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1 ,大小:2.03MB ,
资源ID:71081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1081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中考物理 实验大全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中考物理 实验大全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4 测定值电阻(2017.24,2014,2011.26) 425 测小灯泡的电阻(2013.19) 43十二、热学实验 (近 10 年未考)1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482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48十三、电磁学实验1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2016.23) 492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2020.25(二),2-14 50十四、基本操作类实验(必考)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019,2017,2016) 512 天平、量筒的使用与读数(2020,2019,2018,2017,2015, 2014, 2011) 523 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2020,2018,2016

2、,2013) 534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2020,2018,2016,2015, 2014, 2013, 2012) 535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2020) 546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547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020, 2017) 54八年级上册 实验专题实验的方法实验的现象能说明的物理知识示例将刻度尺抛出刻度尺落向地面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声学抖动纸张听到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题(2011江西 24 题 3 分)刻度尺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辅助作图,还能用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请你参照示例利用刻度尺设计两个小实验,分别用来说明电学和声

3、 学的相关知识。光学相关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2016)1. 光的反射定律 结论1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 同一 平面内;2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两侧;3 光反射时,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器材(1)激光笔 发出光线(2)平面镜 光的反射1 a.白色反射所有光(3)光屏 显示光的传播途径白色、粗糙 b.光的漫反射 2 验证“三线共面”入射角 改变入射角大小多(4)量角器 测量 次测量,使实验结反射角 果更具普遍性(5)光屏 过 可绕 OE 翻折的光屏E 程 a.先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A Bb.将 B 翻折,反射光线不在 B

4、c.再将 B 和 A 在同一平面内,O 出现了反射光线光屏(纸板)光的反射,光路可逆 操作:用带角度的纸板代替,方便直接读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9;2014)平面镜薄 玻璃板 竖直 水平放置的刻度尺上步骤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过程 等长的蜡烛 A 和 B 点燃蜡烛 A器材B 和 A 的像重合 B 好像也被点燃平面镜成像特点1 等大 像与物大小相等2 等距 像与物到镜面的知 距离相等识 3 垂直 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 正立的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B 替代 A研究:A 与 A 的像 A A 与 B方法:等效替代法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20;2018;2013)

5、凸透镜成像规律器材:光具座标尺可自由移动的支架座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u = 2f v = 2f 倒立 等大 实像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u = f 不 成 像蜡烛(火柴)、凸透镜 、光屏1 蜡烛、光屏在 两侧2 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调整:凸透镜、光屏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同侧|v|u正立 放大 虚像操作:三段A.实验的完整性两点思考:在光屏上,得清晰的像 ?1.无论如何移动蜡烛,都得不到清晰的像?B.像 清晰(u 与 v 关系)C.实像(光屏) 虚像观察:透过 往蜡烛那边看,看到正立放大虚像光的折射 像与物同侧D. u = f 不成像改进: 蜡烛(点燃)

6、a.污染;b.蜡烛变短;2.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得不到清晰的像?3.无论如何移动凸透镜,都得不到清晰的像?A.凸透镜、光屏的中心、烛焰中心不在同一水平高度B.uf C. vf D. 光具座太短u +v4f4.光屏上找不到像或像不完整的原因及措施。A 调整三者在同一高度;B 将蜡烛远离透镜方向移动;c.不易于准确比较光屏上贴坐标纸二极管贴发光二极管C 将光屏远离透镜方向移动;D 在不更换光具座的情况下,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增加一个凸透镜;内容:1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 同一 平面内; 2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两侧; 3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7、(补充: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例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使用可绕 ON 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 呈现光路 ; 验证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 垂直 放置。(3)为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量角器 ;(4)使一束光线贴着纸板 EON 沿着某一角度射入到 O 点,纸板 FON 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纸板 EON 与 FON 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 。(5)如图乙,若将 F 面向后折,F 面上 没有 (填“有”或“没有”)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没有 (填“

8、有”或“没有”)改变;(6)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7)为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D A.沿 ON 转动纸板 E B.沿 ON 转动纸板 F C.改变光线 OF 与 ON 的夹角 D.改变光线 EO 与 ON 的夹角(8)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一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明则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小明 的结论正确,理由是 先有入射光线再有反射光线 。(9)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 表一入射角,实验所测数据如表二。小明同学

9、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10)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O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11)在图甲中当光沿 FO 的方向射入 O 点时,光线会沿着 OE 的方向射出,说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2)沿 NO 射入平面镜,反射角为 0 度,平面镜将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180 。(13)为了得到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 。练 1、为了“探究

10、光的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笔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20304050反射角/【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前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 AB 垂直放在平面镜上,为了使光线更加明显,实验应在较 暗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中多次改变 入射光线 EO 与 ON 的夹角,获得如表数据:【分析与论证】纸板 A 纸板 B(1)小明发现表格中发现有一个错误数据,其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 平面镜 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改正错误后,通过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反射角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

11、小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2)实验中,让激光笔贴着纸板 A 沿 EO 方向射向 O 点,在纸板 B 上可以看到反射光 OF,若将纸板 B 向后折,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 B 上观察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同一 (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3)若让光线沿着 FO 方向射向 O 点,反射光线会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交流与评估】(1)同组的小红在实验时,在纸板上标上角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 反射角与入射角 的大小;本次实验中,小红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

12、据,根据这组实验数据,她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正确结论,理由是 一次实验不具普遍性,应多次测量 。(2)由于实验进行了多次,最后纸板上留下了许多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应该 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反射光线及其对应的入射光线 。(3)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1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 2 像与物的大小 相同 ; 3 像与物关于镜面 对称 ;4 平面镜所成的像 不能 (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是虚像。例 2、艾英

13、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A 和 B。(1)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平面镜做实验;若不能,则用 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验证物像的大小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A 侧(选填“A”或“B”)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如果发现像不清晰,将 B 也点燃

14、,这样做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更清晰。(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的像将 远离 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5)实验中观察到蜡烛 A 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玻璃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前后两个表面你都成像 造成的。(6)艾英同学将蜡烛 A 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小普同学在玻璃板另一侧帮忙移动蜡烛 B,无论小普在水平桌面上怎样移动蜡烛 B,小华都看不到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重合,原因

15、可能是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7)如果在蜡烛 A 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上,光屏上 不会 承接到像(选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选填“虚”或“实”)。(8)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的地方(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 蜡烛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9)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相 同 ;进一步观察 A、B 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垂直 ,像和

16、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10)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9)相同的操作。(11)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选择 方格纸 更好,理由是 方格纸有刻度,便于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及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12)将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 5cm 处,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 A 以 5cm/s 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s 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 B 与 A 相

17、距 30 cm 才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练 2、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1)实验中用于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工具是 刻度尺 。(2)实验时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 确定烛焰像的位置 。(3)现有厚度分别为 5mm 和 2mm 的两块玻璃板,你认为应选择 2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原因是 避免出现重影 (4)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该选择在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5)器材选择后,小明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 垂直 桌面放在白纸中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 平面镜 的位置。(

18、6)接着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竖立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 前面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直到蜡烛 B 跟 蜡烛 A 的像 (选填 “蜡烛 A”或“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81216(7)移动蜡烛 A 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标记像和物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并测量物距与像距,记录数据如表:(1)由上述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同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2)小明将图乙的白纸沿玻璃板位置对着后,用一枚细针分别在 A

19、1、A2、A3 处扎眼,打开白纸,发现 B1、B2、B3 处也有扎眼,由此可知:像与物关于镜面 对称 。(3)小明移去蜡烛 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像。【交流与反思】(1)小明正在观察蜡烛 A 的像时,同桌小丽用物理书挡住玻璃板的后面,小明 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 A 的像。(2)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 A 的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3)若实验过程中小明没有将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丙所示倾斜, 则蜡烛 A 的像应是如

20、图中的 A2 (选填“A1”、“A2”或“A3”)。(4)小丽在做实验时,突发奇想,将手指放在蜡烛 B 的“烛焰”上,则小丽的手指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被烧痛。(5)小丽分析自己测量的数据时发现,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丽认为这是由于自己测量粗心引起的,小明认为像距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你认为小丽和小明谁的说法正确? 小明 ,理由是 如果是粗心,像距不可能总是大于物距 。(6)做完实验后,班级要测量视力,要求学生距离视力表 5m,但是房间可利用的宽度只有 3m,小宁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她的方法如图丁所示,则小宁到平面镜的距离 s 为 2 m。例 3、 【实验名称

21、】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猜想与假设】实验前小组同学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提出了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 物距 有关。【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为了探究上述问题,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 凸透镜 和光屏。(2)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点燃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为了使烛焰的成像在光屏中央,应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水平高度 ,该实验在光线较 暗 的环境中进行更便于观察。(3)小丽安装实验装置完成后,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正常实验,则应将光屏向 下 (选填“上

22、”或“下”)调整。(4)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丽在上午上课时,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让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调整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 小丽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却说不是,理由是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 。(5)小明将蜡烛调整到距凸透镜光心 20cm 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物距(cm)像距像的性质13.3倒立缩小实像15等大放大560610/7正立虚像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6)该实验小组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得到如表数据:(1)根据表中信息,

23、试判断:当物距 u=25cm 时,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2)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得出第 4 次实验的像距 v= 30 cm。(3)通过 1、2、3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 大 。(4)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 6 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理由是 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5)当将蜡烛移至凸透镜 5cm 处时,移动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是因为此时烛焰成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像成在了 蜡烛一侧 (选填“光屏一侧”或“蜡

24、烛一侧”),此时应撤去光屏,从 光屏一侧 (选填“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向透镜方向进行观察。(6)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上 方移动,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向 上 适当调节光屏或将凸透镜向 下 (均选填“上”或“下”)调节。(1)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烛焰的像暗了一些 (选填“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或“烛焰的像暗了一些”)。(2)同组的小刚在实验时,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由于 物距 太小,使像距太大,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上,可

25、采取下面两种做法: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清晰的像,由此推断更换的透镜焦距 小于 10cm。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 凸 (选填“凸”或“凹”)透镜。(3)小丽将老师的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远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4)小丽将自己所佩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仍可能出现清晰的像。【结论与应用】用照相机拍照时,拍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将相机的镜头向

26、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景物的方向调一些,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三、物态变化相关实验【设计和进行实验】1.实验装置图2.实验主要器材及其作用(1)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按 自下而上 的顺序,先固定下面铁圈的位置,保证酒精灯用外焰加热)(2)温度计的作用和使用(作用是测量物质熔化时的温度)(见仪器使用要点全梳理 P23)(3)秒表的作用(测量物质熔化所需的时间)(4)搅拌器的作用(通过搅拌使物质 受热均匀 ) (5)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3.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选用较小的固体颗粒(a.固体小颗粒更易受热均匀;b.温度计的玻璃泡能与小颗粒更充分接触,测得温度更准确)(2)试管插入

27、水中的位置要求(a.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或侧壁;b.试管中所装物质不能高于烧杯中的液面)(3)水浴法加热的优点(a.使被加热的物质 受热均匀 ;b.被加热的物质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4)熄灭酒精灯时不能吹灭,最好盖上 2 次灯帽4.实验表格的设计及数据记录(实验中需要记录不同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所以需要设计的内容为:时间/min 和温度/,可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5.探究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的操作(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不再熔化)【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6.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7. 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分析总结结论(1)确定熔点、熔化时间加热过程中有一段时间(t1t2)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熔点;熔化时间为 t2t1(2)确定晶体、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无固定熔化温度)(3)判断晶体在不同时间段的状态(熔化前为固态、熔化时为 固液共存 态、熔化完成后为液态);(4)总结晶体的熔化规律( 吸收 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