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59.89KB ,
资源ID:68799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8799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D消毒后的毛巾必须冲洗干净方可使用6“复兴号”大家族再添高颜值新成员:有蓝暖男、绿巨人等,给中华大地又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 )ANaOH BNa2O CNa2CO3 DH2CO37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A生石灰B氯化钠C硝酸铵D氢氧化钠8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2、1,溶液质量增加B将t1时b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可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t2时,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将a提取出来9“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B用洗洁精可以除去油污乳化作用C稀硫酸、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为它们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D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结构不同10大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 以下图像与实验表述对应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B用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常温下,相同

3、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二、填空题11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网购、支付宝、中国高铁、共享单车。(1)网购离不开光纤宽带。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_(填物质类别)。(2)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剂,Na2FeO4中铁的化合价为_。(3)共享单车出现以后,社会的道德品质再一次受到了考验。共享单车被破坏,占为己有的现象时有发生。小明发现一辆单车油漆被刮掉,已锈迹斑斑,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发生了复杂的

4、化学反应。12苏打水呈弱碱性,对人体有益,因而成为市场畅销的一种饮料。某品牌苏打配料表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苏打水的pH_7。(2)氯化钾中含有的离子符号是_。(3)增大柠檬汁浓度的方法有_(填一个即可)。13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洪洞县有效调整能源结构,合理利用如下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与B相比,A发电的优点是_。(2)B中发电方式是把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14化学与科技帮助人类实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采冰“。我国“天舟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如图1是空间站获得甲烷(CH4)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前后

5、,不变的微粒是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三、流程题15“山笑水笑人欢笑“。为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某实验中学开展了“减少污染,变废为宝”活动。如图1所示是同学们设计的回收废旧干电池的流程图:(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溶于水。)(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都是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2)灼烧滤渣1的目的是_。(3)已知滤液1中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1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_氯化锌的溶解度(填“”、“”或“”)。(4)氢燃料电池工作

6、原理如图2所示。氢燃料电池汽车模型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填一个即可);氢燃料电池可实现零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科普阅读题16仔细阅读下列材料。金属冶炼技术最早起源于我国。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古代民间工匠们就掌握了较成熟的“火法炼铜技术。”“火法炼铜”是用炭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从而将铜还原出来。李白秋浦歌中的一首诗描写的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火法炼铜“的热烈场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古代时著名的铜、银产地。这首诗的意思是:“炉中的炭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

7、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工人们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寒川,也有译作寒冷的山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填空:(1)该诗中描写了炭的燃烧现象是_,为使炭充分燃烧起来,应采取的措施是_。(2)与“火法炼铜”不同,作为现代“湿法炼铜”先驱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原理是_。(3)河水是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下列有关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 寒冷河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 寒冷河水中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C 河水荡漾是物理变化D 用活性炭可将河水净化为纯净水五、推断题17A、B、C、D是初中

8、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路)(1)物质A是_(填化学式),物质C的用途_。(2)由C转化为B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3)写出物质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六、实验题18化学实验要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1)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是_;该装置中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在刻度_处;测定结果如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_(写出一个即可)。(2)若用B装置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出一个即可);利用该装置制取气体需要

9、考虑的条件有_(填序号)。A 反应物的状态 B 反应条件 C 生成气体的颜色 D 生成气体的密度(3)装置C的优点是_;实验现象为_。七、简答题19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带火星的

10、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得出结论)(1)由实验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由实验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性。八、计算题20“药金”是锌和铜的合金,因外形似黄金容易以假乱真。向盛有30克药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怡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1)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鉴别某黄色金属是真黄金还是铜锌合金,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A 取样,在空气中加热B

11、 取样,加入稀盐酸C 取样,加入硫酸锌参考答案1B【详解】A、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烧之则赤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反应导致颜色改变,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止血补血只是阻止血流或增加血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色绿味酸属于颜色和味道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B。2DA、农村煤改气、煤改电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B、坐一元公交,览碧水青山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D、大量施加化肥、喷洒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D。3B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12、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4CA、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说明镓的熔点较低,故选项说法错误;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12+8+18+x,x3,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

13、是3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5BA、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8+162100,故选项说法正确;D、戊二醛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宾馆毛巾浴巾等消毒,消毒后的毛巾必须冲洗干净方可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6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氧、

14、碳原子个数分别为4、8、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0、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钠原子、2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钠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2CO3。7C【解析】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硝酸钾溶液,应采取降温的方法,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明显减小C项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烧杯内水温迅速下降,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从而析出晶体变为饱和溶液8CA、将t2时a的饱和濬液降温至t1,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少,故A错误;B、将t1时b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仍

15、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故C正确;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t2时,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将a提取出来,故D错误。9D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洗洁精可以除去油污,利用了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稀硫酸、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故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10B【解析】A.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相等,加热高锰酸钾,生成的

16、氧气中无钾元素,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B. 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正确;C. 一定温度下,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能再溶解硝酸钾,所以加入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 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比锌多,错误。故选B。点睛: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位置是否正确。11氧化物 +6 水和氧气 (1)S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氧化物。(2)Na2FeO4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铁的化合价为x,则有:(+1)2+x

17、+(2)40,x+6,故填:+6。(3)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故填:水和氧气。12 K+、Cl 蒸发溶剂 (1)苏打水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pH7;(2)氯化钾中含有的离子是钾离子和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K+、Cl;(3)增大柠檬汁浓度,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合理即可)。13节能环保 化学 (1)A是光伏发电,利用的是太阳能,与B相比,A发电的优点是节能环保;(2)B是利用煤等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B中发电方式是把化学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14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4H2+CO22H2O+CH4 氢分子分裂为氢原子,二氧化碳分子分裂为氧原子和碳

18、原子,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 (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2)由空间站获得甲烷(CH4)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水和甲烷,化学方程式为:4H2+CO22H2O+CH4;(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分子分裂为氢原子,二氧化碳分子分裂为氧原子和碳原子,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15过滤 引流 除去炭粉 小于 铜质导线 2H2+O22H2O (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都是过滤,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19、2)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灼烧滤渣1的目的是除去炭粉;(3)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1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所以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小于氯化锌的溶解度;(4) 氢燃料电池汽车模型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铜质导线;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16炭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 提供充足的氧气 用铁将铜从铜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BC (1)由题意可知,诗中描写了炭的燃烧现象是:炭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为使炭充分燃烧起来,应采取的措施是提供充足的氧气等。(2)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与“火法炼铜”不同,作为现代“湿法炼铜”先

20、驱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原理是用:铁将铜从铜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3)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寒冷河水中水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故A说法不正确;B 寒冷河水中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故B说法正确;C 河水荡漾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说法正确;D 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活性炭可将河水中色素和异味除去,不能将河水净化为纯净水,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C。17O2 灭火等 化合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CaO+CO2 【分析】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因

21、此D是碳酸钙;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1)A是氧气,化学式为O2;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有: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故答案为:O2;灭火等;(合理即可);(2)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3)

22、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或碳酸钙高温煅烧,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CaO+CO2。18烧杯 1 红磷的量不足 2H2O22H2O+O2 ABD 节约药品(或减少污染) 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气球鼓起来 (1)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是烧杯;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集气瓶内的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在刻度1处;测定结果如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故填:烧杯;1;红磷的量不足;(2)B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

23、氧化氢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水;或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利用该装置制取气体需要考虑的条件有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生成气体的密度;2H2O22H2O+O2;ABD;(3)装置C的优点是节约药品、减少污染;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实验中观察到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气球鼓起来;节约药品(或减少污染);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气球鼓起来。1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有毒 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不能 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24、 酸 猜想与假设根据图示维C泡腾片的成分可知,其中含有C、H、O、Na等元素,不含N元素。结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进行解答。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得出结论(1)根据题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所以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2)当氧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50%)后,才能使木条复燃。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所以本题中木条未复燃,不能说明是否

25、含有氧气。石蕊遇酸变红(pH5.0),遇碱变蓝。根据题中描述,可判断溶液显酸性20(1)9.8%;(2)AB(1)由图像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设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是x,计算过程如下:解得x9.8g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2)A 取样,在空气中加热,金不会反应,没有现象发生,而铜锌合金加热时会由于铜受热变成黑色氧化铜,出现固体变黑的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 取样,加入稀盐酸,金不会反应没有现象,铜锌合金加入稀盐酸会由于锌反应生成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 取样,加入硫酸锌,由于铜、金的金属活动性都比锌弱,两者均不能与硫酸锌反应,故加入硫酸锌后均没有现象发生,故无法鉴别两者;AB。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