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50.43KB ,
资源ID:7032462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0324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Word下载.docx

1、过滤,以0.01molL H2SO4洗涤滤纸和沉淀,洗至滤液无色为止(即富里酸完全洗去)。以热的0.02molL NaOH溶解沉淀,溶解液收集于150ml三角瓶中(切忌溶解液损失),如前法酸化,蒸干,测碳。(此时的土样重量w相当于1g)结果计算: 1、腐殖质总碳量(%)= 0.8000*5.00*(V0-V1 )*0.003/V0 *100/W 式中:V0-5.00毫升标准重铬酸钾溶液空白实验滴定的硫酸亚铁毫升数。 V1-待测液滴定用去的硫酸亚铁毫升数w-吸取滤液相当的土样重(g) 5-空白所用K2Cr2O7毫升数 注意事项:1、在中和调节溶液pH时,只能用稀酸,并不断用玻棒搅拌溶液,然后用玻

2、棒醮少许溶液放在ph试纸上,看其颜色,从而达到严格控制ph2、蒸干前必须将ph调至7,否则会引起碳损失固体废物堆肥胡敏酸光谱学特性研究进展摘要 着重论述了堆肥过程中光谱学特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13C-核磁共振波谱法及荧光光谱法。介绍了在不同光谱分析条件下,堆肥过程中胡敏酸分子的结构特性。最后指出不同光谱学分析方法判断堆肥腐熟度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堆肥 胡敏酸 光谱堆肥法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堆肥的过程是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作为能源进行好氧发酵的过程1,同时也是有机物质腐殖化与稳定化的过程2。堆肥过程中,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形

3、成复杂的、暗棕色的、稳定的腐殖质类物质,其分子量在200300 000 g/mol,根据腐殖质在强酸中的溶解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胡敏酸(Humic acid,HA)类、富里酸类及胡敏素(Humin)等物质,其中胡敏酸分子量介于10 000100 000 g/mol,溶于碱溶液但不溶于强酸溶液。通常胡敏酸类物质含量及其结构的复杂化程度是决定堆肥质量及腐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堆肥产品施入土壤后,胡敏酸类物质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缓冲土壤pH,并且由于其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N、P、K等),可以作为土壤氧分的潜在储存库,并且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的作用3。堆肥过

4、程中胡敏酸结构变化,不仅影响堆肥的腐熟进程,还决定着堆肥产品的培肥效果。因此,利用光谱扫描手段对堆肥过程中胡敏酸分子结构进行分析,从物质结构的角度了解堆肥过程及腐熟度,判断堆肥质量,是研究者面临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目前在堆肥过程中研究胡敏酸光谱学特性应用较多的方法为紫外光谱法(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UV-Vis)、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13C-核磁共振波谱法(Solid-state 13C-NMR)、荧光光谱法(Fluorescence spectrum),通常胡敏酸结构特性大都采用多种光谱分析的

5、方法4-8。本文将对这些分析技术作一综合评述。1 堆肥过程中胡敏酸变化 在堆肥的不同阶段,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性不同,因此堆肥过程腐殖酸类物质变化对判断堆肥腐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堆肥初期胡敏酸含量较少,而富里酸含量则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堆肥过程中,腐殖质总量基本恒定9,但由于堆肥的固体废弃物种类及性质不同,腐殖质含量也可能发生变化10;而胡敏酸含量一般呈明显的增加趋势。Sugaharq11利用生活垃圾堆肥,研究了胡敏酸、富里酸及腐殖化指数(胡敏酸/富里酸,HI),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富里酸含量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而胡敏酸含量、HI值则呈明显的增加的趋势。Chetez

6、9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胡敏酸含量堆肥初期为7%,而堆肥后则增加至12%。综合已有的研究报道表明,堆肥的腐熟进程实质上也是胡敏酸物质含量增加及芳构化程度增强的过程;同时由于富里酸结构较为简单,通过微生物作用,可发生矿化,进而使堆肥中富里酸含量减少12,同时一部分富里酸还可以通过分子间的键合形成更为复杂的胡敏酸物质10。2 胡敏酸紫外光谱特性 胡敏酸分子中的多价健与非共用电子,通常具有发色基团(C=C、C=O)与助色基团(COH、C=NH2),它们都在紫外光区域出现吸收,其光谱的共同特征是吸收值随波长增加而减少13。在堆肥过程中,胡敏酸的紫外吸收在扫描波长范围内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堆肥腐熟后

7、期,增加幅度趋缓,在整个堆肥周期内,胡敏酸在短波长紫外吸收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较长波长11。胡敏酸紫外扫描光谱通常在200210 nm有1个较强紫外吸收峰,而在285 nm附近则形成1个类肩峰。随着堆肥的进行200210 nm处吸收峰逐渐增强,并伴随红移现象发生,210 nm附近最大吸收峰是由含有共轭结构的分子如(芳香族)中的电子的* 跃迁引起,最大吸收峰向近紫外区域移动,说明堆肥过程胡敏酸的共轭作用增加,缩合度增强14。另外,波长285 nm附近的类肩峰可能是胡敏酸分子中木质素成分引起15,或者是由由含有共轭结构的分子(如芳香族)中的电子的*跃迁引14。随着堆肥的进行,285 nm处类肩峰逐渐减

8、弱,表明胡敏酸分子木质素成分减少,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增加。或者是胡敏酸分子中共轭作用增强,腐殖化程度提高。因此测定不同堆肥时期胡敏酸的紫外光谱性质,可以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腐熟程度进行定性的判断。 3 胡敏酸红外光谱特性 红外光谱可以作为胡敏酸主要官能团变化的定性分析工具,胡敏酸的红外光谱主要吸收带及其所对应的主要官能团见表1。随着堆肥的进行,羧基特征峰(1710 cm-1)逐渐演变为小肩峰;脂族吸收带(2925 cm-1、2850 cm-1)、酰胺类特征峰(1540 cm-1)明显减弱9(图1)。Hsu等12研究同样表明,堆肥初期胡敏酸分子中包含较多易降解的成分,如脂肪类、多糖、蛋白质等,而堆

9、肥腐熟时期胡敏酸分子中含有较多的芳族类化合物,芳构化程度增强。实际上,在堆肥的不同阶段胡敏酸的红外光谱谱形基本相似,只是在某些特征峰吸收强度上有明显差异,反映了不同堆肥时期胡敏酸结构单元和官能团数量有明显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描述堆肥过程中胡敏酸的腐殖化程度,研究者们还利用了一些特征峰密度比值来定量分析某些官能团的变化16-18,如1650 cm-1(芳族碳)/2924 cm-1(脂肪碳)、1650 cm-1(芳族碳)/1540 cm-1(酰胺)、1650 cm-1(芳族碳)/1030 cm-1(多糖)等。Inbar等l17通过红外光谱特征峰密度比值分析表明,在堆肥后期,多糖类、脂族类及酰胺类等成

10、分明显减少,而芳族类成分相对增加。表1 胡敏酸的主要吸收带13,17,19-24 4 胡敏酸13C-NMR波谱分析 13C-NMR波谱分析技术可为堆肥过程中胡敏酸的转化提供分子骨架信息,能够十分灵敏地反映碳核所处化学环境的细微差别。Inbar25等对牛粪堆肥样进行13C-NMR光谱图分析后,含碳功能团的分布为9个组分,通过峰面积的积分计算表明,堆肥后多糖类降低了33%。Chefetz等将堆肥中有机物质13C-NMR波谱分为5个区域(图2)9,依次为050为链烷烃或脂肪链中的甲基、亚甲基;50112为CO、CN结合的多糖类、醇类、脂类及胺类;112163为芳族碳和苯酚碳;163190为羧基碳、脂

11、类碳及酰胺碳。190215为羧基碳。通过对吸收峰面积进行积分计算,得出堆肥前后胡敏酸分子中不同官能团变化,其中多糖碳降低16%,芳族碳增加了51%,而羧基碳水平增加幅度较小,表现相对稳定。图2 堆肥过程中胡敏酸13C-NMR波谱变化 9 5 胡敏酸荧光光谱分析 腐殖质物质是一类性质和结构非常复杂的物质,来源不同,则结构也不同,因此详细组成和化学结构目前尚未清楚,但分子中肯定存在芳香羧酸和酚结构单元,同时也存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链。由于这些功能基团的存在,荧光光谱便能应用于这一领域研究26-28。虽然荧光物质仅是腐殖质总体组成的一小部分,但荧光现象是腐殖质整体性质的反应。荧光光谱可分为发射光谱、激发

12、光谱和同步扫描光谱,其中同步扫描光谱可以看作是化合物的指纹谱,在谱图中每一化合物都有它的唯一特征峰,从而可把荧光物质一一鉴定出来。但是,在腐殖质物质中,聚核芳香碳氢衍生物的这类谱图还很少,缺乏标准的图谱可以对照。目前对土壤胡敏酸及各种来源的水溶性有机物荧光光谱特性的大量研究报导29-33,为堆肥过程中胡敏酸分子结构分析提供了依据。魏自民等34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工厂化堆肥工艺,系统地研究了堆肥前后胡敏酸荧光特性变化(图3)。堆肥过程中胡敏酸荧光发射光谱较为简单,堆肥起始阶段胡敏酸在400 nm左右有1个较强的荧光强度峰,而在440 nm附近有1个相对较宽的特征峰,堆肥结束后由于胡敏酸缩合度增加

13、,400 nm处吸收峰逐渐消失,而440 nm附近宽峰的荧光强度增强,并发生红移现象,由堆肥前440 nm移至堆肥后的445 nm。但其特征波长(445 nm)距离土壤胡敏酸的发射光特征峰波长(470500 nm)较远35。胡敏酸荧光激发光谱在520 nm左右有1个较强的荧光强度峰,460 nm处有1个中等荧光强度峰,而在400 nm处存在1个小肩峰。堆肥结束后,520 nm处荧光强度峰消失,460 nm处中等强度峰逐渐减弱成为类肩峰,并且在440 nm处形成1个中等荧光强度峰,而400 nm由堆肥前的小肩峰逐渐转变成为主峰。与荧光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相比,荧光同步扫描光谱更能获得较清晰图谱 3

14、2。堆肥前胡敏酸荧光同步扫描光谱分别在335 nm有1个十分强的荧光强度峰; 453 nm处有1个中等强度的荧光强度峰;475 nm处有1个相对较弱的荧光强度峰;在500 nm与520 nm附近分别形成较弱的肩峰。堆肥后胡敏酸在扫描波长范围内的荧光强度峰明显降低,尤其是在较短的波长335 nm、385 nm处降低幅度最大,这部分荧光强度主要是由分子中结构较简单的、缩合度、芳构化程度较低的化合物形成33,36,表明堆肥后,胡敏酸分子中结构简单成分减少。同时堆肥后450 nm附近特征峰有较为明显的红移现象,由堆肥前453 nm移至堆肥后的458 nm。胡敏酸同步扫描光谱主峰的位置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15、,由堆肥前的375 nm转变为堆肥后的458 nm,更接近于土壤胡敏酸的主峰位置(460480 nm)32。表明堆肥后胡敏酸分子的缩合度增加37,芳构化程度明显,向成熟方向发展。通常荧光光谱分析可提供3种不同的扫描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同步扫描光谱),因此,胡敏酸荧光光谱所包含的信息是其它研究方法无法比拟的。近年来,随着现代仪器的发展,荧光三维图谱被成功地应用于不同来源的有机物质的研究中36,38,相对于传统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图谱可以对多组分复杂的有机物质体系中荧光光谱重叠的对象进行光谱识别和表征39-42。因此,在未来胡敏酸荧光三维图谱分析方面发展空间巨大。图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前后胡敏

16、酸荧光光谱34 6 展 望 目前,在堆肥胡敏酸光谱分析方面的研究,应用较多的是红外光谱法与13C-核磁共振法,红外光谱可以辨别化合物的特征官能团,而13C-核磁共振法可提供有机分子的骨架信息。因此,二者的配合使用基本上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但由于液体核磁共振方法由于其对样品丰度和仪器的要求相对较高,且测定费用昂贵,在实际使用中有一定限制。紫外光谱提供的信息量较少,在胡敏酸结构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荧光光谱分析法优点在于能够从不同的尺度提供大量的胡敏酸结构信息,但由于其特征峰所对应的官能团还不十分明确,因此在胡敏酸结构判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相信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

17、堆肥中胡敏酸结构的研究上能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堆肥过程中,采用光谱手段研究胡敏酸的结构特性,其实质是为了确定堆肥的腐熟进程,遗憾的是,目前,利用光谱测试方法还不能形成一个堆肥腐熟度判断的定量指标,必需结合其它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才能确定堆肥的腐熟度。因此,利用光谱法判断堆肥的腐熟度还有特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 Chefetz B,Hadar Y,Chen Y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formed during compost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properties and significanceJ

18、Acta Hydrochim Hydrobiol,1998,26(3):172-179 2 Adani F,Genevini P L,Tambone FA new index of organic matter stabilityJCompost SciUtil,1995,3:25-27 3 Chen Y,Aviad TEffects of humic substances on plant growthC/MacCarthy P,Clapp CE,Malcolm RL,Bloom PR(eds):Humic Substances in Soil and Crop Sciences:Selec

19、ted readings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cosponso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Humic Substances SocietyChicago,IL,1990:161-186 4 Ahmed O H,Husni M H A,Anuar A RProduction of Humic Acid from Pineapple Leaf ResidueJJourna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2003,22 (1):113-124 5 Heymann K,Mashayekhi H,Xing B SSpectr

20、oscopic Analysis of Sequentially Extracted Humic Acid from CompostJSpectroscopy Letters,2005,38(3):293-302 6 Chang -Chien S W,Huang C C,Wang M CAnalytical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refuse compost-derived humic substancesJIntJApplSciEng,2003,1(1):62-71 7 Schepetkin I A,Khlebnikov A I,Ah S

21、Y,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humic substances from mumie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3,51:5245-5254 8 Velasco M I,Campitelli P A,Ceppi S B,et alAnalysis of humic acid from compost of urban wastes and soil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JAgriscientia,2004,XXI (1

22、):31-38 9 Chefetz B,Adani F,Genevini P,et alHumic acid transformations during compost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JJEnvironQual,1998,27:794-800 10 魏自民,席北斗,王世平,等城市生活垃圾外源微生物堆肥对有机酸变化及堆肥腐熟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27(2):186-190 11 Sugahara K,Inoko AComposition analysis of humu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umic acid ob

23、tained from city refuse compostJSoil SciPlant Nutr,1981,27(2):213-224 12 Hsu J H,Lo S L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organic matter transformations during composting of pig manureJEnvironmental Pollution,1999,104:189-196 13 Stevenson F JHumus chemistry MNew York:Wiley Interscience Publicati

24、ons,1982 14 占新华,周立祥,沈其荣,等污泥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光谱学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4):470474 15 窦森,陈恩凤,须湘成,等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胡敏酸的光学性质J土壤学报,1995,32(1):40-49 16 李艳霞,王敏健,王菊思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腐熟度参数及指标J环境科学,1999,20(2):98-103 17 Inbar Y,Chen Y,Hadar YSolid-state 13C NMR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composted organic matterJSoil Sci

25、SocAmJ,1989,53:1695-1701 18 Inbar Y,Chen Y,Hadar Y 13C CPMAS NMR and FTI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organic matter transformation during composting of solid wastes from wineriesJSoil Sci,1991,152:272-28219 Baes A U,Bloom P RDiffuse reflectance and transmiss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DRIFT) spec

26、troscopy of humic and fulvic acidsJSoil SciSocAm1989,53:695-700 20 Evans P ADifferentiating “hard” from “soft” woods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fourier transform Raman spectroscopyJSpectrochemActa1991,47:1441-1447 21 Gilbert C,Kokot S,Meyer UApplication of DRIFT spectroscopy and chemometri

27、cs for the comparison of cotton fabricsJApplSpectr,1993,47:741-748 22 Gressel N,Inbar Y,Singer A,et al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Leaf Litter and Decompost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Carmel Range,IsraelJSoil BiolBiochem,1995,27:23-31 23 Michell A JSecond-derivative FTIR Spectra of Native C

28、ellulosesJCarbohRes,1990,197:53-60 24 Stewart D,Morrison I MFT-IR Spectroscopy as a Tool for the Study of Billogical and Chemical Treatments of barley StrawJSciFood Agric,1992,60:431-436 25 Inbar Y,Chen Y,Hadar YCharacterization of Humic Substances Formed during the Composting of Organic MatterJSoil SciSocAm,1990,54:1316-1324 26 Schnitzer M,Khan SUHumic Substances in the EnvironmentMNew York:Marcel Dekker,Inc,1972 27 Seitz W RFluorescence methods for studying speciation of pollutants in waterJ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1981,1:79-83 28 俞天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