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5.11KB ,
资源ID:6814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814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词五首教学设计 1.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词五首教学设计 1.docx

1、词五首教学设计 1初中(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学校 主备教师 审核人 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日期课型新授课题词五首课时共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的不同艺术风格和两大流派。2背诵词五首。过程与方法目标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2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 3学习运用比较法鉴赏涛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跨越时空,同古人心灵交融。理解古人的情思,学习他们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献身的传统精神和求真求美的创作态度。教学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

2、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教学难点吟咏品读词作,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诗歌内涵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2.比较教学法 3描述法 4供料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教学图片教学过程(通案)个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李清照的诗歌留存很少,但从“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断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等诗句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作家的爱国思想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得更加鲜明激烈,对于南宋朝廷苟安半壁的可耻行径,诗人是十分愤慨的。(3)、美的意境。船尽江空。希望落空。这时映人思妇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本无意,流水本无情,但此刻却顿生情意:斜阳欲落未落,

3、对思妇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她的心情,悄然无语。悠悠逝去。白频洲依旧,而离人不归,怎不叫人柔肠寸断?这两句融情于景。含意隽永,引人沉思遐想。“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只载船离恨向西洲。”苏轼虞美人“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历代文学大家是如何评价的呢?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唐宋词百首详释评曰:“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占绝唱。”王方俊唐宋词赏析称:“全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无论是直抒愁苦

4、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提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须重点品味。按常理来说,愁锁眉间与愁聚于心是完全一致的,唯其在心,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但作者将本属一致的东西说成此长彼消的东西,形象地描绘了希冀排遣万千愁绪而又无计消除的无奈显现愁情之深。教学要点重点鉴赏望江南武陵春。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问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整体感知,理解词意;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画,品味词作的意境美;比较两首词,把握婉约词的风格特点;延伸拓展,深化对婉约词的风格的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

5、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二、资料助读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1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温庭筠(公元8128707)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花间词派:五代西蜀

6、的一个词派。以后蜀赵承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词在晚唐。受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特色,走上了剪翠裁红、调脂弄粉的歧途,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五代西蜀的赵承祚收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成花间。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2婉约派: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两大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发扬柳永词铺叙、描写的特色,又吸取东坡词个性

7、鲜明的长处。融为一体,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在内容上坚持“词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里,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她和丈夫避兵江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流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详。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以歌颂诚挚的爱情为主

8、要内容,如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还有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词,描写自然景物,轻快活泼,富有生趣。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写得深沉哀痛。永遇乐(落日镕金)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达了对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这些作品反映了南渡时期背乡离井者的共同感受,有一定现实意义。她的金石录后序是一篇出色的自传体散文,为我们了解和进一步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她还另有词论一篇,对北宋词家多有批评、强调音律。崇尚典雅,严格区分诗词界限,反对以诗为词,指出“词别是一家”的独特见解。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词,

9、今人辑有李清照集。三、师生共同赏读望江南1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动漫flash,女声朗诵,字音同现。(2)选一男生示范朗读,教师提示语速及重音。(3)学生练习朗读,要读得情真意切,忧伤邈远。2解读词句,理解诗意。明确: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梳洗罢”一句概括了思妇在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独倚望江楼”写思妇独自一人斜靠在江楼上眺望归人。“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思妇喜愁相伴的心理活动,江上船只来往不断。归人有盼;然而船只少留难驻,悠悠前行。“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转入写景;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肠断

10、白频洲”句,只见水边一片白频洲。令人愁思满怀。3.发挥想象再现诗词画画,体会词作的内涵,感受词的画面美。(1)教师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词作内容转化为几幅画面,分成几组镜头,制作成电影脚本。 (2)学生自由发言。师生起点评。示例:镜头: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镜头二:船帆。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镜头三:夕阳、江水。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镜头四:白颇洲。芳草萋萋,赖花摇曳,幻化出情侣

11、依依惜别的画面。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4.赏读词作,品味美的语言、美的构思、美的意境。示例:(1)、美的语言。美在精练、全语仅仅27字,却写得情韵兼胜。首句三字,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这不是一般人晨起梳妆。而是思妇在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时一种喜悦和激动的情绪反映,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似乎都已成为过去,等待她的将是如意郎君的归来。这三个字,生动地表现了这个女子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梳洗罢”到斜晖欲下,随时间的推移,独倚江楼的女子眼里、心中,除却陌生的江帆外,再无旁注,其情之痴。其情之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2)、美的构思。美在情感的婉转起

12、伏,顿挫有致。思妇的情感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对往日相依相守的幸福时光的深沉追怀、久盼不归的痛断肝肠人物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教师总结:这首词,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笼罩着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栏、点点的帆船、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思,耐人玩味。既清新自然又含蓄凝练,别具一格,堪称精品。5延伸拓展。对照阅读。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跫(qing)音

13、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学生读诗,并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第一节写过客匆匆,像莲花一样纯洁柔美的江南女子等待着爱人归来;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思妇望“归人的孤寂心境;第三节点明涛题,“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希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蹲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因此是个“错误”。学生比较望江南与错误。明确:两首诗都写了思妇之苦,愁思之浓。望江南正面直写,错误借我的诚挚表白写思妇的相思之痛。6学生尝试背诵望江南。四、指导学

14、生自读武陵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多媒体显示相关教学图片和文字资料。文字资料内容如下: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午(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2学生自由朗渎词结合注释理解词意,同桌之间讨论交流。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再现画面。示例l: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

15、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春天终究还是弃我而去了。抬头看看。日已高,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我就会泪如雨下。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月散散心吧。哎,我真担心呀。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啊!示例2:红日高悬,东风骀荡,园林内的花枝上已谢残红,一片片绿叶正缀满树梢。一所古色古香的兼作书斋的闺房里,案头上堆着书史,妆台,上放着镜奁,旁边有一只宝鸭香炉,正袅袅不绝地吐着沉香的氤氲。一位衣着淡雅,才到中年的孀妇走出来望了望窗外,然后踱进妆台,想对镜梳妆,但又慵怠无

16、力。她喃喃自语,眉头稍舒继而又愁眉紧锁。4鉴赏诗歌。美点寻踪。教师相机点拨引申,多媒体显示:写愁名句集萃“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教师总结:全词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画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愁之多,深沉哀婉,堪称绝唱。5学生背诵武陵春。五、比较鉴赏,体会婉约词风师总结:婉约词描写的大多是歌乐宴饮以及生活中的个人情趣、恋情、愁思,抒写个人的荣辱悲喜。浯调婉转如小鸟呢喃,如秋日私语。语言细腻、小巧、精致,长于铺叙。六、布置

17、作业1背诵并默写两首词。2两首词中任选一首,任选一点,写一个鉴赏小片断。3任选其中一首,把它改写成一首散文小诗。4课外阅读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品味写愁的技巧。学生自读材料,了解作者生平及词的流派学生欣赏优美画面,静听悠长柔婉的朗读。学生练习朗读,要读得情真意切,忧伤邈远。学生对照注释,疏通问句,感知词意。学生交流.(1)合理想象,将词作内容转化为几幅画面,分成几组镜头,制作成电影脚本。 (2)学生自由发言。师生起点评。学生自主鉴赏,并自由发言。学生读诗,并讨论交流。学生比较望江南与错误。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背诵望江南自读材料,了解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渎词结合注释理解词意,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18、。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再现画面。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点评。生1:这是一首写闺情的词。我国古代写闺情的诗词很多。但绝大多数是男性诗人代言,比温庭筠写望江南,而此词却是女词人写自己,感情更深切,描写更细腻,文辞更清新,有较强的感染力。生2:这首词构思新颖独特,生动真切地再现了暮春寡居的凄婉情思,起伏跌宕,曲折多变。上阕写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下阕一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承上阕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的时刻,她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措辞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一

19、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浓重愁绪作了铺垫和烘托。“只恐”又转,颇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状,满腹的愁绪又一次弥漫心头。反复咏唱,一转一深,从而将细腻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生3:这首词抒情方式独特。“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吹花落,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红满地,春愁满怀,情景交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抒胸臆,一改含蓄为直露,这时情怀使然,汹涌澎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由宣泄。生4:这首词写愁方法独特。通过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来写愁:“日晚倦梳头”,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打扮,反映了词人灰暗的心境和阑珊的意绪:“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欲诉无人唯有借两

20、行热泪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夺眶而出的泪,是内心万重忧愁的外在表露。运用新奇的比喻写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同人却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学生背诵学生自选角度品评望江南武陵春。生1:两首词都写闺情,都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武陵春除此之外,还包括家国之恨、故国之思,情感较为深广。生2:两首词都细腻生动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宛转起伏,富于变化。望江南反映了思妇喜悦、急切、兴奋、失望、伤心、哀怨的心理变化。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历片刻的轻松,终于忧愁难遣。生

21、3:两首词情景交融,有独特的意境美。夕阳有情。流水有意,是心灵的抚慰;风停花谢尘留香,是伤春,更是伤己。人景情水乳交融。生4:两首词都属于婉约词。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板书设计望江南时间:从早到晚 事件:梳洗罢,登楼盼人归。景物:楼头、帆船、斜晖、江水,和白频洲。人物情感(变化):希望失望绝望武陵春时间:日晚。 事件:倦梳头。景物:风、尘、花、泪、双溪、舴艋舟 人物情感:思念、绝望课堂检测见“对比阅读”环节教学反思本课设计上,我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情,体会写法。同时又注重学生自己思考、讨论,重点知识以练习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赏析。第三,注重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会。不足之处是,对诗词本身的美感体验不到位。说明:1、此表格内容是一个大致的基本框架和要求,学科可以依据内容具体安排,灵活掌握。 2、表格所填充内容,可以不受篇幅限制设计页码。 3、所备课时要符合课标要求、学情,尽可能完整。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