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40KB ,
资源ID:676009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7600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数学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数学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doc

1、作者姓名吴荣才职务职称小一出生年月1955.3内容分类论文论文题目小学数学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工作单位江夏区保福小学通信方式江夏区保福小学固话81332404合作者姓名手机15827578942电子邮箱论文内容摘要小学数学课改教学中主要存在下面一些问题。问题一: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或不善于创设情境问题二: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问题三:教学只求“表面活跃”问题四:教师不知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五:现代教学手段滥用教学中采取的办法:(一)明确小学数学学科特有的教学理念。(二)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和专业培训。(三)继续重视教师基本功的提升。关键词:存在的问题 解决办法中国教育学会第24

2、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评选登记表小学数学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严悌辉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教师反映,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确实很先进,自己也能够接受,但就是到了课堂上不知道如何落实。许多教师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课堂行为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走入了“误区”。通过听课我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赶时髦、走形式、急功近利的现象,主要存在下面一些问题。问题一: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或不善于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

3、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听课中发现,个别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如一位教师执教的我们赢了这一课的引入以北京申奥成功为主题引出,并不是很恰当。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这肯定是耳熟能详的了,四周随处可见奥运的影子;但我们学校的孩子中有不少对于奥运会是什么,有何意义并不知晓,老师还需进一步给他们讲明白成功申办奥运

4、会的意义,而且有些孩子听后也觉得比较茫然。花费了时间,却没能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同时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问题二: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话题。因此,许多老师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总

5、是要安排某一个环节去体现这样的理念。在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我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如在教学我们赢了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钟面的知识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有的学生在合作中根本没有任何的发现。还有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其实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

6、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就会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没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学生的研究探索将一事无成。还有小组合作往往成了能说会道的小朋友的天堂,其他小朋友的潜能受到抑制。问题三:教学只求“表面活跃”在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如在教学我们赢了中学生汇报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时,学生们小手如林,“老师,我,老师,我”的喊声不绝于耳。当老师指定学生回答时,下边还是喊声不断。对于学生下边的表现,老师全然不顾,只是陶醉于自己创造出的“活跃”的课堂气氛里。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

7、课程所刻意追求的。让学生“动”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就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动”就会是“乱”,就会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问题四:教师不知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现在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了。但有的教师的理解有些偏差,如在可能性学生在摸球活动时,教师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看看教案、或摆弄摆弄教具、或四处张望,就是不肯走下讲台,

8、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好像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彻底“解放”了。实际上,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也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者。作为教师,学生小组讨论的时侯,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教师应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问题五:现代教学手段滥用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9、越来越多。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教学容量,增强直观性,因而,可以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是教学理念的更新。这里我必不否认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好的课件的却可以起到解决那点的作用,在这里我是说滥用,在不需要用的时候用,比如在我们赢了中认识时与分的关系是,不是让学生动手去操作,而是以课件的形式呈现。这也就出现了学生说老师是假的。在课堂上,能用实物演示的,就别用教具演示;能用教具演示的,就别用课件演示;能让学生亲自操作的,老师更不要包办代替。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上述问题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作为在一线教学的我来讲,应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

10、加以改正,下面就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的办法:(一)明确小学数学学科特有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数学老师必须补好“小学数学学科特有的教学理念”这一课,没有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我们的课将会失去我们应有的“数学味”!如果老师看太多的书没有时间的话,我建议大家去看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的第二篇,不过可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我想,对提高数学的理论水平一定是很有帮助!(二)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和专业培训。新教材加入了几何、集合,平移、旋转等图形变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等新的学习内容,很有必要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从内容处理看,要求恢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天然联系,使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新教材

11、是运用了系统思想方法来编排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了知识间的整合;二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即从整体上对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老教材采用的那种“小碎步”教学法,实质上是一种“机械分割”思想的反映。而新教材正是摒弃了这种做法,运用了更科学更合理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儿童数学思维的后续发展。而且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接受了较好的学前教育,新教材的编者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做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安排,以使教材具有挑战性,老师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些,就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很多对教材的担忧也就不复存在了。(三)继续重视教师基本功的提升。系统地钻研教材,把握好教学目标、重难点;深入地了解学生,弄清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多动脑筋设计好教案,从知识技能框架、情境创设、教学模式选择、教学艺术等方面不断优化,精益求精。以科学的、理性的思维贯彻实施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同时,继承传统中可取做法,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重视数学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总之,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