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34.60KB ,
资源ID:67298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7298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屏蔽门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屏蔽门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

1、2.0.2 应急门 emergency escape door当列车门与滑动门不能对齐时,供疏散的门。2.0.3 端头门 platform end door 设置于屏蔽门两端进出轨行区的门。2.0.4 门机 door mechanism 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机构。2.0.5 门控器 door control unit 就地对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6 就地控制盘 platform screen doors local control panel 用于控制单侧屏蔽门的控制装置2.0.7 中央控制盘 platform screen door central panel一个车站的屏蔽门的控制中心

2、,包括监视设备、单元控制器。2.0.8 就地控制盒 local control box 就地控制单樘滑动门的控制装置。2.0.9 紧急控制盘 platform screen doors emergency control panel 紧急情况下控制单侧屏蔽门的装置。2.0.10 推杆锁 push bar lock在轨道侧直接手动打开应急门,在设备区直接手动打开端门的装置。3.1 一般规定3.1.1 在设计载荷的作用下,门体结构应符合限界的规定。3.1.2 屏蔽门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 全性的原则。3.1.3 屏蔽门系统应符合电磁兼容性的要求。3.1.4 屏蔽门系统的设置方

3、式、控制模式宜于土建、信号和通风空调等系统相结合。3.1.5 屏蔽门门体不应作为防火隔离设施。3.1.6 车站站台屏蔽门区域不宜设置土建结构变形缝。3.1.7 屏蔽门结构在跨越变形缝时应做特殊设计。3.1.8 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门体结构设计寿命不应小于30年。3.1.9 在正常运营条件下,屏蔽门的故障不应造成滑动门自动打开。3.1.10 屏蔽门系统的运行强度应按每天运行20h、每90s开关一次设计,应能常年连续运行。3.1.11 屏蔽门应设置在车站有效站台长度范围内,以有效站台中心线为基准向两端布置。屏蔽门门体部件在任何运动状态下不应超出单侧站台屏蔽门纵向设计范围。3.1.12 屏

4、蔽门系统应符合列车编组及运营模式的需要。3.2 设计要求3.2.1 滑动门的开关门时间应与列车客室门的开关门时间相匹配,且应为可调参数。3.2.2 阻止滑动门关闭的力不应大于150N(三分之一行程后测量)。3.2.3 每扇滑动门最大动能不应大于10J。3.2.4 屏蔽门运行噪声的峰值不应大于70dB(A).3.2.5 滑动门、应急门和端门的手动解锁力不应大于67N。3.2.6 解锁后手动开启单扇滑动门的动作力不应大于133N。3.2.7 屏蔽门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次数不应小于60万个周期。3.2.8 安装在非封闭式的地面车站或高架车站的屏蔽门、其设计风压可按当地气候条件取值。屏蔽门门体结构在风载荷

5、、人群载荷、撞击载荷等最不利载荷效应组合的情况下,门体弹性形变应符合工程限界要求,门体结构不应出现永久变形。3.2.9 屏蔽门可在10HZ1000HZ的振动频率范围内正常工作。3.2.10 中央控制在接收到开关门命令至滑动门动作的时间不应大于0.3s.4.1 门体结构4.1.1 门体结构宜主要包括滑动门、应急门、端门、固定门、顶箱、门槛、上部支撑结构(全高屏蔽门)和固定侧盒(半高屏蔽门)。4.1.2 滑动门与列车客室门在位置和数量上均应对应。4.1.3 滑动门的净开度应根据列车的停车精度,不应小于列车客室门的净开度。端门的活动门的最小净开度不应小于900。4.1.4 全高屏蔽门的滑动门、应急门

6、、端门和活动门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0m,半高屏蔽门的所有门体高度不应小于1.2m。4.1.5 单侧站台的应急门设置数量不应少于两处,站台每段至少设置一处。4.1.6 滑动门、应急门和端门必须能可靠关闭且锁紧,在站台侧必须能使用专用钥匙开启,在非站台侧必须能手动开启。4.1.7 门体可由框架和玻璃面板等部件组成。框架外包材料宜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玻璃面板应选用通透性好,强度高的安全玻璃,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要求。玻璃应进行均质处理,。4.1.8 屏蔽门与车站土建结构的而连接部分应具有三维调节功能,使屏蔽门安装后能适应车站土建结构出

7、现的不均匀沉降。4.1.9 屏蔽门系统子在站台侧应能方便更换及维修4.1.10 端门的开启在小于90时自动关闭,在不小于90时应在90读保持定位。4.2 门机4.2.1 滑动门驱动电机的功率应保证滑动门在设计载荷作用下可正常开关。驱动电机的绝缘等级应为F,防护等级应不小于IP54。4.2.2 传动机构宜采用皮带传动、螺旋副传动或齿轮副传动。4.2.3 当环境温度在25时,传动机构的运行最高温升不得超过60K。4.2.4 门机内零部件的安装应有防松和减振措施,且应能在站台侧方便更换、调整及维修。4.2.5 屏蔽门系统内各电气部件的防护等级应满足现场环境的使用要求。4.2.6 门机的设计寿命不应小

8、于10年。4.3监控系统4.3.1 监控系统应由中央控制盘、就地控制盘、门控器、局域网和接口的模块组成。4.3.2 屏蔽门系统的控制优先权从低到高排列,宜分为下列5级: 1 信号系统对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 2就地控制盘对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 3应急控制盘对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 4就地控制盒对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 5 站台侧用钥匙或轨道侧用手动解锁装置就地对屏蔽门进行开关控制。4.3.3 监控系统应以车站为单位进行独立设置,换乘车站的监控系统应以线路位的单位进行独立设置。4.3.4 中央控制盘和接口模块宜布置在屏蔽门设备室内,就地控制盘宜布置在每侧站台列车站端。4.3.5 屏蔽门系统的控制功能寄

9、监视功能呢宜分开设置,关键命令或信号宜通过继电回路传输,状态及故障信息宜采用总线传输。4.3.6 滑动门应有障碍物探测功能,宜探测到大至5(厚度)40mm(宽度)的钢板障碍物。4.3.7 中央控制盘及门控器在安装后可在线或离线下载软件,进行参数调整。4.3.8 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央控制盘应包括每侧站台的逻辑控制单元及车站监视终端。 2中央控制盘应对屏蔽门系统的重要状态及报警进行显示。 3每侧站台应设不少于一个就地控制盘,其防护等级应达到IP54及以上的要求。 4就地控制盒应设置自动、手动和隔离三个档位。 5每个门单元应设置门控器,应急门的状态宜通过相邻门单元的门控器进行

10、监视。 6中央控制盘应能存储本车站屏蔽门不少于7天的信息数据。4.3.9 屏蔽门系统宜与信号系统和主控系统设置接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l 屏蔽门系统应能完全响应信号系统发出的开门、关门信息。 2屏蔽门系统应能将门关闭且锁紧信号、滑动门应急门互锁解除信号发送到信号系统。 3屏蔽门系统应能将重要的状态及故障信息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4.3. 10 屏蔽门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宜为总线型。4.3. 11 屏蔽门系统应用软件的关键参数应可调,应包括电机速度曲线、门体夹紧力阈值、重复开关门延迟时间和重复开关门次数等参数。4.3. 12 屏蔽门系统监控软件应对故障和状态信息进行实时监视,虚具有故障自动诊断和自动

11、报警的功能。4.3. 13 屏蔽门系统应采用通用的、开放的和标准的通信协议。 4.4电源系统及接地4.4.1 屏蔽门系统必须按一级负荷供电,必须设置备用电源。4.4.2 驱动电源和控制电源的供电回路宜相互独立设置。4.4.3 驱动电源的后备电源容量应符合完成30min内本站全部滑动门开关3次的需要,控制电源的后备电源容量应符合系统满负载持续工作30min的需要。4.4.4 驱动电源、控制电源与外电源的隔离阻抗不应小于5M欧姆。4.4.5 配电电缆、控制电缆应采用不同线槽或同槽分室敷设。4.4.6 电缆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的电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的规定。4.

12、4.7 屏蔽门设备室内的设备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的规定。4.4.8 当采用钢轨作回流轨时,屏蔽门应与钢轨进行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正常情况下人体可触及的屏蔽门金属构件应与土建结构绝缘,单侧站台门体与车站土建结构之间的绝缘电阻在500VDC下不应小于0. 5M欧姆。 2 在屏蔽门站台侧、端门内外的地面应设置距离门体不小于900mm的绝缘区域;在端门内外两侧墙面高2m范围内应设置距离门体不小于900mm的绝缘区域。4.4.9 当钢轨不怍回流轨时,屏蔽门应通过接地端子连接车站的接地网。4.4. 10 屏蔽门系统在站台区域的不带电外露

13、金属部分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单侧站台屏蔽门整体电阻值不应大于0. 4欧姆。 5 工程样机检测 5.1工程样机组成5.1.1 全高屏蔽门样机应包含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顶箱等门体结构、门机、监控系统、电源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及相关测试工器具。5.1.2 半高屏蔽门样机应包含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固定侧盒等门体结构、门机、监控系统、电源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及相关测试工器具。 5.2工程样机测试试验5.2.1 工程样机的结构测试、密封测试、速度曲线测试、加速寿命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动能测试、噪声测试、防夹力测试、接口测试和软件测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CJ/T 236的

14、规定。5.2.2 在应急门和端门的动作可靠性测试中,门状态指示灯、闭门器、行程开关和锁应联合动作可靠,试验动作次数不应小于10000次。每次开关门动作必须完整可靠,并应采用计数器进行开关门次数统计。5.2.3 工程样机的功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测试滑动门手动解锁后关门延迟时间。 2滑动门、应急门和端门的解锁力测试应采用测力计直接测量解锁把手,解锁力应小于67N。当测量旋转机构解锁力时,力臂长度应小于15cm。 3滑动门、应急门和端门处于不同状态时的门状态指示灯测试应符合设计要求。 4就地控制盒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自动位时,门单元应能接收来自紧急控制盘、就地 控制盘和信号模拟器发送

15、的开关门信号; 2)在手动位时,滑动门单元应脱离安全回路,应不能接 收来自就地控制盘、紧急控制盘和信号模拟器发送的 开关门信号,应只能通过开关装置进行滑动门的 开关; 3)在隔离位时,滑动门单元不应脱离安全回路,应不能 接收来自就地控制盘、紧急控制盘和信号模拟器发送 的开关门信号。 5 紧急控制盘应设置禁止位和允许位两档转换开关,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禁止位时,门单元应能接收来自就地控制盘及信号 模拟器发送的开关门信号命令; 2)在允许位时,紧急控制盘应能发送开门命令,门单元 应不能接收来自就地控制盘及信号模拟器发送的开关 门信号命令。 6 就地控制盘设置禁止位和允许位两档功能,并应符合下

16、列规定: 1)在禁止位时,门单元应能接收来自信号模拟器发送的 开关门信号命令; 2)在允许位时,就地控制盘应能发送开门、关门及互锁 解除命令,门单元应不能接收来自信号模拟器发送的开关门信号命令。7 与信号系统接口功能测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通过信号模拟器发送开门命令时,滑动门应能打开; 2)当通过信号模拟器发送关门命令时,滑动门应能关闭且锁紧。 8 电气测试、障碣物探测、关门力检测、滑动门开关测试和等电位测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CJ/T 236的规定。5.2.4 冲击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GB 15763.2的规定。 5.3工程样机

17、测试见证及试验签署5.3.1 工程样机测试见证及试验签署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CJ/T 236的规定。 6安装与验收 6.1设备进场检查6.1.1 随机文件应包括下列资料: 1 产品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2 装箱单。6.1.2 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6.1.3 设备包装应完好,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破损。6.1.4 设备进场检查应填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并宜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6.2控制基标交接检验6.2.1 安装前应进行轨道控制基标点的现场确认,交接应有完整的签字记录。6.2.2 每侧站台屏蔽门安装应设置轨道中心线、有效站台中心线及不少于3个轨道控制基标点。6

18、.2.3 控制基标交接检验应填写控制基标交接记录表,并宜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6.3测量及交接检验6.3.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电源开关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屏蔽门系统的过载保护能力; 2)应能从屏蔽门设备房入口处方便地接近。 2接地端子装置应完整。 3屏蔽门安装区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建结构应符合施工图限界尺寸; 2)土建结构应符合施工图净空尺寸; 3)屏蔽门安装的土建预埋件或预留孔洞定位尺寸应符合 设计施工图要求。6.3.2 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屏蔽门设备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屏蔽门供电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2)屏蔽门设备房内应设有电气照明,地板表面

19、上的照度 不应小于200lx,并应在靠近入口的适当位置设置照 明开关装置; 3)屏蔽门设备房内应设置电源插座; 4)屏蔽门设备房内应通风良好; 5)人员应能方便地进入屏蔽门设备房; 6)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屏蔽门设备房内接地装置 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欧姆; 7)设备房常年温度不应超过30; 8)空调送风口不应设置在屏蔽门设备正上方。 2屏蔽门设备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及防啮齿类动物措施。6.3.3 测量及交接检验应填写土建交接检验记录表,并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6.4工程质量验收6.4.1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在安装完成后宜分别进行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和子

20、单位工程验收。分项工程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分部工程以一个站的屏蔽门项目为单位进行验收,子单位工程以整个工程屏蔽门项目为单位进行验收。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子单位工程的验收皮分别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和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并宜符合本规范附录D、附录E和附录F的规定。6.4.2 门槛安装工程检验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 1)滑动门门槛、应急门门槛、端门门槛应有防滑措施; 2)门槛上表面应与纵向轨顶面平行,平行度应小于 0. 5mm/m,全长范围内误差应控制在05mm; 3)绝缘装置安装应正确,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1)相邻门槛间隙应均

21、匀,接缝处高差应小于1mm; 2)门槛下部支撑连接螺栓的扭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3)门槛外观应良好; 4)门槛面距离轨道面的标高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门槛轨道侧边缘距离轨道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要求。6.4.3 上部结构安装工程检验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埋件与土建结构之间的接触表面应平整; 2)绝缘装置安装正确应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完成后应能适应车站土建结构垂直方向lOmm沉 降量。 1)连接螺栓的扭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2)紧固螺栓应有防松措施; 3)上部结构导轨侧到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 要求: 4)上部结构下表面到导轨面的垂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6.4.4 门体结构安装工程检

22、验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门体结构应有等电位连接电缆; 2)门机梁、门楣及立柱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3)屏蔽门门楣或固定恻盒的安装应使门机导轨中心线与 门槛平行,门机导轨中心线与门槛面的平行度应小于 1mm/m。 1)立柱应垂直于轨道面; 2)装在立柱上的不锈钢或铝合金装饰板应平滑牢固且外 观良好; 3)各门体立柱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门机梁到轨道中心线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6.4.5 滑动门、应急门、端门和固定门安装工程检验批应符合 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 1)在轨道侧,应能通过滑动门上的手动把手开启滑动门, 应能通过应急门、端门上的推杆锁开启应急门、端门; 2)滑动门、应急门开度应

23、符合设计要求; 3)应急门可开启并定位90;端门开启后可向站台侧旋 转并定位90,且在小于90开启后应能自动关闭; 4)滑动门、应急门、端门的每一扇门体应能在站台侧用 同一规格专用钥匙正常开启; 5)门体安装应牢固可靠,并应符合限界要求。 1)滑动门导靴、应急门上铰链定位销、端门闭门器、固 定门调节支架、电气安全开关、各密封胶条的安装应 正确,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外观应良好; 3)滑动门、应急门、端门开关门状况应良好; 4)每侧站台固定门和应急门应在同一个平面上安装;固 定门扇与门楣、门槛面之间间隙应均匀; 5)全高屏蔽门滑动门门扇、应急门门扇与门楣、门槛面 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0mm,全

24、高封闭式屏蔽门间隙 处应右密封毛刷或其他形式的密封装置; 6)全高屏蔽门滑动门与滑动门立柱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 6mm,半高屏蔽门滑动门与固定侧盒立柱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8mm,并应在间隙设置毛刷或橡胶条等;6.4.6 紧固件安装工程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下支架紧固件应防锈; 2立柱及其装饰包板紧固件应防锈; 3门槛紧固件应防锈; 4门机梁及其门机梁上的设备紧固件应防锈; 5门楣紧固件应防锈; 6盖板及其密封条紧固件应防锈; 7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等门体紧固件应防锈; 8线槽紧固件应防锈。 6.4.7 盖板安装工程检验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盖板、各支架之间爬电距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25、, 绝缘性能应良好; 2)屏蔽门顶箱后封板安装应牢固,前盖板安装应平整, 其开启角度不应小于70。,并应能在最大开启角度 定位。 1)相邻盖板的间距应均匀; 2)相邻盖板的平面应平整; 3)前下盖板的支撑构件安装应良好,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4)盖板密封胶安装应良好,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5)盖板外观应良好; 6)后盖板的毛刷安装应牢固,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6.4.8 设备柜安装工程检验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柜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气绝缘应符合设计要求。 1)设备柜安装应牢固可靠,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柜应标有中文名称; 3)设备柜内的设备,其接线应正确、牢固、整齐,标志 应清

26、晰齐全; 4)设备柜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4.9 线槽和线缆安装工程检验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动力线和通信线的表面应无划伤或破损; 2)动力线和通信线终端头和接头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3)线槽的安装路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4)动力线和通信线应分开放置在不同的线槽内; 5)线缆防护管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6)通信线的屏蔽层、线槽和线缆保护管的接地应符合设 计要求; 7)线槽及其支架、托架安装应牢固可靠; 8)轨道侧线槽安装应能承受设计要求的风压。 1)线缆保护管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管口应光滑,并 应符合设计要求; 2)线缆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控制电缆的最小允许

27、弯曲半径应大于10D。 6.4. 10电源及监控系统检验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有过流、过压保护,当电压在10%范围内波动 时,屏蔽门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当电压超过10%时, 屏蔽门系统应自动保护; 2)驱动电源、控制电源与外电源的隔离阻抗不应小 于5M欧姆; 3)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应采用不同线槽敷设或同槽分室; 4)门体金属机械结构之间应采用电线(缆)相连,保持 等电位连接; 5)端门、应急门应安装关闭且锁紧装置,应能检测门体 状态,在门体超过规定时间未关闭时,应有声光报警; 6)滑动门单元应安装关闭且锁紧装置,应能检测门体 状态。 2一般项目: 1)驱动电源和控制电源供电回路宜相互独立设置; 2)应按本规范第4.4.8第4.4.10条的要求进行检验; 其中0. 5M欧姆绝缘电阻值要求应在屏蔽门门体与其他 接口进行绝缘封闭前进行测量; 3)屏蔽门设备房、顶箱或固定侧盒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线; 软线和无防护套电缆应在导管、线槽或能确保起到等 效防护作用的装置中使用; 4)导管、线槽的敷设应整齐牢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