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1 ,大小:57.62KB ,
资源ID:70374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0374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规陪结业中药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规陪结业中药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中药的作用中药的作用是指中药对机体影响,亦即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偏纠偏。不良作用不良作用(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副作用 是指在常规剂量(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通过配伍可以监制副作用的产生。毒性反应 是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常因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体质因素引起。中药的功效功效与主治的关系中药功效是中药治疗作用的同义词,亦即“功能”,它往往凝练为二、三、四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述形式。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主治,又称“应用”或“适应证”。从认识的先后来说,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从应用的角度

2、看,功效提示该药的适应范围。功效的分类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和性味归经毒性的枢纽。一味中药往往具有多种功效,所以不少药物往往具有对因治疗功效,又具有对症治疗功效。功效分类:对因治疗功效(治本),对症治疗功效(治标)。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中药配伍的意义适应复杂病情,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中药配伍的内容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1.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2.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3.相使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4.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5.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

3、用。6.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7.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1.相须和相使能增强功效,为临床常用配伍。2.相畏和相杀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3.相恶属削弱或抵消功效,避免使用。4.相反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禁忌。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的用药禁忌配伍禁忌1.含义2.内容“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

4、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烛炙焯莫相依。”证候禁忌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妊娠用药禁忌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慎用药物: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5、;禁用药物: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服药饮食禁忌1.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2.特殊疾病的饮食禁忌中药的剂量与用法剂量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有毒或作用峻猛药物,以及某些名贵药物,均应严格掌握用量,详见各药。中药的用法煎煮方法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龙骨、牡蛎、

6、石决明、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用药更安全。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砂仁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包煎: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煳化。如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等。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

7、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等。溶化: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等。泡服:又叫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冲服: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

8、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西洋参、鹿茸、人参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某些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1日2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

9、肾等脏腑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驱虫药、泻下药也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服药方法(1)汤剂:一般宜温服。(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3)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5)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第四单元解表药概述

10、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与主治病证解表药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机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解表药的配伍方法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而恰当地配伍祛暑、化湿、润燥药;若虚人外感,应随证配伍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在用于温病初起时,应适当同时配伍清热解毒药。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使用解表药还应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发散风寒药麻黄性能

11、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应用:1.风寒感冒2.咳嗽气喘3.风水水肿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用法用量: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使用注意: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桂枝性能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1.风寒感冒。2.寒凝血滞诸痛证。3.痰饮、蓄水证。4.心悸。【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紫苏性能 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兼有理气安胎之功。

12、3.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主治病证:2.脾胃寒证。3.胃寒呕吐:“呕家圣药”之称。4.肺寒咳嗽。5.解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及鱼蟹等食物中毒。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2.水肿脚气。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荆芥性能: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1.外感表证。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吐衄下血。炒炭有止血作用。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防风性能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

13、表,胜湿止痛,止痉。1.外感表证:为治风通用之品。2.风疹瘙痒3.风湿痹痛4.破伤风证此外,以其升清燥湿之性,也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的泄泻及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如痛泻要方。羌活性能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2.风寒湿痹。辛香温燥之性较烈,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白芷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1.风寒感冒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3.鼻渊4.带下证5.疮痈肿毒6.皮肤风湿瘙痒。能祛风止痒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1.风寒感冒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3.鼻渊4.肺

14、寒咳喘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阴虚阳亢头痛,肺燥阴伤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1.风寒感冒,颠顶疼痛。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1.风寒感冒2.鼻渊:治鼻渊之良药3.风湿痹痛血虚头痛不宜使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2.鼻塞,鼻渊。2013用纱布包煎。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紫苏与生姜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多治风寒表实;兼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桂枝发汗力缓。风寒表虚有汗、表实无汗均用;兼能温经通阳,助阳化气,用治寒凝经脉、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证、胸痹、心动悸、脉结代等

15、证。发散风热药薄荷性能 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5.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用法:煎服,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牛蒡子性能 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2.麻疹不透,风热疹痒。3.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蝉蜕性能 甘,寒。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16、,咽痛音哑。3.目赤翳障。4.急慢惊风,破伤风证。桑叶性能 甘、苦,寒。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3.肝阳上亢眩晕。4.目赤昏花。5.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菊花性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3.目赤昏花。4.疮痈肿毒。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1.表证发热,少阳证。2.肝郁气滞。为疏肝解郁要药。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疟疾寒热。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煎服。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

17、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2.麻疹不透。3.热病口渴,阴虚消渴。4.热泻热痢,脾虚泄泻。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桑叶与菊花,柴胡、葛根与升麻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薄荷宣散表邪力强,清头目,利咽喉,疏肝气,治风热头痛,目赤咽痛,肝郁胁痛等。牛蒡子疏风发散之力不及薄荷,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对咽痛或咳痰不利者尤为适宜。蝉蜕优于疏散肺热,宣肺利咽,开音疗哑,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多治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及夜啼。第五单元清热药清热药的性能特

18、点本类药物药性寒凉,沉降入里。清热药的配伍方法分类功效与主治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主治气分实热证。清热燥湿药:苦燥清泄,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等证。清热凉血药:主入血分,功能清血分热,主治血分实热证。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炽盛之痈肿疮疡等证。清虚热药:清虚热、退骨蒸,主治热邪伤阴、阴虚发热。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清热泻火药石膏 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生石膏煎服。宜先煎。煅石膏适宜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19、。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2.肺热喘咳证。3.胃火牙痛、头痛、消渴证。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1.热病烦渴2.肺热燥咳3.骨蒸潮热4.内热消渴5.肠燥便秘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1.热病烦渴。2.胃热呕哕。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4.热淋涩痛。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1.热病烦渴2.肺热燥咳3.内热消渴4.疮疡肿毒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栀子苦,寒。

20、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1.热病心烦 2.湿热黄疸 3.血淋涩痛 4.血热吐衄 5.目赤肿痛 6.火毒疮疡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2.瘰疬、瘿瘤。3.乳痈肿痛。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2.头痛、眩晕。3.肠燥便秘。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石膏与知母、芦根与天花粉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石膏清解力强,重在清泻火热,长于清泻肺胃实火,治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煅石膏收敛生肌。知母滋阴润燥力强,重在滋润肺、胃、肾阴,治

21、阴虚火旺证。清热燥湿药黄芩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3.血热吐衄 4.痈肿疮毒 5.胎动不安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多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黄连归心、脾、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2.湿热泻痢:泻痢要药。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5.消渴。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外用适量。黄柏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1.湿热带下,热淋。2.湿热泻痢,黄疸。3.湿热脚气,痿证。4.骨蒸劳热,盗汗,遗精。

22、5.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2.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3.惊风抽搐。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2.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3.湿热小便不利。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1.湿热疮毒、湿疹、疥癣。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黄芩、黄连与黄柏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黄芩善清肺热,治肺热咳嗽;凉血安胎,治出血、胎热不安。黄连效强,善清心、胃火,治心、胃火证,为治湿热泻痢要药。黄柏善清下焦热邪,治下焦湿热证;退虚热治阴虚内热证。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痈肿疔疮: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热毒血痢。4.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1.痈肿疮毒,瘰疬痰核。2.风热外感,温病初起。3.热淋涩痛。穿心莲清热解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