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7.06KB ,
资源ID:68921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8921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docx

1、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学习内容:第47页例1学习目标:1、能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计算能力得到提高。3、能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学习重点:计算方法。学习过程: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预习课本47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回答以下问题:1、小数加法、减法和整数加法、减法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小数加法、减法时怎样才能把相同数位对齐3、小数加法、减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二、尝试达标:1、书后练一练2、列竖式计算+= += 课内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1、交流例1(1)的自学情况指算式 “3.4”问:能用竖式计算吗指名板演 巡视个别指导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提问

2、:你觉得那种对齐方法是正确的小数点对齐就是什么对齐提问:小数加法怎么计算2、交流例1(2)的预习情况提问:小数减法又怎么算呢指名板演 巡视(重点辅导学困生)组织交流:是怎么算的3、小结追问: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三、课后导学1、口算下面各题:+ + + + 、 算一算:+ + + + +93、填空题。(1)比多的数是( ),比少17的数是( )。(2)两个数相加,和是,一个数增加,另一个数减少后和是( )。(3)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将( )对齐。4、判断题。(1)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 )(2)

3、两个一位小数相加,和一定是两位小数。 ( )(3)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结果还是两位小数。 ( )(4)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 )5、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6、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千克,箱重千克,钉子重多少千克7、一根竹竿插入水中,入水的长度是0.56米,露在水上的长度是0.4米。这根竹竿长多少米8、小红身高1.05米,比小林矮48厘米,小林身高多少米9、用1、8、6三个数字和小数点摆两位小数,最大和最小的相差多少10、明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5看成一位小数,差是,正确的结果是多少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导学案学

4、习内容:第48页例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退位减两位小数的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计算能力得到提高。3、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学习重点:计算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预习课本48页例2,完成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回答以下问题。1、被减数是一位小数,百分位上为什么可以看作02、小数加法、减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小数加法、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点4、列竖式计算 = 二、课内导学1、检查例2自学情况出示例2情境图出示问题:一本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贵多少元指名板演 检查反馈提问:你是怎么算的被减数的百分位为什么可以看作“0”来计算(对困难学生可指导把题中的小数改

5、成“分”单位,再计算,引导比较明确算理)追问:我们是怎样计算“2.65”的学生自由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三、课后导学1、用竖式计算。 = += = 2、一支圆珠笔元,陈墨给了营业员阿姨5元钱,阿姨应该找回多少元3、有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后是,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和最小相差多少小数加减法练习导学案学习内容:小数加减法练习学习目标:1、 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一、课前导学。1、完成练习八的第7-1

6、0题。2、填空题(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 )对齐,也就是将( )上的数对齐。(2)比多的数是( ),比10少的数是( )(3)小于1的最小两位小数加上最大的一位小数,结果是( )(4)甲数是,比乙数少,乙数是( )(5)3米5厘米减2.9厘米是( )厘米。二、课内导学解决问题1、练习八第9题出示书中的折线图提问:从折线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依次组织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组织集体解决三、课后导学1、列竖式计算。 += += += += += =2、一根绳子长26.5米,做拔河绳用去了19.8米,还剩多少米3、地球总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其

7、余是海洋面积,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平方千米4、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千米,剩下的比已修的少千米,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5.东东在计算+时,错算成+72,错误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6.大杯一次能盛千克水,小杯一次能盛千克水,你能用这两只杯子量出千克的水吗7. 5 . 2 2 6. + . 7 - .0 9 _ _ 8. 4 0 1 6加法运算律的推广导学案 学习内容: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P52 例3“练一练” 练习九第1-5题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

8、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 知识的迁移。一、课前导学1、自学例3思考:例3中的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探索算法先算一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方法与家长交流3、算法比较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二、课内导学1、检查例3自学情况提问:这里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探索算法谈话:会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巡视、个别指导(关注不同解法)指名板演、集体交流反馈3、算法比较

9、请大家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追问简便计算的学生: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4、小结并揭题结合学生回答小结并揭题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减法计算简便。三、课后导学。用简便方法计算。+ + + + + +() + 8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学习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 P53 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6-9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应用的广泛性,感受计算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3、引导学生通过推理解决问题,加深对

10、小数加、减法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 :指导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纯小数)的简便方法。教学难点: 指导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纯小数)的简便方法。一、课前导学1、自学例4思考: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算式怎么写2、学习按键思考:你知道在计算器上,怎样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3.用计算器尝试完成书中习题。二、课内导学。1、检查例4的自学情况出示例4提问: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算式怎么写板书:2、探讨按键提问:你知道在计算器上,怎样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组织交流简便的按键方法3、计算器计算提问:你能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指名汇报结果提问:我们是怎样用计算器

11、计算的三、课后导学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 + + + + 整理与练习导学案学习内容:整理与练习P56“回顾与整理” “练习与应用”1-4题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教学难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一、课前导学1、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2、地方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二、课内导学检查自学情况1、第1题注意检查个别学生典型题的解答指名汇报交流组织交流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比如:进位加、退位减、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以及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2、第2题指名板演第1组题交流反馈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计算时呢指名汇报交流3、第3题提问每题的数据特点以及适用的运算率小组讨论、交流三、课后导学1、小丽到文具店买钢笔花了7元5角,买作业本花了4元8角,买墨水花了1元5角。她带了20元钱,够吗2、少先队员收集废电池,第一小队收集了千克,比第二小队少收集千克。两队共收集了多少千克废电池3、商店里的热水瓶每只元,炒菜锅

13、每只元,茶杯每只元,洗脸盆每只12元。(1)妈妈带去50元,最多可以买上面的哪几种物品(2)一只茶杯比一只炒菜锅便宜多少元4、一个皮球从高处下落,经2秒钟落地,第一秒下来3.5米,第二秒比第一秒多落下5.4米。这个皮球下落前离地面多少米5、工程队修一条长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千米,第二天修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6、小王、小张、小李称体重。小张和小李合称共重千克,小王和小李合称共重千克。小张比小王重多少千克 整理与练习2导学案学习内容 整理与练习2 学习目标 1、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广泛应用的价值,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过对家庭生活

14、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3、 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4、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教学重点 正确选择信息解决问题、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信息解决问题、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一、课前导学1、第5题(1)了解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2)思考:每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分别是多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第6题了解“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当日水位: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变化后的米数与前一天

15、比,上升了用正数表示,下降了用负数表示示范周一的算法:(米)尝试完成各天的水位米数3、思考题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思考如何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提示:每秒都比前一秒多9.8米二、课后导学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是,它们的和是( ),差是( )。2、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3、5个减去3个是( )。4、加上就是( )个加上( )个,得( )。5、的计数单位是( ),减去(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后是2。6、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其中一个加数是,则另一个加数是( )。7、两个数的差是,如果把被减数增加,减数减少,现在两数的差是( )

16、。8、+=+这里运用了加法的( )。9、排在第20个的是( ),第36个的是( )。10、王阿姨买了一瓶油连瓶重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千克,原来有油( )千克,瓶重( )千克。二、判断题。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就是把具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 ) 2、一个梯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 ( ) 3、10.3米3分米=10米 ( ) 4、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与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相差9 ( ) 5、用竖式计算+时,要把9和7对齐。 ( )三、选择题。 1、从甲地到乙地,小明用了小时,小刚用了1小时,小红用了小时。( )的速度最快。A、小明 B、小刚 C、小红

17、2、+=+是应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两个运算定律 3、两个数的差是,如果被减数是,那么减数是( )。A、 B、3 C、 4、10吨300千克的结果是( )。A、吨 B、千克 C、7吨 5、十分位上的2比百分位上的2多( )。A、 B、0.18 C、四、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 +5= += 9= 1= += = 11= 1+= 1+= 7802=2、简便计算。 + + 3、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80= += = = += 两位小数与一位小数相加减的导学案学习内容:第47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八13题学习目标:1、能理解

18、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计算能力得到提高。3、能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学习重点:两位小数加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学习过程:课前导学一、 自主探究预习课本47页例1,回答以下问题:1、小数加法、减法和整数加法、减法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小数加法、减法时怎样才能把相同数位对齐3、小数加法、减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二、尝试达标1、完成书中“试一试”、“练一练”2、列竖式计算+= += 课内导学一、预习情况交流1、交流检查例1(1)的自学情况算式 “3.4”问:能用竖式计算吗指名板演 巡视后个别指导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提问:你觉得那种对齐方法是正确的小数点对齐就是什么对齐提

19、问:小数加法怎么计算2、展示例1(2)的预习情况提问:小数减法又怎么算呢指名板演 巡视(重点辅导学困生)组织交流:是怎么算的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2、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课后导学1、口算下面各题:+ + + + .2 、列竖式计算:+ + 3、填空题。(1)比多的数是( ),比少17的数是( )。(2)两个数相加,和是,一个数增加,另一个数减少后和是( )。(3)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将( )对齐。4、判断题。(1)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 )(2)两个一位小数相加,和一定是两位小数。 ( )(3

20、)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结果还是两位小数。 ( )(4)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 )5、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6、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千克,箱重千克,钉子重多少千克 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导学案学习内容:第48页例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退位减两位小数的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提高。3、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学习重点: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退位减学习过程: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预习课本48页例2,完成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回答以下问题。1、被减数是一位小数,

21、百分位上为什么可以看作02、小数加法、减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小数加法、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点二、尝试达标列竖式计算 = 课内导学一、预习情况交流1、交流检查例2的自学情况出示例2情境图出示问题:一本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贵多少元提问:你是怎么算的被减数的百分位为什么可以看作“0”来计算(对困难学生可指导把题中的小数改成“分”单位,再计算,引导比较明确算理)二、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 我们是怎样计算“2.65”的2、 学生自由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3、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三、 拓展提升。用1、8、6三个数字和小数点摆两位小数,最大和最小的相差多少1、 先让学生摆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数2、 再列式

22、解答课后导学1、用竖式计算。 = += = 2、一支圆珠笔元,陈墨给了营业员阿姨5元钱,阿姨应该找回多少元3、有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后是,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和最小相差多少4、一根竹竿插入水中,入水的长度是0.56米,露在水上的长度是0.4米。这根竹竿长多少米5、小红身高1.05米,比小林矮48厘米,小林身高多少米小数加减法练习导学案学习内容:小数加减法练习学习目标:1、 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重点:提高小数加减

23、法计算的正确率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1、完成练习八的第7-10题。2、自我检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二、尝试达标(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 )对齐,也就是将( )上的数对齐。(2)比多的数是( ),比10少的数是( )(3)小于1的最小两位小数加上最大的一位小数,结果是( )(4)甲数是,比乙数少,乙数是( )课内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1、选择性检查练习八的完成情况。分组交流各小组学生展示各题的解题思路2、解决学生在解题中的困惑。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出示书后思考题1、自主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2、选出代表展示合作成果。三、拓展延伸明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5看成一位小数,差是,正确的

24、结果是多少课后导学1、列竖式计算。 += += += += += =2、一根绳子长26.5米,做拔河绳用去了19.8米,还剩多少米3、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千米,剩下的比已修的少千米,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4.东东在计算+时,错算成+72,错误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5.大杯一次能盛千克水,小杯一次能盛千克水,你能用这两只杯子量出千克的水吗6. 5 . 2 2 6. + . 7 - .0 9 _ _ 8. 4 0 1 6加法运算律的推广导学案 学习内容: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P52 例3“练一练” 练习九第1-5题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

25、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规律教学难点: 知识的迁移。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1、自学例3思考:例3中的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探索算法先算一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方法与家长交流3、算法比较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4、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 减法的规律( )二、尝试达标 课内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1、检查例3自学情况提问:这里四种文

26、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探索算法谈话:会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巡视、个别指导(关注不同解法)指名板演、集体交流反馈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分组比较这些算法,讨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2、追问简便计算的学生: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3、引导学生小结并揭题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减法计算简便。课后导学用简便方法计算。+ + + + + +() + 8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学习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 P53 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6-9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进一

27、步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应用的广泛性,感受计算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3、引导学生通过推理解决问题,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 :指导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纯小数)的简便方法。教学难点: 指导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纯小数)的简便方法。课前导学1、自主探究(1)自学例4思考: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算式怎么写(2)学习按键思考:你知道在计算器上,怎样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二、尝试达标用计算器尝试完成书中习题。课内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1

28、、检查例4的自学情况同组展示算式2、交流按键方法提问:你知道在计算器上,怎样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组织交流简便的按键方法3、计算器计算提问:你能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指名汇报结果提问:我们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组完成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再直接写出最后一题结果。1、+=+=+=+.=课后导学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整理与练习导学案学习内容:整理与练习P56“回顾与整理” “练习与应用”1-4题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