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63.05KB ,
资源ID:69767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9767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方法的探讨90.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方法的探讨90.docx

1、我国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方法的探讨90我国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方法探讨孙 婕1 金勇进2(1 中国人民大学 统计学院,北京 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 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摘要:我国至今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的统计制度,受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等限制,各项供用水统计数据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工业行业供用水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探索和讨论,旨在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关键词:工业行业 公用水 统计方法Discussion on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Chinas Industrial Water SupplySun J

2、ie1 & Jin Yongjin2(1 School of Statist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2 Center for Applied Statist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Abstract: China has not established a unified and standardized statistical system of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until now. Restr

3、icted to statistical scope and method, differences exist in statistical data. In this paper, we make a discussion on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Chinas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aiming at providing data support and basis for carrying out the most strict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Keywords: Indust

4、ry, Water Supply ,Statistical method一、问题背景我国是世界上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公布,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极少的13个贫水国之一。水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它直接影响工业的生产活动的效率。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量随之剧增,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缺水已成为城市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缺乏的严重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强工业节水工作。2009年初,水利部提出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要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了水资

5、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其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2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现状下降30%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以上;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由原来的41%提高到60%以上。水利部提出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其中两条都涉及到工业用水。但是,我国至今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制度,受统计口径、统计方法、计量监控设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各项取用水量统计调查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从中获得令人满意的工业行业用水数据。要真正实现水利部提出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必须准确掌握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本文将对我国工业行

6、业供用水的统计方法进行探索和讨论,旨在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二、我国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现状我国水资源统计体系比较复杂,既有专门的水利统计部门,也有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进行相关水利信息统计的其他部门。涉及到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的有:(1)水利部以中国水资源公报为主要形式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用水信息;(2)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经济社会用水调查信息;(3)统计局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取用水量信息;(4)住房和城乡部门城市建设统计报表制度中针对城市公共自来水企业和企事业单位自备水信息;(5)环保部门环境统计综合报表制度中针对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用排水量信息。

7、上述内容如表1所示:表1 我国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制度统计部门制度名称主要内容水利部水资源公报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用水统计国务院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调查统计局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取用水量统计住建部城市建设统计报表制度城市公共自来水企业和企事业单位自备水统计环保部环境统计综合报表制度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用排水量统计(1)水利部:水资源公报水资源公报是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年度全国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水资源公报的编制由各级水利局、水文局落实实施,搜集水资源公报的资料,搜集方法是利用有关部门已有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典型调查、观测试验和专题性研究。水资源公报中关于工业行业供用水的指标有工

8、业用水总量、工业耗水量、工业废污水排放量,但没有对工业行业供水情况的统计。其中工业用水量的统计范围是全部工业企业,包括火核电、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 (2)国务院:水利普查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对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农业 用水、工业用水、建筑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等国民经济各行业用水以及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的调查,全面查清我国经济社会用水状况。对工业行业供用水采用的统计方法是,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资料,以年用水量为划分标准(不同地区划分标准不同),将工业企业分为用水大户和一般用水户,其中对用水大户进行全面调查,一般用水户进行典型调查。水利普查中关于工业行业供用水的指标

9、有工业用水量、取水量、供排水量等,最终结果为所有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和根据工业生产总值推算出的一般用水户的用水总量加总。水利普查属一次性调查,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一次水利普查。(3)统计局: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国家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是反映全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其统计范围为全部工业,全部工业又可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全面调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采用抽样调查,其中,对工业行业供用水的统计只是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采用定期报表的方式,每半年填报一次。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关于工业行业供用水的指标有取水量、对外供水量、重

10、复用水量、废水排放量等,最终结果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的加总,而不是全口径的工业行业用水量。(4)其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主要针对城市公共自来水企业和企事业单位自备水统计,分别统计了取水量和供水量;环境保护部门由于其主要职责是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废水、污水排放量进行统计和监督,因此对企业供用水统计相对简单,仅统计了企业的工业用水量。这两个部门的供用水统计范围相对较小,不是全口径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在引用数据时需注意其统计口径。三、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尽管目前我国有多个统计制度对工业行业的供用水情况进行统计,但在具体的操作上仍存在不少问题:(1)统计对象不一致,推算结果有差异在对工业行业

11、供用水统计中,水利部水资源公报统计的是全部工业行业的用水量,第一次水利普查调查的是年用水量为5万吨以上的用水大户和年用水量5万吨以下的典型用水户,统计局统计的是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环保部统计的是重点污染源企业,住建部统计的自来水企业和企事业单位。由于统计范围不同,导致在推算全口径工业工业用水量时结果差异较大。(2)搜集渠道不同,数据之间存在矛盾我国涉及供用水统计的四个部门,虽然在统计内容各有侧重,但是相互之间也存在重叠交叉的部分,例如水利部与统计部门对规模以上工业用水的统计、水利部与城建部门关于城区公共自来水厂的供用水统计等。这种重复性工作不利于统计工作的规范

12、性,也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而且某些内容相同的统计指标,由于资料搜集的渠道不同,经常出现统计数字之间差异和矛盾的现象。 (3)指标口径存在差异,缺乏统一标准由于统计对象不一致,四个部门的统计指标难免有所差异。但是,对于某些相同的统计指标,各部门界定的统计口径也有所不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如对其他水的统计,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其他水主要包括桶(瓶)饮用水、再生水(中水)、雨水利用、热水、海水淡化水,但水资源公报中其他水统计中不包括桶(瓶)装饮用水和热水等。名义上相同的指标,但其实际包含的内容却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各部门数据不统一,相同的指标发布两套数据,对社会公众和决策者管理造成不良影响。(4)数据资源

13、分散,共享难度大根据以上分析,我国涉及供用水统计的四个部门,统计指标、统计方法等均由各部门自行制定,因此收集到的数据比较分散,且往往只为本部门使用,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同时,由于统计指标缺乏统一标准,使得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利用也受到了限制。(5)统计方法单一,数据质量无法控制我国各部门用水统计均采用统计报表制度进行调查,使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方法的较少。统计报表制度往往依赖于各企业填报的数据,不利于各部门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也无法评估数据质量的好坏。四、改进和完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的思路和方法1、改进思路通过对工业行业统计制度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数据存在差异的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14、1)统计对象用水户的范围。用水户是用水量统计的基础,好的单位名录是获得准确供用水统计结果的前提,因此,确定统计对象是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的首要工作。在现行统计制度中,水利普查的用水大户单位名录和统计局工业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名录不同,两个名录各有优点和缺点。(2)统计方法调查方法的选择。供用水的统计数据是通过一定的调查方法获得的,采用适当的调查方法是获得高质量统计数据的保证,因此,选择调查方法是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的重中之重。在现行统计制度中,对供用水数据大多采用全面调查或典型调查的方法,总体结果为数据的简单汇总,方法较为单一,也无法评估数据的质量。因此,基于各单位名录的特点和统计方法的改进

15、来设计供用水统计方案,是做好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的思考路径。 2、统计方法在明确工业行业供用水的统计对象后,针对用水户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在现有统计能力和费用制约的情况下,最高效率的完成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工作。针对我国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的现状,在目前统计制度的基础上,从不同统计对象和统计方法的角度出发,我们拟设计三种统计思路供备选,具体如下:(1)基于水利普查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开展全国水利普查的任务之一是摸清经济社会用水状况,通过全国性的经济社会用水调查,统计分析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主要指标,摸清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状况,同时建立用水户资料档案。根据2008年的

16、第二次经济普查成果和正在进行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成果统计,第二次经济普查中年用水量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个数为5.2万个,水利普查年用水量5万吨以上的工业用水大户为4.3万个。因此,估计全国5万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应该在5万个左右。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共有45万左右,水利普查用水大户占其比例约10%。可以看出,工业行业用水大户数量不是很多,远没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多,也就是说,水利普查的单位名录中的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不如统计局工业统计的单位名录多,但在用水量的覆盖率率上却比统计局工业统计的单位名录高。水利普查属于一次性调查,工作量大,周期长,不可能每年进行,但其优良的单位名录和

17、统计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在此基础上,根据水利普查的结果,按照年用水量将工业行业用水户分为用水大户和一般用水户,划分标准按照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可按5万吨、15万吨、50万吨自行确定。不同用水户的数量和分布特点也有差异,用水大户的数量少,统计对象涵盖了国家重要的发电、供水等企业,有较强的代表性,而且采用网络直报和统计报表的方式上报统计数据,工作量小,因此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一般用水户数量巨大,难以采用全面调查,为了减少统计误差,在水利普查确定的典型用户基础上,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其工业产业结构,按照分层抽样确定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供用水统计。为获得工业分行业的用水量数据,需要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18、在确定样本量后,将其分配到高用水行业的各个大类和一般用水行业。根据分层抽样的估计理论,估计出一般用水户的用水总量,再加上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即可得到全口径的工业行业用水总量。图1 基于水利普查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框架图(2)基于统计局工业统计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国家工业统计主要是反映全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侧重于对工业企业经济情况的掌握。统计局工业统计的单位名录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有45万个,覆盖面广,基本上水利普查中的用水大户全都包括在内,这是其优点。但是,根据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目前工业统计中的工业企业用水情况的调查只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采用统计报表和网上直报的形式进行统计,数

19、据较为准确,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不进行统计,即获得的数据不是全口径的工业行业用水量数据,这是主要缺陷。 针对这一不足,在现行工业统计制度基础上,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调查中添加供用水统计的报表,但这涉及到统计体制等众多问题,需要更高领导层进行部门间协调,一时难以实现。因此,本方案的思路是在不改变原有统计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推算方法来完善现有的统计制度。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采用全面调查,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采用抽样调查,并由此推估出全口径的工业生产总值,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和用水量之间的关系,来推估全口径的工业行业用水

20、量,计算公式如下:此方法要求工业生产总值和用水量之间要存在较高的相关度,否则推估效果不好。 图2 基于统计局工业统计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框架图(3)基于水利普查与统计局工业统计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上文提到,根据水利普查和工业统计的单位名录,用水量5万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在全国有5万个左右,全国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数量有45万左右,从地域分布来看,水利普查用水大户平均每个省约1100个左右,经济发达地区数量较多,西部省份数量相对较少。从行业分布看,水利普查用水大户和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行业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其中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占水利普查

21、调查对象数量的82%,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94%,其次是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水利普查单位名录是在普查环境下建立的,两次普查之间隔期较长,难以反映企业的不断变动,而工业统计每年都在进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单位名录可以反映当下的企业实际情况。综合以上两个单位名录和统计方法,给出两者相结合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方案。此方案在工业统计的单位名录的基础上,借鉴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网上直报的优点,同时,借鉴水利普查中对重点用水大户分行业统计的思路,具体方法如下:为达到对整体和分行业用水情况的准确掌握,将工业行业企业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用水量统

22、计采用工业统计的结果,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再按照行业进行分类,对高用水行业的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对一般用水行业企业采用抽样调查。由于高用水行业的单位产值用水量一般情况下高于一般工业,高用水行业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其进行全面调查可以更大范围的覆盖工业行业的用水量,而一般用水行业企业由于企业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分撒,采用全面调查会加大工作量、费用和统计误差,因此,对其采用抽样调查即可,根据水利普查确定抽样调查的单位名录,设计合适的抽样方案,在满足费用、精度的要求下,计算出调查所需的样本量,确定调查对象进行统计,从而由统计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得到最优估计量。在此方案下,一般用水行业的用水量可根

23、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进行估计,工业行业的用水总量只需将三个结果进行加总即可。图3 基于水利普查与统计局工业统计的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框架图五、方案对比 针对工业行业供用水统计,我们拟制定了上述三个方案,各方案的侧重点略有不同,能够达到的精度也不尽相同,每个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1、方案一对用水大户采用全面调查,统计数据直接加总,统计结果较为准确,且能够了解用水大户以及分行业的用水情况,有利于从大局上把握整体,而一般用水户采用抽样调查,则可减少工作量,能保证一定的精度,使得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推估也较为准确,同时也可获得分行业的供用水情况。另外,方案一依托于水利普查,有完整的单位名录,填报人员专业性较

24、强,数据校核认真,数据质量有保证,并且此方案的操作性较强,省时省事,对于一般用水户采用分层抽样调查,工作量减小,同时也能对抽样精度进行评估。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水利普查是一次性调查,获得的单位名录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动,而企业用水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单位名录难以反映企业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查获得的数据越来越不能反映工业行业的实际用水情况。2、方案二依托于统计局工业统计,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全面调查,通过改进估计方法来获得全口径的工业行业供用水情况。工业统计主要采用统计报表和网上直报的形式,数据来源比较可靠,统计局有专门的调查大队,执行力强。此方案的缺点在于工业统计的侧重点是工业的经

25、济发展情况,在按主营业收入作为划分标准的情况下,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调查不一定能够掌握整个工业行业用水情况的全局,倘若用水量和产值之间的相关性不大,按照公式推估的工业行业用水量结果可靠性可能不强。3、方案三的特点在于利用现有工业统计中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获取的数据,可以不再进行重复工作,同时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中高耗水行业的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并引进抽样技术对规模以下一般用水户进行抽样调查。工业统计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覆盖面广,数据质量也较高,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采用抽样调查,统计局专职统计人员素质较高,调查结果信度较高,可以得到全口径的无偏估计量,并且可以计算误差。此方案的缺点是统计对

26、象多,工作量大,抽样框的获取较难,需要改变现行统计体制才能完成。六、结论及建议综上所述,方案一实施的好坏关键在于水利普查单位名录是否有较好的代表性,方案二的关键在于改进的估计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在操作上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案三的统计方法获得的工业行业供用水数据的质量应该是最高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各部门进行协调。针对现行工业统计制度,以及本研究提出的改进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和难度,提出以下建议供在今后的统计工作中参考:1、完善统计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能和工作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协调好专业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颁布相关法律政策对各部门的统计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或指定专门机构对各部门的统

27、计工作进行协调,减少工作的重复性,提高效率。2、制定统一的供用水统计准侧,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对于各部门统计指标不一致问题,可以制定一套统一的供用水统计准则,对各指标进行的详细的说明。各部门在进行供用水统计时,指标的制定及口径应符合准则里的标准,从而提高全国数据的一致性,避免对同一指标颁布两套数据的现象。3、建立以报表制度为主,抽样调查为辅的统计制度抽样调查方法可以估计抽样误差,并便于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我国可以在统计报表制度的基础上,定时进行供用水的抽样调查,不仅可以对统计报表的数据进行补充,也可以对统计报表的数据进行修正,提高数据质量。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水资源公报R.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2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3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报表制度Z.2011,1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统计综合报表制度Z.2008,115国家统计局.能源、水统计报表制度Z.2010,1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