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8.17KB ,
资源ID:67764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7764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docx

1、中国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绪论1、 植物病理学1) 性质:植物病理学是以植物为保护对象,以研究病原-寄主-环境相互关系为基础,以阐明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设计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为目的的应用基础科学。2) 任务(研究内容):a) 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b) 受病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c) 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d) 病害()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e) 根据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防治措施。为园艺作物生产提供保障。2、 著名植物病理学工作者:戴芳澜(中国真菌学植病学奠基人)、俞大绂、邓叔群、林传光、曾士迈等。植物病原真菌1、 菌物病害特点:主要症状是坏死、

2、腐烂和萎蔫,少为畸形。病斑上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和颗粒状物。卵菌门中,多数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引起植物根部和茎基部腐烂或苗期猝倒。卵菌多数以卵孢子或休眠孢子越冬。接合菌门真菌引起的病害很少,而且多是弱寄生菌,引起的症状通常为薯、菜、果的软腐或花腐。许多子囊菌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在叶、茎、果上形成明显的病斑,其上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小黑点。它们大多是死体营养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但是,白粉菌则是活体营养生物,常在植物表面形成粉状的白色或灰白色霉层,后期霉层中夹有小黑点即闭囊壳。担子菌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都是活体营养生物,在病部形成黑色或褐色的锈状物。黑粉菌多以冬孢子附着在种子

3、上、落入土壤中或在粪肥中越冬,黑粉菌种类多,侵染方式各不相同。锈菌的生活史在真菌中是最复杂的,有多型性和转主寄生现象。锈菌形成的夏孢子量大,有的可以通过气流作远距离传播,所以锈病常大面积发生。锈菌的寄生专化性很强,因而较易获得高度抗病的品种,但这些品种也易因病菌发生变异而丧失抗性。非侵染性病害1、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一般来说,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气候因素所致; 病害产生明显的枯斑、灼烧、畸形等症状,又集中于某一部位,无病史,多为使用农药、化肥不当造成的伤害; 植株下部老叶或顶部新叶颜色发生变化,可能是缺素病,可采用化学诊断和施肥试验进行确诊;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

4、,表现生长不良或有系统性的一致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 日灼病常发生在温差变化很大的季节及向阳面。 有时在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病部位有腐生性菌类,需进行接种试验来确定病原的种类。2、 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只要诊断正确,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相对较为简单,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即可。如营养失调,可增施缺乏的营养元素,改善土质,调节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或进行根外施肥,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即可。对于水分失调,应及时、合理排灌;对于有害物质,可根据有害物质种类,采取消除大气污染源,及时通风换气,种植和培育抗污染的作物和品种,严格按农药使用说明用药,不用污水浇地等措施; 防治温度不适造成的伤害,可采用调节播种或移

5、栽期,用遮阳网等降温,用地热线、塑料薄膜及中耕等措施来增温保温。3、 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性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营养物质的争夺。一般来说,全寄生植物比半寄生植物的致病能力强。如菟丝子和列当,主要寄生在一年生草本植物上,可引起寄主植物黄化和生长衰弱,严重时造成大片死亡,对产量影响极大;除了争夺营养外,有些寄生性植物如菟丝子还能起桥梁作用,将病毒植原体等从病株传导到健康植株上。一些寄生性藻类可引起园艺植物的藻斑病或红锈病,除影响树势外,还能影响果品的商品价值。4、 寄生性植物的防除(1) 菟丝子和列当要严格实行种子检验检疫,杜绝其种子随作物种苗传播;有条件的地区可与非寄主

6、植物进行轮作和间作,防治列当还可以通过种植诱发植物降低其密度;在发生早期可采取人工拔除方法减轻危害;也可用除草剂进行防除。防治菟丝子还可用炭疽菌制成的生物制剂在危害初期喷洒防治。(2) 桑寄生和檞寄生主要采取人工连年彻底砍除的方法进行防治,冬季是砍除的较好季节。另外,还可以用硫酸铜、2,4和氨基醋酸等进行化学防除。(3) 寄生性藻类首先要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要增施肥料,促进植株生长,减少损失;增强寄主的生活力和抵抗力;必要时可喷洒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等铜制剂或石硫合剂等来防治;发病后要搞好田园卫生,早期摘除病枝叶。植物病毒1、 植物病毒的致病作用:分子水平上干扰植物正常的生长代谢叶绿素破坏

7、或合成受抑制呼吸作用反常激素代谢异常酶活性变化:氧化酶类、与蛋白合成酶2、 防治策略: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使用无病毒苗木(含检疫和脱毒处理)防止介体和人为传播拔除田间病株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性调整播期(避病或避开介体传播高峰)田园卫生(清除中间和杂草寄主)药剂防治(调解植物生长、缓解症状)基因工程抗病毒植物品种培育3、 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1) 症状特点只有明显的病状,不表现病征病状:变色:花叶、斑驳、黄化和碎色(黄瓜花叶病、烟草花叶病等)坏死:枯斑、环斑、系统坏死(香石竹蚀环病、水仙黄条病)畸形:叶片皱缩、叶缘卷曲、植株矮化(2) 症状的复杂性与其他病害的相似性,如其它黄化症、缺素症、除草

8、剂为害同病异症与异病同症隐症:已经显症的植株,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症状消失的现象。潜伏侵染:病毒侵染后,在植物体内增殖,但植物不表现症状的现象。(带毒者:受到侵染而不表现症状的植株)4、 由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在症状上有何特点?不形成外部病征,只能看到病状。病毒病害的病状以系统性变色、畸形和局部性坏死斑点为主,少有萎蔫、腐烂等症状。症状往往从幼嫩的部分开始,在老叶片上往往不产生明显的症状。变色往往伴随或多或少的畸形,症状在整株或叶片分布往往不均匀,与组织的发育状态有较密切的关系。5、 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在症状上的异同?病原真菌: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特别是在病斑

9、上常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病征。细菌:主要症状有坏死、腐烂、萎蔫和瘤肿等,少有褪色或变色;有的还有菌脓溢出。在田间: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恶臭味。病毒:不形成外部病征,只能看到病状。病毒病害的病状以系统性变色、畸形和局部性坏死斑点为主,少有萎蔫、腐烂等症状。症状往往从幼嫩的部分开始,在老叶片上往往不产生明显的症状。变色往往伴随或多或少的畸形,症状在整株或叶片分布往往不均匀,与组织的发育状态有较密切的关系。共同点:植物的正常生理机制受到干扰;生物因素引起;侵染性病害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及线虫1、 细菌病害特点

10、:主要症状有坏死、腐烂、萎蔫和瘤肿等,少有褪色或变色;有的还有菌脓溢出。在田间: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恶臭味。植物菌原体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变色和畸形,包括病株黄化、矮化或矮缩,枝叶丛生,叶片变小,花变叶等。2、 原核生物病害诊断和病原鉴定(1)症状识别:病状:黄化,丛枝,花变叶,叶变小,矮化/缩植原体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细菌病征:菌脓、菌粒、菌膜(2)室内镜检:徒手切片菌溢现象(细菌病害特有)(3)分离培养和初步检验(4)致病性检测病原鉴定:细菌学性状、选择性培养基、分子技术3、 植物细菌病害的防治:检疫措施

11、抗病品种栽培措施:轮作、灌溉方式物理防治:种子汰选、温汤浸种化学防治(杀细菌剂):种苗处理、土壤消毒生物防治(用K84防治桃树根癌病)4、 植物病原线虫及其所致病害特点(1)病原线虫的特点:寄生性:专性寄生,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寄生部位:90%寄生在植物根内或土壤环境中,10%寄生在植物的地上部趋化性:线虫通过头部的化感器,接受植物根分泌物的刺激,朝向根的方向运动。(2)症状特点顶芽、花芽坏死,茎叶卷曲或组织坏死;根部:生长点破坏,停止生长;形成瘤肿、根结或丛根;地下茎:组织坏死,引起整个块茎腐烂。植株生长衰弱,矮小;发育缓慢。叶色变淡,黄萎;形成种瘿、叶瘿病害的发生与发展1、 病原物实现致病

12、性的方式:(1)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2)分泌各种酶类,消解和破坏植物组织和细胞,侵入寄主并引起病害。(3)分泌毒素,使植物组织中毒,引起褪绿、坏死、萎蔫等不同症状。(4)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或干扰植物的正常激素代谢,引起生长畸形。2、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寄生性和致病性不是同义词。寄生性的强弱和致病性的强弱没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一般来讲,病原物的寄生性越强,其致病性相对较弱;病原物的寄生性越弱,其致病性相对越强。3、寄主范围与寄生专化性:一般来说,严格寄生物的寄主范围较窄;弱寄生物的寄主范围较宽。同一寄生物的群体在其寄主范围内,常因对营养条件的要求不同而出现明显的分化寄生专化性。4、寄

13、主植物的抗病性:(1)定义: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活动的能力,是寄主的一种属性。(2)类型:免疫、抗病、耐病、感病、避病。(3)抗病性机制:(先天固有、后天诱导)结构抗病性是机械的阻碍作用,利用组织和结构的特点阻止病原物的接触、侵入与在体内的扩展、破坏。生物化学抗病性是植物的细胞或组织中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产生对病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来抑制或抵抗病原物的活动。5、 侵染过程(病程):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侵入前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潜育期的长短与病害流行有密切关系。潜育期短,一个生长季节中重复侵染的次数就多,病害容易大发生。6、 病害循环:指侵染性病

14、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初侵染和再侵染、传播、越冬和越夏侵染过程:病害在植物个体上的发生的过程病害循环:病害在植物群体上的随生长季更替的过程7、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1) 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的过程。(2) 方式:寄生、休眠、腐生等。(3) 场所:土壤、植株、繁殖器官、病残体、介体昆虫等。8、 病原物传播方式:自然动力、主动传播、人为传播。9、 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次侵染或初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完成侵染过程,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

15、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次侵染或再侵染。10、了解一个病害是否会发生再侵染有什么意义?病害有无再侵染是制定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的重要依据。对于只有初侵染的病害,设法减少或消灭初侵染来源,即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有再侵染的病害不仅要减少或消灭初侵染来源,还必须采取其他防治措施防止再侵染,才能控制病害的发展和流行。11、病原物生活史和病害循环的区别:(定义)病原生活史:可定义为物种的生长、分化、生殖、休眠和迁移等各种过程的整体格局。病害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病害循环和病原物的生活史是不同的。但是二者又是有联系的。研究病害循环必须了解病原物的生活

16、史,因此研究病原物生活史是研究病害循环的基础。研究病害循环是植物病理学的中心问题,也是研究病害防治方法的依据。抓住其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中断病害循环的有效措施,才能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病害流行学1、 病害流行三要素:病原、寄主、环境条件。2、 病原物:致病力:数量:对于只有初侵染的单循环病害,其发生与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侵染菌源的数量。如:瓜类枯萎与根结线虫病。对于具有多次再侵染的多循环病害,其发生与流行程度取决于初侵染菌源的数量、再侵染次数和病原物的繁殖速率及存活能力。如:白粉病与霜霉病。有效传播:大量病原菌的有效传播是病害必须具备的条件。3、 寄主植物:品种的感病性;种植面积。4、 环境条件

17、:气象条件及持续的时间;耕作栽培条件。5、 单年流行病害:大多再侵染(多循环病害)。锈病,白粉,马铃薯晚疫,黄瓜霜霉。积年流行病害:(单循环病害)。黑穗病,粒线虫病,果树根病。6、病害预测方法:经验法、专家评估法、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柯赫氏法则1、 步骤:(1) 可疑微生物与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2) 从病组织处进行分离,得到该微生物的纯培养,并记录其形态特征;(3) 将所得到的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的健康植物上,在接种植物上表现与该病害相同的症状;(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必须再分离到这种微生物,并获得纯培养,而且它的特征与第2步所得到的纯培养的特征完全一致。2、 应用:罕见或新

18、病害的病原鉴定3、 意义:病原物的确定为病害的研究及防治指出了方向;柯赫氏法则的提出使植物病害诊断上升到科学研究的阶段。4、 局限:建立在微生物学基础上;只适用于由单一病原物引起的病害。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1、 病害诊断重要性:病害诊断是防治病害的前提,只有正确诊断病害发生的原因,确定病原物的种类,才能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2、 主要依据:病害症状观察、发病规律、病原鉴定(镜检、柯赫氏法则、问询及文献查阅)3、 区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病害:病征、传染性(分布、过程)、环境特殊变化、特殊症状(药害、缺素、遗传病)各类病害特点:(1)非侵染性病害:a田间一般为较大面积的

19、均匀发生,没有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的过程。由于高温引起的日灼或喷洒农药不当造成的药害等引起局部病变例外。b症状只有病状没有病征。发病情况与环境条件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c无明显的发病中心和中心病株,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恢复(环境条件改变)。侵染性病害:a具有传染性,在田间发生时,往往由一个发病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即具有明显的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b通常有病征。区分各种侵染性病害:症状(病征);传播方式与病害分布;特殊症状(细菌:油渍或水渍状、菌脓和喷菌现象)(2)病毒类病害:a病毒和类病毒引起的病害都没有病征,病状具有显著特点,如变色(黄化、花叶)、畸形(小叶、丛枝)等全株性病状。这些病状首先从分枝顶端开

20、始,然后在其他部位陆续出现。b传播方式c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粒体的形态和用血清学方法等进行鉴定。d植原体病害多以黄化、丛枝、花器返祖为特色与病毒病害相区分。(3)线虫病害:a症状特点:植株一般多表现为植株矮小、畸形和腐烂。b线虫病害的病原鉴定:一般是将病部产生的虫瘿或肿瘤切开,挑取线虫制片或做病组织切片镜检。c诱集(4)菌物类: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特别是在病斑上常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病征。(5)细菌: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见一层黄色或乳白色的脓状物,干燥后形成发亮的薄膜即菌膜或颗粒状的菌胶粒。一般细菌侵染所致病害病部,无论是维管束系统还是薄壁组织受害,都可以通过徒手切

21、片看到喷菌现象。4、一般步骤:(1)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症状识别与描述;询问发病过程和病史;生态环境的调查(对比)】(2)致病因素的鉴定【诱发镜检;柯赫氏法则;病原物种类鉴定;诱因试验】(3)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直择法;排除法】(4)结论的检验【试验及防治效果的观察】5、诊断实例:(1)发病植物上的病状和(或)病征很明显,则病害的种类较易识别。通常属于地上部发病。(2)几种病害引起的症状相似,这时主要依靠病征及发病规律来区别。(3)没有病征,或病征不明显,这时主要依靠对田间发病规律、农事操作、环境变化等等因素的综合判断。.番茄病毒病症状像病毒侵染所致病害;发病规律方面,没有由点到面的传染过程,小

22、叶表现的畸形症状基本一致。 番茄生产中,尤其是温室大棚中,为了提高坐果率会使用激素蘸花的措施。 田间问询调查结果。田间问询调查结果。(生长期温度低造成花打顶)植物病害的防治1、 我国植保工作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从经济、生态和环保方面出发,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 病害防治发展过程:单一防治:农药的3R效应(残留、抗性、再度猖獗);植保系统工程;持续植保()4、 防治原理:回避、杜绝、抵抗、铲除、保护、治疗。5、 综合治理措施及其特点:(1)植物检疫:法规性、预防性、国际化。(2)农业防治:通过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的合理应用,调节病原物、寄主及

23、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基本、最经济)(3)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对许多难以运用农业措施和农药防治的病害,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防治途径。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避免或减轻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的残毒和环境污染问题。(4)生物防治:利用对植物无害或有益的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影响或抑制病原物的生存和活动,压低病原物的数量,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优: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影响极小;活体生物防治对有害生物可以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而且不易产生抗性问题;生物防治的自然资源丰富,易于开发,生物防治成本相对较低。缺:作用效果较慢,有害生物大发生时常无法控

24、制;受气候、地域和生态环境的限制,防治效果不稳定;目前可用于大批量生产使用的有益生物种类还太少,通过生物防治达到有效控制的有害生物数量有限;生物防治通常只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的危害水平,对于一些防治要求高的有害生物,则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5)物理防治:通过热力处理、射线辐射等物理方法处理种子、苗木和土壤等,清除、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6)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优点:使用方法简便,效率高,见效快,可以用于各种有害生物的防治,特别是有害生物大发生时,能及时控制危害。缺点:残留污染环境;杀伤天敌,破坏生态;产生抗药性。4、 化学防治基本原理: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化学免疫;钝化作用。5、 如何

25、合理使用农药?为发挥药剂的效能,做到安全、经济、高效。任何农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应做到对“症”下药。正确选用农药种类。要科学地确定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次数和间隔天数。 提倡合理混用农药,做到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对象,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费用。6、 产生抗药性原因及治理措施?原因:主要是长期连续多次使用单一药剂的结果;同一药剂使用浓度的不断提高,也能加速病原物抗药性的产生。治理:交替用药和混合用药。蔬菜病害1、 十字花科三大重要病害: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茄科蔬菜的灰霉病、疫病、茄子黄萎病、番茄病毒病。葫芦科蔬菜的霜霉病和枯萎病,瓜类疫病。保护地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生长期白粉病、

26、灰霉病、菌核病、青枯病、枯萎病。2、 十字花科三种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及原理(1) 霜霉病:病原:寄生霜霉(卵孢子)低温高湿用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a利用抗病品种;b加强栽培管理:(农业防治)重病区应合理轮作;适期晚播,并注意合理密植;高垄栽培,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清洁田园:结合间苗剔除病残植株,收获后清园深翻;加强水肥管理:合理灌溉科学施肥;c选用无病种子并对种子进行药剂消毒。d药剂防治:(化学防治)加强田间检查,重点检查早播地和低洼地,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喷药保护,控制病害蔓延;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瑞毒霉、代森锰锌和双脲锰锌、霜脲氰等。喷药要以叶背为重

27、点,同时应注意不同类型化学药剂的交替使用。(2) 软腐病:a栽培管理:高畦种植、与谷类轮作、适期播种、增施底肥,清洁田园;b防虫:天敌、设防虫网;c抗病育种;d药剂防治:农用链霉素、敌克松、代森铵等。(3) 病毒病:a选用抗病品种,选留无病种株;b防蚜虫驱蚜:银灰色反光薄膜、铝箔纸避蚜药剂:吡虫啉类等药剂c栽培管理播种期:避开蚜虫迁飞期,避免与十字花科连作或邻作加强苗期管理、加强肥水管理(4) 三大病害防治要点:抗病品种栽培管理:轮作、播期、垄栽、拔除病株防虫药剂防治:播种期:种子处理播种期:种子处理成株期:注意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3、 影响保护地蔬菜灰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气象因素:温度、

28、湿度、光照 栽培管理:重茬、土壤粘重、氮肥过多等导致保护地湿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均易使病害加重或流行。防治:a清理田园,进行苗床处理,减少菌源量。(旧床土消毒、棚室熏蒸)b加强管理,重视生态防治晴天晚放风,保持较高湿度,使棚顶露水雾化;下午加大放风量,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夜间适当提高室温,减少叶面结露。c药剂防治:在发病之前和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选用乙烯菌核利、克霉灵、百菌清等;保护地可选用烟雾剂、粉尘剂进行喷粉或熏蒸。4、 冻害发生时如何防治蔬菜病害。a及时排涝、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和环境的湿度,抑制病害发生。对于大棚栽培的蔬菜要注意合理防风。b清除植株病残体,在田园外集中深埋、烧毁处理,减少病菌

29、感染来源。c喷施抗病诱导剂,增强植株的抗病性。d重病田块要及早进行药剂防治。5、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害循环是什么?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种薯。双季作地区:土中的病菌,病残组织及自生苗。再侵染:发病叶片上产生的孢子囊。6、 马铃薯生产中有哪些病害发生?如何防治?(1) 马铃薯晚疫病:a抗病品种b栽培管理c药剂防治。波尔多液;安克、双脲氰、普力克和代森锰锌等。d喷施亚磷酸溶液7、 马铃薯生产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1)抗病品种的利用a.垂直抗性与水平抗性的利用b.抗性与农艺性状的问题(2)品种退化(3)气象因素对病害与产量的影响(4)病菌抗药性的问题8、 马铃薯主要病害综合防治。a合理利用抗病品种

30、;b健康的种薯?脱毒种薯;c栽培措施:轮作、深耕、肥水、除草、及时拔除病苗;d防虫;e药剂防治;f及时杀青防止病害扩展。9、 如何综合防治生菜菌核病(需要高湿)、病毒病及霜霉病?a实行轮作制度;b选用无病种子,选用抗病品种或进行种子处理;c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防治虫害,减少伤口;d适时收获;e药剂防治:种子、苗床期、大田期、储运期。果树病害1、 主要病害及防治:(1) 苹果树腐烂病(枝干病害):应该以增强树势、彻底刮治病斑、减少冻伤和防护伤口为主。a加强果园管理,培养树势,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特别是增施有机肥,合理控制产量,适当疏花疏果,避免大小年现象,避免掠夺性生产。b修剪应尽量晚,以利伤口愈合,修剪后,对较大的伤口及时进行涂药防护,清除病残,减少田间病菌数量。c对已发生的病斑应及时刮治,刮除病斑的同时,涂药治疗。如:高效愈合剂、代森铵等。d冬前防冻,落叶后至封冻前,用石灰涂白剂对果树主干和大枝进行涂白。e化学防护,可用10度石硫合剂等。f对发病严重的植株,刮治后,可通过桥接延缓树体的衰退,延长植株的寿命。(2) 果树根癌病:a苗木检疫b加强栽培管理,解决土壤带菌,减少伤口的形成c抗性品种利用d生物防治保护伤口e切除癌瘤(3) 柑橘黄龙病(系统性病害,韧皮部杆菌属,嫁接或木虱传播):a实行检疫b建立无病苗圃,培养无病苗木(无病接穗的获得茎尖脱除病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