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0.37KB ,
资源ID:69779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9779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级网络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级网络复习.docx

1、三级网络复习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年份事件:1946 ENIAC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69 ARPNET产生 互联网的诞生1971 微处理器芯片4004产生 微机的诞生1981 微处理器芯片Intel8088产生 IBM首推PC1991.6 中科院高能所接入斯坦福大学 中国人上网1994年 采用TCP/IP协议实现国际互联网全功能连接1.2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现实的分类Sevrer、workstation、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Server具有相对性、不需专门特定的处理器基本单位换算:速率或带宽:T、G、M、K之间进率1000,单位bps容量:T、G、M、K、B之间进率

2、1024,单位字节英文简写:MIPS、MFLOPS、MTBF、MTTR奔腾芯片的特点32位、超标量、超流水、分支预测、哈佛结构、PCI总线安腾芯片特点64位、EPIC主板的分类:网卡两层性:物理层+数据链路层1.3 计算机软件组成软件=程序+数据+文档常用软件的分类:瀑布模型:计划-定义、可行性开发:初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后期-编码、测试运行:运维1.4 多媒体基本概念压缩标准的区别:JPEG 静止图像MPEG 动态图像超文本:非线性、跳跃性;唇同步;流媒体:边下边看压缩方法分类:熵编码(无损压缩)-哈弗曼、算术、游程编码源编码(有损压缩)-预测、矢量量化编码混合编码流媒体:边下边

3、看技术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同步性)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年份事件:1946 ENIAC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69 ARPNET产生 互联网的诞生1971 微处理器芯片4004产生 微机的诞生1981 微处理器芯片Intel8088产生 IBM首推PC1991.6 中科院高能所接入斯坦福大学 中国人上网1994年 采用TCP/IP协议实现国际互联网全功能连接1.2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现实的分类Sevrer、workstation、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Server具有相对性、不需专门特定的处理器基本单位换算:速率或带宽:T、G、M、K之间进率1000,单位bps容量:T、G、M、

4、K、B之间进率1024,单位字节英文简写:MIPS、MFLOPS、MTBF、MTTR奔腾芯片的特点32位、超标量、超流水、分支预测、哈佛结构、PCI总线安腾芯片特点64位、EPIC主板的分类:网卡两层性:物理层+数据链路层1.3 计算机软件组成软件=程序+数据+文档常用软件的分类:瀑布模型:计划-定义、可行性开发:初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后期-编码、测试运行:运维1.4 多媒体基本概念压缩标准的区别:JPEG 静止图像MPEG 动态图像 超文本:非线性、跳跃性;唇同步;流媒体:边下边看压缩方法分类:熵编码(无损压缩)-哈弗曼、算术、游程编码源编码(有损压缩)-预测、矢量量化编码混合编

5、码流媒体:边下边看技术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同步性)第二章 网络基本概念2.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三网融合: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2.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定义:独立、自治、共享资源、信息传输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分类:LAN、WAN、MAN拓扑的定义:几何关系表示的网络结构 通信子网的抽象与网络拓扑相关的指标: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通信费用点对点网络不可能有总线型拓扑;广播式网络中不可能有网状型拓扑点对点网络中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型拓扑各自特点;公式的计算-奈奎斯特准则与香农定理两定理基本原理:Nyquist 理想低通 有限带宽Shannon 有随机噪声的低通关于误码

6、率:是统计值,样本越大越精确;不是越低越好,考虑实际需求;二进制码元2.3 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电路交换:过程: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特点:优点-实时性高、适宜交互式会话类通信 模拟通信不足-设备利用率底、不具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不适宜突发式通信存贮转发:(1)Message-将发送数据作为一个逻辑单位转发 出错重传麻烦(2)Packet-限定分组最大长度 如TCP/IP 最大64KB含分组号 目的端需排序重组分组交换技术分:(1)DG -无需预先建立链路、需进行路由选择、目的结点需排序重组、传输延迟大、适宜突发式通信(2)VC-需预先建立链路、不需进行路由选择、适宜长报文传输每个结点

7、可同时和其他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2.4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协议三要素及其定义语法-结构和格式语义-控制信息、动作与响应时序-实现顺序OSI七层结构Datalink、Transport、Network功能;Datalink-建立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传送数据帧Network-寻址、路由、拥塞控制Transport-端到端可靠透明地传送报文TCP、UDP协议特点TCP-可靠、面向连接、全双工、复杂、速度慢、传控制信息UDP-不可靠、面向无连接、简单、速度快、传数据TCP/IP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TCP/IP协议中传输层、互联层的功能传输层-建立用于会话的端到端的连接互联层-将源报文发送至目的主机

8、常见应用层协议2.5 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了解)p2p-非集中式、平等、独立路由、自治2.6 无线网络应用的发展(了解)802.16-WMAN,无线城域网802.11-WLAN,无线局域网Ad hoc-无线自组网(1)WSN-无线传感器网络(1)WMN-无线网格网第三章 局域网基本特性(1)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三种技术:a. 用来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b. 用来连接各种设备的拓补结构c. 用以共享资源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这三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输数据的类型、网络的响应、吞吐量和效率,以及网络的应用等各种网络特性。3.1 局域网定义和特性(1) 局域网络的定义a. 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

9、在一起的通信网络b. 从协议层次的观点,局域网可包含着下三层的功能,将连接到局域网络的数据通信设备加上高层协议和网络软件组成为计算机网络。c. 小区域可以是一建筑物内、一个校园或者大至几十公里的大区域。(2)局域网络的典型特性:高数据速度(0.1Mbps100Mbps),短距离(0.1km25km),低误码率(10-810-11)(3) 局域网中的协议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因为局域网不存在路由问题,所以,一般不单独设网络层;因为LAN的介质访问控制比较复杂,所以数据链路层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两层(4)局域网的标准主要为IEEE 802委员会所制定的IEEE 802局

10、域网标准3. 2拓补结构(1) 网络拓补的定义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称为网络拓补。 (2) 选择网络拓补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费用低,灵活性,可靠性3.2.1 星型拓补(1) 星型拓补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采用星型拓补的交换方式主要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线路交换更为普遍,现有的数据处理和声音通信的信息网大多采用这种拓补结构,目前流行的PBX就是星型拓补的典型(2) 星型拓补的优缺点:a. 方便服务b. 每个连接只接一个设备c. 不会影响全网第四章 网络操作系统4.1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单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I/O单

11、机OS的组成及结构:组成-驱动、内核、接口库及外围组件结构-简单、层次、微内核、垂直和虚拟机结构OS启动进程的机制: DOS-EXECWindows-CreatProcess常见文件系统:DOS-FATWindows-VFATOS/2-HPFSNT-FAT32、NTFS网络OS的基本任务:屏蔽差异性、提供网络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管理、保证安全4.2 网络操作系统的演变(无考点)4.3 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与功能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专用型、通用型(变形级、基础级系统)NOS的发展:对等-非对等 C/S硬盘Server-文件Server-应用Server(DB、Web、Ftp、DNS、通信)文件服务器

12、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数据、文件和目录服务网络管理服务功能:网络性能分析、状态监控、存贮管理NOS功能:文件、打印、DB通信、信息、分布式目录、网络管理、Internet/Intranet服务DB中传送信息所用的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4.4 Windows NOS的发展Windows NT域的概念:域同目录,NT只有一个主域,可有多个备份域NT的特点(4个)Windows 2000的特点及其理解:特点-活动目录服务树状、组织单元主域、备份域-域间平等主从式-多主机复制用户全局、本地组-信任可传递、单点登陆Windows 2000 S

13、erver的版本及Server 2008的虚拟化技术。4.5 NetWare NOSNetWare文件系统的基本单位及访问方式NetWare四类用户NetWare四级安全机制NetWare三级容错 SFT1、2、3IntranetWare特点:支持IP和IPX、Web、Ftp4.6 UNIX NOSUNIX的发展1969 AT&T-Unix V1 汇编1973 AT&T-Unix V5 C1981 AT&T-Unix SV R4.01969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SD4.3UNIX特点:可移植性强、shell语言,树形文件系统UNIX标准的演进:POSIX-UI、OSF-COSE-蒙特雷计划U

14、NIX的版本及公司IBM-AIXsun-solarisHP-HP-UX、Digital unixSCO-OpenServer、UnixWareUnix solaris 10、AIX 5L、HP11 iV3等的新特性,特别是第一点。4.7 Linux NOSLinux 起源-芬兰,赫尔辛基大学Linux特点-开源、自由软件各公司的Linux版本:Red Hat-Red Hat Linux9.0、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Novell-SUSE Linux、SUSE Enterprise Linux 11第五章 Internet基础5.1 Internet的构成因特网

15、的概念:设计者-互联网络的一个实例用户-信息资源网因特网的组成部分:服务器客户机、信息资源、通信线路、路由器5.2 Internet的接入Internet的接入:电话网-Modem D/A A/D 56kbpsADSL-上行16-640kbps 下行1.5M-9MbpsHFC-上行10Mbps 下行10M-40Mbps数据通信网-DDN、ATM、帧中继网 速率64kbps-2Mbps5.3 IP协议与互联层服务IP协议内容:IP数据报格式、寻址、路由、分片、重组、差错控制和处理互联层服务及IP地址唯一性:互联层服务-无连接、不可靠、尽力传送唯一性-Internet中任一台计算机均有IP地址任两

16、台主机IP地址不同5.4 IP地址IP地址的构成:32位,网络号+主机号,点分十进制记法,合法IP范围0-255单播A、B、C三类IP地址的网络位、主机为及判别:判别:看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A类(1-126)、B类(128-191)、C类(191-223)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网段:看网络号是否相同,相同则在同一网络,否则不在同一网络特殊的IP地址:网络地址-网络地址.0有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直接广播-网络地址.255回送地址-127.x.x.x私有地址-10.x.x.x、192.168.x.x、172.16.x.x-172.31.x.xIP地址与子网掩码关系:子网掩码

17、-1(网络及子网位).0(主机位)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到网络地址,进而可计算子网号、主机号IP地址与MAC地址的转换:IP-MAC ARP 广播、高速缓冲表MAC-IP RARP5.5 IP数据报对IP数据报格式及其相关字段的理解:总长度最长64KB、报头最长长60B、TTL、源地址及目的地址标识、标志、片偏移、选项、版本及协议类型等5.6 差错与控制报文ICMP报文分为:控制报文:拥塞控制-源抑制,缓冲区存满路由控制-重定向,选择最佳路径差错报文:目的地不可达-网络、主机、协议及端口不可达超时-TTL超期 参数错误请求/应答报文对:回应请求/应答-测试目的主机或路由器的可达性时戳请求/应

18、答-同步时钟掩码请求/应答-请求告知子网掩码5.7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理解(N,R)对序偶、(M、N,R)三元组:到目标网络最近的路由器的较近的端口地址(下一跳路由器)统一路由选择算法:(M、N,R)三元组+特定主机M=255.255.255.255默认路由M=0.0.0.0 A类IP地址M=255.0.0.0B类IP地址M=255.255.0.0 C类IP地址M=255.255.255.0路由表建立:静态路由表,手工维护动态路由表,路由协议,自动维护理解RIP和OSPF路由协议:选择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小型、单路径、静态IP (网络数10)RIP-中型、多路径、动态IP (10网络数50)5.

19、8 IPV6协议IPV6基本知识:128位,64位网络前缀+64网络接口标识符,冒号16进制表示法,8位段零压缩,双冒号表示,缺位补零IPV6地址类型:单播地址-可聚类全球单播、链路本地地址组播地址-该多播地址表示的所有网络接口任播地址-该多播地址表示的所有网络接口中的任一个特殊地址-全零地址、回送地址(0:1)映射到IPV4和IPV4兼容的IPV6地址IPV6数据报格式:基本头(40B)+扩展头+数据单元5.9 TCP与UDPTCP与UDP服务的特点TCP-可靠、面向连接、全双工、流接口、连接的可靠建立与优雅关闭UDP-不可靠、无连接、简单、高效理解TCP三次握手和流量控制过程:常见应用程序

20、对应的端口号TCP端口:FTP-20 21、Telnet-23、SMTP-25、DNS-53HTTP-80、POP3-110UDP端口:DNS-53、TFTP-69、SNMP-161第六章 Internet基本服务6.1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C/S定义及特性:定义-客户机进程启动请求通信、服务器进程守护并响应特性-互联网应用程序间同步、适应资源分配不均服务器的实现方法:重复Server-面向无连接、请求处理时间已定,时间较短并发Server-面向连接、请求处理时间不定,实时、灵活端口号-标识特点的服务6.2 域名系统域名体系特点:树状层次结构(倒树)、分布式传统的7个顶级域名域名解析的两种方法:

21、递归解析、反复解析,均有本地域名服务器完成6.3 远程登陆服务Telnet采用C/S模式,NVT来屏蔽键盘的差异性、屏蔽双方数据格式的差异性6.4 FTP服务FTP通过C/S建立双重连接控制连接(21)Data连接(20) 建立方式-主动模式、被动模式传输方式-文本文件、二进制文本FTP访问方式:FTP命令行、浏览器、FTP下载工具FTP匿名服务:用户名anonymous 口令guest6.5 电子邮件系统发送邮件用SMTP(25),接受用pop3(110)、IMAP邮件的发送与接受均要经过邮件服务器,因SMTP和pop3均用C/S模式邮件地址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RFC822-邮件头+邮件体

22、MIME-邮件体多媒体化6.6 WWW服务Web服务使用的传送协议HTTP,网页使用语言HTMLURL协议类型:HTTP、ftp、telnet、file、gopherweb浏览器组成及工作原理:控制单元、客户单元、解释单元Web服务器的安全级别IP地址限制、用户验证、web权限、NTFS权限SSL作用及工作流程验证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身份、加密传输数据会话密钥有浏览器产生第七章 网络安全技术7.1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5个功能:配置、故障、性能、计费、安全管理管理者-代理模型:通信方式-操作、通知 管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网络管理SNMP模型组成:管理者、代理、SNMP、MIB(在被关节点内部)S

23、NMP与CMIP的特点:共同点-应用层协议、均采用管理者代理模型不同点:SNMP用轮询监控、协议简单、安全性差CMIP用委托监控、实时性强、安全性好协议复杂、代理负荷重7.2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信息安全的概念及目标:概念-目标-真实、完整、保密、可用、防抵赖、可控制、可审查安全准则TCSEC:分四类7级,由D、C、B至A安全性逐步增强常见OS符合那个级别的安全要求:D1-Dos、Win95C2-Windows NT、Netware、Unix、LinuxGB安全准则:自主保护级-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公共利益指导保护级-造成一定损害监督保护级-造成较大损害强制保护级-造成严重损害专控

24、保护级-造成特别严重损害7.3 网络安全分析与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的概念、要素和目的:概念-要素-真实、完整、保密、可用、防抵赖目的-信息存贮安全、信息传输安全常见的安全威胁及其影响的安全要素:监听、信息泄露-保密性伪装、假冒-真实性篡改-完整性重放-可控性DOS-可用性否认-防抵赖网络攻击的分类:被动攻击-信息内容泄露、流量分析难发现、可预防、加密主动攻击-伪装、篡改、重放、DOS、DDOS易检测、难预防服务攻击-针对特定的网络服务非服务攻击-针对网络底层协议利用协议或OS漏洞实现7.4 加密技术密码的分类:转换类型-代换、置换(易位)密钥个数-对称、非对称明文处理方法-分组、流(序列)代换和置换算法基本原理及凯撒算法常见加密算法分类对称-DES、IDEA、TDEA、AES、RC5、Blowfish其中DES 数据64b、密钥56b非对称-RSA、Elgamal、背包密钥管理:KDC-对称密钥及私钥的分发CA-公钥的认证,含在数字证书中理解非对称加密过程:(发送方)加密-接收方公钥(接受方)解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