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0 ,大小:196.50KB ,
资源ID:69371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937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doc

1、云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年)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二九年三月35前 言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农村的和谐稳定,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总体战略。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20072020年)、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明确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2008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决心,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当前

2、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及主要任务。当前,我省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一是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二是生活污染加剧,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排放和堆放;三是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畜禽养殖大多数无污染治理设施,粪便直排,部分农业生产废弃物乱堆乱放,造成河湖沟渠污染;四是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农田、地膜残留等造成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五是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农民群众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省

3、农村环境问题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08年5月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环保总局等部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编制了云南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明确了我省农村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和重点领域。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省根据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政府的要求,参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年)编制大纲,编制了本规划,以指导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污染问题,切实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目 录1总论11.1规划编制的背景11.2规划编制的依据11.3项目的范围22

4、现状与问题32.1云南省概况32.1.1自然环境32.1.2社会经济42.1.3农村概况52.2农村环境保护进展62.3主要问题92.3.1当前农村的污染现状92.3.2农业农村污染的主要危害121.3.3农业农村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142.4必要性分析152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62.1指导思想162.2基本原则172.3规划时限172.4规划目标182.5具体指标183治理布局与重点任务183.1治理村庄布局183.1.1村庄筛选条件183.1.2治理村庄布局193.1.2.1治理村庄的数量193.1.2.2优先项目213.2村庄治理重点任务243.2.1严格依法保护农村饮用水源243.2.

5、2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253.2.3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矿污染263.2.4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263.2.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273.2.6九湖流域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284 投资估算294.1投资估算依据294.2总投资估算与年度计划294.3资金筹措305 效益分析305.1生态环境效益305.2社会效益316保障措施316.1加强领导与协调316.2监督检查326.3资金保障336.4科技支撑346.5群众参与341总论1.1 规划编制的背景2008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及主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6、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中央财政决定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引导地方政府解决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财政部、环保部下发通知,要求对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在1-2年内能解决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村庄,申报专项资金进行综合整治。同时,要求省级环保部门组织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确定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村庄和资金需求,集中解决辖区内村庄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根据环保部和省政府的要求,参照国家环保部制定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年)编制大纲,编制了本规划,以指导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2 规划编制的依据(1)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

7、议上的讲话;(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号);(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4)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年)编制大纲(5)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环保总局等部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0883号;(6)和段琪副省长关于加快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沿湖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建议;(7)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062010年);(8)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环保行动计划(9)其它有关农业、水利、林业等专业规划以及相关统计资料。1.3

8、 项目的范围(1)项目实施的基本单元为行政村或自然村。(2)治理周期在1-2年以内,受益人口不少于200人。(3)项目实施拟解决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人为活动造成的村庄环境污染问题,因自然环境本底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不在规划范围内。(4)有明确责任主体的工矿企业污染、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项目,不在规划范围内。但责任主体已经灭失,遗留环境污染的治理项目可以列入规划范围。(5)已有中央财政资金来源的治理项目,包括户用沼气项目、饮水解困项目、卫生厕所建设等项目,不在规划范围内。(6)与解决村庄突出污染问题关联性不强的项目,包括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产业结构调整等,不在规划范围内。(7)因外

9、部影响造成的污染,如上游地区污染排放等,通过本地治理难以根本解决问题的项目,除应急措施外,不在规划范围内。(8)连片村庄的同类污染问题,可作为单独项目统筹规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开展村庄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历史遗留工矿企业污染治理等。 2现状与问题2.1云南省概况2.1.1自然环境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

10、、越南毗连,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同时,云南还是怒江、澜沧江、长江、红河四条亚洲大江的中上游地区。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境内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矿种居全国第一

11、。云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多年平均产水量2222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量1600亿立方米,两项合计人均拥有量约1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倍。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江河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居全国第3位,其中可开发装机容量居全国第2位。云南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构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2.1.2社会经济2007年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5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26.4万人,农村人口3087.6万人。云南是个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34%,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25个在云南都有分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9

1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3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5%。按当年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农村绝对贫困标准,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96.5万人;按当年人均纯收入7861067元的农村低收入贫困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0万人。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4721.7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8.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40.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2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4:43.2:38.4。全省人均GDP达到10496元,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111.3亿元。云南已形成和正在建设的支柱产业有烟草产业、生物资

13、源开发创新产业、矿产业、旅游业、电力产业。2.1.3农村概况全省共有1296个乡镇、12859个行政村、136581个自然村、3000多万农村人口,农村人口接近全省总人口70%。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较发达的昆明、曲靖、红河等东部7个州市。2006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突出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环节,激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全省3000多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受益。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定增长,由2001年的703.53亿元,增加到2007年1279亿元;粮食产量由2

14、001年的1486.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600万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533元增加到2007年的2634元。2006年,全省3000多万农民告别了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共为农民和涉农企业减负60亿多元。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烟糖茶胶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花卉、蔬菜、马铃薯、咖啡、南药、经济林果、畜牧等新兴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道路、能源、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启动实施了以“改路、改水、改电、改房、改厕、改厨、改厩”等民生问题为主要内容的5000多个村庄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农村环境条件有较大改观。当前,我省与全国一样正

15、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三农”工作已经成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有了良好开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初步具备,我省农业农村正进入新的发展最好、最快时期。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制约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任务比全国绝大多数省区更为艰巨、繁重。“三农”问题仍十分突出。2.2农

16、村环境保护进展省委省政府在抓好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十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在政策法规、污染治理和生态示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1)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世纪90年代省人大批准颁布了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加强对农业环境的监督管理和生态示范建设,对农村使用农药、化肥、塑薄膜的安全提出了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200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保护任务;同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

17、工作的通知;省环保局先后编制了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保护战略和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环保行动计划;2008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贯彻环保总局等部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办发(2008)83号),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和重点工作,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责任,为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了基础。(2)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省委省政府在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有关村庄环境整治的具体要求:以“五改、三治”主要内容,要求每年编制1500个村庄的建设与整治规划,共完成500

18、0个中心村庄重点自然村的整治,1000个村基本实现村庄布局合理优化,住房新型特色化、饮水安全化、道路硬化亮化、排水有序化、厕所畜厩卫生化、垃圾收集定点化、燃料节约化、村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整洁化。各地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以抓试点示范为基础,深入扎实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2007年,全省农村沼气用户达200多万户,改灶节柴累计达600多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51万平方米,即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涌现了一批环境优美乡镇、生态乡镇和生态村。(3)土壤污染和农业污染源调查进展顺利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和农业污染源调查是做好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为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省在方案设计

19、、调查的重点区域和内容方面,都做了认真的研究,力争做到准确、全面和具有指导作用。土壤污染调查从一开始,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除按照国家布点要求完成外,我省还结合云南的实际,在农业重点耕种区,重要矿业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区加大采样点位。在1718个采样点中耕地点位956个,占总采样点的55.6%;自然保护区点位204个,占总采样点的11.9%。同时加大对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的研究,分析污染成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污染环境安全级别,提出土壤污染物优先控制清单及防治对策。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加大了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的农业污染源调查工作,尤其是以畜禽养殖为重

20、点的调查。滇池周边是畜禽养殖的重点地区,昆明市政府为加大滇池及入湖河流的治理,制定了“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全”工作行动计划(四全: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绿化和全面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畜禽禁养、科学规划养殖区域,规定:主城规划控制区620平方公里,呈贡新城规划控制区160平方公里,滇池环湖公路面湖一侧(含水面)出入滇池36条河道及河道两侧各200米,(除主城规划区、呈贡新城规划区以外9个县市(区)城区规划范围)以及流经县(市)区域的河流及河流两侧各200米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所有湖泊和水库等禁止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并要求在2008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述区域散

21、养户存栏畜禽处置工作,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的搬迁安置工作。目前,新划定的养殖小区已经确定,搬迁补偿已经逐步落实,该项工作正顺利开展。(4)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是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省按照国家生态示范创建的相关标准认真抓好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在国家环境优秀乡镇、生态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以及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抓好生态州(市)和生态县(市)的创建工作。截至2008年10月,昆明市、楚雄州已编制完成了生态州(市)建设规划,并且昆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已经市人大批准实施。生态县(市)的建设工作已在昆明、玉溪、红

22、河、大理、曲靖展开,呈贡等14个县(市)的生态县(市)建设规划已通过县(市)人大批准实施,另有澄江等县(市)正在编制生态县(市)建设规划。二是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全省已在红塔区等21个生态示范区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现已完成规划编制,并通过当地政府或人大批准实施,有四个生态示范区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三是全国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全省各地把生态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深入乡镇,狠抓基础工作,指导开展创建,全省已有富源县富村镇富村村评为全国生态村,昆明市石林县长湖镇等十家乡镇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四是积极开展云南省生态乡镇建设。结合云南农村实际从“十五”我省积极开展“云南省生

23、态乡镇”的创建工作,为规范创建活动,制定了云南省生态乡镇建设管理规定和云南省生态乡镇建设考核标准,到2007年全省已有190多个乡镇开展创建工作,123个乡镇经过考核验收,由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2.3主要问题2.3.1当前农村的污染现状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农村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逐年下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农村生活污染普遍存在我省农村普遍缺乏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到2006年末,只有8.46%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28.62%的村完成改厕。据测算,全省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5万吨,生活污水160万吨,生活污水几乎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严重污染

24、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部分村庄没有垃圾存放点,垃圾随意倾倒现象较为普遍。“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露天厕所乱建”仍是许多村庄的真实写照。根据滇池流域农村污染源普查数据,流域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为975万吨、生活垃圾8.9万吨,来自农村的生活污染已经成为滇池流域主要的污染源。(2)农村养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省养殖业迅猛发展。但养殖行业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太合理、重养殖、轻防治、污染治理能力弱等问题。根据统计,2007年全省规模化养殖场567家,其中65%以上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和红河4个州市,四个地区的猪、牛养殖数量占到全省养殖总数的50%以上

25、。但养殖粪便处理率较低。另外,我省部分农村地区还保持着人畜混居的习惯,农村畜禽圈与人厕混杂,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农村生活污染、畜禽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条件,污水、垃圾、人畜粪便积聚,滋生蚊蝇,传播病菌,对村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3)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追求农作物的高产,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我省化肥的年均施用量为248千克/公顷(折纯),在一些蔬菜和花卉种植区,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更高。据农业部门对滇池流域的调查,流域化肥的平均施用量为1155千克/公顷(折纯),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6倍,其中氮肥的施用量为363千克/公顷,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土污染而设置的2

26、25千克/公顷的安全标准。由于化肥的利用率低,大量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水质恶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还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农药的滥用现象也日益严重,目前我省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以杀虫剂为主,据保守估计,在叶菜上使用过高毒农药的种植户占到30%以上,这使得农副产品的农药残留成份不断加大。此外,农作物秸秆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其中40%以上的农作物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农用地膜残留量约为27%,农业生产污染呈增长趋势。据调查,滇池流域农村年产生的作物秸秆约300万吨,达到初级利用的约为60%,仍约有40%未被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直接污染环境。(4)农村工

27、矿企业污染呈上升趋势2007年末,全省乡镇企业总数达到50多万个,其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些散布在农村的小化工厂、小水泥厂、小冶金,在环保方面几乎没有投入,污水、废气、粉尘、废渣随意偷排现象较为普遍;加上布局不当,乡镇企业大多与村镇居住地交织在一起,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另一方面,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发达地区污染工业向偏远乡镇地区转移的现象也日渐突出。随着我省矿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矿山开采造成的自然景观破坏、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等问题日渐严重,直接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破坏人居环境,加速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2.3.2农业农村污染的主要危害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构成中

28、,农业农村污染物排放量已占相当的比重,其中,化学需氧量超过全省排放总量一半以上,固体废物及废水已分别接近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1)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城镇饮用水源地大多位于农村,随着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及化肥农药污染的加剧,导致一些水源地水质恶化,如昆明市主城区6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只有云龙水库达到水质保护目标要求,有3个水库的水质仅达到IV类水,其污染以氮、磷及有机污染为主。农村生活及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受到农业化肥和农药、工业污水、农村生活污水等的污染导致的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比例也在增加

29、。据调查,全省还存在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15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8%,其中因水质不安全是导致饮水不安全最突出的原因,主要是氟、砷、铁、锰等超标严重,涉及人口达900多万。由于饮水不安全,一些农村胆结石、皮肤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也有一些农村地方病突出。专栏:文山砒霜弃渣场威胁下游饮用水安全文山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疆县,距离中越边境仅120 km,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上个世纪50年代,文山县开始土法炼砷,先后建成多家砒霜厂。目前,大部分砒霜生产企业已经关闭或者改制。但是这些砒霜厂遗留的上百万吨弃渣露天堆放,有的甚至堆放在半山腰,缺少防护措施,并且不少弃渣堆放点位于饮用水源地上游、

30、国际河流上游、地下水汇水区或自然保护区内,严重威胁下游85万居民用水安全。1998年,砒霜弃渣浸水冲入河道,导致下游35头耕牛中毒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2)危害食品及生物安全不合理使用化肥,特别是过量施氮,造成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在蔬菜中尤为明显。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出口贸易。由于长期使用农药,全省农田内的蛇、青蛙、蚯蚓等数量已明显减少,一些长期使用呋喃丹的地区,鸟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3)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据历年监测,云南省一些高原湖泊特别是滇池、星云湖、杞麓湖等,水体污染呈有机型

31、,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和总磷。农田(地)中氮磷流失、畜禽养殖粪便及生活污水排放,以及水产养殖中饵料投放等,成为水域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据调查,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约占滇池流域污染总量的三分之一。(3)影响耕地质量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忽视有机肥,土壤承载压力过重,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此外,农膜的广泛使用带来的农膜残留也成为威胁土壤环境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造成很大的影响,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1.3.3农业农村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意识上、管理上、技术上和资金上等几个方面。(1)认识上的原因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部分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给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在农村地区引进一些高污染高消耗项目;同时对企业的违规行为执法不严。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总体还不够强,对一些企业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不能够有效地监督,在环保方面不能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也缺乏自我约束。(2)管理上的原因目前的环境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