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2.42KB ,
资源ID:674516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7451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docx

1、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教学准备: 1、了解杨万里、辛弃疾的生平。2、收集、诵读、积累有关童年趣事的诗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回顾激趣,初读诗文1、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

2、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在学生朗读中,注意正音。“蓑”读su,“遮”读zh,不要读成平舌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二、精读诗文,走近画卷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三、品读诗文,走进画卷1、学习第一首诗。1)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3、。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2)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铺,铺开。 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牧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

4、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4)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可爱、调皮、疲倦)5)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加上自己的想象,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一说。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2、学习第二

5、首诗。1)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2)重点字词: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3)“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3)汇报交流,小

6、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4)感情朗读: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四、再读诗文,感受意境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2.背诵古诗。五、拓展延伸,想象画卷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短文。2.默写牧童。第2课时一、揭题,初知“美”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2、释题:1)介绍作者辛弃疾。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

7、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3)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村居”?(居住在乡村)“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二、初读,走近“美”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

8、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5、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三、品读,感受“美”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翁媪:老翁、老妇人。锄豆:在豆田里锄草。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

9、?(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学生朗读。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面的内容。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

10、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四、

11、再读全词,回味“美”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你呢?4、配乐朗读或背诵。五、课外拓展,延伸“美”1、背诵这首词。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板书设计:5、古诗词三首 牧童 诗 舟过安仁 诗 无忧无虑 天真烂漫 清平乐村居 词6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

12、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歌曲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教学准备:1. 歌曲送别2. 电影城南旧事片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 课件播放歌曲:童年)2、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

13、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2、教师总结,出示:“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

14、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三、自由畅读,步入童年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思考: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 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

15、自然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怀念骆驼队(1114自然段)。四、深入阅读,品味童年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我”观察很仔细:“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着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的时候很投入:“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我”很喜欢骆驼:

16、尽管骆驼很丑,但是态度很安静;而且“我”愿意长时间的看着它。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2)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但一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我”很喜欢骆驼,不希望它遇到什么危险,他是不会遇到狼的。“我”很同情骆驼,他要走那么多的路,一定很孤单,铃铛不但可以给寂寞的旅客增加情趣,也可以给骆驼增加情趣。“我”可能

17、把自己也当作了骆驼,觉得自己更知道骆驼的心思。比较句子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幼稚的心灵中有一个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课文中为什么用“充满”而不用“有一个”?“充满”说明什么?说明“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说明“我”已经想了很久,深思熟虑了。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因为太不整齐了。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我”很关心骆驼。“我”很喜欢骆驼。“我”很善良。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五、作业1、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第2课时一、继续品

18、读,感悟童年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想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2、 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3、 堂交流,随机指导。(1)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找出有关的句子。不是的,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2)童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出有关的句子。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体会到什么?童年的傻事多么美好。“我”的心中充满了留恋。有感情地朗读这两

19、个句子。(3)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找出有关的句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骆驼声。童年又重领于我的心头。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童年“一去不还”是因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已长大,不再是童年了;“童年重临我的心头”,这个“童年”是指童年时那段有趣、难忘的生活,是因为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时,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儿时的那段难忘的生活)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淡淡的忧伤暖暖的心情失

20、落和怀念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二、吟诵课文,回味童年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三、拓展延伸,珍惜童年1、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2、(歌曲童年再次响起)教师总结:“钓龙虾”、“捉知了”、“学游泳”甚至咱们还煮过西瓜。回想起童年多彩多姿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孩子们把握好自己的美好时光,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也让它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3.推荐阅读城南旧事、

21、高尔基的童年。板书设计6冬阳童年骆驼队学骆驼咀嚼 (4)想象驼铃用处 (59) 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想替骆驼剪毛 (10)追问骆驼去处 (1114)7、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准备:箫红的生平及简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22、,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感知内容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3、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板书: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7 )用草帽遮脸睡觉三、体会,作者心情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

23、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四、领悟,表达特点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五、课外延伸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8、童年的发现教学目标:1、学会1

24、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

25、家发明发现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2、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3、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

26、,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1、小

27、组汇报,课堂交流。(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伟大的“发现”。四、作业1、 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现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第2课时一、回忆导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二、精读课文,感悟“发现”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

28、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默读课文,思考:从“我”

29、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

30、当众受到了惩罚。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教师引导举例,比如:哥白尼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四、联系生活,向往“发现”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比如:(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