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423.15KB ,
资源ID:6858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858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x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0254密 级:论文编号: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 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 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它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它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复印件,允

2、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

3、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4、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

5、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

6、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

7、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

8、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年 月 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 (签名)年 月 日摘 要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要素、商品国际流动的两种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两种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各国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也一直在坚持“走出去”战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海外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成

9、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孰是因孰是果,尤其是在面临当今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应该以何种对策去面对。正是本文的研究所在。本文在阐述了当今我国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现状之后,采用了实证的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长期关系和因果关系分析,通过分别对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协整检验分析,得出不仅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关系,而且进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也存在长期的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不是引起出口变化的原因,而出口时引起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进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进口不是引起对外直

10、接投资变化的原因,对外直接投资也不是引起进口变化的原因。最后对当今国际金融危机情况下的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协整关系 格兰杰因果检验 经济危机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re the two channels of the flowing of the factors of the product, th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and the two forms of the enterprises inte

11、rnational oper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investment are becoming closing. The level of the countries taking part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s improving. China is insisting on th

12、e opening strategy, with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cale and scope of the enterprise expanding unceasingly, the quantity of the overseas institutions is increasing.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becoming the urgently thing to be solved. 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

13、s situations,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whether they have a long term or causality relationship, how we should do for them are all of key of this article.After st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s including the he lo

14、ng-term relationship, causal analysis and the Co-integration test are adopted for the relationship, we learned that not only between the export and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ist a long-term relationship but also the import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ist a long-term relationship. Foreign

15、direct investment is not the reason of export changes, but the export influences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orts and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oes not exist. Finally, there are the analyses of the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 under t

16、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situation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Ding Guorong (International Trade) Directed by Prof. Dr. Yao BingqiKey worl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granger causal 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目

17、录第一章 引言 1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关系的模型分析 4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9第二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11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1第二节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和问题 16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22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22第二节 实证分析的结果及分析 29第四章 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 31第一节 出口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性 31第二节 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特点 32第三节

18、 金融危机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4第五章 政策建议 38第一节 注重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38第二节 扩大海外能源合作开发 38第三节 变人民币升值压力为动力 39第四节 推动实现并购投资健康发展 39第五节 推广中国“创造”,建立自己的技术与品牌优势 40第六节 充实完善对外投资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40第七节 不断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自身素质 41结 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最初,关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是相分离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贸易和投资之间相互融合。两者在世界各国中的规模越来越大,地位

19、越来越重要。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净增加328.3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投资也从无到有,总体上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进出口额和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逐年上升,中国对外投资数量也大幅增加。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年度对外直接投资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中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4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2000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

20、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根据先前学者对于两者的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进出口,进出口也可能带动对外投资的进一步扩大。不同的国家互动的关系结果也会不同。同时,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的打击。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处理并发挥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有助于把握好投资的方向,使得投资向有利于贸易的方向进行。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国际水平化分工不断深化,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增长,未来各国的贸易增长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直接投资的增长,不仅仅是对东道国

21、,对于母国也是如此。在全面分析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阐明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程度、影响的渠道和相互的贡献,将会对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进而对现实实际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另外,国内学者大多研究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必然成为一种趋势,在当前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多样化、普遍化的形势下,必须及时进行投资与贸易政策的宏观协调,统一投资规范,这样才能推进投资与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理论综述(一)国际直接投资

22、理论和贸易理论的分歧早期的国际贸易学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后来的重商主义强调反对金银出口和商品进口,不提倡自由贸易,对于国际贸易的理解是片面和狭隘的。国际贸易真正的理论体系的发展是从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开始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最初是不相关的,两者的假设前提是不一样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简单的研究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并没有考虑汇率、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是纯粹的贸易理论。最初古典贸易理论,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学说是把劳动力作为唯一的要素投入,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的绝对和相对不同,即绝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

23、为国际贸易的产生源于商品的价格差异,商品的价格差异是由于资源的禀赋的不同,根据自由贸易的假设,要素的差异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充分的利用,最后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不同的要素禀赋最终价格会被均等化,各国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同时,由于市场的完全性,对外直接投资也是没有必要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的优势。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在理论上开创了以国外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的研究领域,假定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这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市场的不完全性表现在产品市场的不完全,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规模经济导致的不完全以及贸易壁垒导致的不完全。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对某种

24、专门技术的控制、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规模经济优势、产品开发和更新的能力、对分销渠道的控制等垄断优势与当地企业竞争,获得垄断利润。该理论也仅仅是从企业层面上进行分析,没有将国家贸易的因素考虑在内,更没有解释国际贸易。因此,理论前提和假设的差异决定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初分歧。(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贸易理论的融合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经济贸易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传统的国家贸易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国家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将国际直接投资引入国际贸易或者将国际贸易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加入到国际直接投资,或者将两者作为一体化进行研究。同时,跨国公司在

25、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加强,其内部贸易和一体化生产推动着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进一步融合。最早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联系在一起的是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将产品分为产品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他认为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某一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就决定了其生产区位不同,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是生产过程或者产地转移的结果。产品创新阶段,企业在国内生产具有垄断优势,对国外市场的需求主要采取出口贸易的形式。在成熟阶段,创新国家的企业开始到与本国需求类似的国家进行直接设厂投资,争取市场份额。在标准化阶段,企业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产品的生产转移到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原来的创新国家开始从国外

26、进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纳入同一框架。1内部化理论是由巴克利等人提出的,认为世界市场是不完全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国际市场存在缺陷使得企业的交易费用过大的情况下,就会将国际市场内部化。企业内部化的过程就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同时也是跨国公司形成的过程。内部化理论在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同时,也说明了企业选择国际生产方式的标准。如果通过世界市场进行贸易的交易费用小于企业将外部市场内部化所增加的管理费用的时候,企业就会选择国际贸易,反之则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2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邓宁认为决定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27、。区位优势是吸收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关于比较优势的思想,而所有权优势则是承袭了海默的思想。当一个企业拥有全部的三项优势的时候,就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如果只有所有权优势,则将会将这种无形资产进行转让。如果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企业就会进行出口贸易。3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成功的说明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竟争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资源禀赋的较大差异使得国家之间进行产业间贸易,禀赋类似,需求相近的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当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无法完全消除国际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就会有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产生。4一体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一步将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进行融合。纵向一

28、体化的理论中,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表现为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产品的进口和出口。要素禀赋差异越大,这种进出口地规模就越大,跨国公司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就越大。横向一体化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其市场规模、要素禀赋和技术效率的优势就越大,越能吸引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内和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越频繁。4二、国内研究理论综述国内的学者也对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主要的是集中在理论关系研究方面,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的效应研究上。冼国明等(2003)依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析得出FDI与中国的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王洪亮、徐霞(2003)研究日本对

29、华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发现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和中日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互补关系。5蔡锐(2005)用岭回归的方法得出:FDI与中国的贸易是有显著性的正相关性的,而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是不显著的,中国对非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的。魏刚、谢臻(2009)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相关性具有单方向和长期效应的特点,出口贸易对FDI有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而FDI对进口、出口贸易的影响都十分微弱。张久红(2007)认为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却抑制了从东道国的进口。中国FDI的贸易效应也存在着空间上的差异,表明中国与东

30、道国之间的贸易密切度影响中国FDI的贸易效应的空间变化。张谊浩(2004)本文基于我国的相关数据,利用Grander非因果检验法研究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之一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张应武(2007)运用引力模型,对我国1999-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即两者是互补的,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则不显著。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关系的模型分析一、 替代关系模型-蒙代尔替代模型蒙代尔在H-O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是替代关系,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会促进要素的流动,而对要素流动的限制也会促进国际贸易。两者都能实现商品价格均等化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即使要素不能流动,自由贸易除了使商品价格均等化之外,也能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同样,即使无法贸易,要素的自由流动除了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外,也会促使商品价格相同。蒙代尔替代模型假设:(1)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2)两种产品和两个国家: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A国在生产Y产品上有优势,B国在生产X产品上具有优势。(3)生产技术假定:两国生产技术相同,而且边际收益递减规模报酬不变。(4)要素假定:劳动和资本可以在国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各国的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程度排除了完全专业化生产的可能。图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