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49.02KB ,
资源ID:67049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7049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高一上全册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高一上全册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 天籁(li) 闭廪(ln)B袺之(xi) 场圃(f) 书笺(jin) 细绎(y)C.捋之(lu) 阴霪(yn) 袅袅(nio) 乳臭(chu)D.薄言(bo) 掇之(chu) 涵泳(hn) 赋诗(f).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B.薄言袺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C.三夜阴霪败场圃 阴霪:连绵不断的雨。D.多博村酤劳苦辛 博:宽广,广博。3.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言采之:是说妇女有意去采摘芣苢,有此意然后才能开始前往采摘。B.薄言袺之:用一只手提起衣襟,把芣苢的种子收放起来。C.一竿晴日舞比邻:雨过天晴,人们纷纷起舞,进行

2、比赛,以表达对天晴可以收麦的欢欣之情。D.赋诗怜汝足精神:麦收入库,诗人以吟诗赋词的方式来表达辛勤劳动后的喜悦心情。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芣苢一诗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B.芣苢一诗以其明快的节奏、表现妇女劳动欢快的场面与热烈的情绪,受到读者的喜爱。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运用对比的手法,“三夜阴霪”后的“一竿晴日”,突出了麦收时节农人对收麦的期盼与欢欣。D.苏辙在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对麦收劳动场景进行了直接描写,既表现了劳动的辛苦,也表达了家庭团结协作的愉悦。5.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3、.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B.国风周南芣苢是诗经中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C.周南是国风中编次在最先的,其产生地、产生年代说法很多,令人多认为可能是平王东迁前后的诗,产生地范围包括洛阳(其北限在黄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D.清代名臣张鹏翮撰大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其中的“三词客”其实指的是“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二)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 ,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

4、是: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1.A解析B项,“袺”应读“ji”,“圃”应读“p”; C项,“臭”应读“xi”;D“薄”应读“b”,“掇”应读“du”。2.D解析博:求取。3.C解析“人们纷纷起舞,进行比赛”说法有误,“比邻”是“邻居”之意,应该是:雨过天晴,可以进行麦收了,邻居们高兴得手舞足蹈。4.D解析“直接描写”有误,诗人用“急炊大饼”“多博村酤”来侧面描写麦收劳动场景。5.A 解析“浪漫主义”说法有误,应该是“现实主义”。1、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2、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3、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5、4、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三、短歌行曹操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p) 慷慨(ki) 青衿(jn)B、笙箫(shng) 阡陌(m) 契合(qiC、周匝(z) 哺育(p) 鼓瑟(sD、沉吟(yn) 拾掇(du) 呦呦(o)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

6、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7、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

7、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8、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一)1、A 2、A 二)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但为君故,沉吟至今。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8、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四、归园田居其一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C、“

8、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2、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2

9、.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3.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句子: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7.归园田居中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的句子:“ , ”。1、 C 2、D 1.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6.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7.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五、梦游天姥吟留别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天姥(m) 天台(ti) 渌水荡漾(l)B剡溪(shn) 熊咆(po) 訇然中开(hng)C瀛洲(yng) 虹霓(n) 殷岩泉(yn)D魂悸(j) 长嗟(ji) 水澹澹(dn)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依据 B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C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动 D栗深林兮惊层巅 惊:惊动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列缺霹雳 烟涛微茫信难求仙之人兮列如麻 自可断来信A与相同,与也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

11、也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向天横(遮断)势拔(超出)五岳 B因(因为)之梦吴越 清(凄清)猿啼C列缺(缺少) 鸾回(回旋)车 D觉(睡觉)时 向来(助词,不译)6选出与其它三个用法不同的一项(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云青青兮欲雨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虎鼓瑟兮鸾回车7.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

12、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D.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缩影。8.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思想感情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伤情绪。B.表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C.表现了与东鲁诸公分别时的离愁别恨。D.既有“人生无常”的感伤,又有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9.下面哪一句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表现手法相近( )A.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B.长白峰高尘漠漠,浑河水落草离离。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10

13、.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安”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沛公安在?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风雨不动安如山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B.忽魂悸以魄动(惊动)失向来之烟霞(先前)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虎鼓瑟兮鸾回车(驾驶)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响)12.对虚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觉时之枕席(独、只)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怎么)C.恍惊起而长嗟(表顺承)D.云霞明灭或可睹(有的人)1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云青青兮欲雨 B.栗深林兮惊

14、层巅 C.越人语天姥 D.虎鼓瑟兮鸾回车14.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安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安在 B.尔安敢轻吾射C.既来之,则安之 D.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15.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16.第一段运用了衬托手法,与此法不相同的两句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17.古诗歌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常有词序颠倒的情况。下列句子没有词序倒置

15、的情况的一项是( )A.渌水荡漾清猿啼 B.一夜飞度镜湖月 C.一唱雄鸡天下白 D.天生我材必有用18.下面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C.杨柳岸晓风残月 D.唯见江心秋月白19.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

16、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17、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1A 2D 3C 4B 5A(B:因,依据C:缺,云的缝隙D:觉,睡醒) 6C(此项中有通假,其他三项都有词类活用:A“栗”、“惊”使动B“雨”名作动D“鼓”名作动)7D 8.D 9.C分析:例句与C项都是用衬托的手法。 10. A 分析:A项与例句都是怎么之意;B、C两项均可作哪里讲;D项为安稳之意。 11. D分析:D.暝:天黑、夜晚。12.D. 分析:或:有时。13.

18、 B分析:D使动用法,其余为名词作动词。14. B 分析: B项语气副词怎么。15. B分析:A、C、D三句为比喻。16. D分析:D项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不是衬托,其余都是与第一段一样的衬托。17. D分析:A项,渌水荡漾猿啼清。B项,一夜月飞度镜湖。C项,雄鸡一唱天下白。18. A分析:A项,喜爱之情。19. D分析:D.逃避现实,有;消极,也说得上。但是没有颓废,没有消沉。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 “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19、我不得开心颜。7、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六、登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潦倒(lio) 多财善贾(g) 传记(zhun) 杳无音信(mio)B双鬓(bng) 前后相属(zh) 伺候(c) 洁身自好(ho)C萧条(xio) 人才济济(j) 静谧(m) 博闻强识(zhD混淆(xio)渚清沙白(zh)徜徉(chng) 稳操胜券(q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 旋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 邂逅 穷困潦倒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

20、,不当的一项是( ) A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 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C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 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D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 政治上不得志。4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潦倒/新停/浊酒/杯5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

21、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

22、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7.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2表现

23、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1D点拨:A中“杳”读“yo”; B “鬓” 读“bn”“好”读“ho”;C“济”读“j”。2A点拨:B“悴”应为“瘁”C“繁”应为“烦”D“协”应为“胁”。3.D点拨:指年老因疾病困顿。4.C点拨:应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应单

24、读,“登台”是一个词连贯起来。5C点拨:“怨天尤人”与“孤独”错。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一贯的,他并不孤独。 6.C 7.C “缠绵悱恻”情感错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七、琵琶行白居易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湓浦口(pn) 憔悴(jio) 六玄(yo)B铮铮然(zhng) 贾人(ji) 荻花(dC虾蟆陵(h) 嘈杂(co) 钿头(din)D江浸月(jn) 呕哑(y)

25、 嘲哳(zh)2选出下列红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湓(pn)浦口水浆迸(bng)呕哑(u y) 悯(mn)然、贾(ji)人轻拢慢捻(nin)嘲哳(zho zh)荻(d)花、恬(tin)然 声声思(s)钿(din)头银篦(b) 铁骑(j、六幺(yo)虾蟆(h m)陵转徒(x)铮铮(zhng zhng)3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B歌以赠之歌:歌唱。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6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7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悲凉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形象。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