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169 ,大小:47.93MB ,
资源ID:717266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1726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PPT课件下载推荐.ppt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PPT课件下载推荐.pptx

1、,3.1、居住区的组成,居住区实例,居住小区实例,居住组团实例,居住区的用地组成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1)住宅用地 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人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务院等(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3)道路用地 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上两项内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等(4)公共绿地 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3.1、居住区的组成,南京某小区:,南京某小区:,1、居

2、住区规划的任务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是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居住环境。(a)使用要求(b)卫生要求(c)安全要求(d)经济要求(e)施工要求(f)美观要求,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2、居住区详细规划的内容(a)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b)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或根据必建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的数量);(c)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d)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包括建筑和用地)、分布和布置方式;(e)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f)拟定公共绿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g)拟

3、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h)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为居民营造“居住环境”总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 满足个体的需求,满足群体的需求,满足多元化的需求2、生态优化原则 可持续的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将来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发展。3、社区发展原则,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需求层次理论:1954年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A.Maslow)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五个层

4、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求层次金字塔,人的需求的产生是一个从低级的生理需要到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过程,各阶层居住社区对比,4、居住区设计要点(1)、整体性 整体性是住宅区设计的灵魂。(2)、经济性 节能、节地、节省维护费用等(3)、科学性“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4)、地方性和时代性 地方性,就是反映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的生活习惯、建筑材料和历史文脉等因素。继承与创新(5)、超前性和灵活性,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5、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其设计 按层数分为四类:低层住宅1层至3层 多层4层至6层 中高层住宅7层至9层 高

5、层住宅10层至30层A低层住宅设计(1)基本特点 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对基地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住户可以自已动手建造。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平面组合形式:独院式(独立式)、双联式(毗连式)、联排式,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B.多层住宅设计(1)基本特点 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而非电梯)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与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

6、住宅比低层住宅节省用地,造价比高层住宅低,适合于目前一般的生活水平。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虽不需高层住宅所必须的电梯,上面几层的垂直交通仍会感不便。(2)设计要点和平面类型单元划分一般以数户围绕一个楼梯间来划分单元。基本平面类型: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集中式(点式),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C.高层住宅设计(1)基本特点 可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平面类型:单元组合式、长廊式、塔式、跃廊式垂直交通: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是以电梯为主、以楼梯为辅进行组

7、织。12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不少于2台。,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6、合理选择住宅类型A、住宅建筑经济与用地经济的关系(1)住宅层数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提高层数节约用地。住宅层数在35层时,每提高1层,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而6层以上,效果将显著下降。6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是比较经济的。7层以上增设电梯,造价增大。(2)进深住宅加大进深,有利于节约用地,但采光不好。(3)长度单元拼接越长,山墙越省,利于降低造价和采暖费。但拼接不宜过长。规范限制。(4)层高层高影响建筑造价和用地。层高每降低10厘米,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6、

8、合理选择住宅类型(1)住宅标准住宅标准包括面积标准与质量标准受使用对象、市场的影响(2)套型和套型比套型:每套住房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和卫生间的数量。如一室一厅、二室二厅一卫、三室二厅二卫等。套型比:各种套型的建造比例。在确定套型比时,应参照当地的人口结构及时常的需求。平衡方法有三种:选用多种套型的住宅,在一个单元或一幢住宅内进行平衡;二是选用单一套型住宅,在几幢住宅或更大范围内平衡;三是结合上两种方法。(3)确定住宅层数和比例 容积率、用地、建筑造价、施工条件、生活水平、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等(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居民生活习惯(5)要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9、1 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组合应考虑的因素:构筑适宜在其中进行各类户外生活活动的空间环境满足住户户内的基本生理和物理要求,满足住宅间基本的安全和心理要求形成良好而富有特征的景观,3.3 住宅的群体组合,2、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1)行列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方式特点:能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是各地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缺点:处理不好时,会造成单调、呆板的感觉,容易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常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接等手法。,3.3 住宅的群体组合,(2)周边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特点:形成较封闭的院落空间,便于组织公共绿化休息园地,对于寒冷及多风沙地区

10、,可阻挡风沙、减少积雪。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密度。部分住宅居室朝向较差,不适合湿热地区。转角单元结构、施工较复杂、造价较高。(3)混合布置以上两种方式的结合最常见的往往以行列式为主,以少量住宅或公建沿道路与院落周边布置,另结合部分点式住宅,形成半开敞的院落空间。(4)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日照、通风等条件、成组自由灵活布置。常采用散立、曲线、曲尺、点群式等手法,3、住宅的群体组合,3.3 住宅的群体组合,4、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1)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公建)组合成组或成团,作为住宅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的发展使用。组成规模主要受建筑层数、公建配置、自然地形等条

11、件影响而定。一般为10002000人,较大可达3000人。成组成团有利于分期建设。组团间可通过绿地、道路、公建分隔。,3.3 住宅的群体组合,(2)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成街的组合方式:住宅(或结合公建)沿街成组成段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城市和居住区主要道路的沿线或带状地段的规划。成坊的组合方式:住宅(或结合公建)以街坊作为整体来布置。用于规模不太大的街坊或保留较多旧居住地段的改建。(3)整体式组合方式是将住宅(或结合公建)用连廊、高架平台等连成一体的布置方式。,4、住宅群体组合的组合方式,3.3 住宅的群体组合,5、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1)群体空间构图手段:多样统一规律 对比、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

12、度等(2)平面组合方面:空间形状的变化、围合程度的变化、布置形式的变化、住宅平面外型的变化(3)立体组合方面:层高、台阶、地形等(4)色彩(5)绿化(7)公建(8)道路,3.3 住宅的群体组合,3.3 住宅的群体组合,3.3 住宅的群体组合,6、居住区的日照 日照间距是保证住宅获得充足日照的一个最基本指标日照间距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称为日照间距。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以冬至日为标准:有效日照时间带为8时16时以大寒日为标准:有效日照时间带为9时15时,住宅间

13、距住宅间距包括住宅前后间距(正面间距)以及两侧(侧面)的距离 建筑间距的控制要求不仅仅是保证每家住户均能获得基本的日照量和住宅的安全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一些户外场地的日照需要,如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和其它一些公共绿地;由于视线干扰引起的私密性保证问题。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住宅侧面间距规定:(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米;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米。(2)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6、居住区的日照,3.3 住宅的群体组合,(1)、争取日照和防止日晒(2)、自然通风

14、(3)噪音防治要点:规划布局 建筑组合 利用绿化 自己查书,7、住宅群体组合与日照、通风、噪声的防治,3.3 住宅的群体组合,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按使用性质分类教育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医疗卫生医院、诊所、卫生站;商业、服务食品、菜场集贸、服装缝纫、书店、饮食、五金交电、眼睛钟表、药店、理发美容、照相、洗染缝纫、综合修理、服务站、车辆停放等;文化娱乐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游泳池、体育场、青少年活动站、老年人活动室、会所等;金融邮电银行、储蓄所、邮电局、邮政所、证券交易等;行政管理商业管理、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派出所、物业管理等;

15、市政公用公共厕所、变电站、消防站、垃圾站、水泵房、煤气调压站等;其他居住区内和街道的工业、手工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居住区级 8001000 米 居住小区级 400500 米 居住组团级 150200 米(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考虑居民上下班的走向。(3)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

16、用地的规划布置,3.规划布置的方式:基本可分为两种,即按二级或三级布置。第一级(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场、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托幼、中学小学等。第三级(居住组团)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须的,通称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可分为二级,也可不分。,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1)沿街线状布置

17、这种布置方式应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等综合考虑。交通繁忙程度、人流集散、车辆停放问题、绿化组织、步行环境的组织(2)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考虑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沿街立面和公建群体艺术的塑造、内部空间以及合理的人流和货流组织(3)沿街和成片集中结合的布置方式沿街:我国传统方式,改变沿街面貌,节约用地、使用经营有限制集中:能充分满足功能要求、使用管理方便,利于形成步行环境。结合:可利用二者优点生活习惯、气候条件、建设规模、用地的紧张程度、现状条件等综合考虑布置形式,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基本布置方式两种:设在住宅或其他建筑底

18、层,或独立设置。(1)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常见方式、旧城中采用多、节约用地、广泛采用。问题:开间、进深、楼梯位置、结构形式受到一定限制 公共建筑的噪声、气味、烟尘等与居住产生一定的矛盾。(2)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可分为综合商场(超市)和联合商场两类。优点:平面灵活、结构简化、便于使用,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4、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日常必须使用的,因此须布置在步行能安全、方便到达的范围内。服务半径:400500米。有些更小。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两级(1)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和儿童教育设施两类商业服务设施:相对集中

19、,形成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多在小区的中心地段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中小学校的规划布置:就近上学服务半径:小学500米左右、中学1000米左右不应穿越铁路、厂矿生产区、城市交通干道、市中心人多车杂地段小区或居住区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注意对住宅的干扰,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2)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相当于一个居委会的规模。托幼的布置:组团内规模最大的公建,安静、方便接送的单独地段上良好朝向、室外活动空间12层或23层小商店的布置:组团入口,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5、市政公用设施(1)、供水系统 居民生活用水、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水、绿化用水、环境清洁

20、用水和消防用水 分类供水、分压供水、分质供水 水泵房(2)、排水系统 污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 雨污合流制、雨污分流制 污水处理方式:直接排入城市管网、自设处理厂、建立 中水系统 雨水处理方式:排入水体或城市雨水管网 设施:泵房、处理厂,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3)、供电系统 建筑用电和户外照明 10千伏进线,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高压环状 设施:变(配)电所、开闭所、电缆分支箱(4)、通信系统 电话、邮电、有线电视、数字网 信息服务、宽带多媒体、电子付费、远程办公等功能 光纤终端机房、电话亭、信报箱等,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5)、燃气系统 气化站、调压站(6

21、)、冷热供应系统 以城市热电厂、区域锅炉房为冷热源的区域集中供应系统 以住宅区或单幢住宅为单位的分散集中供应系统 以住户为单位的独立供应系统 设施:锅炉房、换热站、太阳能集热装置(7)、环卫系统 垃圾收集点,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工程管线综合 不同敷设方式综合原则:1、整体规划、远近结合2、地下敷设、避免交叉、与道路平行布置3、满足布置水平、竖向间距要求4、发生矛盾时的避让原则:压力让重力;小管径让大管径、易弯让不易弯;临时让永久;新建让已建;小工程量让大工程量;检修少让检修多的,3.4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1、交通方式选择步行、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共存,步行活动与步

22、行环境重要庭院空间、近距离活动步行 外出、远距离活动非机动车、机动车 2、居住区的交通特征与类型明显的生活性特征,主要交通内容是上下班、上下学、购物、服务等日常生活行为。通勤性交通:上下班、上学、放学生活性交通:购物、娱乐、消闲、交往等服务性交通:垃圾清运、居民搬家、货物运送、邮件投递等应急性交通:消防、救护等,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3、交通组织方式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人车共存三种基本形式1)人车分行由车行与步行两套独立的道路系统组成。1933年在美国雷德朋新镇中首次采用。解决了私人小汽车与人行的矛盾。原则:步行、车行两个独立系统,空间上分开车行路分级、枝状环状尽端路停车位、回车场步行

23、路连接住宅庭院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户外活动场地等主要人行活动空间,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2)人车混行人行与车行共同使用一套道路系统,机动车与行人在同一道路断面内通行。适用于私人小汽车不多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方便,我国普遍采用。3)人车共存1970年在荷兰的德尔沃特最先采用“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强调人性化的环境设计,认为人车不应是对立的,而是共存的,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使街道重新恢复勃勃生机。将汽车降低到步行者的速度,采用多弯线形、缩小车行宽度、不同的路面铺砌、路障、驼峰以及各种交通管理手段等措施。生活化的道路设计

24、4)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4、路网布局居住区交通与路网组织原则1、顺而不穿,通而不畅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3、因地制宜,经济建设4、功能复合,人性空间5、整体空间,注重景观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5、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1)、功能生活交通活动步行、自行车、出租车、摩托车、公共汽车通行清运垃圾等的市政公用车辆公共服务设施等的货运车辆满足敷设各种工程管线的要求景观组织通廊、交往场所,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2)、分级三级或四级第一级 居住区级道路。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红线宽度:2030米。车行道宽度不小于9米。第二级 居

25、住小区级道路 居住区内的次要道路 红线宽度:1014米。车行道宽度不小于68米。第三级 居住组团级道路 居住区内的支路 车行道宽度不小于46米。第四级 宅间小路。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 宽度一般不小于2.5米。,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其他规定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的规定:A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B 机动车到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米。C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米时,应设不小于4米x4米的消防车通道。D 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米,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3.

26、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其他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的规定:E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当居住区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F 在居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应设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米,纵坡不应大于2.5%。G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大于120米,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米x12米的回车场地H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的自行车的坡道。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6、道路的空间景

27、观与街道生活(1)、道路的线形设计感受空间的通道直线、折线、曲线引导、层次、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 对景、借景(2)、街道空间的比例尺度(3)、街道生活,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7、停车设施布置(1)、服务对象居民私人停车、区内各类设施的服务停车、通勤车、来访车、出租车、其他外来车辆的临时停车(2)、服务车种自行车、摩托车、汽车(3)、停车方式室外停车、室内停车、路上停车、路外停车依据停放的时间段、停放的时间长度、停放的车辆种类选择停放方式白天、短时间或非机动车停放:室外和路上停放夜间、长时间或机动车停放:室内、路外停放,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居住区内配套停车场、停车库的规定:(1)

28、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2)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区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3)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的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米。(4)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必须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3.5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3.6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A、居住区绿地的功能1、改善小气候 夏季树荫下的空气温度比露天的空气温度低34度,在草地上的空气温度比沥青地面的空气温度低23度。2、净化空气3、遮阳4、隔声5、防风、防尘6、杀菌、防病7、提供户外活动场地、美化居住环境,B、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1、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1)公共绿地 指居住区内居民公

29、共使用的绿化用地。如:居住区公园、游园、林荫道、住宅组团的小块绿地等。(2)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指居住区内的学校、托幼机构、医院、门诊所、锅炉房等用地内的绿地。(3)宅旁和庭院绿地指住宅四周的绿地。(4)街道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种道路的行道树等绿地。,3.6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2、居住区绿地的指标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组团不少于0.5平方米/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平方米/人,居住区(含小区、组团)不少于1.5平方米/人。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绿地率定义: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3.6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C、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1、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