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6 ,大小:278.43KB ,
资源ID:7013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013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教案.docx

1、遵义师范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教育学授课班级2010 级数学本科(4)班、2010 级数学本科(1)(2)班、2010 级物理本科(3)班、2010 级生物本科(1)(2)班 2010 级生物本科(3)班授课时间2012 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授课教师教学系部初 等 教 育 系教 研 室教育理论教研室课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课时2 学时教育心理学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莫雷156/156参考资料教育学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心理学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学目标掌 1. 掌握教育的概念及教育的三要素;2.了解教育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衡量现代教育

2、发展水平的标准教学重点教育的概念教学难点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正确教育观的形成教学方法1.讲授法2.问答法教学用具ppt、教科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导入:学科介绍、学期课堂要求、考核标准、分学习组15m教育的认识 35m教学设计一、教育的概念15m二、教育的要素 10m三、教育的起源 10m一、教育的发展历程20m二、衡量现代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25m 小结 5m教育的历史发展 45m一、教育的概念(一)从字源上论教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1. 甲骨文中的教育:有“管、教、养”的意思。2. 英语世界的教育:含有“引出”的意思。(二)从中外教育家的论述中论教育1. 中国古代教育家及其经典论教

3、育:(1)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3)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2国外教育家论教育:卢梭、斯宾塞、杜威等(1) 卢梭: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2) 斯宾塞: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3) 杜威: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三)权威性工具书中对教育概念的界定1. 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活动。”3.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

4、:“教育(education )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4. 美利坚百科全书:“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从以上对教育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它们都将教育定义为一种活动或社会活动。这种活动对人们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和体质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都是积极的,增进、增强、获得等。(四)教育学中教育的概念1. 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

5、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2. 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3. 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4. 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1)实践性(2)耦合过程(3)动力性(4)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二、教育的要素(一)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体1. 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2. 理解其

6、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3. 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4. 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二)学习者教育活动的对象1. 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2. 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

7、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三、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基本观点: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二)生物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法勒图尔诺动物界的教育,英沛西.能(1870 1944 )教育原理。(我国的古代,也有“乌反哺,羊跪乳”等谚语和故事)基本观点:“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它以

8、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认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评论: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三)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美教育家孟禄(1869-1947 )。基本观点: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评价:离生物起源说不远,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但进步的是,认为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四)劳动起源说(例子:游猎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 代表人物:前苏联麦丁斯基基本观点:它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它从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

9、“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演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其基本观点如下。1.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2.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3. 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4. 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5. 教育通过人的培养为社会服务。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公社的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事业,教育活动是在共同的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青少年儿童在与年长者共同劳动中学习劳动技能,在共同的生活中学习生活规范,还在部落间的冲突中学习军事斗 争经验。(一)农业社会的教育1. 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1)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10、(2)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 奴隶社会已经出现了学校和教师,学校教育独为奴隶主阶级所享用。在我国古代有“学在官府”之说,学校有庠、序、校、学等;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奴隶及其子女,无权进入这些学校学习,只能在繁重的劳动中学习 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西方奴隶社会的教育主要以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为代表。斯巴达的 教育以军事教育为主,目的是将奴隶主的子女培养成为身体健壮的武士;学习内容有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合称为“五项竞技)”,甚至有时以屠杀奴隶作为演习;雅典是一个商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它对教育的要求,除体育竞技外,还要学习哲

11、学、文法、修辞三门学科,即所谓“三艺,”注意人的和谐发展,以培养将来准备担任国家要职的人才,奴隶同样是无法进这些学校学习的。封建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其封建的等级性,不同身份的人受不同的教育。中国的封建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形式。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全社会盛行“学而优则仕,” 从察举到科举,是晋身的主要门路。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几乎全部控制在教会手中,教育的内容是神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僧侣。只是在一 些设备简陋的教区学校中,农民子弟才可以学到读、写和宗教的初步知识。骑士教育也

12、称“武士教育,”是欧洲中世纪世俗封建主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武士七技(”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咏诗)和宗教教育,目的是培养效忠封建领主和善于作战的武士。(二)工业社会的教育1. 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1) 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 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4) 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 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机器的大工业生产,使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提高。在教育上,从制度、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普及义务教育,实施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利

13、用现代教学内容和手 段,培养出具有初等文化水平的劳动力和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各种专门人才。(三)信息社会的教育1. 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1) 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的目的;学校的类型;学校教育网络的建立;学校市场化;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学校教育观念方面的改革。(2) 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3) 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解释(生产性政治性、文化性)(4) 教育的复杂性程度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民主运动的开展,各国都纷纷制订了普及教育的政策、法令和措施,开始了教育普及化运动青少年适龄儿童必须接受规定年限的

14、义务教育,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与实施以及现 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是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标志。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为每个公民创造 受教育的机会是每个国家和政府的职责。1970 年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以后,世界各国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普及到每一个人,而且要普及到人的一生。在教育手段上,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如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以及现代的出版物等广泛用于教育领域,这大大 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效率,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吸取各种教育信息,就象“开放大学”、“没

15、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大学”那样,真可谓教育的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教育内容上,几乎涉及到人类知 识的所有领域,各种各样的学校和专业应有尽有,可以说,人类所有的知识都能在学校里找到。尤其是 1944 年美国人赖德提出“知识爆炸”的概念和1957 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后,世界各国开始普遍重视人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这又为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普及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有的国家开始迈向普及高等 教育的时代。二、衡量现代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尺(一)各种教育机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1981 年与 1976 年相比,我国全日制高校由392 所发展到 704 所,在校大学生从56.5 万

16、人发展到128 万人。2002 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 2003 所,其中,普通高校1396 所,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 万人。可见发展之迅速。若横向比较仍有差距。如美国在20 世纪 80 年代正式注册的高校就有3000 所,在校生为 1130 多万人。美国只有2.5 亿人,而我国有13 亿人口。(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和入学率与流失率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基本普及了五年制的小学义务教育,20 世纪末基本普及了八年制的初中义务教育。而日本在 1961 年就普及了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入学率为99.8% ,1972 年就普及了十二年制的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也有差别,如我国不

17、少大城市已普及了十二年制的高中教育,而在大部分农村才刚刚普及初中阶段的教育。(三)各阶层入学机会多少和入学条件如果入学条件严,说明国家为国民提供的入学机会少,竞争激烈,即教育资源不“富裕。” 如果社会各阶层的子弟入学的比例差距很小,就说明教育的机会趋于均等,教育的普及面较广。反之同理。如20 世纪 60、70 年代,西德的工人占人口总数的49.8% ,其子女上大学的只占大学生总数的5.2% ,而上层社会人口只占人口总数的6.7% , 其子女上大学的占大学生总数的33.7% 。(四)各级各类学校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这主要是指同一级不同性质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各级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结构不合理,比

18、例不当,就 说明教育事业还不尽人意。如以前我国的中等教育就是单一的普通中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和社会的发展,现已逐步改善。1981 年我国职业高中在校生占整个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4% ,比 1979 年的 10% 改进了不少。到 20 世纪 90 年代要求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应达到1 1,实际上还远没达到这个标准。而西方的德国、加拿大等早都是1 1 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人曾统计过,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在校的农业大学生每万人农业人口中才有0.6 人,而日本是29 人,前苏联是51.3 人。致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 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现代

19、化的需要。就是现在也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就各级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说,如果上一级学校与下一级学校之比的比值小,说明升学率低,教育不甚发达。(五)教育机构的布局是否合理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教育机构的分布尚不可能均衡。有的地方教育机构较多,教育的普及率较高;有的地方教育机构极少。考察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应考虑到这种区域的差异性。我国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和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普及和提高的任务仍很艰巨。(六)教育手段、教学设备、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教育手段和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也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时教师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教育

20、质量。象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的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的问题都是急待解决的,如师生的比例、学历达标、实际的水平。(七)教育科研机构、科研队伍以及科研成果这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理论发展的水平,它与教育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主要是看科研机构是否健全,科研队伍是否稳定以及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八)教育经费的多少与其占国家预算支出的比例如果教育经费较多,使用较合理,无疑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证。这方面我国一直较落后,如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国教育经费只占国家预算支出的4.5% ,而同期美国占16.7% ,法国占 18.1% ,日本占 20.4% , 西德占 13.9% ,苏联占 16%

2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正迎头赶上,如 1998 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5.32% ,2001 年为 14.31% 。教育经费总量不断提高,2001 年全国教育经费 4637.66 亿元,比上年的 3849.08 亿元增长20.49 % 。(九)教育质量的高低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国家的教育,光有数量还不行,还要看它是否培养出了社会所需的人才,甚至是高素量的人才。如一般认为日本的基础教育质量较好,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较高,就是一 例。当然,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应是全面性的。不仅要看整体的毕业率、优秀率,还要看个体的知识、能力、品德 和个性等,同时还要看教育质量的

22、差异性多大。从以上不难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水平的高低,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是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民族传统、地理环境以及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我们在考察它时, 应综合分析、全面衡量。课课题时第一章2 学时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莫雷参考资料教育学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心理学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掌 1.把握教育学的概念教学目标2.了解教育学的发展过程3.简要了解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教学重点教育学的概念教学难点教育学的发展过程教学方法1.讲授法2.问答法教学用具p

23、pt、教科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三节 教育学概念的界定教育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中的教仆(pedagogue )一词,教仆一般由照料年幼男孩的奴隶担任,主要任务是送孩子上学,接他回家,替他携带学习用品,注意他需要些什么,并在必要的时候管束他。教育学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为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 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问。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目标是“上天,” 即探索和揭示教育知识体系的元件概念精确化、术语化,使元件与元件之间的联系更为严密,使整个理论体系显示出更强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因为理论只有深刻才有力量。同时,教育学应用研究的真正目的应该是“

24、着地,”即使人们获得一套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 为实践行为的指示或工具。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一)教育学的学科归属1. 科学分类问题中国:自然科学理科;哲学社会科学文科。教育当属社会科学范畴。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人文学科主要是以与人的精神和价值有关的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如哲学、文学、美学(包 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心理学、伦理学、历史学、神学等。当然,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间的界限是非常模 糊的。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区分看,教育学应当归为哪一类?这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

25、:(1) 教育学不完全符合“社会科学”的规定性。教育学具有既属于社会科学又属于人文学科的双重性。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研究的对象又涉及人的精神和价值的形成。(2) 教育学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和艺术性特征。人文学科除了涉及人的精神和价值之外,其创作和研究方法还常 常是非理性思维而非科学所要求的理性思维。亦即,人文学科具有非理性的特征,至少具有非理性的一面。都有一 定的艺术性,都有形象性、情感性、个别性和独创性。如教育学中的教学活动“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理性活动,在中小学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非理性的认识途径和方法。例如德育中行 之有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6、、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理念中,情感和意志都是非理性的因素。此外,教学活动也与其他人文性活动一样,带有明显的艺术性特征,就连最著名的科学主义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BSkinner )在他所著的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书中,也认为教学包含有艺术的成分。教学的艺术性常常表现为以语言形象、形体形象、图像音响形象、实物实例形象等等去说明和解释抽象知识、概念、原理。恰当的形象教学活动不仅有助 于提高教学质量效益,而且可以赋予教学活动以美感。教学中的情感性同样也是非常常见的,很难理解,教一部中 国历史,教学双方可以没有爱国主义激情;讲一篇背影,师生竟然不会体验到父爱的情感。”2. 教育学的科学归属(1) 作为

27、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属于带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2) 作为单一学科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3) 作为课程的教育学是一门师范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第四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教育经验以及教育其他认识成果也在社会发展过程逐步积累起来。但近代之前, 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主要属于教育经验范畴,史称“前教育学时期。” 例如:中国的如孔子(公元前551- 前 479 )的论语、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 289 )的孟子、老子的老子、庄子(约公元前369- 前 286 )的庄子、无名氏的中庸、朱熹(1130-

28、1200 )的四书集注、王守仁(1472-1528 )的传习录等。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教 育专著,如学记、大学、师说等。西方的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约公元前 580- 前 500 )的金言、柏拉图(Plato ,公元前 427- 前 347 )的理想国(The Republic )与美诺篇(Meno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 384- 前 322 )的政治学(The politics)与尼各马可伦理学(The NichomacheanEthics )、昆体良(M.F.Quintilianus ,35-95 )的雄辩术原理(Institutio Oratori

29、a )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的哲学、社会学论著。只有把各种教育问题和各种教育思想作为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予以研究,并形成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思想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时候,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 世纪以前)(一)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二)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1. 中国: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大学、师说等(1) 孔子(约公元前551-479 年)他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办私学, 从教五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倡导仁的学说,认

30、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观点,即所谓忠恕之道。但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即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是以维护贵族等 级秩序为目的的。在政治上,提倡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强 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并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思结合,提 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并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满足而急)不启,不悱(想说但不能恰当表达出来)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等教学思想。还倡导教师要有“以身作则、 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这些思想都散见于论语一书中。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 年封建文化教育的正统,影响极大。他被后人称为师祖。清朝康熙皇帝称他为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对世界,尤其是 对东南亚各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在我国,大约到了战国的后期,才出现了论述教育的专著,严格地说是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