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5 ,大小:165.43KB ,
资源ID:6998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998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x

1、国有林场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前言11. 总论11.1 项目概要1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2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1.4 综合结论5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62.1 项目背景及提出的理由62.2 存在的主要问题9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23. 总体思路及建设目标153.1 指导思想153.2 基本原则153.3 编制依据163.4 建设目标174. 建设条件分析184.1 项目区域选择184.2 自然地理概况184.3 交通概况分析194.4 自然条件分析194.5 气候条件分析214.6 施工条件分析224.7 社会经济概况2244.8 土地利用现状234.

2、9 xx 县林业发展现状234.10 xx 县国有林场概况244.11 项目建设的其他有利条件255. 市场分析营销方案265.1 市场分析265.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275.3 项目产品方案和销售方案286. 项目建设选择与主要建设方案306.1 选择及建设内容306.2 项目建设总体布局306.3 项目建设内容306.4 现有林改培技术措施316.5 林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案356.6 项目产品方案447. 劳动安全、消防、卫生、节能与节水457.1 劳动安全457.2 消防457.3 环境卫生467.4 节能508. 环境影响评价528.1 项目区环境现状528.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

3、响分析528.3 环境保护措施548.4 环境影响评价569. 项目组织管理599.1 管理机构599.2 项目管理599.3 保障措施6110. 项目实施进度6310.1 项目建设期6310.2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6311.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6511.1 投资估算依据6511.2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6511.3 估算范围6611.4 投资估算6611.5 资金来源6612. 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7012.1 经济效益分析7012.2 社会效益7512.3 生态效益7613. 风险评价及措施方案7713.1 评价依据7713.2 风险识别7713.3 应急措施7813.4 综合评价79

4、14. 保障措施8114.1 技术保障措施8114.2 组织保障措施8114.3 资金保障措施8215. 结论与建议8315.1 结论8315.2 建议83前言木材是绿色、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 50%,针阔叶珍稀珍贵用材和大径级用材呈资源结构性短缺态势。立足国内林地资源空构建总量稳定、结构明确、质量提高、调度有序、重点布局的国家储备林体系,是实现高价值树种立木资源增值储备、国际战略资源风险储备、珍稀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储备以及无形生态产品储备的重要途径对建设生态文明、建成全面小康和美丽中国具有战略意义。木材也是生态型可再生能源,多

5、年来由于林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下和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年人均的木材消 费为 1.16m,而中国只有 0.19m。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预计到 2020 年中国的木材消费量将达到 6 亿 m。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国家纷纷开始限制原木出 口,木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成为直接影响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之 一。因此,立足国内,增加森林活立木蓄积储备,增加我国木材的 供给显得尤为迫切。人多地少、缺林少绿是我过目前的国情和林情, 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 21.63%,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仅占世界

6、的 5%、3%,人口却约占全球的 23%。“总量不足、效率不高、结构失衡、进口受限”,对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的刚性需求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森林资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 对于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保障森林生态安全的意义重大。根据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 年)林规发2013120 号)等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高2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国家储备林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

7、多功能森林。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生动诠释,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1.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xx 县国有林场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项目1.1.2 主管单位xx 县林业局1.1.3 建设单位xx 水族自治县国有林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1.4 建设地点与范围xx 县国有林场(涉及 xxxx、xx、xx、xx 和 xx)1.1.5 建设性质新建1.1.6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1.1.6.1 建设规模本项目是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新增面积约 66157.55亩,

8、全部通过改培实施建设。1.1.6.2 主要建设内容人工造林 300 元/亩; 封山育林 150 元/亩;退耕地造林 300 元/亩,退耕补助平均按 1800 元/亩。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 500 元/亩,封山育林 300 元/亩,特色经果62林 1500 元/亩;中幼林抚育、低产林改造 200 元/亩,申请中央投资 150 元/亩, 地方投资 50 元/亩;基础设施建设建房按 1500 元平方米,林区公路修建按 35 万元/公理。1.1.7 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 2 年,即 2018 年 9 月2020 年 8 月1.1.8 投资情况与资金来源1.1.8.1 投资情况本项目总投资 50372.9

9、4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42097.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83.57,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143.90 万元,占总投资的4.26,预备费 2212.04 万元,占总投资的 4.39,建设期利息392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7.78。1.1.8.2 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 50372.94 万元,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 10372.94 万元,占总投资的 20.59,银行贷款 4000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79.41。1.1.9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xx 县新增国家储备林 66157.55 亩,现有蓄积量达到 46.58 万 m。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企业概况1.3 主要经济

10、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 1.1 所示:表 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地点和范围xx 县国有林场范围内,涉及 3 个乡镇(xx、xx 及 xx)2新造林(集约人工林栽培)亩0.003现有林改培亩66157.554实施目标指标4.1新增储备林地亩66157.554.2总新增活立木蓄积万立方米46.58单位 7.04m/亩(现有)5总体建设实施内容5.1林区主干道路公里50.00砼路面,宽 6.5 米5.2林区管护支路公里45.00碎石路面(夯实),宽 4 米5.3林间防护人行道公里30.00碎石路面夯实,宽 1.2 米5.4排水、引流浇灌沟渠公里50.0

11、05.5防火隔离带公里35.002060 米宽5.6森林防护眺望台平方米1000.00100 个5.7蓄水池立方米30000.00100m/个5.8抚育+施肥亩10000.005.9抚育间伐+套种亩25000.005.10选择目标树+疏伐+施肥+套种+修枝亩15000.005.11清除病死株+抚育管理亩10000.003投资构成3.1项目总投资万元50372.94其中:建安工程万元42097.00占总投资的 83.57%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143.90占总投资的 4.26%预备费万元2212.04占总投资的 4.39%建设期利息万元3920.00占总投资的 7.78%4资金筹措4.1申请银行

12、贷款万元40000.00占 79.41%4.2业主自筹万元10372.94占 20.59%1.4 综合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政策,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基本原则是成林地,集中连片,符合国家储备林树种选择要求。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8.27,高于基准收益率(8),财务净现值(ic=8)为 1161.16 万元,大于零,项目经济可行。计算期内,项目净利润 80202.50 万元,项目贷款 40000 万元,总体还款41862.85 万元(不计财政贴息),具备很强的还款能力。项目立足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通过规范化、标 准化、集约化建设储备林示范基地,进一步优化区域树种结构

13、,提 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蓄积量,培育优质、高效、珍贵用材林资源, 国家珍贵木材持续供给得到保障,增加了森林面积,改善当地生态 环境。同时,项目实施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结 构调整,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而深 远的意义。项目综合效益显著,建议尽快实施。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1 项目背景及提出的理由2.1.1 历年国家储备林示范项目完成情况自 2013 年起,国家林业局启动储备林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森林是国家生态安全基础资源、绿色发展重要资源。我国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足,生态产品短缺,珍贵及优质木材结构性短缺。森林有效供

14、给,既难以满足国家生态安全需求,也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木村需求,木材安全形势总体不容乐观。我国人口众多,森林资源短缺,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 2.08 亿公顷,森林蓄积量 151.37 亿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 21.63%,远低于全球 31%的平均水平;人工林每亩年均生长量 0.28 立方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和 1/7。我国用仅占世界 5%的森林面积和 3%的森林蓄积,支撑占全球 23%的人口对牛态产品和林产品的刚性需求,生态产品与木材供给“两个短缺”对森林资源压力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15、提高,国内木材需求大幅增长,国际压力和断供风险却日益加大。这种国内木材供不应求的形势,使得我国木材的进口量也不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和笫一大木材进口国,2014 年,我国进口原木及其他林产品折合木材 2.58 亿立方米,木材对外依存度达 47.94%,木材消耗量已由 2001 年的 1.19 亿立方米增长到 2014 年的 5.39 亿立方米, 到 2020 年,木材缺口将达 2 亿立方米,2017 年起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木材产量将急剧减少,木村供需缺口持续增大。目前,我国原木、锯材进口已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严格限制交易的树种增加

16、到246 个,全球先后有 86 个国家和地区限制或禁止珍稀和大径级原木出口,珍稀树种和大径级原木进出口断供风险加大,面临着进口受限于于国内市场短缺双重风险。2012 年,我国启动全国木材储备生产基地示范项目,2013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国家木村储备基地建设”的要求。基于这样的形势,2015 年相继启动了国家储备林示范项目。2.1.2 行业背景根据中夹文件要求,国家林业局编发了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地建设规划(20132020)(以下统称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在全国 25 个省区建设木材储备林生产基地 2.1 亿亩。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木材供应能力 9500 万立方米,初

17、步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为加快推进全国木材储备林基地建设,国家启动了以增加高价 值乡土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稀缺树种为重点的国家木材储备林基地示 范项目建设,在建设木材储备林基地、提升木树供给能力的基础上, 为缓解我国木材供给结构不优、珍稀树种和一般树种大径级材结构 性短缺问题,国家林业局在规划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 提出构建契约管理、代储代管、动用轮换和动态监测的国家储备林 制度,确保储备规模、品种、结构、总量平衡,实现“平抑价格异动, 应对市场预期,满足国家急需”的战略目标,到 2025 年实现年动用1000 万立方米大径级木材的储备能力,大径级原木储备率达到10%15。2013 年,国家

18、林业局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在 6 个试点省区优选 30 个重点国有林场存储,首批划定 87.5 万亩国家储备林。在示范建设基础上,2014 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储备林管理办法,把全国木材储备林生产基地建设范围扩大到 15 个省(区、市),以国有林场为主体,优选中近熟林资源,划定了 1500 万亩国家储备林。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作为党的执政纲领写入党章,赋予了林业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尤其是 2015 年 6 月 16 日至 18 日习近平总

19、书记亲临 xx 视察指导工作时强调“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意不得。”并明确要求,“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分别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专题部署和报告。中央领导集体对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林业工作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最重要的保证。2.1.3 区域背景2017 年 12 月,国家林业局、xx 省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支持 xx 林业改革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围绕厚植 xx 生态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探索创新政府与银行合作机制,为xx 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和国家生态文明

20、试验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重点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xx 省林业厅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和试点。省委、省政府更是提出要充分发挥 xx 省的生态品牌优势,提出了生态建省的战略目标国家储备林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也是林身发展的需要,林场通过项目实施,可争取到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扶持,增加林场经济效益,改善林分质量,壮大林场经济实力,提升林场社会形象,对林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18 年,xx 启动实施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储备林贷款项目。根据相关规划,国开行储备林贷款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集约人工林栽培、 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等建设内容,实施林场根据实际经营情况, 采取积极措施快速培育森林资源,

21、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楠木等珍 贵树种造林、杉木大径材培育等,提高林分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增加林场资源总量,壮大林场经济,xx 县林业资源丰富,国有林场现有管理森林面积中,林业用地 27.77 万亩,森林面积 26.01 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 8.77 万亩、商品林面积 17.24 万亩),活立木蓄积 254.647 万立方米,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努力发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出本项目的建设。2.2 存在的主要问题2.2.1 生态建设任务艰巨xx 地处珠江上游西江水系,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由于长期自然资源与人口增长的矛盾,导致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部分地区石漠化面积还在

22、扩大。经统计,仍有 12 万亩石漠化土地和 30 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需恢复植被与防治,尚有13 万亩宜林荒山需要造林绿化,4.5 万亩 25 度以上坡耕地需要治理。这些荒山和石漠化山地零星破碎、土壤瘠薄,造林难度大、成本高, 管护困难,加上我县地方财力有限,群众贫困面大,林业生态文明 建设任务十分繁重。2.2.2 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一是森林分布不均。县内森林覆盖率呈东部高北部、南部低的特点,东部的 xx 及 xx 扬拱社区、xx 三洞社区森林覆盖率均在 65%以上,最高 xx 坝街社区的森林覆盖达到 84%。其它镇森林覆盖率都在 60%左右,最低的 xx 塘州社区森林覆盖率 38.4%;二是经

23、济林比重低。全县经济林 20 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 8.4%;三是林相结构不合理,松杉等针叶林占 60%以上,保水能力弱,同时林木自身防范能力差,存在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火灾隐患较大。2.2.3 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准低公益林保护与林权所有者收入矛盾突出,近年来,由于农民经营商品林获得的收入比以前大幅度增加,农民对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普片得到提高。相比之下,公益林得到的补偿基金远低于木材的经济利用价值。以木材生产为参照标准,在我县都江、中和、九阡等镇和国有拉揽林场,经营杉木用材林到 25 年成熟林时,每亩至少可产木材 9 立方米,获利至少在 4000 元以上,年均收入达 160 元/亩; 每

24、亩毛竹林平均每年至少能采伐 30 株,收入超过 450 元/亩。虽然国家对集体和个人管护部分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基金从 2004 年 5 元/亩/年提高到 2010 年 10 元/亩/年,再到 2014 年提高到 15 元/亩/年, 国有林从 2004 年的 5 元/亩/年到 2014 年提高 6 元/亩/年,但与经营商品林之间存在巨大的收益差距,林地所有者或经营者普遍认为现行补偿只够管护费,特别是地方公益林, 2013 年 xx 省地方公益林管护基金标准为 8 元/亩,由于地县级财政困难,到位资金只有省级部分,每亩只有 3.2 元,根本达不到补偿,林权所有者收入降低。2.2.4 林业建设资金投

25、入不足多年来林业建设投资一直是补助形式,单位面积造林投资长期 偏低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造林成 本的需求,造成建设质量难以保证。营造林结束后由于缺乏必要的 抚育管护经费,群众对后期经济收益疑虑大,抚育管护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防护林预期效果。2.2.5 林业产业发展滞后我县是一个以山地为主、农村人口占 90%以上的欠发达地区, 林业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74%。但长期以来,林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明显偏低,主要是林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 林业产业发展,同时缺乏现代林业产业对林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没有形成增值功能显著的林业产业链条,林业产业发展缺乏动力, 林

26、业经济实力难以壮大。2.2.6 国有林场发展困难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根据生态建设需要,拉揽林场已划入生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面积 11.62 万亩,占林场经营面积 12.4 万亩的 94.11%,由于国家对公益林实行限伐或禁伐,目前林场主要收入为联营造林部分的林木经营收入,造林成本高并与群众分成,利润少,职工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加之国有林生态效益补助标准低,国家对国有重点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每年每亩为5 元,仅够发 212 名护林员半个多月工资,加重林场经济负担。二是缺乏延长产业链项目,林场目前经营的水厂、割松脂、种茯苓等多种经营项目规模小、效益低、收入少,自我发展困难。2.2.7

27、 林地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非法占用林地项目开发、开矿、采石、挖沙等现象屡禁不止,林地资源管理压力增大。2.2.8 林权纠纷调处困难别是州际、县际、乡际、国有拉揽林场与周边镇(街道)的村、组矛盾纠纷多,情况复杂,调处难度大。2.2.9 森林防火形势仍十分严峻历年发生的森林火警火灾,暴露出我县野外火源管理、组织扑救、火情信息报告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3.1 项目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了空间条件、资源支持和生态保障。一定地理空间内的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植被景观

28、建设和人与动物的和平共 处具有重要地位,而植被建设的主体就是林业。早在温家宝总理在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强调林业“四大地位”,即“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 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 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 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 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赋予林业“五大功能”,即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功能。国家林业局积极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努力构建林业“三大体系”, 即,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29、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这些充分表明了林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积极推动 xx 县国有林场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项目,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2.3.2 项目建设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维护木材安全的根本措施木材同石油、铁矿石一样,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木材供给的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森林资源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大类,其中 710 年生长期的为短期资源,1030 年的为中期资源,30 年以上的为长期资源,笫八次森林资源清查表明,我国杨、竹、松、杉、桉等常规树种过于集中;中幼龄林面积比例占近

30、 65%;小径级森林资源比例由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的 55%上升到 73%,大、特径级森林资源面积由 13%下降到 3%,随着世界各国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加强和原木出口的限制,我国原木进口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追切需要立足国内,加快建设 木树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着眼于国内优势林地资源,加强森林资源 培育,开展集约经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重点地区的林地生产力, 切实增强我国木树自给能力。2.3.3 项目建设是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林业的战略的需要通过项目实施,可提高林场集约化经营水平,改善林分质量, 增加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木树产量,以最少的林地资源消耗、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提供最多的木材产品,促进地方林业发展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实现林产业的升级换代。2.3.4 项目建设是优化调整森林资源结构的需要开展国家储备林示范项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林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林业建设稳中求进、发挥林业多功能作用的具体措施也是优化调整森林资源结构的重要举措,项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