等。现根据场地地质坏境特点,结合工程规划方案,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地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及其危险性进行预测。预测方法采用工程类比和定性分析。1、 防洪安全拟建场区位于河滩附近,显然防洪问题是本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据现场调查,在1975年发生特大洪水时洪水到达现板桥三级电站引水渠闸门附近,即标高可达329.6m,近年来,由于上游修建一系列水库、引水式电站,对洪水能

22、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本场区目前规划地坪设计标高为330m,为工程防洪安全起见,可在工程用地可能临水的三面采用采用防洪围墙处理,防洪围墙可采用浆砌石布置,防洪围墙顶标高宜根据当地特殊频率暴雨工况所计算得出的洪水位综合确定。2、人工开挖边坡滑坡的可能性据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成果,污水处理厂场平时为半填半挖,在东部地段一般挖深为1216m,在东南角局部地段最大开挖深度可达20m,由于开挖边坡高度较大,边坡具备产生滑坡破坏的边界条件。该区滑坡变形包括两方面:A:边坡表层松散崩坡积覆盖层产生沿基岩面的滑塌变形:覆盖层变形的滑移界面有二种:一是土体与原同坡向山体的接触面;二是土体内部自身强度所决定

23、产生于土体内部的破裂面,覆盖层变形在山区地开挖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对本场地的稳定性、拟建建筑物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评估区受开挖影响后缘可能变形宽度约40m,斜坡开挖长度约125m,斜坡面积为5000m2,覆盖层平均厚度按6米计,则覆盖层斜坡可能产生的变形总方量约为3.0万方,属小型滑坡变形体,对场地、建筑物安全有一定的影响。B:基岩沿层面(或层间软弱结构面)产生的顺层岩质滑坡:由于本区基岩倾角一般大于25,属中等倾角,按现场平标高330m考虑。预计本区基岩体开挖高度一般可达610m,局部最大开挖高度可达15m,在顺向坡中开挖当支护体系处理不当,岩体层间存在软弱结构面,岩体层面强度在强度降低

24、的情况下存在整体顺层滑坡的可能,该类变形将会大于20万方,不仅对污水处理厂安全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还直接威胁上方香堡公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营,所产生的地质灾害损失较大,3、填方区地面固结沉降预测本区属半填半挖山区地基,在斜坡前缘存在较大面积的填方区,这些新近人工填土结构松散,孔隙大,其力学性质表现为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填土在自重作用及降水垂直渗透作用下,随时间推移,将产生固结压密作用,从而导致填土地基产生缓慢的沉降变形。填方区固结沉降变形形成灾害性小,并且这种变形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即可预防,如加大基础埋深;回填填土时进行必要的分层碾压处理等,这种沉降变形是非抽汲地下水引起的,不会引起较大的地质灾害。

25、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一方面现状评估分析,评估区现状条件下无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等地质灾害,场地整体稳定性好,主要工程建构筑物受到外来地质灾害的袭击可能性很小。从第二方面新产生地质灾害分析看,评估区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主要表现在开挖边坡可能产生的覆盖层滑塌、顺向岩质边坡沿层面或层间软弱结构面产生的顺层岩质滑坡,这些变形对污水处理厂有一定的危险性。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主要考虑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两个方面。评估分级标准按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

26、作的通知(国资发200469号)进行评估。依据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危害的对象及危害程度作以下判定:(1)危害程度小:场地坡体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简单的工程预防处理施即可避免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2)危害程度中等:坡体在开挖情况下可能失稳、边坡破坏在施工及营运程中对建筑物造成较大损失,经处理或专门修复方可恢复正常使用。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 根据现状评估结果看,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从预测评估看,规划区内主要存在防洪安全、人工开挖边坡产生滑坡、填方区地面固结沉降预测等不良地现象和工程地质问题,根据建设用地区斜坡稳定性

27、、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定性分析、灾害大小、治理难易程度、对本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具体定义如下:危险性小地段(区):地质环境简单,现状无地质灾害体,工程建设中填方区不会产生滑移变形,基本无需专门防治工程,简单的工程预防措施即可消除地质灾害和不良工程现象。均为建设用地适宜区。危险性中等地段(区):地质条件复杂现状较简单,现状基本无地质灾害体,但受工程建设施工影响,工程建设中存在较高的边坡,边坡可能产生滑坡(岩层顺层滑坡)、滑塌(覆盖层坍塌、顺基岩面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变形破坏方量总计达到中型滑坡标准,所产生的破坏危险性中等,须进行专门的地灾防治措施才能保证工程建设本身及拟建工程建筑的安全,

28、防治工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费用,基本适宜作建设用地。根据上述分区原则及方法,将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全部按危险性中等区划分如下:危险性中等地段(区):指全评估区面积,该评估区内处于斜坡前缘及河床交汇地段,不仅可能受到防洪安全影响,而且可能还受到场地开挖平整时能产生滑坡(岩层顺层滑坡)、滑塌(覆盖层坍塌、顺下伏基岩面滑坡)地质灾害,这些破坏对工程的安全影响较大,总面积为22533m2,占评估面积的100%,该地段须布置专门性地灾防治工程。三、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评估要求,根据区内地形地质条件和地

29、质灾害危险性大小,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规划、重要性及治理地质灾害的复杂程度,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用地区全部为用地基本适宜区,总面积为7236m2,占实际总用地面积的100%。四、防治措施针对拟建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与工程地质条件,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以下主要防治措施:1、工程建设期内规划建筑应因地就势,场地尽量不宜采用大开挖,鉴于杨林河河道较宽,河床疏浚较易,防洪成本总体上不是很大,在工程进行初步设计阶段可以尽量占用河滩区,适当抬高设计地坪标高,以减小东侧边坡的开挖高度,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影响。2、场区东侧边坡应科学设计,合理施工,边坡

30、开挖可采用多级分台阶开挖,覆盖层内采用浆砌石挡墙支护,岩质边坡则须采用锚索护坡。3、填方区在回填之前宜采用分层碾压,严格控制压实度,以减少地面固结沉降变形。结论及建议1、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评估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形地貌简单,地质灾害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轻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本工程为一般建设项目,综合评定该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为三级。2、评估区内现状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基本无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现状不发育、危险性小。工程建设施工中及建成后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主要是在场区东侧开挖时存在较高的边坡,边坡可能产生滑坡(岩层顺层滑坡)、滑塌(覆盖层坍塌、顺基岩面滑坡)等地质灾害,其规模较大,危险性和危害性小中等。3、秭归县杨林桥镇污水处理厂地质灾害综合评估主要为危险性中等区,占全评估区面积的100%;建设用地面积为7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