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3.93KB ,
资源ID:69804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9804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健康培训记录.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docx

1、职业健康培训记录培训主题职业卫生基本常识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职业卫生基本常识1.什么是尘肺病?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2.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是哪几种?我国以往的职业病专项调查数据和

2、十几年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报告数据都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占报告尘肺病例总数的90%左右。3.接触粉尘的职业及工种主要有哪些?粉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尘肺病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可以说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是随时随处都存在的,主要的职业及工种是:(1)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开采:是最严重的粉尘危害行业。在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接触粉尘最多的工种是凿岩工、放炮工、支柱工、运输工等。(2)其他:如石碑、石磨加工、制作等。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1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防护用品

3、的正确使用方法1一、防护头盔在生产现场,为防止意外重物坠落击伤、生产中不慎撞伤头部,或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工人应佩戴安全防护头盔。防护头盔多用合成树脂类橡胶等制成。我国国家标准GB2811-81对安全头盔的形式、颜色、耐冲击、耐燃烧、耐低温、绝缘性等技术性能有专门规定。根据用途,防护头盔可分为单纯式和组合式两类。单纯式有一般建筑工人、煤矿工人佩带的帽盔,用于防重物坠落砸伤头部。机械、化工等工厂防污染用的以棉布或合成纤维制成的带舌帽亦为单纯式。组合式的主要有电焊工安全防护帽、矿用安全防尘帽、防尘防噪声安全帽。二、防护服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套裙、鞋罩等,有防止或减轻热辐射、X-射线、微波辐射

4、和化学污染机体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防热服:防热服应具有隔热、阻燃、牢固的性能,但又应透气,穿着舒适,便于穿脱;又分为非调节和空气调节式两种。防化学污染物的服装: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用涂有对所防化学物不渗透或渗透率小的聚合物化纤和天然织物做成,并经某种助剂浸轧或防水涂层处理,以提高其抗透过能力,如喷洒农药人员防护服;另一类是以丙纶、涤纶等织物制作,用以防酸碱。对这些防护服,国家有一定的透气、透湿、防油拒水、防酸碱及防特定毒物透过的标准。微波屏蔽服:有两类:金属丝布微波屏蔽服;镀金属布微波屏蔽服。这种屏蔽服具有镀层不易脱落、比较柔软舒适、重量轻等特点,是目前较新,效果较好的一种防微波屏蔽服。防尘

5、服:一般用较致密的棉布、麻布或帆布制作。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尘性,式样有连身式和分身式两种,袖口、裤口均须扎紧,用双层扣,即扣外再缝上盖布加扣,以防粉尘进入。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2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21.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防护眼镜一般用于各种焊接、切割、炉前工、微波、激光工作人员防御有害辐射线的危害。可根据作用原理将防护镜片分为两类:反射性防护镜片:根据反射的方式,还可分为干涉型和衍射型。吸收性防护镜片:根据选择吸收光线的原理,用带有色泽的玻璃制成,例如接触红外辐射应佩

6、戴绿色镜片,接触紫外辐射佩戴深绿色镜片,还有一种加入氧化亚铁的镜片能较全面地吸收辐射线。复合性防护镜片:将一种或多种染料加到基体中,再在其上蒸镀多层介质反射膜层。由于这种防护镜将吸收性防护镜和反射性防护镜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防护效果。防护面罩:防固体屑末和化学溶液面罩:用轻质透明塑料或聚碳酸酯塑料制制作,面罩两侧和下端分别向两耳和下颌下端及颈部延伸,使面罩能全面地覆盖面部,增强保护效果。防热面罩:除与铝箔防热服相配套的铝箔面罩外,电焊工用面罩:用制作电焊工防护眼镜深绿色玻璃,周边配以后硬纸纤维制成的面罩,防热效果好,并有一定电绝缘性。2.呼吸器官防护用具(RPE)包括防尘口罩、

7、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根据结构和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呼吸防护器两大类。过滤式呼吸防护器:是以佩戴者自身呼吸为动力,将空气中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适用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高,且空气中含氧量不低于18%的场所,有机械过滤式和化学过滤式两种。隔离(供气)式呼吸防护器:经此类呼吸防护器吸入的空气并非经净化的现场空气,而是另行供给。按其供气方式又可分为自带式与外界输入式两类。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 1、优先采用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

8、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旧技术、旧材料、旧工艺。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必需设有公告和警示标识,标明危害因素、后果、急救措施等。3、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 。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设报警装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和应急通道和泄险区。二、前期预防 1、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配备与职业病防治相适应的救护设施 。3、设备、工具、用品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三、防治措施 1、要建立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测定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有害气体造成中毒现象而酿成急性职业中毒等伤亡事故。 2、设置有效

9、的通风装置与自动报警装置。可能量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通风设施。3、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4、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熟悉操作规程,指导其正确使用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用品。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作业现场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一)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1、现场急救概念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

10、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上稳定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例如呼吸、脉搏、血压等。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和正确,关系到伤病员生命和伤害的结果。2、急救步骤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以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项急救步骤。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你、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和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呼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你可继续施

11、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如果没有发现危急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报警电话报警方式报警电话主要是:119、110、1201、火警电话:119发生火灾或火情后,要迅速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时拨打119,讲清着火单位、着火部位、着火地址、着火物资、火情状况、报警人姓名及报

12、警电话或手机号码。2、匪警电话:110遭遇坏人伤害、滋扰或发生盗窃时,要迅速拨打匪警电话110。拨通电话后,讲清报警人姓名、发生地点、报警人电话或手机号码,然后简要报告案情,包括犯罪嫌疑人的面貌、衣着特征、人数、逃跑方向等,尽量多提供现场线索,以便公安机关查处。3、急救电话:120无论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发现危重病人或意外事故,都可拨打急救电话120,通电话要讲清伤员的姓名、年龄、状况;若神志不清、昏迷、大出血、呼吸困难,要讲清其创出现的时间、过程、过去病史;讲清电话号码、详细地址以及等待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意外灾害事故还要讲清灾害性质、受伤人数、伤害原因等情况。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

13、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一、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院详细介绍受伤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暴力的大小,现场场地情况。凡属高处坠落致伤时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落地部位及间接击伤的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高处坠落的伤员,在已确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当时神志清楚,但若有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劝其留住医院严密观察。因为,从以往事故后,有相当一部分伤者往往忽视这些症状,有的伤者自我感觉较好,但不久就因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胸部受损的伤员,

14、实际损伤常较胸壁表面所显示的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里分离。例如伤员胸壁皮肤完好无伤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还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要高度提高警惕,以免误诊,影响救治。在下胸部受伤时,要想到腹腔内脏受击伤引起内出血的可能。例如左侧常可招致脾脏破裂出血,右侧又可以能招致肝脏破裂出血,后背力量致伤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出血。人体创伤时,尤其在严重创伤时,常常有多种性质外伤复合存在。例如软组织外伤出血时,可伴有神经、肌腱或骨的损伤。肋骨骨折同时可伴有内脏损伤以致休克等,应提醒医院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诊断。反之,往往会造成误诊、漏诊而错失抢救时机,断送伤员生命,造成终生内疚和遗憾。如有的伤员因年轻力壮,耐

15、受性强,即使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时,也较安静谨低声呻吟,并且能正确回答问题,甚至在血压已降到零时,还一直神志清楚而被断生命。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左右,及时止血、包扎、固定伤肢以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急性中毒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

16、、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2.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3.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

17、便失禁。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证实有严重的脑水肿。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职业病防治法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为宗旨,规定了我国在预防

18、、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中的各种法律制度。该法律确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关系主体有:政府卫生及相关行政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以及承担职业卫生检测、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等四方。法律明确了上述四方之间的行政和民事法律关系,并分别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地位、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职业病防止所采取的“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策略;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突出了劳动者健康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规定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监管中的职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能以及各法律关系

19、主体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保障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总体运行制度,即政府监管与指导、用人单位实施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和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以及职业卫生服务技术保障等。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是: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按职业病目录和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制度;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受到保护制度;职业病病人保障制度;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职业病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鼓励科学防治。淘汰

20、落后的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以及职业卫生监督和技术服务机构及其队伍管理制度等。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职业卫生标准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各种卫生要求所做出的技术规定,可视作技术尺度。他可被政府采用,成为实施职业卫生法规的技术规范,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1965年由原国家建设委员会、卫生部批准、发布的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是我国第一部与职业卫生有关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85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这个标准经多次修订后成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981

21、年,我国成立了包括劳动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在内的全国性卫生标准组织,卫生标准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职业卫生标准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和要求。因此,我国于2002年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修订为两个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了设计应考虑的一般卫生要求,主要包括物理性有害的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则重点规定了化学性的接触限值。此外,新标准有一些重要的变动,除增加了化学物的接触限值外,还采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作为主体性的限值单位。生产性粉尘的标准除总尘外,要求主要测定呼吸性粉尘。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

22、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棉纱口罩是否能起到防尘作用?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棉纱口罩是否能起到防尘作用?国家经贸委2000年印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明确要求,“纱布口罩不得作防尘口罩使用”。因为,一般的棉纱口罩只能挡住部分粉尘,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也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但是,对一些微细粉尘,尤其是小于5微米的粉尘,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进入呼吸系统,而5微米以下粉尘能直接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多戴几层也不会增强防护效果。因此,棉纱口罩无法起到防尘作用。考核或评估职业

23、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培训主题职业病前期预防及防治措施培训人记录人日期地点缺席人员参加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内容职业病前期预防及防治措施一、前期预防1、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配备与职业病防治相适应的救护设施 。3、设备、工具、用品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二、防治措施 1、要建立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测定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有害气体造成中毒现象而酿成急性职业中毒等伤亡事故。 2、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与自动报警装置。可能量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通风设施。3、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4、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熟悉操作规程,指导其正确使用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用品。职业病管理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2、对以确诊的职业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3、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的要求,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4、发生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还要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考核或评估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记录人:培训人:日期:日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