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5 ,大小:225.53KB ,
资源ID:6877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877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市”指交易场所。市井:“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可见“市井”有城市形状的说法。尽管一般认为“城”与“市”结合在一起就是城市。但是早期的这种聚落方式并不能成为城市,有人认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城市文化的出现才是城市最终形成的标志。2)城市形成的评判标准v 具有一定的规模v 具有一定永久性的大型建筑,行使政治和文化职能v 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商品交易场所,体现城市经济中心的职能v 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v 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三、城市的本质特征v 古典社会学家认为,城市社会给人一种过量的神经刺激和增加人们大量的相互接触,以至必然改变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而这些改变正是城市人和乡村

2、人的主要差别。v 社会学家沃尔恩(LWirth),把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Heterogeneity)当作城市的三个主要标志,因此,他指出只以“人口多少”为标准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定义城市的指标。v 人口学家马可耶(MMacura)通过在塞尔维亚的研究,认为“从人口学的观点,应该以聚居地人口的多少和人口的结构为标准划分城市与乡村,而人口密度因度量上的困难,不宜作为一个准则。”因此,他建议城乡分类可以最低的人口数和最低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为准则,而史特华(CTStewart)则认为,可以居民中非农业就业比例进行“最简单、最粗略的城乡分类”。但是,如果要进行精确的分类,则应以市场和购物设施、服务

3、和工业活动为准则,并辅以就业比例和很难反映的其它因素,如城市中的文化、社交、娱乐设施及组织形态等。v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从城市形态入手,认为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覆盖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则从城市的作用及其形成的角度,认为“在经济地理上,国家或区域的主要轮廊是由道路和城市构成的”,“城市它如一个国家的指挥部,它在国家的一切方面经济、政治、行政和文化方面担负着组织的职能”,因此,他指出,“城市是靠那些以农村经济中分化出来的非农业经济部门工业、商业、运输业以及行政、文化部门而成长起来的”。v 从城市文化角度,亚里士多德古老的城市定义,也是人类最后的城市定义

4、: “People come together in cities inorder to live,they stay there inorder to live well”(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他们定居在那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现代城市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理的意义。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常住人口数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即为城市型居民点。第二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表现:1、 人口职业的转变2、 产业结构的转变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

5、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 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 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30%中期阶段:60%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的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四、中国城市化道路和特色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世界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

6、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态势,城市化道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其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目前的37%,预计到2010年及21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45%和65%。中国城市发展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其一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二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其三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但同时必须选择正确的道路。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1、了解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的发展背景及演变过程;2、掌握国内外主要规划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对规划学科产生与发展的作用;3、掌握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特点、遵循的原则及与相关规

7、划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国内外主要规划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对规划学科产生与发展的作用;2、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特点、遵循的原则及与相关规划的关系第一节 古代城市规划建设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从中国封建社会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早期城市建设大发展时期,也是一个城市建设思想大繁荣的时期。周礼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古籍中都记载有当时人们对城市建设的看法。(1)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2)管子。度地篇有关居民点选址要求的记载:“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认为“因

8、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在这些论述中,比较辩证地阐明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在一定地区,山川、陵谷、都邑、道路和农田的占地应有适当的比例;城池的大小要与耕地面积、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呈一定比例关系),关于城市的用地选择与规划布局(城市建设如何“因天材,就地利”,要讲求实效),关于城市建设如何符合军事要求(如城址的选择,城市的规模,土地的利用,筑城的原则)等等;都是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实际建设经验的总结或理论的探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都城建设一脉相承,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战国时期的列国都城还采用了大小城的制度,体现了“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要求;演变到汉长安

9、,都城中的宫殿、闾里、市肆、道路、园林等城市的各个要素的建设,已集中在一个城垣内,城市开始组合成整体汉长安城形制的形成,是我国都城前期规划形制的开端;其后,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进一步加强了全面规划,它的规划布局,对我国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影响。(3)古城案例:唐长安唐长安(附图)里坊中正。隋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唐代虽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唐长安在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城址的选择,规划分区的形成,宫城坊里、市肆园林的划分,方格形街道系统的拟定,水系的开拓,中轴线

10、的运用,街道绿化的建设,城廓的建造,宫廷、坊里、宗教、园林建筑群体的组合,个体建筑的构成及艺术形象与风格的创造,建筑绘画雕塑的结合等等,既吸取历史经验,又都有重要的创造。长安的城市建设成就是灿烂的盛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巨大的艺术晶”。古城案例:元大都、明清北京(附图)元大都、明清北京,继承和发展隋唐长安和宋东京的优秀传统,结合北京的历史地理条件,并有意识地参照考工记的模式,它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上的成就,可以说是集我国都城形制之大成,经过进一步的创造,达到了我国后期都城发展的新高峰,也是最后的结晶。北京至今仍然不失为中国古代城市建筑遗产中规模最大,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实例。二、西方古代的城市

11、规划思想从西方古代社会来看,早在古希腊的城邦建设中便出现了希波达摩斯(Hippodamus)的城市建设体系。建筑师从当时的哲学思想和实用两方面出发,探讨了城镇的形态,从而发展了这一体系。其主要特征是采用了方格网式的街道系统,并与城市的市场和公共建筑群结合起来。古罗马奥古斯都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Vivius)在公元前1世纪博采众说,写成建筑十书,并在其中用一定的篇幅论述城市规划设计的经验与理论(尤其表现在从军事防御出发而设计的城市模式方面),在伴随文艺复兴运动到来的新的建设高潮中,又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艺术家和建筑师,诸如阿尔伯蒂(Albeai,14N1472年)、达芬奇亿DVinci,14521

12、519年)、帕拉第奥(APadiv,15081580年)、斯卡摩锡等。他们在论及建筑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关城市的理论和城市模式。阿尔伯蒂在其建筑论中开宗明义地谈选址与环境,述及用地划分,郊区道路景观设计等广泛内容。斯卡摩锡在设计其“理想城”时,设想了各种不同功能的广场,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商业的兴盛和城市生活的多样化。在两河流域,人们在乌尔城等观象台建筑群中种植树木,在巴比伦建设了“空中花园”,在古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453年建都后设黄金角(The GoldenHom)建设园林。西欧中世纪的城镇内部虽很少有园林建筑,但它们的规模很小,故也能与大自然结合。欧洲城市中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兴

13、造园林之风大盛,并一直持续到近代。在西方古代和中古社会中,虽说还没有独立的城市规划学科,但建筑学中包含着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内容。当然,在其它有关学科中也已经有人注意到对城市的研究。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一、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托马斯.莫尔在16世纪时提出的。乌托邦中有50座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城市规模受到控制,以免城市与乡村脱离。乌托邦对后来城市规划理论有一定影响。(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3)罗伯特。欧文“新协和村”1852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900名同志去实现。二、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在1

14、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2、勒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论”瑞士出生的法国建筑师L柯布西

15、埃于1922年L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一书,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潮中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他的设想是:(1)城市是必须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2)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衷心的拥挤程度的加剧,已出现功能性的老朽,但市中心地区对各种事物都具有最大的聚合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3)由于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城市而得到解决。(4)集中主义的城市并不是要求处处高度集聚发展,而主张应该通过用地分区来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使人流、车流合理

16、地分布于整个城市。(5)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必然需要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来支持。柯布西埃的规划思想与贡献,毁誉参半。在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的规划中,由于严格按照雅典宪章重功能分区思想,布局规整有序,从而得到普遍的赞誉。但是196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规划领域对人文、社会因素的日趋关注,柯布西埃的机械理性主义规划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与批判,认为他过分追求平面上超凡的形式,而对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却较少考虑,令人感觉空洞,缺乏渊源于生气,只是一个“机械城市”的组合体。3、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如果说,霍华德与柯布西埃的思想分别代表了城市分散主义、集中主义的两种极端模式,

17、那么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E. Saa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可以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折中。沙里宁在他1942年写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论作了系统的阐述。沙里宁认为:城市与自然界地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因此城市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也与此相一致。他认为“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所以这条原则,也应当作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在这种指导思想基础上,他提出了城市全面改建的对策,改建的目标包括:(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2)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18、。因此,有机疏散就是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为若干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是原先密集城市得以健康的疏散所必须采用的方法。总的看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虽然存在着过于理想化的“乌托邦” 色彩,但是,他对城市的区域关系、空间结构、景观面貌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与“田园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可实践性,尤其是“城市存在向积极、消极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的分析充满了辩证的哲理,通过重新建立“日常生活的功能性集中点

19、”,调整城市结构关系,以“外科手术”剔除城市的衰败成份,使其恢复最适宜的用途,保护城市老的、新的使用价值的构思是一种极为冷静和理智的发展策略。与“田园城市”、“有机疏散论”的理论相反,勒.柯布西埃极力主张城市的集中,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技术改造大城市;利用高层建筑、主体交通重新恢复大城市的阳光、空间和绿化等“基本欢乐”,保持城市的高速运转。这些伟大的探索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演变趋向一、1933年的雅典宪章1933年在雅典召开了第四次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会议主题是“功能城市”, CIAM发表了著名的“雅典宪章”。现代城市规

20、划理论正是从这一文件开始,继承、否定或扬弃,出现了精彩纷呈的众多流派和大量的规划作品。雅典宪章的核心观点,也是最有争议的观点就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它认为,城市活动可以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提出这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最基本分类”。雅典宪章在思想上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因此它强调“对于从事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在宪章的内容上也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并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算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

21、是建立在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思想认为,建筑空间是影响社会变化的工具,通过对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就能形成良好的环境,这样就能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思想引导下,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城市规划的方式主要是物质空间规划(Physical Planning)。然而,雅典宪章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是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的。(1)机械的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化、简单化,与人类的需求背道而驰。(2)城市规划是描绘城市未来的终极蓝图,并在这种终极状态下平衡各类用地 ,这显然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不协调。所以到

22、了1960年代末以后,雅典宪章的主题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批判,并最终导致了马丘比丘宪章的产生。二、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1、 1978年12月,一批建筑是在秘鲁德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40年的实践作了评价,认为实践证明雅典宪章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正确的,而且将继续起作用。2、 认为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而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3、 提出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无问题。三、2000年的北京宣言北京宪章,是本世纪建筑界 继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

23、之后的又一结论式建筑宣言。北京 宪章提出“建筑学的时代任务是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包括 “走向建筑 、 地景 、 城市规划的融合” 、“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等10项目标。四、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总体演变趋向(一)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20世纪初,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出突出问题。恩维在田园城市理论基础上提出最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大城市人口,控制其规模,在1922年提出一种理论方案。(1) 19121920年,巴黎制定了郊区的居住建筑规划,“卧城”(2) 1918年,分局建筑师沙里宁在赫尔辛基新区提出一个17万人口的扩展方案,称为半独立式卫星城。(3) 1928年编制的大伦敦

24、规划方案中,采用在外为建立卫星城镇的方式。(4)第三代卫星城实质上是独立的新城 ,以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米尔顿。凯恩斯为代表。人口由58万扩大到2540万人。(二) 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1) 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幼儿上学部穿越交通道路,内部设置一些居民服务设施。2) 二战后,在欧洲一些城市的重建和卫星城市的规划建设中,“邻里单位”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应用,并且在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小区规划”理论。3) 小区规划不限于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也不仅是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划分,而是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他天然或人工界

25、线为界,把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等予以综合解决。4) 20世纪60年代后,城市规划领域中对城市的社会问题的认识逐步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不再局限于住宅和设施等物质环境 ,社区规划的概念逐步取代了小区规划的提法,规划师的责任重心更趋多元化,给社区中弱者更多关怀。(三)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19601970年代西方城市规划操作的指导理论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系统、理性和控制论1、1952年,刘易斯凯博1952年出版城乡规划的原则与实践全面阐述了当时被普遍接受的规划思想。城市规划的对象还主要局限在物质方面。2、1970年代初,在城市规划中导入系统工程和数理分析,规划方案是对城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

26、推导的必然结果。但在理性主义使规划变得越来越严密的时候,城市规划专业也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大堆复杂的数理模型对城市发展的实际意义让人无法 理解。3、理性主义理论对决策者的立场缺乏充分的认识,忙于细部的综合性总体规划往往放弃了最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四) 城市设计研究1、 1952年吉伯特市镇设计和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2、 城市意向认为,城市空间景观中界面、路径、节点、场地、地标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并有基本规律可以把握,在塑造城市空间景观的时候,应从这些要素的形态把握入手,发现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3、 70年代吉伯特和林奇的有关物质形态的分析不仅被冷落,还受到众多攻击,城市

27、规划为谁创造美成为规划师的根本立场。80年代中期,城市设计又一次在规划理论的论坛中被提起,重新出现关于城市物质形态设计的研究成果。良好的都市生活,创造和保持城市机理,再现城市生命力。1990年以后,城市设计在新的层面上被看作是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工具之一。(五)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1、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简 .雅各布斯。2、卡斯泰尔斯城市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3、女权主义与规划理论:认识论的联系。(六)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1、 20世纪70年代,保护环境从一般的社会呼吁逐步在城市规划界称为思想共识和一种操作模式。2、 80年代环境保护的规划思想又逐步发展成为可持

28、续发展的思想。3、 90年代,在国际城市规划界出现了大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的文献。(七)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城市发展新趋势的讨论。五、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一)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单向:否定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成果的作用。 封闭:否定该系统外的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复合:要求有多条思维途径,这里包括反馈思维、平行思维。 发散:要考虑系统外因素的作用。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二) 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

29、作的冲击和影响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分析的广泛性:数据收集、分析角度、分析对象的多样性论证的严谨性:思想方法、论证手段成果的弹性:不仅仅是一套规定的图纸,规划成果通过非图纸表达的方式会有新发展。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1)规划技术论证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性工作,其内部的工作传递方式是横向的,复合的。(2)政府立法执行工作是确认规划的法律效果。(3)组织开发经营活动的传递关系是相互配合性的。第四节 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特点及其与相关规划的关系1、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1)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2)城市人民政府为实现

30、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2、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及特点(一)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关于城市规划的任务,各国由于其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和侧重,但其基本内容是大致相同的。(二)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三)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综合性(2)法治性、政策性(3)地方性(4)长期性、经常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