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515.01KB ,
资源ID:6659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659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含标准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含标准答案.docx

1、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含标准答案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2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窑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3声音

2、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5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6下图所示是生

3、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D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7小东在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想估算一下运载飞船的火箭在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他上网查到运载“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长58m然后从网上下载了“神舟十号”发射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和发射后第10s的图片,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则火箭发射后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值应最接近( )A4m/s B9m/s C12m/s D15m/s82012年5月21日清

4、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是发生日环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以上说法都不对9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10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B立竿见影光的折射C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D井底之蛙光的色散二、填空题(10-13题每空1分,14题3分,15题3分,共22分)1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_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_为参照物122005年春节晚会上,

5、一群风华少女通过精美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的_的缘故(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原因是不同的乐器发声的_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3)舞台上云雾潦绕,其实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_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13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1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

6、(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这是由于光_形成的,若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填“改变”“不变”)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_而成的像,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是图2中的_(选“甲”或“乙”)14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发生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汽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15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

7、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16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三、实验与探究(16-19题每空一分,共17分)1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

8、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最响弱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18小明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2)如图1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7989898(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1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上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上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4)某实验

9、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2甲、乙所示,图中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19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用两段等长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把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关系(3)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关系(4)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如图眼睛应该在玻璃板的_(填“左方”或“右方”)观察蜡烛A的像移去蜡烛B,并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填“实”或“虚”)像20小明猜想,水中加入

10、别的物质后,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盐水的凝固点为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了(选填“高”或“低”)(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四、综合应用题21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

11、时刻表,请你计算:车 次自 青 岛 起 公 里0183283393514743890T26到站青岛潍坊淄博济南德州天津北京到站时间11:5913:1314:4616:2218:3319:54开车时间9:5912:0213:1614:5616:2418:35(1)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2)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

12、”是因为(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跨学科【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解答】解:细细品味古诗,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选A【点评】此题通过古诗句考查同学们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

13、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窑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

14、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解答】解: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人们常在运输箱放些干冰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B、北方的冬天,北方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可防止菜被冻坏利用了水结冰放热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C、夏天,在地板上洒些水,感到凉爽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喝冰凉的饮料加上几个冰块,是因为冰块熔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物理知识最终是要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就要认真分析,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3声音是一种常见的

15、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 【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没有振动就不会有声音;人们利用发声体的固有属性音色来判断发声体的种类;“禁止鸣笛”是从阻止噪声产生的角度控制噪声的;声波具有能量可以利用声波能量来治病【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故A错;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

16、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故B错;C、“禁鸣喇叭”是从防止噪声产生角度控制噪声的,故C错;D、超声波具有较高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三特性、噪声的控制和声音的利用等多个声现象有关的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综合试题4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专题】热和能【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17、;(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4,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距离4有18个小格,求出18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4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解答】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224)+0=20故选B【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5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

18、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考点】响度 【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张飞大喊时,声带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也大,因此会吓退十万曹操大军,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解决此题要结合响度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6下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D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

19、素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解决此题时要分析各种现象变化前后物体是什么状态,结合物态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解答】解:A、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此选项说法错误;B、棒冰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选项说法错误;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选项说法错误;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此选项说法正确,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目的关键是能正确的根据物态变化分析各种现象是何种物态变化

20、7小东在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想估算一下运载飞船的火箭在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他上网查到运载“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长58m然后从网上下载了“神舟十号”发射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和发射后第10s的图片,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则火箭发射后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值应最接近( )A4m/s B9m/s C12m/s D1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在火箭发射后第一个lOs内通过的路程大约等于运载火箭全长的1.5倍,根据v=求出其平均速度【解答】解: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在火箭发射后第一个lOs内通过的路程大约等于运

21、载火箭全长的1.5倍,s=1.558m=87m,火箭发射后第一个lOs内的平均速度v=8.7m/s,接近于9m/s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估算出火箭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是发生日环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太阳发出的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月亮,挡住了阳光,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太阳光,此时形成日食【解答】解: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22、,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射不到地球上,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太阳这样就形成了日食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9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图析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CD、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所以入射光线应该来自岸上,故CD错误;AB、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斜

23、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正确、B错误故选A【点评】不管是从空气中向水中看,还是从水中向空气中看都是将物体看“高”了比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潜入水中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等等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多归纳总结10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B立竿见影光的折射C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D井底之蛙光的色散【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

24、答】解: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立竿见影是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C、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D、井底之蛙,这是由于光是由直线传播的,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是中考时必考的知识点二、填空题(10-13题每空1分,14题3分,15题3分,共22分)1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河岸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人为参照物【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

25、性 【专题】运动和力【分析】选择参照物时,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如果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一定选择一个和被研究的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如果物体是静止的为参照物,一定选择一个和被研究的物体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解答】解:舟行,舟和河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河岸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人不觉,被研究的物体是船,人和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人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舟行和人不觉都是相对参照物来讲的,没有参照物,不能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结论就不同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答案为:运动和静止相对性;河岸;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

26、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选择参照物能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12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通过精美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的缘故(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原因是不同的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3)舞台上云雾潦绕,其实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升华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音色 【专题】简答

27、题【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不同的乐器因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声音的最重要的特征;(3)从固态到气态是升华过程,此过程须吸热;从气态到液态是液化,此过程须放热【解答】解:(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后面演员的光被领舞者挡住,无法进入观众眼睛,所以观众看不见后面的演员;(2)我们辨别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重要依据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3)干冰变成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升华过程,此过程须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见到的“云雾”;故答案为:直线传播,音色,升华,液化【点评】此题涉及到光现象、声现象和热现象,是一道综

28、合题,但都是基础知识13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1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这是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若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填“改变”“不变”)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光的反射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折射而成的像,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是图2中的乙(选“甲”或“乙”)【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的性质是倒立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或等大的,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由物体形状决定;(2)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