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12.78KB ,
资源ID:69735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9735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12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12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docx

1、七12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年 级初三学 科化学版 本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课程标题第七单元 课题12 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编稿老师杨洪响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王慧姝一、考点突破课标扫描考点展示常考题型分值认识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原理,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题26分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了解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选择题、填空题12分了解开发利用新燃料及新能源的意义常见的新燃料和新能源选择题、填空题12分 二、重难点

2、提示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难点:能源、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燃烧和灭火 【注意】可燃物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镁条在二氧化碳、氮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不能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灭火的三个原理具备其一即可。随堂练习:(乌鲁木齐)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 碳、硫在氧

3、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 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 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思路导航:A、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故A正确;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故B正确;C、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隔绝氧气可以灭火,故C正确;D、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会对档案资料造成污染,故D错误。答案:D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说明】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一小部分是由物理变化提供的,如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随堂练习:(湛

4、江)下列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是()A.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B. 镁条和盐酸反应C. 生石灰和水反应D. 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思路导航:A、葡萄糖在人体中被氧化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的置换反应,故放出热量;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会放出热量;D、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发生反应的过程中需要高温完成,所以需要吸热热量。答案:D三、化石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说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可燃物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注意】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是物理变化。 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 乙醇

5、 【说明】由于乙醇燃烧对环境污染很小,因此被称为绿色燃料。将适量的乙醇加入汽油中制成的乙醇汽油正在被广泛使用。2. 氢气3. 开发新能源随堂练习:(齐齐哈尔)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氢能源没有污染并且成本低,现已普遍使用B. 乙醇汽油既节约石油资源,又能促进农业发展C. 地球上天然气储量相当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 核电站一旦发生泄露,放射性物质危害极大,因此应禁止使用核能思路导航:A、氢能没有污染,是理想燃料,但目前大量制取氢气的途径、氢气的贮存、使用安全问题等都没有很好的解决,还没有普遍使用;故选项错误;B、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拓展农产品的使用空间,可以节约石油资类推,故选项正确

6、;C、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故选项错误;D、核能是一种新能源,不能禁止使用,要合理开发使用,故选项错误。答案:B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例题1 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A. 水能分解 B. 纸不是可燃物C. 没有和氧气接触 D. 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思路导航:燃烧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题中纸船是可燃物,且能与空气接触,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燃烧,是因为酒精灯加热产生的热量被水吸收了,纸船的温度达不到它的着火点。答案:D例题2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

7、,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线圈罩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 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思路导航: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金属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从而分析线圈罩内气体温度的变化,进一步与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相联系。由于金属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线圈内的气体温度会传递到线圈外,导致线圈内的气体温度下降,当温度降到蜡烛燃烧的着火点以下时,蜡烛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在此实验中,如果预先将金属丝加热,线圈罩内的温度就不会迅速下降,蜡烛也就不会很快熄灭了。答案:A例题3

8、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解释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

9、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思路导航:根据题给信息可知,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以及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的偏磷酸对人体都有害,因此,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图2),试管口塞上橡皮塞,白磷燃

10、烧产生的白烟就不会扩散到空气中,从而防止了其对人体的伤害。根据燃烧的条件,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由于白磷燃烧时放出热量,试管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可能会使橡皮塞松动甚至冲出试管,因此,在图3装置中用气球作为缓冲。白磷燃烧时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导致试管内压强减小,因此,将试管倒立在水中,取下橡皮塞后试管内液面会上升,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再考虑到实验所用白磷的量、装置气密性等因素,进入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可能会出现误差。答案: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

11、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甲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 (或乙 装置漏气等) 。知识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火灾事故中的自救措施例题1 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油着火,用水浇灭 B. 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C. 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 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思路导航:灭火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即可。油的密度比水小,若油着火时用水浇灭,油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水能导

12、电,因此当电器着火时,不能直接用水浇灭,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合适的方法灭火;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是通过隔离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答案:B例题2 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严禁烟火 B. 禁止使用手机 C. 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 降低燃料着火点 思路导航:汽油是易燃液体,且挥发性很强。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混有汽油的蒸气,一旦遇到明火或火星就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加油站应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例如,严禁烟火;由于用手机打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因此要禁止使用手机;架高顶棚加强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汽油蒸气的浓度。显然,降低燃料的着火点是不合理的。答案:D例题3 某校五楼

13、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 跳楼逃生 C. 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思路导航:此题联系学生宿舍楼内发生的火灾事故考查燃烧及灭火的知识,同时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1)蚊帐燃烧导致火灾,显然蚊帐属于可燃物。(2)发生火灾时,打开房门,

14、室内空气流通,增加了大量的氧气,从而使火势迅速扩大。(3)发生火灾时产生的大量热的有害气体和烟雾,聚集在上部空间,人应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以防止有害气体被吸入体内,并尽量采取低姿势逃离。而跳楼逃生、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等措施是不可取的。(4)水能灭火的原因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答案:(1)可燃物 (2)开门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室内氧气更充足 (3) A (4)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知识点3:化石燃料的使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例题1 近年来国际油价的持续“高烧”,引发人们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并且促使人们寻求石油的替代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

15、,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 B. 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 C. 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思路导航:化石燃料既是生活中的重要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因此,我们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形成的一种新型燃料,它应属于混合物。由于乙醇中只含C、H、O元素,不含S、N元素,因此,乙醇完全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很少,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还能节约石油资源。答案:C例题2 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

16、10年3月至4月接连两次爆发,岩浆融化冰盖引发的洪水以及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人体健康均产生长期影响。 (1)火山爆发时,岩浆中含硫的物质燃烧,导致空气中出现一股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 ,这种气体若遇到雨水,极易形成硫酸型酸雨,写出其形成该酸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2)火山爆发后,迫使大量航班停飞,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其原因是火山的爆发增加了空气中 的污染。 (3)火山的爆发,不仅造成了空气污染,还造成 污染,治理这些污染,必须依靠化学知识和原理。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方法和做法中,可行的是 (填序号)。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使用清洁能源

17、 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思路导航:此题是以2010年3月至4月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爆发为背景设置的一道填空简答题,考查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1)考查硫的燃烧及酸雨的形成,含硫物质燃烧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是: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或2SO2O22SO3,SO3H2OH2SO4)。(2)目前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显然,火山爆发后,迫使大量航班停飞,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是由于空气中增加了大量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3)火山爆发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能污染空气,形成的酸雨会污染地

18、下水或土壤,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很多,但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显然是不合理的。答案:(1)SO2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或2SO2O22SO3,SO3H2OH2SO4) (2)可吸入颗粒物 (3)水或土壤 例题3 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该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 等(请举1例)。(3

19、)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原料来源丰富 B. 是可再生能源 C. 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5)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烧碱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 电能,请你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_ 5H2O。思路导航: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对环境有污染,科学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已探索出许多途径,如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地

20、热能、潮汐能、氢能等新能源;合理利用化石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能源利用率等。(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喷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很多,除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外,还有水能发电、风能发电等。(3)“可燃冰”燃烧即甲烷燃烧。(4)乙醇是由高粱、玉米、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得到的,来源丰富,属于可再生能源,其完全燃烧比汽油的污染小得多,但不能说没有污染。(5)根据题给信息,可推测出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烧碱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Na2CO3,再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即可。答案:(1)煤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风能发

21、电 (3)CH42O2CO2 2H2O (4)C (5)4NaOH 2Na2CO3例题 (南京)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猜想与假设1. 有可燃物 2.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设计与实验验证对比实验假设1示例:加热烧杯,烧杯不可燃(仿照示例填写)_假设2常温放置蜡烛,蜡烛不燃烧(仿照示例填写)_假设3点燃蜡烛,蜡烛在空气中持续燃烧(仿照示例填写)_得出结论猜想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_个条件,只要破坏_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反思质疑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查阅资料1镁条能在

22、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表达与交流根据上述内容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_叫做燃烧。反思质疑2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查阅资料2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燃烧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因气泡炸裂而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思路导航:设计与实验中的对比实验应结合这三

23、个条件进行设计:验证假设1的实验中,烧杯不是可燃物,因此,对比实验选择一种可燃物即可,如点燃蜡烛,蜡烛可燃;验证假设2实验中的蜡烛没有点燃,即温度没达到着火点,因此,对比实验将蜡烛点燃即可;验证假设3实验中的蜡烛在空气中能持续燃烧,对比实验只要将燃烧的蜡烛隔绝空气即可,如将燃着的蜡烛扣入一只烧杯内,蜡烛逐渐熄灭。根据查阅资料1可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但却是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因此,广义的燃烧就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根据查阅资料2可知,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是铁丝中含碳,要验证这一点,可通过对比实验来完成,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细铁丝,分别在足

24、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设计与实验假设1点燃蜡烛,蜡烛可燃假设2点燃蜡烛,蜡烛燃烧假设3将燃着的蜡烛扣入一只烧杯内,蜡烛逐渐熄灭得出结论3 1表达与交流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设计实验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1. 火灾事故中的自救措施火灾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事故,我们要保持冷静,同时采取一些合理的自救措施。例如,房间内发生火灾时,首先要拨打报警电话119,不能打开门窗,以免增强空气流通,加大火势;用湿毛巾堵住口鼻,蹲下或匍匐前行,寻找安全出口;当电器短路失火时,应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措施;当煤

25、气泄漏发生火灾时,应先关闭煤气阀门,然后灭火。室外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向逆风方向逃跑。2. H2、CO、CH4的对比H2COCH4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2H2O22H2O2COO22CO2CH42O2CO22H2O还原性H2CuOCuH2OCOCuOCuCO2用途燃料、还原剂燃料、还原剂燃料一、预习导学案1. 目前世界上年产量居于前三位的金属分别是_。2. 金属材料包括_和它们的_。3. 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都是_体(汞除外),有_ 光泽,大多为_ 良导体,有_性,密度较大

26、,熔点较高等。4. 合金是指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_而制得的具有_ 特征的物质。5. 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_,钢的含碳量为_。6. 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_,而熔点则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_。7. 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铜在空气中加热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与酸反应:镁、锌、铁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与某些含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_,反应的方程式:_

27、;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现象_,反应的方程式:_。8. 置换反应:一种_跟一种_作用生成另一种_和另一种_ 的反应。9. 金属活动性顺序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_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_的金属能把位于_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二、问题思考 1. 根据生活经验,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你能根据金属制品的用途,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归纳吗?2. 运用哪些方法可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答题时间:30分钟)1. (南充)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A. 氢气 B. 天

28、然气 C. 酒精 D. 汽油2. (福州)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 隔绝空气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清除可燃物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 (上海)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 (兰州)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 B. C. D. *5.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 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C.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D. 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6. 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 利用电热器取暖 B. 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C. 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 利用蜡烛照明*7. 近来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有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