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0 ,大小:729.20KB ,
资源ID:70733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0733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

1、5小结(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活动三:有序观察1由门口开始参观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门边:有7朵花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学校里:有3个教室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2从上到下看9只小鸟,10只蝴蝶中间:8

2、棵松树、3间房子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4按照数量从小到大1头大象 2只小兔子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快乐的家园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

3、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1了解1、2、3、4代表什么。2了解1、2、3、4代表什么。课件活动(一)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活动(二)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

4、鸟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活动(四)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方法一: 方法二1、

5、2、3、4、5、6、7、8、9、10 : 1、3、5、7、9、2、4、6、8、10方法三:10、9、8、7、6、5、4、3、2、1(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活动(五)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玩 具1. 通过数学生熟识的玩具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2. 学会书写数字。

6、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正确书写数字。教学准备:数字卡片。一、数一数,说一说1. 小组内数一数,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2. 小组汇报。二、写一写1. 师示范,生书写。2. 生描红,师巡视。3. 同桌互相比较、评比。三、练一练1. 写数生独立看图完成,师巡视。小组内交流,分别说一说每幅图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小组内评比,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2. 看数画线理解题意。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集体订正。3. 数一数、填一填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四、小结:课后反思:小猫钓鱼教学内容,小猫钓鱼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3、引导学

7、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理解0的三个含义。 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放录音,听故事。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一)出示主题图。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1出示图片。(1)学生在书上写数。(2)展示。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 0)2出示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板书:0的认

8、识)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你还在哪见过0?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1出示图片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 开始的)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3出示图片。0度可以这样表示。三、学习写0。(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黑板。1教师演示

9、:0的写法2边演示边讲解: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学生书空(二)出示图片1学生练习书写。2出示学生作品。1教师: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教师: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文 具文具 1. 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

10、系。 2.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6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10各数。 3. 初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1、正确地读、写610各数。2、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谁来到我们教室了?(出示大象博士的图片)生:大象博士.对!今天大象博士通过网络来看望我们小朋友,他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聪明,爱动脑筋、爱提问。他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有!好!老师也为你们加油鼓劲!首先,大象博士先请你们拿出文具盒,打开看看自己的文具盒里有哪些学习用品?(指名学生说一说)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请一位小朋友上讲台,从自己的文具

11、盒里大胆地提数学问题,请其他小朋友回答,注意要把问题出示在实物投影上。(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引导,然后同桌互相提问。三、学习6 - 10各数。1、出示情境,提出问题。大象博士说:“你真棒!你真棒!”(课件演示)同时他带来了小象的文具盒,他把文具盒里的学习用品都画在了图上(课件出示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学生各自观察思考)2、小组交流图意。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4、学生独立地数一数。5、再连一连。(课件演示正确结果)6、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7、写一写。(1)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610各数。(2)写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我们已经学完了110各数,大象博

12、士想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能正确,规范地写出来才给他看吗?谁写得好,大象博士就会表扬他。四、实践应用。刚才大象博士看了小朋友们写的数,太满意了,夸小朋友们真聪明,真能干。(课件演示)但是你们先别得意,大象博士还要继续考考你们,你们还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如果要向大象博士投降的小朋友请举手。好!我们奋勇往前!(1)看数画线。(完成书本第1题)a、弄清图意,让学生说图中画的是什么意思。b、让学生独立完成。c、学生汇报结果,说说为什么这样做。(2)数一数,画O,再写出数。(完成书本第2题)(3)填数。(完成书本第3题)a、从10数到1.(同桌互数) b、从10写到1.五、小结。大象博士说今天他甭提有多

13、高兴了(课件演示画面),我们班的小朋友真的是个个聪明、即爱动脑筋又爱提数学问题,他很喜欢和你们一起上数学课。你们呢?那你们跟大象博士说一说,今天学到了什么?快乐的午餐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1、知识目标: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2、能力目标: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3、情感目标: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教学重点 :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教学难点 :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

14、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主题图: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二、操作感知,感悟“一一对应”1、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盘子够吗?学生说出后,你是怎么知道的?6和6一样多。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老师这里有松鼠和盘子图,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盘子到底够吗?一只松鼠要发一个盘子,那我们就把一个盘子对着一只松鼠摆,一个对着一个。勺子够吗?餐厅里的勺子够吗?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指名学生摆一摆。杯子够吗?有了盘子勺子,还要给每只小松鼠准备杯子,餐厅里的杯子够吗?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读一

15、读小动物说的话,然后小组演一演,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全班交流2、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那个最少。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三、练习反馈,强化思维1、拍手游戏,前后呼应。如:师拍3下,你和我一样多。生相应拍手3下。师拍4下,你比我多。生相应拍手5下。(指名说)师拍4下,你比我少。2、画一画。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再按要求画。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3题。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四、课堂小结动物乐园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比较多少的方法。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

16、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2、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二、引导操作, 探究新知1、出示“动物乐园”图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

17、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2、汇报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3、动手操作(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4、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5、探究方法(1)认识同样多和“

18、=”(熊和鹿比)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认识 “=”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19、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 4 = 4 读作:4等于4(2)认识“”、“”?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这个式子怎么读? 3”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引导发现: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三、练习与拓

20、展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3)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4)填一填: 过生日过生日(比大小),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

21、较。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课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课件出示)2、 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二、 合作研讨,探索新知1、 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2、 接着观察主题图,你发现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1)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2) 分别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致。(3) 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A、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B、 说一说自己的理由。C、 教师小结3、 动手操作,比较多少(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2)

22、提问: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3)动手试一试。(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 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学生观察后,说出谁最大,谁最小。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学生活动小组演示汇报。三、 加深理解,拓展延伸1、 出示教材p19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2、 出示教材p19第4题(1) 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2) 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3、 完成教材p19第5题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四、 全课总结通过小红的生日聚会,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下课啦 下课啦(比高矮、长短)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度叫高矮(长短),初步感知

23、物体有高有爱(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探索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高矮、长短的概念教学难点, 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几根长短不同的尺子一、问题引入1、出示几组高矮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引导:他们一样高吗?2、你是怎么知道到的?二、探索新知1、出示刚才的例子,随意标出高矮,有学生判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1)、你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高矮吗?以你身边熟悉的物体为例,探究出方法来。(2)、汇报交流(3)、强调:比两个认的高矮时,一定要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不能踮脚跟。2、那么,要是需要给学生甲乙丙

24、丁四人比高矮,又该用什么方法呢?请同学们认真讨论,并进行实际论证。(1)学生汇报后给予肯定,并选择最佳方案。(2)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估计、猜测,然后回答。(3)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学生分组活动,经历有猜测动手验证的过程,探究比较物体、人之间谁高谁矮的方法。学生分小组汇报交流。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进行认真的实验操作,总结出比较多个人高矮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刚才总结出的比高矮的的方法来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吗?学生猜测并讨论。拿出学具(两根绳子)比一比,并说一说怎样比他们的长度。学生活动,比绳长,并总结方法。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强调:一定要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并拉直,在比另一端。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p21“练一练”第1 、2、3、4题)跷跷板 跷跷板(比轻重), 课型, 新授课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 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学难点, 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小实验,感受重量1、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2、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3、提问2:问做实验的同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