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25KB ,
资源ID:6723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72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doc

1、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数学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而且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求,要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句话: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新知让学生发现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是小学数学

2、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使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这让我想起了我在教“比例尺”这节课时的情景。为了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使全体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便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到主动研究,主动发展的情境中。课前,我先和学生利用尺子动手测量出教室黑板长4米,宽1.2米。上课了,我把测量出的数据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老师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黑板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白纸上。”学生到前面贴图纸时我帮助他们把贴在黑板上的图按大小分成了三类,并要求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画法继续贴到黑板上。接着我指着黑板上的图对同学们说

3、:“黑板上贴出的图为什么有大有小呢?咱们先请这几位小设计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一名同学站起来说:“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100倍,图上的长就是4厘米,宽是1.2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黑板的平面图。”按照这个同学说的画法,我在图的下面记下4米、1.2米、4厘米、1.2厘米。另一个同学说:“我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50倍,图上是长8厘米,宽2.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我又依次记下他所说的数据8厘米、2.厘米。最后是贴出第三类图的同学发言:“听了他们的发言,我知道自己的画法错了,我是随便画了一个长方形,这不是黑板的平面图。”我接着同学们的发言,说:“你们都很聪明啊!”我指着黑板上的4厘米、1.2厘

4、米;8厘米、2.厘米这列数,说:“这是在图上的长度叫做图上距离。”再指着4米、1.2米,说:“这是实际测量的长度叫实际距离。刚才你们把实际距离缩小相同倍数,找到图上距离,就是在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这个倍数关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由于我把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自然地转变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同学们进入了探求新知识的最佳状态,即利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时又发现了新问题,产生“非学不可”的愿望,主动去研究解决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只是问题的设计者,思维的启发者。是学生“驾舟”驶向知识“海洋”的向导,而学生才是知识大厦的建设者,知识的享受者。二、过程让学生参与教学不

5、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一切资源,教师要勇于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场所。例如,六年级下学期在讲完复杂的统计图表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体裁不限,一周内完成。学生们利用课下忙碌起来,每个学习小组开始分工。先集体讨论,确立统计主题。一周后,我利用一节自习课听学生的汇报,当时的场面真是热闹极了。由于没有布置指定内容的作业,学生的统计题材就较为广泛,如有一组学生统计班级学生课间消费的情况,选出其中排在前几位的货物,制成统

6、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另一组学生统计班级一周内违章违纪的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这个统计图给班级管理提供了最直接的数据,而我也根据此进一步完善了班级的规章制度。学生统计的面很广,内容丰富多彩。他们在完成这样的作业时所体现出来的积极性是我事先所没有想到的,仔细思考之后发觉,这里面所体现的恰恰正是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内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所利用的数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三、评价让学生做主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冷漠现象,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首先应该使学生正确地评价这门学科。变冷漠严肃为热情投入,为此,我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主要以鼓励性为主)。如:作业

7、的批语我会写:“看了你的作业,好像在欣赏一件作品,美观、工整,如果能提高正确率那就更完美了!”对上课爱发言的学生我评价到:“很欣赏你的自信、你的勇敢、你精彩的发言,继续努力呀!”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也鼓励到:“知道老师最希望看到什么吗?老师最希望看到自信的你经常把手高高举起”通过教师教,班中的多数学生会评价了,相应的数学学习的热情也逐步增高。接下来,我在班中建立了每位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让学生参照老师的评价,试着从不同的方面,自我做出评价。记录的内容比较广泛,如:一次精彩的发言;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考;一个具有创新性的问题;一份满意的作品;一节课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写的再做出评价,进一步指导学生怎样去做。通过评价,我和学生关系日益融洽,我不只是通过批改大量的作业和测试来了解每位学生的表现,而是通过评价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和沟通,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改变。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多方面的,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这就需要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通过班级适当交流取得共识。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再适时指导、点拨,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