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78.96KB ,
资源ID:7128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128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潍坊寿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潍坊寿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1、山东省潍坊寿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第卷 (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也谈文学与书法的关系石戜在书法传统中,书法与诗文本来就是一家,汉代扬雄的法言就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即把“言”与“书”并提。书法与诗文的创作过程往往是同时的。我们习惯了说“写”书法,也说“写”诗文,书写工具都是毛笔,记录诗文的过程就是书法的书写过程,这体现为书法和

2、诗文的顺序性。书法的笔顺、字序不能颠倒,时间的前进与书写的过程相一致。对于书法来说,笔画书写的先后顺序就是笔顺。先落笔画为“因”,后落笔画为“果”,因果相连形成“势”。汉字笔画前后有序衔接,使孤立、静止的笔画,连缀成气脉贯通、生气勃勃的运动结构序列,在强弱快慢中构成情感的旋律,达到笔断势连的视觉效果,产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审美感受。书法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表现为书法作品的一次性挥写,不能描补,并能通过保存下来的墨迹追溯创作过程。书法与诗文运用统一的思维和情感。很多书法名篇都是书写的草稿,心中吞吐珠玉,笔下挥墨成文。颜真卿书祭侄文稿,国恨家仇郁结于胸,一注笔端,写至最后已无意点画,满腔愤懑倾泻而

3、下。文辞沉郁痛切,书法润后复枯,这正是作者的情感达于文辞同时形成于笔墨的结果。书法创作论对于“无意而为”的书写方式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反对理性化的刻意安排。唐张怀瓘的“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北宋米芾的“随意落笔,皆得自然”,都是注重书法的自然之趣,意会神通。而颠张狂素迷狂般的创作方式更受到人们的推崇,这种推崇固然有对张扬个性的追求,其实更有对任笔挥洒和“无意于佳乃佳”的书写方式的肯定。书法时间性、过程性的书写决定了书法作品的空间形式,而非事先设计出空间模式再随着时间的流动去完成它、修改它。因此,“不可复得”的书法乃是佳作,这种审美价值论正是从这个层面上提出的。书法与诗文的欣赏过程也是同时的

4、。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远观其势,近读其文,再细赏其笔墨。未有将粗陋、不当之语悬挂厅堂之人。美文佳字,相得益彰,含英咀华之间,妙会笔墨之趣,向来是欣赏书法作品之习惯。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其文辞之美与书法之美使读者在文字之形与文字之音义方面,全方位地受到了感染。书法与诗文的批评方式也是相通的。如“风骨”,是一种俊朗超拔的生命气象,最早用于品评人物。南朝齐梁间,“风骨”从对人的品格评价转向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几乎在同时,“风骨”也运用于书法批评之中。“风骨”成为书法批评与文学批评共通的一种批评范畴,而且在评价时可以互相借用。把书法与诗文结合起来观照,才更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审美习惯。正如欧阳中

5、石先生所说:“行文是为载道,书法能使文以载道的文焕发出孤光彩,书法还应追随时代,为时代服务,做到切时如需。”(选自光明日报201610)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立、静止的笔画连缀成所及贯通的结构序列,达到汉字笔画前后有序衔接,在强弱快慢中构成情感的旋律的效果。B颜真卿写祭侄文稿时,情感达于文辞同时形成于笔墨,使文辞沉郁痛切,书法润后复枯。C推崇张旭、怀素的书法创作方式,表现了人们对任意挥洒书写方式的肯定,更是对张扬个性的追求。D“风骨”本来是品评人物用语,后来也用于评价艺术和书法作品,成为三者共通的一种批评范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文章第一段通过汉代扬雄的话引出书法和诗文本来就是一家的论点。B文章从创作过程、思维情感、欣赏过程和批评方式等方面论述了书法和诗文的关系。C文章第四段引述张怀瓘和米芾的论断,佐证了书法创作追求自然之趣的观点。D全文论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次清晰;尾段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法与诗文运用统一的思维和情感,同一种思维或情感支配下可形成文辞、书写统一的作品。B书法创作论反对理性化的刻意安排,表明书法作品不讲究篇章布局和间架结构。C“不可复得”的书法乃是佳作,告诉我们好的书法作品不能事先设计然后再去完成、修改。D书法与诗文的欣赏过程也是同时的

7、,表明读者可以同时获得文辞之美和书法之美。(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失语唐咏梅阿香表姐,不开口说话已整十年,不聋不哑,寂寂地走过了清涩的少女时代。姑母说,农忙时,女儿阿香更是地里一把好手,插秧收稻一个顶俩,就连筑田埂拉犁耙这样的重体力活她也干得干净利落。顶着六月热辣辣的太阳,黝黑的脸上汗流如注,她也不擦擦,一个劲儿埋头干活,草帽总扔在一边,嫌它碍手碍脚。每到晌午,母亲的呼唤遥遥传来:“阿香,歇会儿,吃饭嘞!”那呼唤绵软而亲切,却带着些小心翼翼的味道。有些乏了,但阿香并不应答,吸口气再次挥动手中的锄头,直等家人停箸她才回来,一个人默默吃完抬脚又出了

8、门。正是那年春耕时节,母亲带着还没上学的我去姑母家小住,知道了阿香表姐十年失语的伤痛与缘由。姑母和母亲坐在床沿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纳着鞋底,说起了心事:“无论你怎么喊,就是不和爹娘说话儿傻丫头十年前小学升初中时,功课很好。我和她爹商量,三个弟弟在念书,家里就两个劳力,活怎么办?女娃子,初中不上了她奶奶眼睛又不好。丫头当时眼泪汪汪,什么也没说,只把书包空出来交给她爹自打那时起不和人搭话。她奶奶厚着老脸哄,也没吐过一个字惹也不笑弟妹,我这心里啊!”声音细小而哀痛。隔着帐子,我隐隐瞅见姑母麻利的双手变得迟滞,不时拢袖拭泪,哽咽难言。“倔丫头,真是苦了自己!唉!”母亲叹息着:“过去的补不了。女娃,命

9、苦!”很显然,母亲不是头一次听说这些。两位母亲的声音颤抖着,低语和泪水交织着。从姑母家做客回来,母亲思虑再三,咬着牙把九岁的我送进了学堂。那时姑母最揪心的是阿香的婚事。转眼阿香已二十七,上门提亲的日见疏落了。那年初夏的某天深夜,在媒人又一次气得悻悻离去之后,姑母来到阿香深锁的闺房前。里头灯盏仍亮着,隔着薄薄的门板,向女儿掏出了心窝子:“我的儿!你点个头吧!那后生好,长得周正,六姊妹,老大。今年二十九了,人家怕他家负担重,还没对象。人勤快,性格也好。你读书的事,是爹娘偏了心误了你一辈子十几年了,晓得你心里苦你苦没白吃,弟弟们都出息了,有工作了。就恨爹娘吧,可不敢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开玩笑!去见面,同

10、意点头,不同意你就走。爹娘老了!娘求你了”姑母早已支持不住,扑倒在地上,强压着啜泣,轻轻地拍着房门,剧烈的疼痛噬咬着她饱经风霜的心。端坐床头“咻咻”地飞针绣着鞋垫的阿香,听着门外的哭诉。母亲的忏悔将那一串伤心往事重提,手势不由慢下来,泪水早已爬满脸颊,但她拼命忍着。直到那“扑嗵”的一声,她再也支撑不住,扭身扑倒床褥上,“呜呜”大哭起来。失语十五年来,第一次发出了声音,那样响亮而苍凉。她蓦然一惊,自己也感到陌生,霎时千般滋味涌上心头,恨不能把这些年憋在心里的苦水全倒出来。门外的母亲听到这哭声,又惊又痛,忍泪软声安慰着。那一夜的恸哭仿佛诉说了一切,阿香的脸色渐渐柔和了,好姐妹再三劝说,同意两天后去

11、见面。姐妹们拉着她在大镜子前照了又照,阿香羞红了脸,笑了。十五年来,阿香第一次露出了笑颜,那么天真无邪。在圩镇热闹的茶馆里,一个身材挺拔,浓眉秀眼的青年,眼睛只瞟了阿香一眼便慌忙地投向了别处。阿香倒大方地瞧他俊朗的身板,那浓眉下修长的眼,高高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嘴。看得他窘了,她心里轻轻地笑了,一抽身出了茶馆。双方家长吓得脸煞白。青年慌忙跟了出去,问了声什么,她红着脸回了句什么就走了。青年高兴得笑了,走到媒人跟前点点头。一群人如坠云雾中,也跟着笑了。阿香的婚事就这样成了。结婚那天,新娘子装扮得红艳艳。上轿前行礼,阿香向爹娘盈盈一拜,一声“爹,娘,孩儿不孝”便泪雨滂沱不能开言。这等了十五年的一声“

12、爹娘”,痛煞了老父老母,他们老泪纵横,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阿香婚后的生活平静而温暖。三年内生养了一对儿女,夫妻俩言语不多,常常以微笑和眼神交流。婚后五年的正月新春,阿香带着一双儿女回娘家,正巧我陪母亲去看姑母。在老家院墙明媚的春光里,阿香姐柔声呼唤着一对走远了的娇儿:“崽崽,囡囡,不走嘞,回外婆家吃饭嘞!”惊觉这一声呼唤似曾相识,仿佛从遥远的记忆深处走来,不禁怔住了;回头见姑母在厨房正忙着,抬眼迎上阿香的目光,连忙低头撩起衣角拭了拭眼睛。阿香的眼里有了泪,和母亲的一样,是幸福温暖的泪滴。多年以后,当年陪着阿香相亲的小姐妹都已是慈爱温和的母亲,心中的迷团仍未解开:那天青年和姑娘到底说了什么,两颗

13、心一下就走到了一起。阿香仍有些害羞,经不住老姐妹痴缠,道出了当年的秘密。青年说的是:“我知道你吃了好多苦。我不会再让你受苦。跟我”姑娘回答:“我愿意吃苦。和你。”(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交代不聋不哑的阿香不武器说话已整十年,这设置了强烈的悬念,为小说后来的情节作出了铺垫,奠定了悲情的基调。B“母亲思虑再三,咬着牙把九岁的我送进了学堂”,这表明母亲受到极大震动,也从侧面表现了姑母的后悔和痛苦之深。C姑母对阿香掏心窝子的劝说和“扑”、“强压”、“拍”等一系列动作,表达了她迫切希望阿香嫁出去,离开这个家庭的心情。D小说结尾补叙了阿香同意和青

14、年结婚的经过,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同时使小说曲折生动,引人入胜。5小说中的主人公阿香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6小说画线处三次写阿香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都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林庚:“追寻那一切的开始之开始”李建立林庚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博通古今的文学大师。他的经历中有很多“突然”,可是,这许多的“突然”里面,有着更为深邃的“自然”。1930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完二年级的林庚自愿转到了中文系。据老先生晚年的加快,他中学时主要兴趣在理科,醉心于爱因斯坦的“相对

15、论”等科学新成果,想借以探寻未知世界。至于转系,竟是丰子恺的漫画惹的“祸”,加上读了郑振铎为子恺漫画写的序,他感觉到了文学的巨大力量,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他走上了漫长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林庚此时正迷恋旧体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得到了教词选课和诗选课的俞平伯先生和朱自清先生的赏识。林庚在赞誉中保持了必要的清醒。在他看来已经蜕化为日常生活点缀、消遣和应酬工具的旧体诗词,无法承载其经验的表达,于是在转入中文系的次年开始转向自由诗创作。1933年,林庚从清华中文系毕业,留校担任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并为闻一多先生的国文课批发学生作业。他此时写出了诸如朦胧、夜行等名作,受到沈从文

16、等先生的推崇,林庚也由此时成为诗坛健将,他的自由体新诗和朱自清、闻一多、俞平伯、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等同发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诗特刊。他的毕业论文也是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亲作封面,并由俞平伯先生写序。九一八事变后,林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为全校写战歌,写出了“为中华,决战生死路”这样铿锵的句子,并随请愿团赴南京要求国民政府抗日,曾绝食于南京。鼓动林庚的除了拳拳爱国心外,就是他崇尚自由 的精神。呈现在他的写作里,就是对创造的渴望。林庚由古体诗词转向自由诗自然与此有关,不过,还应看到,他创作的转向与当时诗坛狂飙突进的风尚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这种诗坛的“革命”,林庚有着独特的见解,即“任何一次

17、成功的革命如果没有伴随与之俱来的成功的建设,革命也便往往难免是短命的。”而“建设”又谈何容易。作为一名自由诗的杰出实践者,林庚自然知道重新探索的艰难。1935年,在包括著名诗人戴望舒在内的诸人的不解和劝阻中,林庚开始了对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和研究。他1936年出版的北平情歌,曾得到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它“不但是新诗音律的胜利,而且也是诗的胜利。”后来他提出的格律体新诗理论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参照。歌德说,“谁要伟大,必须聚精会神/在限制中才能显出来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单单这终生执著探索的精神就足以让后来者肃然起敬。这也正是先生终生践行的座右铭:“之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多

18、的灰烬却是无用的;/我要寻问那星星之火之所以燃烧,/追寻那一切的开始之开始!”(选自光明日报2006年1月2日,有删节)资料链接林庚与季羡林、吴组缃、李长之在早年并称为“清华四剑客”,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才”。林庚在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研究中国文学史,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留给了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曾华锋林庚:林间学者的诗人情怀)为着这“最后一课”,在讲台上已躬耕了五十余年的先生,整整准备了一个月。先生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场面极一时之盛。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然而,却讲得激情飞扬。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奇迹般地得以复活

19、,带着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精魂,洞穿时空,直击今人的心灵世界。然而,也正是这堂课之后,先生就大病一场,倒下了,休养了好长一段日子。(节选自林庚:布衣情怀)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林庚走上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并取得卓越的成就,与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密切相关。B林庚才华横溢。林庚在旧诗词和自由诗创作方面均有所建树,因其朦胧、夜行等诗而成为当时诗坛健将。C林庚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做学生时创作旧体诗词,受到老师赏识;做教授时讲解古典诗词,让学生刻骨铭心。D林庚有执著的探索精神。这种精神贯穿林庚终生,文章在第段中引用歌德的话,对此进行了高度赞扬。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

20、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林庚不仅仅是诗人,而且是博通古今的文学大师,对中国文学史中楚辞和唐诗的研究成就尤其突出。B林庚见解独特,认为没有成功的“建设”,诗坛的“革命”也往往会短命,戴望舒等人对此不予认可和理解。C林庚深受清华诸多名师的关爱和影响,从教五十余年,因而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D林庚上“最后一课”时,名流如云,场面极盛,这也给了他无形的压力,让他整整准备了一个月,并因此累倒。E文章最后一段引用林庚的座右铭,既对其一生追求作了恰如其分的总结,又与题目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9文章说林庚经历的许多的“突然”里面,有着更为深邃的“自然”。请结合全文,简要

21、概括林庚经历了哪些“突然”,并分析其中的“自然”是什么。(5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太和中,迁兖州刺史。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事讫,还兖州。宁康初,拜南中郎将、梁州刺史,镇襄阳。是岁,苻坚遣其将苻不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谡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

22、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拜龙骧将军、琅邪内史,转扬州豫州五郡军事、豫州刺史,屯洛阳。后丁零翟辽反,序遣将

23、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改走,斩其支将勿支首。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时杨楷聚众数千,在湖陕,闻永败,遣任子诣序乞降。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会稽王道子以序胜负相补,不加褒贬。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诏断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一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B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

24、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C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D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陈情表”中的“表”即为此意。B“宁康”是古代年号纪年法中的年号,皇帝即位一般要改元纪年。“元和十年”“辛未三月”即是此类。C“河阴”即河之阴。一般向阳的地方为阳,背阴的地方为阴。山之南、河之北为“阳”,山之北、河之南为“阴”。D“赠”也称“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或称号,即加封死者的官职、

25、勋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序屡立战功。平定司马勋叛乱,升职为征虏将军;讨钱弘,官至中军司马、吴兴太守;淝水之战中,献计击败苻坚军队。B朱序机智灵活。苻坚派他劝降谢石,他却为谢石出谋划策;并在战中趁苻坚军队稍稍后撤时大喊“苻坚败了”,致使苻坚军队仓怕奔逃。C朱序讲究节义。藏匿在夏揆家里时,得知夏揆因自己连累而被捕,朱序便主动到苻坚府中自首,苻坚赞许朱序的义气未作追究。D朱序个性鲜明。当朝廷拒不接受其请求解除职务的奏表时,他就自行卸任离职,结果被送交廷尉治罪,好在最后朝廷赦免其罪未加追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序累战破贼,人

26、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5分)(2)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会稽王道子以序胜负相补,不加褒贬。(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九江口作【注】王昌龄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注】此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赴任途中经江州九江口时所作。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漭漭”二字充分表现了秋雨过后九江水势浩淼、江面广阔的特点,使本诗开篇气势不凡。B“驿门”二句作者居高望远,思绪悠远。“望”写

27、出了作者因当时水势浩大,舟行困难,而对赴任逾期的担忧。C“明时”二句是说这是一个圣明的时代,没有人才会被遗弃,自己被贬谪,乘一叶孤舟随遇而安就行。D诗中作者化用屈原“鸷鸟之不群兮”之句,以鸷鸟自比,表达虽然处境艰难,但志向不改的愿望。E本诗融写景与抒情议论为一体,前六句重在写景,景情相生;后六句重在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15本诗虽是贬谪之作,但并不颓悲,而是境界高迈。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 , ”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2)蜀道难中引用神话故事,写秦国

28、开发蜀地的句子是:“ , 。”(3)饮酒(其五)中,陶渊明虽居闹市,却没有感到车马喧嚣的原因是“ ”。第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但风格清新明丽,而且语言简洁通俗,平易近人,在唐代流传最为广泛。杜塞尔多夫乒乓球世锦赛上,丁宁顶住赛前舆论压力,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女单冠军,确实是众望所归。长征组歌的词曲作者肖华怀着长征战士的豪情和诗人的激情,以翻云覆雨的气势,铿锵有力的语言,深情描述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因央视百家讲坛而成为公众人物的净崇年先生,在上大学期间,一有空就往图书馆跑,

29、那里琳琅满目的图书吸引着他。综艺节目一向以“快节奏、娱乐至上”闻名,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用文化感染人,成为了综艺界的一股清流。人生难免会经历挫折,面对生活中的痛苦,我们可以抒感慨、可以发牢骚,但是,千万不要在心里耿耿于怀。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车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兼具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的优势,不依赖钢轨行驶,单次充电10分钟可满载行驶25公里。B暑假来临,许多家长准备为孩子报兴趣班,专家建议,挑选兴趣班时,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切忌不要头脑一热就做决定。C截至5月18日,我国的可燃冰开采量总计12万方,已经打破了日本的记录

3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D今年办理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业务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具有我省户籍且1998年9月30日以前曾在我省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过的人员。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夏至过后, 太阳直射点开始逐渐向南移动, 气温会继续升高, 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这段时间, 空气对流旺盛,午后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就是对这种天气的真实写照。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它常常带来地质灾害, 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选项A虽然/因此鉴于/从而B尽管/因而由于然而进而C虽然但是因此由于然而从而D尽管但是

31、因而鉴于/进而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除了水之外,生活中的流体还有空气。 ,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风雨雾霜雪等复杂的气候;空气随处流动,才形成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风;水的循环导致了雾霜雨雪的产生。地球内部的熔岩也在不断地流动,形成了地磁场有效地屏蔽了宇宙中大量的高能辐射。正是这些液体的存在, 。要保护这个美好家园, ,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好地球上的流体。21右面是某网站建立项需求调查阶段的流程图。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其流程内容,不超过80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要名牌大学在读女博士出国参加重要会议,却因以致导致误机,便大闹天河国际机场,掌掴一名机场工作人员,被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