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8.79KB ,
资源ID:68720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8720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清风大夫中医漫谈系列中医入门 1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转载清风大夫中医漫谈系列中医入门 1Word下载.docx

1、大气包括气血津液和一切形态,气道中医把人和其他一切事物,不管活的、死的都理解是一团气,气包括一切万象,大到宇宙小到一个细胞。人身水火一团气,气就是一个太极,但是太极太抽象了,而气容易理解,就像蒸笼蒸出的气,天上的云气,水中蒸腾的水蒸气,气球中的气,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对气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为什么气字一直很微妙玄通呢,气界于两个层次,向上通于玄而又玄的生命存在,往下接于有形的物质,气在中间是一个媒介。也就是说气道中医分三个层次:神、气、形。西医走的是形,从解剖开始做,血脉细胞组织包括分子都是形的层面;中医则建立在气道而非形道层次,所以中医自古不重视解剖,因为形道是形而下之。上医守气下医守形,中医立足

2、点远远高于形的层次,或者说指导着形的层次。形气是同一的,气依附于形,形受气的指挥,气化而成形,任何东西有气才会成形,不然就是死尸,当然死尸也有死尸之气,人活着就是因为里面有一个神气在,神气去则人身亡,气是主人,主人在,则人能动能言能笑,主人去则生机断。但气并不是最高的层次,因为医是世间学,所以只有用气的层次来指导中医,指导人们养生治病,再往上是神的层次,神统气,气化形;神依气,气托形,这是三者之间的关系。难经、内经、伤寒所用的言辞都是从气机而非形体的角度出发,有时候会比较抽象,背后都是对气机的描述,不要把这些话落实到形体这个实在的东西上,否则就失去了中医的韵味。就像画画一样,不能和西方的油画相

3、比,西方油画强调的是形上的逼真,而中国强调的是神上也就是气上的逼真。中医也一样,是神气的医学而不是形体的医学,古代文字也同样是神气而非形体的文字。有人说象形文字是糟粕,阻碍文明的发展,其实恰恰相反,象形文字尤其中国的方块字可以无限的组合,可以很好的模拟整个气场的特点与状态。而英文字母只有那么多个,可以不断的组合,就落实在了,因为只有这么多个,定死了,所以就没有太多的生命力。但是汉字可以不断的组合,可以龙飞凤舞,草书、行书都好,得其天然。当然东西方文明各有其灿烂的地方,不能偏颇。 用气来理解伤寒论 这样来说大概比较抽象,大家可以结合伤寒来理解。我把伤寒的太阳病简单串一下,大家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

4、就会明白气道的观点在伤寒的太阳病中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想象有一团生机勃勃的气,里面充满了生机和变化,所谓一气之流行,一气之赢缩,这团气不是死的,而是和外面的气相互交通,同时里面的气也是相交通的。“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这句话很好的解释了气的生生不息,流演无穷,内外交通和上下相应。比如一个人过来,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这个人,就是一团气,一团运动的气,这个人不断的呼吸吐纳,气就不断的盈缩变化:心肾之气相交,肝气上腾,肺气下降,心气布于表,肾气至于里,脾胃为中转流运之气;下面的气重浊,重浊和轻浊之气二者相交,这就是气道中医整个的理解方式。张仲景写伤寒论时天气很冷,人们穿的

5、也少,容易得伤寒(大寒),现在得伤寒的很少,因为人们没有触寒的机会。人得伤寒是因为穿的衣服单薄,为寒风所吹拂,这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人有一定的适应外在环境的能力,但是外在环境的突然改变会使这种能力消减,当没有能力适应外在环境的时候人就会得病,整团气就会失调。伤寒论开篇就讲人伤于寒,伤于风,一个是伤寒,一个是中风,古人理解就是伤于寒邪,中了风邪。现代人解释这些词语都不是直译,其实它们都是可以直译的,古人从气的角度来理解就这样直说了。伤寒的寒不是风,不是寒冷,而是寒气糊上人身之后,人的皮毛毛孔本能收缩(因为要保护体内所有的热气不能散失掉),所有的毛窍突然紧闭,或者没有来得及紧闭,被风冷之气闭住了

6、,如果寒气去,那么所有的毛孔可以很快打开,但由于中寒严重或者久久中寒(因为人不可能中轻微的寒就得伤寒,很重的寒气袭于身人才会得伤寒),毛窍都闭住了,而且不能及时打开,为寒气所侵蚀,失去了控制,打不开了,这时会产生一种什么变化呢?人的体温内外相交通,原来三十七度,外面温度低,人体通过毛窍不断地向外辐射热量和生气,如果所有的毛孔突然闭住了,热气无从散失,那么就会聚在里面发热,正像素问热论上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就像一个屋子一样,突然门窗紧闭,里面点一个火炉子,温度马上就升上来了,这时候人就会发烧,这就是发烧的最原始解释理论:毛窍为寒邪所闭,郁里发热。无汗是麻黄汤证,麻黄有解表的功效,

7、喝了麻黄汤人发汗,通过麻黄汤的药力冲开体表郁闭的寒邪,使毛窍重新打开,通过汗液的方式把体内郁热排出去,同时解了肌表的寒邪,人就豁然而解了。这就是伤寒者麻黄汤,无汗麻黄有汗桂枝。(下面马上讲桂枝的道理) 现在很多病,人一发烧就退热,就吃清热的药,这肯定是错的,这要看情况。如果是寒邪在表,郁者发热,当然是发汗,就是内经上说的撤衣解惑,就像人一下脱了衣服一样凉快了,如果不解表热邪就无从散失。中风为什么一般都说有汗呢?其实中风都是中风寒的风不是风热的风,和伤寒很相似,只不过没有毛孔闭合,风邪大于寒邪,风邪吹的肌表之气丧失了调节能力,毛孔来不及闭,那(人体之气)就不会严重郁闭住,所以无汗是高热,有汗一般

8、热度不会很高。只是风寒邪气把体表的机能一下瓦解了,人处于失控的状态,就出现了不自主地有汗。为什么用桂枝汤而不用麻黄汤来解(表邪)呢?麻黄汤也可以解,只不过有汗,人是体虚的,用麻黄汤担心身体消耗过大,没有必要用麻黄汤,毕竟麻黄汤有伤正的嫌疑。桂枝汤很简单,桂枝辛甘而热,行经脉之中。桂枝汤又叫做复脉汤、阳旦汤,行于十二经脉(走一圈),带着人身的正气和药气走一圈之后把全身所有不适的地方全都恢复正常。让卫气不共营气,营气不共卫气,营卫不和的局面消失,用桂枝汤打了一圈,营卫一下就通了。就像两个人不和,有人做一个和事佬一调和,两人相视一笑,这事好了。桂枝汤与和事佬的道理是一样的,喝桂枝汤还要啜热粥,热粥是

9、食气,饮食之气,药食之气,包括人身的正气被桂枝汤带着温暖一圈,凡是不适的地方都适了,所有的毛窍恢复正常,正气恢复了邪气就散掉了。这就是有表邪的两个典型汤证:桂枝汤、麻黄汤。如果邪气没有解或者出现其他情况,假如闭得很厉害,使人身极度郁闭,马上就高热起来了,出现了烦躁等症状,这就是大青龙汤证。大青龙汤和麻黄汤就是程度的问题,普通的表闭用麻黄汤一解就开了,闭的很严重麻黄汤解不开就必须用大青龙汤去解,大青龙汤都有危症了嘛,人都出现了意识上的问题。但是现在这种寒邪袭击人身,几乎把所有的毛窍都闭住了,并且里面迅速化热的情况现在极少见。还有小青龙汤证,里面还有寒邪引动,内外寒邪都要去所以用小青龙汤。邪气袭击

10、人表无非是袭击的深浅,进不进去,如果一旦进去了那马上就到太阳篇的中篇了,就是陷胸汤证了。什么叫陷胸呢?就是邪气陷于胸中,邪气结于胸中就叫结胸,水饮互结、水热互结都是后人加的,不是直接的理解。大小陷胸汤证呢,就是寒气袭击于表,从表进去之后,首先面临的是肺、胸廓,邪气在胸中结住了,就是结胸;如果结不住,结得不是很硬就是痞证;结得稍微硬就是小陷胸汤证;结得很硬就是大陷胸汤证,结得不硬而是很软就是气证,就是痞,就是泻心汤证,泻心泻在心下;如果邪气结得很高那是吐证,瓜蒂散可以吐出去;如果结得不是气痞,是散漫的,就是栀子豉汤证,心中懊恼反复颠倒,邪气很散漫的结在胸中,用栀子豉汤吐一下;如果邪气进去后入里化

11、热,邪气散漫开来了,不仅局限在了胸中,那就是白虎汤证;如果并不是很散漫,而是有一种郁闭,有向血分走的趋势,那是茵陈蒿证,发黄;如果这时经血时来,结在血分了,结得轻是大承气汤证,结的很厉害就是抵挡汤证,整个太阳篇从气道角度就是这样来理解的。柴胡证、阳明证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走了少阳经和阳明经。其实气的形态就这几种:第一,邪气入的深浅,是表是里,还是半表半里;第二,进去之后存在的程度,是散漫的,还是结成实了、聚集了。如果是聚集那就是从痞到小陷胸到大陷胸,如果是阳明经那就是小承气大承气;如果邪气进入后是散漫的,一般的散漫不得郁闭的那可能发黄,如果很散漫一下化热了,那就是?还有一点是化热化寒,这很

12、好理解,为什么邪气进去能化热,就是邪气进去与正气相争,正气不弱,打得热闹,这就是化热了-气之所聚则变热,气聚则热,气散则寒;如果邪气进去后正气很弱,不能进行正面的交锋,那就很容易化寒。对于正气弱化寒伤寒论主张加附子,所有加附子的都是寒,加一些补气血的药恢复正气,顶一下寒邪,伤寒论的举例子就说这些。里面每一个经都可以直译的,并没有曲解、穿凿附会的意思。 什么是气道中医气道学者认为世界有三个层次:一是形道,物的层次;二是气道,气的层次;还有一个是神道,神的层次。神、气、形三者构成了整个的世界存在。气道中医从气道这个中间层次出发来解释万事万象,包括整个身体的奥秘,所以说气道是一个总体的认识方法或者说

13、是一种世界观,如果应用于中医就是气道中医。周易里有句话:“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研究中医就是近取诸身,研究其他身外之物就是远取诸物。所以今天只和大家谈气道在人身上的应用,但也会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气道的立意和认识观点。下面就介绍下气道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气道中医包括气道学者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组成气的包括事和物,所谓物指有形的存在,比如大到山河大地,小到细胞组织、一草一木,任何看得到的、摸得着的或者说能够感知到的叫做物;另一个叫事,就是整个事情的发展经历,不管是气还是物都是由气组成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人是由一团气组成的,这是有生命的;花草树木也是由气组成的,这是植物;还有包括土石泥沙、河

14、流山川也是由气组成的,这当然是非生物了。在事上比如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到结束,这也是由气组成的,还有包括一个王朝或者一段个人经历同样是气。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大可以无穷大,小可以无穷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嘛!所有万事万象都是由气组成的,这是气道中医的第一条原则,必须用这个认识观点来认识世上的一切万事万物。第二;所有的气都有生老病死。不管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所有的事和物都有它的生命历程,从生到死。这个不用所说,大家都可以很好的理解。佛教上讲“成住坏空”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存在就会灭亡,这也是气道中医的一个概念。第三;任何气都是可分的。比如人身之气可以分为头气、胸腹之气、四肢之气;头上的

15、气又可以分为眼气、鼻气、嘴气、口气。物质的层面可分,气道的层面也可分,比如一个历史事件的开始之气、中间之气、结束之气,这些都非常好理解,但是大家都必须牢固地树立这种观念。第四;所有的气都是融合的。可分是气的外在表现,融合是其内在本质。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内在联系的嘛!气道上讲所有的气都是融合的,只不过呈现的外观、形态、性状有所区别罢了。比如人身是一个整体,头和胸腹是融合的,胸腹和四肢是融合的,眼气鼻气是融合的。这也就像一条河流一样,我们人为分成上游、中游、下游,但河流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大家以后要经常用融合这种观念来理解气的有机结合。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水,烧开了变水蒸气

16、,凝结成冰,这三种形态是融合的,本身都是水,都具有水的某些性质,但由于处在某个状态和进程当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如果没有仔细研究过可能会惑于它们的形态而误以为是三样不同的东西,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锻炼,我们用气道的融合的观点来理解,任何的事物都是融合的,所以避免了单独割裂的弊病。第五;所有气都是吐故纳新的。气有新陈代谢,在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点上都在吐故纳新。所有的生物都有呼吸,呼吸本身就是吐故纳新,新陈代谢比如吃东西、排泄,这在生物上表现得很明白,而在非生物上大家可能有些迷惑,但实际上所有的事物都在吐故纳新,没有吐故纳新就没有了发展的进程,也就没有了生老病死,这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一点。今天这

17、些暂不展开来讲,接下来会以难经为基础带大家把气道串一下。第六;所有气内部都是运动的。既然吐故纳新那就要运动,运动的实质就是升降开合,这里面没有沉浮也没有其他。所有气可升可降,在升降的过程中体现开和合,这以后是所有建模的基础,我们就是这样来理解人身。内经上讲“肝升于左,肺降于右,心开于表,肾至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是”,这说的就是升降开合的具体表现。第七;所有气都是有感受的。这一点对于生物好说,植物可能就不好说了,当然现代医学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大家也看到了很多植物也是有感受的。推而广之,所有生物和非生物,所有事和所有物也都是有感受的(大家不明白以后可以找时间给大家讲一讲)。比如一个历史事件本身就

18、是有感受的,可以说它是有生命的嘛,有生命就有感受、有感知。第八;气之间都是有感应的。大到山河大地,小到细胞组织,事件与事件之间,物与物之间,不管是大是小是隐是显,所有气之间都是有感应的。以上八点就是气道中医对于气道的基本观点和立足点。大家可以有不同意见,现在我只是把气道中医的观点陈述一下,然后我们看一下在实践中如何具体运用。庄子中有一个经典的典故,大致就是鱼游在水里而不知水,那么我们人就是游在道里而不知道,游在气里而不知气,习以为常反而不见。今天借此机会,以以上八个观点带大家重新认识我们身边(周围)处处存在着气这个道理。 气道中医和传统中医有什么不同中医的特点是什么?有人说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

19、,整体施治,三因治宜,四诊合参,有经络,有中药,是天然的,这些东西从气道中医角度来讲都不是中医的本质,因为西医也有整体论治,也是辨证,也不可能完全是辨病,摸一下肚子痛绝对不会说是觉得完全是头上的问题,也会去辨证同时有了辨病的体系,难道化验不是症状的反映吗?西医也在整体施治,也是科学的,这些都不能作为中医的根本特点而存在。气道中医认为中医的根本特点是发现了气这个层次,前面讲过任何事物都分三个层次:形的层次就是我们的肉体,物质;气的层次是中间的;上面的层次是神的层次,也可以理解为精神的层次。精神的层次和物质的层次或者说神的层次和形的层次中间夹了一个气的层次,中医就是发现了这个层次才得以写出这么多的

20、经书并且能有那么好的临床。这个气道中医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但是不是一码回事,这我不好说,因为可能是层次各方面还有所不同吧。但是确实以一贯之着解释,什么叫以一贯之?就是用一个理论概念,去把通篇都解释出来,不是杂七杂八到随文演义,后边太多的随文演义了,东一句用一个理论,西一句用一个理论,那导致抓耳挠腮也读不懂里边的什么意思,这就不对。如何学好中医有人问怎么才能学好中医。这里多说两句,中医是祖国的瑰宝,是中国东方文明的一个体现,所以说学好中医必须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里面精髓的思想,如果单纯学中医的话可能眼界要窄很多,也不可能触类旁通。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嘛!如果把中医

21、比作庐山,那希望大家跳出庐山来看中医,万事万理皆通嘛!我们并不只是在给别人看病的过程中才能学中医,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包括吃喝玩乐中希望大家都可以体会中医的道理。上次打过这样的比喻,就像鱼在水中一样水就是气道,因为人都在气道之中所以不识气道,就像鱼在水中不识水一样。通过给大家讲解气道中医让大家可以看到气道在我们周围是如何产生影响,我们又是如何沉潜在气道之中的,学经典必然有一个枯燥的过程,不可能像看电视剧一样容易理解,所以希望大家做好这个准备,就像学中医一样要有坐二十年冷板凳的决心,枯燥是必须要经历的,从枯燥当中你才能体会到快乐,就像我讲这些东西基本是脱稿讲,必须有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当时老师

22、跟我说,如果说很简单,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来。结合实际,我尽量结合咱们身边的一些事情,讲临床那是另外一回事,那还不如拿一个病例让大家讨论,讨论来讨论去,内经不读你还是不行,光看一个热闹,这个病例老师说的很明白,换一个人,你还是不明白,脚底没有根基嘛,就像练武术一样,你如果不从扎马步练起,练花架子,最终还是一事无成。你看现在我们讲气道中医,气道中医有他的理论基础,必须从整个哲学高度或气道高度去理解,你看前面这些病,你用这个理论解释很好解释,并没有很复杂的阴阳五行理论混在里面,首先咱们可以从我们的一些生理现象去琢磨这些事情,如果连生理都搞不明白,就不要去搞病理了,前面说的流鼻涕,为什么会流鼻涕?有

23、人问善恐欠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些东西,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你可以从气道的角度去理解,久而久之你就融会贯通了,不希望大家只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大夫,或者像上次所说的看肝炎走到西医理解的物质层面。跟大家说一下,学习中医方法很重要,尤其中医是性命之学,治病的这个专业很特殊,所以必须懂得整个生命和自然万物的规律才有可能治病,因为它是夺造化之先的东西,因为从阎王手里抢人哪是那么容易的东西,有时候说良医三代无后,也不是没有道理,该死了不让他死,通过自己的能力把他治好了,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逆造化而动,如果没有点功力、胆识还有计略,那么当医生很困难。我以前说过当医生不要把治病或者是救人当成是务必要做的事情,可能

24、有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在人世当中,很多事很无奈,老子明确告诉我们,“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什么原因呢,就是人太爱生而怕死,作为一个真正的大医,首先要对生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自己和病人都应该这样要求,该死则死,该生则生,这是万事的规律,不能执著和强求,不能一味的让他活,就像西医讲的一年生存率、两年生存率,有的虽然生存那么长时间,你看一下还是个人样吗?如果拿自然的灵物去易一个人之身,延长他的性命,这本身就是逆天地而动,再说现在天下的宝物越来越少,见也见不到,采也采不到,即使见到也没有机缘采到,这个说得有点玄乎,但是这里面的道理可以仔细玩味。想学中医的话

25、,一定要学中医的道理,学气机的道理,学精气神,学神气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仅用于治病救人,也用于整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和提升,如果想学好中医,可以学气道中医,如果以前没有学过,没有接触到更高的理论基础,学到一定程度可以根本改变自己的人生观,让自己重新审视这个是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完全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画一个圆,圆外的都是自己不知道的,不管这个圆画多大。中国文明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孕育和激荡了很多供我们学习的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古人。所以说中医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内心体会的话,学中医只是学到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所有外在的,比如开方子、针灸、推拿、按摩包括其

26、他一些民间的手段只是形的一方面,而内在的一方面大家应该努力认识,而不应该止步,就像很多人,不知这里有没有学占卦的,有没有知道梅花易数的,梅花易数是邵康节所做,是一本流传很广的占卦的书,如果仅看梅花易数并且照之而学,很难学通,这里就有一个未传的“窍”,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够悟进去,梅花易数是在托周易讲数理,并且有一定的应用,这个应用不仅是我们所说的算卦,他里面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跟大家说一点,梅花易数只是形的一方面流传下来了,神的一方面隐而流行,并没有公开于世,故学者众而知者少,说这个主要想打个比喻,告诉大家学中医也一样,很多好的推拿师傅、针灸师傅,他们都有自己的气场,非常充分,从而能感染病

27、人,鼓舞正气,而并非只局限于手上扎的针或按摩的穴位。所以今天跟大家说这个气道中医的含义,就在于希望大家在下面勤学内功,在日常生活不断的体证,多看古代哲学的典籍才能有所证悟,不然到老学中医一场空,中医没有学成,可能身体还要毁了,对自己或对病人都没有过多的帮助,这就走到了中医“形”方面的一个死胡同,因为黄帝内经一再讲,上医守气,下医守形,形可以说是形体的形,也可以说是形式的形,总之形是变化万端的,因为中医的书汉牛充栋,不胜枚举,学一本你觉得还很有道理,再学你就发现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下手,就像狮子遇到一群角马群无从下嘴,整个草原奔跑的都是角马看花眼了,如果陷入这样的理论的海洋,大家有多大的精力都无

28、济于事,所以说一定要执一道,就像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你只要把那个最简单的核心,知道在哪,并且能勤而行之,熟练应用,慢慢的就可以化而成之,可以不断的推广,这些也都是孔子写周易说的一些话,“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没有思考没有作为,寂寂然没有任何动作,但是感而遂通天下,一定要强调一个感,这个非常重要,感不是思维出来的,不是想象的,也不是苦思冥想的,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于是通晓了天下的故,故当道理讲,这是孔子对周易的理解已经达到了非常高深的地步,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可以这样说,可以真正代表孔子的最高成就是他写的这个易传,又叫十翼,是对易经的解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周易所有的显学方面

29、的道理融汇贯通,用非常波澜壮阔的文字表达出来,留给了后人,他是孔子最高的学问成就,而并非是论语或春秋,如果有人有志于易学显学方面钻研的,可以努力来看易传,并且能够背诵,易传的系辞通篇都是至理名言,经典的话不断被后人引用,从我来讲,我非常崇拜孔子对周易显学方面的理解。必须转变思维才能学好中医因为当初我不是从中医开始学起的,可以说是从阴阳五行、气机这块开始学起的,然后转向开始学习中医,所以对我个人来说,对这方面没有障碍就是顺理成章的,中医就是应该这样来学,后来接触了一些学中医的同仁就发现观点、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一样,所以说在这里面跟大家交流也是我比较忐忑不安的,因为有时候自认为理所当然的可能对于别人来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可能是一个交流或者说是一个思维方式出发点的一个问题。就像很多西藏的或者偏远地区的一些人走到城市里面,就发现整个观念之间是互相冲突的,也是不知所措。比如说很多西藏下来的,他们本身就认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是理所当然的、是天经地义的、而且是既成事实,但下来之后发现中土的人们现在不这样认为了。同理发达地区的人们到偏远地区也会发现观念是不一样的,这个咱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