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71.29KB ,
资源ID:6924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924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解析word版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解析word版解析版.docx

1、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解析word版解析版广东省2018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A. 夏 B. 商 C. 周 D. 秦【答案】D【解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ABC三项排除,D项正确。2.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主要是为了A. 加强中央集权 B. 扩大地方权力 C. 推行郡县制 D. 削弱相权【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无力再对抗中央,有利

2、于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A项正确。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削弱地方权力,而不是相权,故D项错误。3. 古代雅典城邦重大事务的决定权在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陪审法庭 D. 元老院【答案】A【解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公民大会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故A项正确。五百人议事会最重要的责任是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故B项错误。C项是司法机构。元老院是古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政权机关,故D项错误。4. 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是A. 克伦威尔 B. 沃(尔)波

3、尔 C. 丘吉尔 D. 凯恩斯【答案】B【解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故B项正确。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军事独裁者,故A项错误。丘吉尔是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故C项错误。凯恩斯是英国的经济学家,故D项错误。5. 1875年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国家是A. 德国 B. 美国 C. 法国 D. 英国【答案】C【解析】法国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来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经过反复的较量,最终在1875年共和派以一票的优势使法国确立了共和制,故C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1783年美国建立,1787年

4、宪法美国确立总统共和制政体,故B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D项错误。6. 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A. 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共同纲领【答案】C【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C项正确。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的宣言。共同纲领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起到临时宪法作用。

5、故ABD三项排除。7. 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战争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故D项正确。A、B、C项分别对应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马关条约,故ABC排除。8.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这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废两千年帝制”指的是废除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这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6、人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军阀的运动。故D项错误。9. 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敌后战场的战役有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武汉会战【答案】C【解析】发生在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战役是百团大战,故C项正确。ABD都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日军作战的战役,排除。10.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A. 新民主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资本

7、主义【答案】A【解析】新中国刚成立初期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故BCD三项排除,A项正确。11.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倡导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求同存异”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在访问印度时提出,并于1954年成为指导中印,以及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与多国关系的处理原则。故D项正确。“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苏联,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

8、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求同存异是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即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故ABC三项错误。12.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联合国宪章C.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D.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答案】C【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是新时期我国积极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故C项正确。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1950年签订。

9、联合国宪章1945年通过。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2002年签订。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13.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是A. 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B.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C. 开始刀耕火种 D. 出现了曲辕犁【答案】B【解析】生产力的发展体现在生产工具上,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是西汉时期出现,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曲辕犁则是唐代的发明,只有铁农具和牛耕是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14. 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代的经济政策是A. “闭关锁国”政策 B. “海禁”政策C. “重商主义”政策 D. “重农抑商”政策【

10、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故D项正确。AB两项只是明清时期实行,排除。C项是近代西方早期的经济政策,排除。15. 新航路开辟发生在A. 15世纪末16世纪初 B. 17世纪末18世纪初C. 18世纪末19世纪初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迪亚士14871488年到达好望角,麦哲伦船队15191522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故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故BCD错误,A项正确。16. 曾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是A. 西班牙

11、B. 英国 C. 法国 D. 荷兰【答案】B【解析】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下半叶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故ACD错误,B项正确。17. 近代中国出现大规模“断发易服”现象是在A. 辛亥革命之后 B. 五四运动之后 C. 国民革命之后 D. 新中国成立之后【答案】A18.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间出现了上海发昌机器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属于A. 外资企业 B. 民族工业 C. 洋务企业 D. 买办企业【答案】B【解析】上海的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民族工业,故ACD三项排除,B项正确。 19.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

12、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在任总统是A. 罗斯福 B. 林肯 C. 胡佛 D. 柯立芝【答案】C【解析】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故C项正确。罗斯福是胡佛之后上台。林肯是内战期间执政。柯立芝是大危机之前执政。故ABD三项排除。20. 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工人政权是A. 第一国际 B. 第二国际 C. 苏维埃政权 D. 巴黎公社【答案】D【解析】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D项正确。AB两项只是国际工人的联合组织,不是工人政权,故AB错误。苏维埃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故C项错误。21. 关于苏联

1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 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对“斯大林模式”有所突破C. 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功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从经济领域进行,陷入困境之后转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领域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变革,但效果不佳。最终政局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故AC两项错误,B项正确。D项是指中国,排除。22. 二战后,令英国人自豪的“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的制度是A. 计划经济 B. 市场经济 C. 殖民主义 D. 社会福利【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

14、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制度的目的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因此有了社会福利制度,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能得到最基本的保护。故D项正确。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与题意不符,故AB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23. 20世纪50作代中后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征是A. 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 B.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 国民经济停滞 D.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答案】A【解析】1957年1965年是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探索的时期,是在探索中前进,有失误,也有成绩,故A项正确。B是在1949年195

15、2年底,C项是在文革期间,D项是在1978年之后,BCD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24. 1980年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它们“特”在A. 外交政策 B. 经济政策 C. 高度计划 D. 自由放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经济特区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故B项正确。A项不是经济,排除。CD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25. 二战后旨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组织是A. 世界银行 B. 关贸总协定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答案】C【解析】1945 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责是监察货币

16、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故C项正确。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和投资,推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关贸总协定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增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故ABD三项错误。26. 2001年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入A. 欧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D【解析】2001年,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入的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故D项正确。 ABC三项都是经济区域组织,体现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故ABC排除。27. 春秋战国时期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17、“道”的学派是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答案】A【解析】道家思想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故A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仁”“仁政”等。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BCD三项错误。 28. 汉代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者是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答案】D【解析】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由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故ABC三项排除,D项正确。29.

18、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 李贽 B. 孟子 C. 朱熹 D. 王守仁【答案】C【解析】李贽为明朝后期思想家,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孟子所处年代为战国时期,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代表人物为程颢、程颐、朱熹。故C项正确。王阳明是阳明心学的代表人物,故D项错误。30. 下列交通工具中,在中国最晚出现的是A. 火车 B. 轮船 C. 汽车 D. 马车【答案】C【解析】1876年修建的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洋务运动时,创办马尾造船厂。1865年,中国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到20世纪初才出现。故AB两项

19、错误,C项正确。马车在古代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3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大大推进了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 火药 B. 造纸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答案】D【解析】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最具有代表性,其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就是指南针的应用。故D项正确。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故ABC三项排除。32.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市井生活,它属于A. 文人画 B. 宫廷画 C. 风俗画 D. 山水画【答案】C【解

20、析】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宋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出现了反映百姓生活的风俗画,以清明上河图为典型代表,故C项正确。文人画追求意境、意趣。宫廷画是指围绕着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以宫廷画家的创作为主体。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故AB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33. 1417世纪,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灵感激发了文学、艺术和知识的变革。这场从意大利兴起并迅速传遍欧洲的变革是A. 宗教改革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科学革命【答案】B【解析】从材料“14-17世纪”“从意大利兴起”可知是文艺复兴运动,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的时间是16世纪,从德国开始,启

21、蒙运动的时间是17、18世纪,排除A、C;科学革命不是文学艺术领域,故D项错误。34. 启蒙运动中提出“人非工具”的是A. 康德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答案】A【解析】康德主张“人非工具”,尊重他人,故A项正确。伏尔泰主张自由平等,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孟德斯鸠主张法治,提出三权分立,实行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卢梭在启蒙运动中是最为激进的思想家,他强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故D项错误。35. 率先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是A. 陈独秀 B. 蔡元培 C. 鲁迅 D. 李大钊【答案】A【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2、陈独秀是率先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故BCD三项排除,A项正确。36.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家是A. 哥白尼 B. 伽利略 C. 爱迪生 D. 瓦特【答案】B【解析】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故B项正确。哥白尼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者,爱迪生提出相对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故ACD三项排除。37.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的创立者是A. 普朗克 B. 达尔文 C. 牛顿 D. 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故D项正确。普朗克

23、提出量子论,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牛顿提出牛顿力学三定律,故ABC三项错误。38. 巴尔扎克的人同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这部作品的风格是A. 现实主义 B. 现代主义 C. 浪漫主义 D. 古典主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可知这部作品的风格是现实主义,故A项正确。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中期,以反传统、反理性为主要特点。浪漫主义的特点是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歌颂人的本能,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体现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古典主义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特点, 故BCD三项错误。39. 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主要指的是A. 驱除鞑虏 B. 创立民国

24、C. 平均地权 D. 恢复中华【答案】C【解析】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指的是解决民生问题,即平均地权,故C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的是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指的是民权主义,故ABD三项错误。40. 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思想的是A. 列宁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孙中山【答案】B【解析】秋收起义受挫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于在中国,城市的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而在农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基于这样的国情,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二、

25、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41. 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A. 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 B. 具有最高决策权C. 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 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的工作和地位,“俨然汉唐宰辅”,这说明其权力很大,实际上承担了宰相的职能,故C项正确。内阁无决策权;唐代宰辅有决策权,故AB两项错误。内阁不是六部的下属机构,故D项错误。42. 公元前509年,雅典的一位平民领袖当选为执政官,随后推动实行

26、“陶片放逐法”,即公民大会有权终止任何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的政治生涯。实施这项举措的执政官是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克利斯提尼)C. 亚里士多德 D. 伯里克利(伯利克里)【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在克利斯提尼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确立,克利斯提尼推动实行了“陶片放逐法”,故B项正确。梭伦实行“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度;伯里克利时期实行“津贴制”。故AD两项错误。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思想家,故C项错误。43. 英国学者哈勒维说:“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这里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这里是在说明英国A. 君主立宪制已经是一种过时的政体B. 君主立宪制被共和制所取代C. 君主立宪制

27、被其他国家广泛采用D.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具有渐进性的特征【答案】D【解析】材料“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说明历史上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里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说明英国的政治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循序渐进的特征,而不是激进化的产物,故D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44. 陈旭麓评介某场战争时说:“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这场战争指的是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北伐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28、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争是指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故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中国已经开始出现近代化特征,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日军全面侵华时期,中国近代化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故CD两项错误。45. “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茅盾在林家铺子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抓捞了 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神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使小说人物对东洋货态度纠结的历史事件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八国联军侵华C.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 淞沪会战【答案】C【解析】根据材

29、料“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可以知道,该事件与东北三省和日本有关,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与东北三省和日本都无关,八国联军侵华不涉及东北, 淞沪会战主要是在上海,故ABD三项错误。46.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表明A. “依法治国”方针已经写入宪法 B. 领导人的专制作风得到了改变C. 基层民主选举开始实行 D. 亟待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

30、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我国法律体系亟需完善。故D项正确。“依法治国”方针已经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我国法律很不完备,不是说领导人专制。故B项错误。基层民主选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基层民主选举开始实行是在1988年,故C项错误。47. 1947年2月英国外交部就希腊、土耳其发生的危机照会美国国务院,希望美国能够承担起援助的责任以避免这两国落入非英美势力的控制之中。于是,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了重要演讲,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这指的是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华沙条约

31、组织的建立【答案】A【解析】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在194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是在1947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于195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三项错误。48.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假日酒店对一批美国报纸、杂志编辑发表演讲时称:“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下列符合尼克松观点的是A. 冷战状态已经结束 B. 美苏均势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C. 意识到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 D. 西欧、中国、日本仍未被视为独立力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及“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可知尼克松意识到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故C项正确。冷战状态已经结束是在1991年,美苏均势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是在20世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