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9 ,大小:106.69KB ,
资源ID:71339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1339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1、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b、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3、组建合作小组4、组内合作学习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展示描述的情景;c、感情朗读。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2、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3感受壮观,激发背诵兴趣。1)、出示画面,激发背诵兴趣2)、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

3、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潮头过后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2 、找出大潮壮观的词语。 3、指导朗读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2、运用词汇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

4、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3、师生共同评价七、全课小结文章按时间顺序先写潮来之前,次写潮来之时,再写潮去之后的情况,最壮观的是潮来之后的情况,课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来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八、布置作业 背诵3、4自然段。九、板书设计课后反思、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

5、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二、初读,感知全文1 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 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4 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5 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2自然段 )奇异( 3-4自然段)三、再读,感悟全文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 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从这

6、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 字。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四、全文总结 本文作者以简练、优美的文笔描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7、表达了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七、板书设计3、 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教学重点1 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 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难点

8、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课时:2课时一、谈话1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 自学生字词。2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3 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

9、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七、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18鸟的天堂第一次 大榕树第二次 鸟的天堂一、引入:1、同学们,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想象:群鸟),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第二次看到

10、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1、出示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想象“群鸟纷飞”帮助理解。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

11、”读出鸟的多。)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班级交流。(树大、美) A、 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帮助学生理解。B、 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帮助学生理解。C、 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

12、讨论。D、 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有风吹过。2、理解。E、 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齐读。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

13、?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学生写广告词。学生设计,组织交流。五、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六、小结课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4、火烧云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教学时

14、间:一课时 一、揭题谈话: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吧!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同桌互读,自学生字、生词2、读通句子,难句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三、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5

1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10、让学生说出课文中描写火烧云的哪些形状,并试着表演出来。11、找一种你感兴趣的形状说说它的变化过程12、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13、练读:要求读出火烧云迅速变化的紧张感(一会儿,忽然,一转眼) 14、同桌互读指名读,评议齐读。15、自由读第7节,火烧云形状特点,可用哪个词形容?四、指导朗

16、读,培养语感五、想想说说,课外延伸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六、布置作业:背诵感兴趣的部分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 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体验身边的自然美,感受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 、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学习写写景的作文,积累有关的对联3、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景物的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1. 写景作文的指导2. 把景物写具体三课时教学过程:一 、回顾旧知,激情导入同学们,本组课

17、文的作者带我们一起欣赏了许多大自然的奇观,使我们倍受感染,产生了拥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学们,你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经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口语交际介绍一处自然景物。二、启发谈话,拓展思路 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接触大自然,发现哪些奇异的景象?哪一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学路上,小河边、树林中、田野中会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情景)三、读要求,名思路1、读语文园地的第18页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哪些要求?1)讲清奇特之处;2)说明怎样形成3)边听边问、边补充边讨论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重点是什么?1)先介

18、绍是什么?2)再介绍怎么样?(重点:有序、 抓奇特之处、 具体形象)3)怎样形成的?4)自己的感受二、学生个人准备(确定好内容,整理好思路,重点内容自己小声说说)三、四人小组交流(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四、班内试说,大家评议(请一名自告奋勇的同学演示,师生共同评议)1、教师小结:同学们能将自己周围的自然景物的奇特秀美展示给大家,可见同学们对周围的景物还是留心观察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你们的发现会更多,对自然的情感会更浓,口语交际的能力会更强。2、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物一、谈话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看得出大家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把自己寻找到的

19、美展示给大家了,做得很好。你们愿意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吗?这次作文就要大家写一处景观。(师板书:写一处自然景观)二、明确这次习作要求、请同学们读课本页的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找同学说要求师生共同交流,得出结论:这次习作要求共有四点:(1)写一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身边景物均可。(2)突出一点奇特之处。(3)按一定顺序写。(4)具体生动。三、指导习作1、先说说准备写什么景物、哪一处景物,可以选择口语交际时说的景物来写。2、选择的这一处景观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给你印象深,令你喜爱。3、要突出奇特,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按什么顺序写? 教师引导回忆观潮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

20、写的。描写潮来时的景观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火烧云一课作者从地面的景物、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写出了它的奇特之处。4、指导重点部分的写作:想想你所写的景观,准备重点写几方面去写?学生思考后指名说说。四、作文指导学生自已写,教师指导巡视,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随机点拨。五、作后指导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修改。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1、读读

21、认认: 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2、读读背背: 自己练习读诗句。 想一想:四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男女生比赛读。 背诵诗句。 抄写诗句。三、趣味语文1. 出示对联2. 了解对联的来历3. 了解对联的读法4. 了解对联的意思上联: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不喜欢读书。下联:年纪大了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惜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这幅对联告诫儿孙,后辈要好好珍惜时间,趁早读书。5. 出示回文句。(1)读法。(2)出示类似的语句进行练习。 例:清心明目五、布置作业5、古诗两

22、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课时教学准备a)橡皮泥。b)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教学过程 题西林壁一、导入(师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

23、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二、学习课文(一)解诗题,知作者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二)抓字眼,明诗意1(师指

24、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看到 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

25、)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三)多诵读,悟诗情多诵读: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2四人小组表演悟诗情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

26、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三、总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四、作业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第二课时 游山西村一、复习导入1、背诵题西林壁2、说说题

27、西林壁这首诗给人的启示3、过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对我们人生有启迪的诗游山西村1) 知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春作于山阴。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小村庄。2) 学习诗文,理解感悟 读诗,借助拼音读准读通 两人互读,指名读,检查朗读,并知大意(写农村喜获丰收,欢悦待客的景象) 再读,学生讨论交流,根据注解和字典弄清词句的意思,师予以补充。(不要笑话农民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之年,他们全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来的客人。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小溪,怀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