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6 ,大小:81.02KB ,
资源ID:6797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797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启航20天20题.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启航20天20题.docx

1、启航20天20题2010启航20天20题目录第1 题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试运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其完善的意义。 第2 题200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当前我国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第3 题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剖析构

2、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第4 题近年来,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先后改制上市,初步构建了现代产权制度。试分析构建现代产权制度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第5 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试分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哪些方面为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3、第6 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和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说明应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7 题在分清敌、我、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同其他阶级的关系,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试分析近代中国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是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第8 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试结合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9 题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

4、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自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结合邓小平理论的有关阐释以及当前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当前应如何进一步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10 题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了成立“联合政府”的政权主张。与此同时,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政权主张。试分析三种不同政权主张的实质。 第11 题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结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分析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意义。 第12

5、 题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结合实际说明当前我国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第13 题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军队建设经验。结合中国革命过程中武装斗争的实践,说明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其对新形势下人民军队建设的启示。第14 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15题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试分析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

6、系。 第16 题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矛盾。试结合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第17 题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结合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说明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本依据。第18 题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试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的特点,说明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第19 题从“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再到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

7、旨。试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这一根本宗旨的理论基础。第20 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试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析当前应当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附录部分一、全球气候问题及其应对二、欧盟成立50 周年三、多极化趋势下多边机制的兴起四、美俄外交与独联体国家纷争五、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第1题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试运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其完善的意义。相关材料1:质量互

8、变规律1.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是通过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展开的。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新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 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 量变与质变告诉我们,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求实精神,要把远大目标与求实精神结合起来。(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有力武器。“激变论”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只承

9、认量变而否认质变,其共同的特点在于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相关材料2:三步走战略进程中的“小三步走”战略1. 三步走战略 战略目标(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战略时期:从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约七十年。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 三步走战略进程中的“小三步走”

10、战略。战略时期:2000年左右到2050年左右,约五十年。战略步骤:“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摘自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报告”)3.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为我国制定的一个循序渐进、互相衔接的发展战略步骤,它具有的特点是:(1) 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2)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3) 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富强是首要目标,是指经济

11、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争取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民主是一个国家政治上现代化的标志,要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100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关材料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 关于战略发展阶段的判断:“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

12、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2)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4)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 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从进入小康社会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

13、面建设小康社会,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系统和科学。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相关材料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1. 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更高目标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

14、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GDP总量翻两番变为GDP人均翻两番,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样的要求,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人均GDP提高,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3.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我们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

15、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相关材料5:关于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分析1. 理论依据分析(1) 由贫穷落后到解决温饱,由温饱到小康,再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量上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的量的扩张的过程。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准备,后一步骤是前一步骤的必然结果。(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也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

16、飞跃的过程。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是一个质变和飞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这个新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量的积累,最终实现新的质变和飞跃。21世纪新的小康局面,本身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生动体现。2. 现实依据分析在总体达到小康之后,还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第2 题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

17、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当前我国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点1 :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1.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就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是:(1)部门内部的竞争。由于同样的商品只能卖同样的价钱,因此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必然在部门内部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这种竞争在推动技术革新和生产力进步的同时,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引起和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2)部门之间的竞争

18、。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当某个部门发展不足,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时,必然在市场上表现为产品供小于求,价格上涨,从而更多的资本会进入这个行业,引起生产增加,直至满足社会总资本运行的需求,相反,当某个部门发展过快、产品过剩时,部分资本会退出这个行业,使该部门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上涨,直至该部门生产与其它部门相协调。(实质上,这也是平均利润规律的作用机制;利润较高的部门吸引着新的资本进入,生产扩大,供给增加,从而商品价格和利润率都有所下降的趋势。相应的,处于利润率较低部门的资本则有减少的趋势,随着生产萎缩和供给的减少,商品价格和利润率都有上升的趋势,如此反复,各部门利润率

19、就会出现平均化的趋势。)2.价值规律调节的盲目性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价值规律的调节具有盲目性。由于生产者的盲目性,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总是滞后的,是一种事后的调节。因此,国家应充分发挥预见性好、资源动员能力强的优势,利用各种调控手段,引导资源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更有序地流动。(2)价值规律调节存在盲点。国民经济的某些战略部门(如粮食生产、高科技开发等行业),由于存在高风险、低利润等问题,私人资本往往不愿意涉足,价值规律的调节对这些部门失去意义。此时,国家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对战略部门的生产予以必要补贴,甚至进行直接投资,确保国民经济的战略利益。相关知识点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20、的宏观调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宏观调控的理论和现实依据(1)理论依据: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2)现实依据: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发展的实践看,我国经济经历了几次波动,这表明社会主义条件下搞经济建设,同样要面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样要应付价值规律调节的盲目性和破坏性。2.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主要手段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一是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包括通过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杠杆进行的调控。经济手段有利于发挥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二是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法律手段可以有效的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三是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它的特点在于:直接、快速。注意: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

22、进行调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发挥各种手段的整体功能。3.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逐月攀升,货币供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资产价格高涨,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加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包括:一

23、是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继续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二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三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四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相关知识点3 :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1.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

24、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其中,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币量相适应。2.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全社会流通中的货币总额。货币供应量该与货币需要量相适应,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了货币需要量,货币就会贬值,价格就会普遍上涨,这种经济现象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危害包括:价格上涨导致社会动荡和人心不安等;传递错误价格信号,

25、破坏市场机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3.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一是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贴现率(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减少信贷总额。二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抑制部分行业的过快增长。控制政府支出,逐步减少财政赤字。三是整顿市场秩序。及时发布商品供求和价格消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的价格实行强制性控制或管理。第3 题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剖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相关知识点1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

26、间的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一,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

27、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首先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4.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一,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

28、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第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是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

29、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反对“左”的或者右的错误倾向时,要注意和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相关知识点2 :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矛盾普遍性原理,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努力解决矛盾。)2.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性: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

30、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矛盾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3.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1、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4.我国具备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条件。(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城镇化加快发展,市场潜力巨大。(2)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3)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4)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

32、入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相关知识点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意义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扩展为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