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13KB ,
资源ID:6850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850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十年校庆演讲稿.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十年校庆演讲稿.docx

1、八十年校庆演讲稿八十年校庆演讲稿第一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骄傲,我是巴蜀人还记得四年前的那个盛夏,我带着憧憬和展望来到了巴蜀,和所有新教师一样,我们所有新成员都没有陌生的感觉,因为巴蜀很容易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在这里,每一位领导和老教师都以长者的仁爱关心着我们,以智者的智慧启迪着我们,以一个在教育事业上默默耕耘,几十年如一日的行者的身份感动着我们,在他们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梦想中的自己,燃烧着一试身手的冲动,我在心底重复着年轻的誓言: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我骄傲,我是一名巴蜀人。我为有这样的充满关爱的大家庭,为有这样的激发我们热情的沃土而

2、骄傲。在巴蜀有一种情叫做牵挂,有一种爱叫做奉献,有一种信仰叫做坚守。我还清晰的记得初20XX级的一位老前辈郑荣涛老师,刚开学不久,郑老师感觉到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治疗,病床上郑老师总是一支手打着吊针另一支手拿着教案,我们知道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学生,每一次有老师去医院看望他,他总是满怀歉意的说:让帮我带班的老师再坚持下,我很快就能回去了。我们知道他最牵挂的还是他的学生。20XX年5月,我们再次走进郑老师的病房,眼前的一切让所有人都揪心,我们无法相信,眼前这位瘦骨嶙峋,面色苍白的老人竟是那位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在办公室里谈笑风生,在操场上和年轻人挥汗如雨的郑老师。正当大家难过时,郑老师的话让我们更

3、加痛心,“孩子们要中考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给他们上语文课。”善良的郑老师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不知道自己已经危在旦夕,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牵挂的仍然是他的学生。半个月之后,郑老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孩子们照毕业照时,他们自发的给班主任的位置空了出来,那是留给郑老师的。我在心底一直默念着,教书是福,大爱无疆,我骄傲,我是一名巴蜀人。我为有这样的执著坚守无私奉献的同事而骄傲。在巴蜀有一种幸福叫做尊重,有一种力量就做信任,有一种快乐就做收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幸福感来自于得到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信任,也许是他们清晨传来的朗朗书声,也许是他们深夜埋头苦读的身影,也许只是作业本上的红五分

4、,也许是他们博得状元的大红喜报,也许是他们毕业后大洋彼岸的一封电邮,也许只是留在我办公桌上的一张小纸条,但这都是我骄傲的理由。我骄傲我是一名巴蜀人,我为有这样勤勉奋进,懂得感恩的孩子们而骄傲。在巴蜀工作的越久,越会被他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沧桑的历史所吸引。巴蜀您在烽火连天的岁月,用信念铸造我们救亡的民族魂,红旗招展的时代,您用知识激励起一颗颗热切的报国心。我们似乎看到了枇杷山下那曾经刻在“湘院”上的“公正诚朴”,似乎听到了周恩来总理在学校操场上演讲的回声,。八十年的沧桑见证了每一位老巴蜀的青春,八十年的辉煌记载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骄傲。八十年的砥砺,我们的巴蜀早已风雨如磐、桃李芬芳;八十年的奋进,我们

5、的巴蜀早已峥嵘如歌、气宇轩昂。我们在八荒风雨中奔跑,在四野群壑里呼啸,我们要高喊:我们来自中华的巴蜀,我骄傲,我是一名巴蜀人。第二篇:八十年校庆活动方案一、校庆目的以建校八十周年为契机,加强对外宣传二中,争取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继承二中优良传统,发扬二中精神,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师生面貌,增强我们再创教育教学辉煌的信心。二、校庆大致安排校庆分四个阶段初步宣传阶段范围:校内、区域内时间:xx年4月12月目的:让区内单位、各界多数人士知道二中将举办80年校庆,找到区内历届校友,收集校友信息、届别、历届负责人。深入宣传准备阶段范围:由区内扩大到市以上时间:20XX年1月12月。目的

6、:找到全国各地、海外校友,收集校友信息,形成文字材料,展示历届校友。高潮宣传阶段时间:20XX年1月8月鼓起精神,喜迎校庆时间:20XX年9月-10月。三、校庆资料准备校史组1.80年校史概况。撰写校史,突出重点,图文、照片并用。2.历任党政主要领导名单。简历、业绩、照片、通讯录、回忆录、寄语。3.历届校友名单。简历、业绩、照片、通讯录、回忆录、寄语。4.历任校友负责人名单。简历、业绩、照片、通讯录、回忆录、寄语。5.历任二中教职工名单。简历、业绩、照片、通讯录、回忆录、寄语。6.上述资料整理成册,a4小四号字打印。学校现状组1.现任领导班子成员简历、照片、业绩等。2.现有教职工情况。3.现有

7、学生、班级情况。4.区级以上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及各类优秀个人情况。5.区级以上优秀党团员。6.学生获区级以上奖励情况。7.学校管理情况。8.学校德育、学校教学。9.教育教学成果。10.校歌、校训。11.学校获区以上荣誉。12.学校硬件设施资料。四、校庆宣传宣传形式电视台、网络、报纸、展板、各类会议、报刊、广播、中英文并用、公示网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宣传主要内容二中光荣的历史、二中现在,各界的支持、领导的关怀。宣传阶段1.xx年4月12月,告知二中将于20XX年9月举办80年校庆,寻找校友届负责人,将于12月召开届负责人会。2.20XX年1月20XX年1月,深入宣传二中。3.20XX年1月8

8、月,对外宣传同时加大校内宣传,鼓励教师士气,增强我是二中人自豪感,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喜迎校庆。五、校庆校典校内流动影视、展厅,展示二中。展示二中艺术教育成果。校园环境布置。师生服装。校庆纪念册、纪念品。来宾签到册。请柬制作。会场、地点、布置。邀请领导并讲话。校长致辞,教师、学生、校友讲话。六、校庆所有资料珍藏。xx年4月为办好这次庆典,即日起开始校友信息登记活动,请您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及与您有联系的同学、好友的信息,在学校网站上登记,或以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形式告之校庆办,以便编印校友录;学校还将广泛征集校史文物、校友专著、纪念文章等;也拟邀部分校友来校作报告、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祝愿各位校友

9、万事如意,阖家幸福!第三篇:鲁东大学八十年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鲁东大学八十年校庆专题片解说词:远航黄海之滨,孺子湖畔,绿树红楼,掩映风华少年。在历史的记忆里,她从粉淡香清的梨花间走来,从抗战的硝烟里走来。她穿越历史,在胶东大地上走过了一段充满艰辛的路,走过了一段桃李芬芳的路。她以一点微光,燃成红烛满天,吟出华丽诗章。如今,她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鲁东大学。让我们在岁月的光影里,一起来回望她,鲁东大学,八十年来走过的光辉岁月。 一段片花1928年5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要“整理乡村师范”,要求各省在环境适宜的地点,设立乡村师范学校,以培养普及教育所急需的师资。一时间,各类乡村师范

10、学校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1930年10月,秋风涌浪,梨园飘香。在胶东半岛的千年古城莱阳城宣政院故址,一处新校址初步落成,校名也已经确定: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为二乡师。随着第一声上课钟声的敲响,这所学校发展的大幕由此拉开了。二乡师,以后一再被人提起的名字,就这样走进了中国教育、特别是山东教育的历史。二乡师从建立之初就云集了许多进步教师,吴伯萧、藏克家、何其芳等,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给二乡师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贫寒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4年2月,学校改名为“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莱阳乡师,校园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今年九十高龄的李济民1934年

11、进入莱阳乡师,回想起当年的求学经历,老人记忆犹新。莱阳乡师五级二班校友 山东省原机械厅厅长 李济民: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李济民进入莱阳乡师的第三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学校被迫停办,李济民和部分同学远走临沂。1938年,中国共产党胶东特委决定建立胶东公学,校址设在黄县中学,北海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专员、黄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曹漫之兼任校长。为了延续二乡师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功能,胶东公学专门设置了师范班。姜守迁、郑铭石等二乡师师生陆续转入胶东公学,胶东公学师范班就此接过二乡师的火炬,学校的发展历史由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当时的胶东公学因其文化课程设置的规范与教师力量的雄厚,被公认为是“

12、胶东最高学府”。胶东公学学生 我校文学院离休教师 高世政: 1940年以后,日寇扫荡的阴霾遍布山东半岛,胶东公学辗转迁徙,住辗盘、宿屋檐,风餐露宿,开始了流动办学的艰难岁月。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胶东公学共培养了6200多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山东、华东、东北、华北、华南以至朝鲜战场,为新中国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除了参军同学以外,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外事部门,成为各机关部门的中流砥柱。创作了家喻户晓名著林海雪原的曲波,散文作品雾中过三峡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作家江波等都是从胶东公学走出的毕业生。1946年7月,胶东行署决定以胶东公学师范部为基础,迁到莱阳建立

13、“胶东师范学校”。1947年秋,国民党发动内战,疯狂进攻胶东,学生被迫疏散,学校随后停办。1948年9月,山东省召开第三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胶东师范学校在莱阳复校,12月6日正式开学。两年后的1950年7月15日,胶东师范学校更名为“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从1948年到1956年,学校开办初师班和中师班,主要招收小学教师和小学毕业生,学校得到了稳步发展。1957年,学校发展到22个班,学生923人,教职工103人。一段片花1958年8月,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改为“山东省莱阳师范专科学校”。 伴随这一次更名的,是高等教育的大幕由此在胶东半岛上拉开,学校发展的音符也因此演进到波澜壮阔的新乐章。

14、1961年1月,在烟台南郊蓁山脚下,龙腾虎跃着一批奋战者的身影,一排简易房,几架地排车,他们肩扛手搬,建设出一个美丽的新家园,这就是刚从莱阳迁来的“烟台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7月,学校改为“山东省烟台教师进修学校”,两年后,国务院批准恢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校名。1977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十年间压抑的求知的渴望化作学习的动力,学子们争分夺秒埋头苦读。 1978年进入烟台师专的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张炜在一篇校园忆的散文里这样写道:1978年是人心思变、努力向上的特殊年代。当时人们还如饥似渴地学习。不论

15、是深夜还是黎明,只要走到校园里随便一个安静的角落,都会遇到那些埋头读书的人。阅览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图书馆永远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之一。厚重的文化积淀如种子一样酝酿着、孕育着,准备着,一旦遇到肥沃的土壤,马上就会落地生根,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经过四十余年的默默培土,饮誉海内外的“鲁大作家群”忽如火山喷发般迸发出炽烈的激情,一夜春风,摇曳起千树万树梨花。张炜、矫健、滕锦平、李尚通、曲波等,鲁大作家群枝繁叶茂。作家群的领军人物张炜,以长篇小说古船和九月寓言蜚声海内外。20XX年,张炜推出了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这是已知中外小说史上最长、最为卷帙浩繁的一部纯文学著作。此前,张炜曾获得20XX年度

16、美国总统亚太顾问委员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他也是迄今为止亚洲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家。当绿树红楼连在一起成为文学,当琅琅书声成为远走他乡学子的一片回忆,他们对母校的留念就变得愈发深沉而厚重。1978年入学的袁博平是英国剑桥大学首位中国大陆院士,如今已是剑桥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院院长。谈起母校,袁博平感慨不已。英国剑桥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校友袁博平: 有一种情怀淡如花香而又历久弥新,那是游子对母校的凝望。在他们的凝望中,学校再次迎来了新的历史转折:1984年1月,烟台师专更名为烟台师范学院。“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正是抱着这样一种突破和超越的信念,学校的发展逐渐驶入了

17、快车道。20XX年,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烟台师范学院,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的步伐加快了。五年后的20XX年,烟台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鲁东大学。一段片花如今的鲁东大学,占地2134亩,校舍建筑面积82.6万平方米。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设有19个学院、1个教学部、34个硕士点、61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52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83人、外国留学生89人。1323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6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6人。近年来,鲁东大学校园里荡漾着一股重视学科、重视学术、重视科研的清新空气,浓郁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氛围催熟了累累硕果。目前学校已

18、建成英语语言文学等9个省级重点学科与实验室,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回望过去的五年,学校科研成绩斐然,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4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4项、省部级课题152项,科研经费2200多万元;获得各类奖励305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9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0项;出版学术著作300余部;发表的学术论文6976篇,被sci、ei、istp收录821篇。耄耋之岁,当有贤者;百年名校,必有达人。在鲁东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亢世勇;全国优秀教师曲荣君、杨传路;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山东省教学名师俞祖华;有国务院特殊津

19、贴享受者高善民;有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刘晓华、于军。在学生中间,近年也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子,他们中间有20XX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30强娄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李静;20XX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0强戴日强。他们如一颗颗新星,与前辈们闪耀的星光遥相辉映,共同编织起异彩纷呈的星空。八十年,对于人生来说,已是垂暮之年,而对于一所期翼建立千年名校的大学来说,她才刚刚起步。八十年来,她日夜兼程,始建莱阳,走黄县、掖县、栖霞、牟平、文登、烟台、海阳,返莱阳,赴烟台,足迹遍布胶东,桃李遍及天下。迄今为止,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近8万名毕业生,他们中有的成为开国将军,有的成为学界精英,有的成为党政领导,有的成为著

20、名企业家,有的成为知名作家,有的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历数八十年鲁东大学对地方建设的贡献,首屈一指的还是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20XX年有关部门对烟威地区教师情况调查统计显示:烟威地区4.5万名初高中教师中有23201人是鲁东大学毕业生,占51.6%;1179名中学校长中有529人是鲁东大学毕业生,占44.9%;23名全国模范教师中有13人是鲁东大学毕业生,占56.5%。红烛之光,辉映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原副主任张承先对鲁东大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烟台的素质教育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作为烟台教改实验区的教师的摇篮、教育改革的思想库,烟师的同志们和烟师的毕业生是出了大力的。”一段片花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谱写新篇章。经过八十年的发展,如今的鲁东大学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将过去、现在、未来连成一线,将改革、发展、稳定融为一体;新的历史起点,努力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让全校师生对未来满怀希望。鲁东大学党委书记毕宪顺:“唯我学校,建立鲁东,地近黄海,泱泱大风。”回望过去的八十年,只感岁月如歌;纪念过去的八十年,我们心潮涌动。那么,就让我们心怀感恩,接过前辈们留下的火种,追怀永不磨灭的历史,追赶光辉灿烂的未来。让我们潜心凝力,从现在出发,从这里出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踏浪乘风,再举风帆,共同去开启千年大学发展的航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