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无需思考要不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是要集中关注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怎样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更有教。一、着眼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语文,归根结底是一种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非得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不可。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主要就是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手段”,学会“手段”恰恰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
2、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同时,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主要蕴含于汉语言文字之中。语文课程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陶冶的文化功能和课程的人文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学习文化知识,同时通过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因此,只有着眼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文字训练才能真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体表现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字、词、
3、句、篇的知识,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语言文字进行感悟,理解与表达。在此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能力也获得提高。可见,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说,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教师而言,需要强化这种整体意识,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适当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增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他是这样来整合三维目标的。师:邱少云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作者为什么把他比作“石头”呢?
4、烈火中的邱少云与石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生(思索后回答):石头在烈火中是不会动的,邱少云在烈火中也一动不动,所以作者把邱少云比作“石头”师:这是他们的个相似之处。还有呢?生:石头是不会发出声音的,邱少云在烈火中也一声不吭。生:老师,还有一个原因。石头是坚硬的,不怕火烧的,邱少云也像石头那样坚强,不怕烈火烧身。师:哦,石头是不动的,烈火中的邱少云也是纹丝不动的,石头是无声的,烈火中的邱少云也一声未吭;石头是坚硬的,烈火中的邱少云也意志坚强,不怕火烧。正因为这三个相似点,所以作者才把烈火中的邱少云比作“石头”。这一比喻句用得多么恰当啊!师:为什么作者不说“邱少云像石头一样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而说”
5、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这里的“千”和“巨”各突出了什么呢?生:“巨”是高大的意思,这里用上“巨”字突出了邱少云趴在烈火中形象的高大,仿佛要抬起头来才能看得清楚!生: 老师,我是这样理解“千斤”的,“千斤”说明很重很重,这里的邱少云像泰山一样稳稳地趴在烈火中,即使别人去推他也推不动的。这里突出了邱少云为了严守潜伏纪律,宁愿牺牲自己决不暴露部队的决心。师:看,普通的一个比喻句竟然包含着这么丰富的内容,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有表现力呀。我们读书就应该咬文嚼字,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情感,读出语言中的味道!孙老师在比喻句的教学上扣词扣句。首先让学生思考烈火中的邱少云和石头有哪些相似之处,让学生从静止不动、
6、悄无声响、意志坚强三方面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然后教师继续扣词深究,围绕“巨”和“千斤”再度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最后让学生回到句子形式,使其体会到普通的一个比喻句竟然蕴含着这么丰富的内容,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有表现力呀。这样披文入情,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入语境,读出了语言中的情感,品出了语言中的滋味,悟出了语言中的魅力。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借助语言情境或具体实践,引导学生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儿童进入小学学习母语课程,是在学前生活中已经获得的母语口语语感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生学习语言就能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或语言实践中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同时,置身于使用这种
7、语言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所以,语言训练应借助语言情境和语言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首先,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感知语言形象。如一位老师教学火烧云一课,课前预习时告诉孩子:日出或日落的时候,天空出现的绚丽多彩的红色云霞,就是火烧云。引导学生联系自
8、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语言形象。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火烧云”,萧红阿姨为什么不用“红霞”做题,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孩子们欣赏火烧云的资料片段,再让他们联想自己所见过的夕阳景象展开讨论。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懂得:“红霞”一词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天空中只有“红”这一种颜色,单调而不真实;而火烧云中的“烧”是一个动词,像大火一样烧起来,就写出了火烧云从形成到发展的种种变化据此,老师告诉孩子们:朝霞、晚霞、红霞是书面语言,而“火烧云”是北方人民生活中的语言,用在这里更活泼,更具生命力。课文描写火烧云色彩变化一部分中用排比句式列出了一长串描写颜色的词语。如果教学中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
9、这些颜色,不一定能对他们的实际运用有大的帮助。因此教师主动向美术老师求教,制作了有关这些色彩的分解图谱。在图谱旁打乱顺序写上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词语请孩子们找到与图谱相应的词语连线,让他们体会老师设计这个练习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丰富色彩知识,以便用这些相应词语描述生活中的相关景象,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次,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去演、实验等方式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小学课文中不乏内容生动的故事,那些机智善辩的聪明人、活泼可爱的小动物让学生们难忘。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表演小品、演示实验等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0、又能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全面提升语言素养。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A用自己带来的瓶子、石子,做实验,观察水上升的过程;B用自已的话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C表演乌鸦喝到水的前后经过,注意加入内心的想法。练习重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感受直观刺激,从而产生快乐情绪,于无形中解决教学难点,并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第三,教师要善于通过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如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陈赓同志的段回忆:在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个小红军由于饥饿、疲惫,牺牲在陈赓的马背上。学习了这篇文章后,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写人的方法来进行写作练习。一是利用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文中第二自
11、然段是描写长征途中的环境非常艰苦、恶劣。突出了小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愿拖累陈赓,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描写乌云密布、雷声阵阵,下着倾盆大雨的环境或写冬天白雾蒙蒙的早晨,或写骄阳似火的夏季等,通过环境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二是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小红军的外貌描写,写小红军面黄肌瘦、脸色发青,已经极度虚弱。却在极力掩饰自己的痛苦、困难,不把自己的困难表露出来,体现了小红军面对困难和危险不愿拖累别人的品质。据此可指导学生写邻居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自己生活艰苦朴素,却时常为残疾人捐款,让学生通过外貌描写来体现邻居老奶奶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三是运用人物对话体现
12、人物品质。文中陈赓和小红军的四次对话,体现陈赓对后代的关心,也体现小红军坚强、勇敢,面对困难和危险,不愿拖累别人的品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写学校组织为灾区人民献爱心,自己向家里要钱时与家长的对话,表现自己的家长是充满爱心的人。总之,课文的学习,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应进行一些表达方法的积累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运用语言。三、寓学法于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之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学应当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服务,这就需要“授之以渔”。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并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际。当然,方法是可以直接“告诉”的,但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而感性的东西有时是难以言传的,所以语
13、文学习方法的训练应融于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种学习习惯具有个体性和内在性,是一种自动化的学习机制。宋代学者陆世仪说过:“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也就是说,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必须借助于有效的思维,没有合理的思维时间和恰当的思维方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肯定是肤浅的、无根的。寓学法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很重要的是寓思维方法于语文学习之中。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如挑山工一课,在引导学生比较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走路方式、速度和结果,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
14、(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朝着一定的目标坚持到底)后,老师可启发学生: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如果从登山的目的比较,就会得出另一种认识。挑山工以挑货上山为谋生手段,当然得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是以登山为休闲方式,当然是走走停停。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直觉思维、联想、想象等,是语文课程重要的训练内容,也要予以高度重视。对学生直觉思维得出的见解,还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把见解清楚地表达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浅见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1010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浅见-文章来源莲 山课
15、件 w ww.5 Y K J.cOm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浅见 广东中山市古三小学 张婉华【摘要】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所以,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值得探究的。本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和现状,重点阐述语言文字训练在现今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探讨如何能有效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关键字】语言文字训练,有效。一、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及现状。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曾经是语文教学家族中重要成员的语言训练,历经沧桑几十载,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时至今日,竟跌至了破
16、败落魄的边沿。自新课程标准 实施以来 ,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 ,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探究、开放 ” 等阅读形式 ,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 ,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 复述、 背诵等语言训练的现象越来越少。即使有这样的训练 ,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 ,忽略了语言的形式 ,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渐淡化。【1】二、语言文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
17、,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训练方式,企图一蹴而就,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叶圣陶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这段论述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其核心就在“自能”二字上。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习语言的规律,让学生对每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眼看、口读、心想,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参与语言文字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定能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
18、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由此可见,语言文字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就是语文教学的主干。那么,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2】三、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一)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定义。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语言训练。要有效进行语文文字训练,必先正确理解其定义。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训练,主要着眼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
19、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二)抓好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环节。【3】备课时要找准训练点,做好预设;课堂上不放过训练时机,做好生成;根据学段目标做好常规训练,这是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成功操作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也考验教师的语言文字功底。1、 找准训练点,关注针对性。 备课时选好训练点并据以设计出训练程序是做好训练的基础。有时,一个的训练点一旦选定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如在月光曲里写贝多芬走近茅屋时琴声突然停了,屋里传来了兄妹俩的对话。这段对话的最后一句是妹妹说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教师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20、教师让学生找出“随便说说”指的是刚才说的哪句话。学生指出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接着再问:盲姑娘是真的这样随便说说吗?学生回答说:因为曲子非常难弹,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教师接着问:既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寻她为什么又说“随便说说罢了”呢?这说明了什么?这一问,学生眼睛亮了,纷纷举手发言,说得很深刻,很全面。这样,联系上下文,找准训练点,步步深入,使学生感知了词句的丰富内涵,体会了人物的复杂心情,同时也进行了思维训练。2、抓准训练时机,关注课堂生成。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
21、言或发言中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问:“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为什么不用“溶化”?教师利用这个提问进行一系列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首先让学生查字典,查出三个读音相同的词语:“溶化”、“融化”、“熔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三个词的不同点和共同点。都有“化开”的意思,但化开条件不同,每个词语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写法也有所不同。类似的词语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汇积累,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的教学。3、重视常规训练,把握适度有效。教学中我们必须非常重视常规训练,常规训练主要是指传统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基础性的语言
22、文字训练,如学习生字生词、领会重点词句、复述大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加标点符号、语速测试、读写结合,应当根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课后练习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的训练方式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些常规训练有明确规定。(三)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复述和比较训练。【4】加强读的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优充分接触语言文字,多读课文。读:有默读、朗读、背诵。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朗读,既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文字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习
23、效率。重视复述训练,经常进行复述联系,是促进学生消极语汇转化为积累语汇的有效手段。抓好语言的比较训练,也可从文字的比较,词的比较,句式的转换等方面加以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相当的一部分要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语文中有大量的词汇。能否正确、流利、优美地使用语言,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词汇,词语的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另外,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只有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校外,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读写实践机会,才能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
24、目的。参考文献: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夯实语文课堂教学【转】2009-05-10 11:04:10|分类: 我的阅读积累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课标”上说: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努力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倡教师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不需要人为地把语文教育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再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形式主义的东西真的不少。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学生却不知怎么做题,究其原因,老师们只追求浮华的形式,给人以视觉的热闹,请却不计较有没有实效,忘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课堂上看不到扎实的语文训练,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怎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
25、到提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故教学的情感态度要真诚,切实把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杜绝一切虚假无效的形式。新课程提倡“本色语文”,为追求热闹而大量出现的花样并不是在促进语文,而是在削弱语文味,使学生模糊了对语文的认识,所以,提倡“本色语文”,以平常心上平常课,追求和谐高效的课堂,杜绝一切“作秀”行为。“课标”上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基础,属于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更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的。在训练中落实基础,在训练中养成习惯,在训练中提升思
26、维品质,努力把语文课堂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这些是不容置疑的,现在急需要解决的是老师们往往不知道该“训练什么” 和“如何训练”的问题,迫切需要构建起适应学生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的模式,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一、语言文字训练,究竟训练什么。从儿童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过程,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本人觉得,应该加强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并且要切实改进和加强词语、句子和短篇的训练。1、积累语言的训练 我们知道,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就像一块干干的海绵,他们脑子里贮存的词汇非常有限,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
27、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句式,发展自己的语言,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我们要像教婴儿说话一样来教孩子识字、读书。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吸收、积累课文中的新词,学习、熟悉课文中的句式,这样就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言。如学习了“像一样”这个句式,不能仅局限于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比喻句,更应该让孩子模仿着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很真切地知道比喻句的格式要求,如何使比喻更恰当等。因此,我们在评价一堂语文课时,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只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而课文中的语言没有读熟,词语不会运用,那么可以说这篇课文其实并没有教好
28、。老师们要能在钻研教材是多化功夫,把每课的训练重点理清楚,积累重点弄明白,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积累语言的方法可以是反复朗读课文,甚至达到熟读成诵,把课文中的好语句、精彩的段落直接背诵下来,也可运用复述方法积累语言,还可以进行模仿练习,在模仿中积累语言。在加强课堂上语言积累的同时,还要做好课后不定时地进行检查、交流,真正把书本语言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积累语言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过程。2. 理解语言的训练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理解语言占了很多时间,往往教学的第二课时就在理解语言,品析语言,然而总体上看,问题不少,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过分偏重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学生的语言发
29、展并无多大的实际作用;二是对课文的深层意思挖掘过深,揣摩写作者的意图,严重超越学生的思维水平;三是有些讨论、分析于语言文字训练无关,偏离了课文。 其实,当今的语文教材,学生基本上都不难理解,因此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上不应花费很多时间,更应严格控制对深层意思的挖掘,要尽量减少甚至杜绝与语言文字训练无关的分析、讨论,要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语言规律的理解和训练上。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不足之处,善于从课文中寻找适当的例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语言运用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训练,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如中年级的教学中,在通过大量阅读后,
30、学生能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把重点放在重点段落的学习上,如剪枝的学问一课,让学生比较三次来到桃园的所见,理解其中的关系,这样一个具有贯穿全文的思维线索,帮助了学生去深入地思考,从而明白了冬季的剪枝是为了让有用的枝条长得更好,而春天桃园花团锦簇的情景证实了这点,这也为夏季桃园的丰收做好了伏笔。整个过程中,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深入地感受了人物的特点。3.运用语言的训练我们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的迁移。充分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加强运用语言的训练,是促进迁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完以后,要保证有相当的时间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词语、句子进行
31、表达训练,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训练的内容应包括词语、句子和段、篇以及一些语文知识。训练要注意:一是寻找最佳的训练时机;二是在训练中要加强指导;三是在训练后要给予评价。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留足时间让学生巩固练习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如学习三顾茅庐一课时,周瑜亲自去隆中请诸葛亮,课文安排了一段隆中的景色描写,词句优美,生动,读着朗朗上口,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后,学生模仿着运用“来到只见”的格式描写一处景,可以是校园、公园,也可以是街道、湖边因为有了刚才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再加上学生所写的景物又很熟悉,所以学生有话可写,一段段优美的文章瞬息就诞生了。学生不仅能学习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32、手法,成语的运用,特别是第一单元练习中的成语也被学生灵活运用过来了,起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二、语言文字应该怎样进行训练。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本人深深体会到,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为了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必须关注以下几点:1.要准确定位训练目标。训练目标对整个训练有导向作用,对训练结果有检测作用。训练目标是训练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训练目标把握是否准确,对训练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关系到训练的成败。教师不仅要清楚本年段的学习目标,训练重点,在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明确每一项训练设计的要求,对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训练,每个训练步骤的要求是什么,最后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2、要突出训练的重点。没有重点的训练和没有目标的训练一样,也是低效或者无效的。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集中精力,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才可能在最少的时间里取得最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