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2.50KB ,
资源ID:67207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7207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二下期重点考点.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二下期重点考点.docx

1、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二下期重点考点伤痕文学(70年代末期)名词解释:新时期重要文艺现象。1977年底,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深刻揭示了极左路线给青少年一代造成的严重内伤,提出“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这一社会问题。此后不久,卢新华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揭示极左路线对人的命运迫害和心灵摧残。继之,我国文坛上便相继出现了描写十年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的灾难、着重表现极左路线给人民生活命运特别是思想心灵造成创伤的文学,被称之为“伤痕文学。”开山之作:刘心武的班主任,人物形象有谢惠敏和宋宝琦代表作: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届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反思文学名词解释:“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

2、”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茹志鹃的小说创作风格也由清新俊逸转变为严峻代表作有: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布礼、蝴蝶,路遥的人生,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谌容的人到中年(讲

3、述了中年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代表人物是陆文婷,还描写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的形象)改革文学名词解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乡场上、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柯云路的新星等。开山之作: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主人公乔光朴,乔光朴和作者其他作品中的车篷宽、高盛五、牛宏、宫开宇等人属于“开拓者家族

4、”)代表作: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韩玄子老师)、浮躁(主人公金狗和雷大公,金狗是在浮躁的背景下的良性循环,雷大公是恶性循环)寻根文学名词解释: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文化寻根”热,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张承志的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

5、艺思潮。代表作有:韩少功的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的小鲍庄,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诗化的特点),陆文夫的美食家,阿城的“三王”系列棋王、树王、孩子王等等。寻根文学的艺术特色:1、用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铸的可能性;2、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出地域性的特点;3、在表现手法上,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法,还有现代派的抽象、暗示和象征的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纵览寻根小说,可将其按对“根”和“文化”的态度分为三类:1、 持肯定态度:阿城的棋王(庄禅文化);2、 持否定态度: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的小鲍庄;3、 持辩证态度:冯骥

6、才的神鞭。先锋小说1985年,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开始出现,这就是以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岗底斯的诱惑等为开端的先锋小说潮流,其代表作家还有洪峰苏童余华等人。先锋小说具有实验性,特点有:文化上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消解;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先锋小说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代表作家除马原外,还有洪峰、格非、苏童、孙甘露、林白和余华等。80年代中国文坛受西方影响,出现了“弗洛伊德热”和加缪、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热”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多选):春之声(岳之峰)、夜的眼、海的梦、蝴蝶(张思远)、布礼、风筝飘带等等,被称为“

7、意识流的手榴弹”。创作特色1、 政治色彩浓厚;2、 寓言式的方式结构;3、 非常明显的“少共精神”(少年共产党)是贯穿他50年代到80年代创作的一条主线。刘心武作品: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端谢惠敏:刘心武作品班主任的人物形象之一,是一个深受极左路线毒害的女学生团干形象。作者通过对谢惠敏等的中学生形象的描写,揭示了文化大革命给青少年留下心理创伤的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文化大革命中,精神营养匮乏,“忠诚”被导向盲从,“坚定”被扭曲为偏执,纯朴和荒谬都糅合在一个积极上进的女学生身上,激起人们强烈的痛惜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感情。钟鼓楼(风情小说)构筑了一幅纵横交错的北京市民社会生活生态景观图。陆文

8、夫代表作:美食家赢得了“小巷文学”和“苏州文学”的美称主人公:朱自冶朱自冶的人物形象1、 从民俗文化的来看,朱自冶是苏州饮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苏州饮食文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2、 从生活政治的角度来看,朱自冶的命运遭遇是中国几十年来政治风云、生活变迁的见证。高晓声乡土题材小说:陈奂生的人物形象:陈奂生是高晓声作品“陈奂生系列”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方面,他勤劳、善良又质朴,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作为从特定历史环境中走出来的传统农民,他的血液里还流淌着旧时代的遗传基因,残存着极左路线长期统治造成的奴性,和小生产者目光狭隘的特点。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没有自主权的同时物质精神又发生一定的

9、变化的农民的画像,是历史传统与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开拓者家族:乔光朴、车篷宽、高盛五、牛宏、宫开宇张洁她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具有女性意识的小说:七巧板方舟无字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改革文学:沉重的翅膀谌容人到中年主人公:陆文婷讲述了一群处境相似的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强调了中年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通过“陆文婷”的意识所写的是早期意识流小说的先锋,作品充满意识与幻境。塑造了“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的艺术形象。汪曾祺代表作:受戒(明海和小英子)、大淖记事(十一子和巧云)通过受戒讲汪曾祺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1、 回溯式的叙事方式;2、 散文化的艺术结构;3、 浓郁的抒情

10、色彩;4、 是一幅原生状态下的民俗风情画卷;5、 工笔画般的表达方式,对环境、风俗、风物和风情的细致描写;6、 清水出芙蓉的语言,少浮辞,不渲染,语言质朴;7、 取材的自由散漫,多写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8、 总是营造桃花源般的理想国度。张贤亮代表作:灵与肉、绿化树(章永璘和马缨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章永璘和黄香久)创作特征:1、 睿智深沉的思辩色彩和哲理之美;2、 伤痕痛苦中的“缺陷美”;3、 记录粗犷、苍凉的大西北风情,具有苍凉雄浑、粗犷质朴之美;4、 风俗画与人物描写和谐统一。缺陷:1、 对传统文学中“才子佳人”模式的图案;2、 哲理性议论破坏了小说叙事和情节的流畅性,显得较为突兀。贾平

11、凹“商州系列”作品: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九叶树、腊月正月(韩玄子老师)、商州、冰炭、远山野情、古堡、天狗、浮躁(金狗:浮躁环境下的良性循环;雷大空:浮躁环境下的恶性循环)等。秦腔获茅盾文学奖王安忆代表作:大刘庄、小鲍庄(捞渣)、“三恋”系列: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和长恨歌(通过描写主人公王琦瑶早年的繁华,中年的凋零到晚年的付出的悲剧命运,写出了上海文化精神的历史变迁,是为一种已经远逝了的文化形态唱的一曲无尽的挽歌)等。韩少功代表作有爸爸爸(魔幻现实主义)、马桥词典(词典体小说,以语言为载体)等丙崽:韩少功小说爸爸爸的主人公,是一个存活在文化之外的弱智儿的形象,其形象具有象

12、征意义,象征着中华民族落后的古老文化。丙崽的弱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落后与愚昧;人们对丙崽奉若神明表现出民族理性的缺失。他历经劫难却不死,一方面表明民族虽然落后,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愚昧、落后的古老民族文化的顽固性。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着有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蛙、红高粱(魔幻现实主义)等。戴凤莲:她聪明、善良,是一个充满生命张力的、非“贤妻良母”式的中国妇女形象。她敢于挑战封建礼教,冲破封建道德的束缚,是一个充满着情欲与野性的女人。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

13、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舒婷在温婉典雅的倾诉和独白中传达美丽而忧伤的诗情;北岛诗作热情而冷静,奔放而凝重,闪烁着思辨的色彩;顾城对大自然有独特的偏爱,注重个人主观感觉,构建一个童话世界。新生代诗“新生代”是继朦胧诗人之后走上诗坛,具有更新的诗歌观念和审美追求的新一代诗人群体,是一百多个松散的诗歌团体的总称,另

14、有“第三代”诗人,“后朦胧”诗人等称谓。其诗歌又有不同于朦胧诗的艺术特征:逃离文化,或曰反文化,非文化;美学精神的“反崇高”;语言上的反意象化。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尚仲敏的尚义街六号、李亚伟的中文系及伊蕾、翟永明等的女性主义诗歌。探索戏剧最早引起社会关注的是屋外有热流,无场次话剧桑树坪纪事是新时期探索戏剧成熟的标志。沙叶新的创作:假如我是真的、陈毅市长(冰糖葫芦式的结构)、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等。高行健(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创作有绝对信号、车站(受等待戈多影响)、野人(被称为“多声部现代史诗剧”)、彼岸等。80年代的散文巴金的随想录思想内容及意义:1、 回顾文革,揭露“四人帮”的罪恶,

15、引发对民族劣根性的思考,直接否定文革,认为文革是一场灭绝人性的浩劫,一个以革命名义进行的骗局;2、 毫不留情地解剖审视知识分子自身,剖析自己,缺乏主体精神的奴隶意识;3、 审慎地剖析自己背弃诚信和良知的劣根性。意义:1、 标志知识分子重铸人格的自觉,是“五四精神”的回归;2、 表达了一种忏悔意识,代表了一种群体的内省和审视;3、 主张建立自己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新写实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些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

16、在对真实的理解上,追求一种本色的体验真实,在对人物处理上,主要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创作特征:1、 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的感觉;2、 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和无奈;3、 提出“作家退出”、“零度介入”等观点,即有意地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4、 生活流式的叙述结构,世俗化的平易语言和自然哀婉的审美风格;5、 描摹凡俗小人物,关注人的生活状态。女性小说指那些由女性

17、作家创作的以极端性、尖锐性和革命性强调角色差异和性别意识的写作或小说。80年代的张洁、残雪、王安忆、刘索拉、铁凝、池莉等;90年代新崛起女作家:陈染、林白、徐小斌、斯妤、徐坤、海南、张欣、毕淑敏等。创作倾向:1、 以陈染(私人生活)、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为代表的具有典型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化倾向;2、 以徐坤(白话、斯人、狗日的足球、厨房等)、斯妤为代表的解构性女性写作倾向。新生代小说也称90年代新生代小说,包括毕飞宇、鲁羊、朱文、韩东、陈染、林白、邱华栋、东西等90年代成名,被评论界称为新状态作家的创作。有三种写作类型:哲学型,私语型和写实型。它是90年代边缘化语境的产物,也是80年代先锋文学

18、的发展和延续。90年代具有“史诗性”追求的作品:张承志的心灵史(是一部描写哲合忍耶教的历史)、陈忠实的白鹿原(新历史小说,用民间的方法写历史)、张炜的九月寓言(魔幻现实主义)白嘉轩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的主人公之一,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他的身上,一方面体现着刚毅坚强的硬汉形象,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反动与保守,他是白鹿村一家的家长,是儒家文化的继承者和宗法制度的扞卫者,同时他也是乡土文化的象征。他的复杂多面性表达了人们对于完美人格的崇仰和对真实人性的探寻,既反映出传统文化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又带有许多被弃置的缺陷。余秋雨着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秋雨散文等。其散文的思想价值1、 以现代文人的身份,面对民族的历史、现实思想文化和文明的底蕴,并在这种思考中灌注了强烈的忧患意识;2、 凭借在接触有着历史文化遗迹的山水风物时所得的感悟,从过往的史料中探求历史文化的命运和中国文化的人格构成;3、 试图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寻到重振文明建构崭新的现代人各的现实的途径。局限性1、 小说叙事、诗性语言加文化感叹三位一体的语言叙事模式,形成了散文生产的流水线,造成了散文创作上的模式化,与散文创作的自由精神背道而驰;2、 看似精妙绝伦,实则深度匮乏,缺乏真正有思想价值的思考;3、 煽情主义的话语策略,商业气息浓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