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5 ,大小:352.50KB ,
资源ID:717524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1752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基础题型一正误判断选择题.ppt)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基础题型一正误判断选择题.ppt

1、专题一 基础题型,题型一 正误判断选择题,类型一 迷惑概念型【例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肯定含有P元素 B.过程有水生成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d表示氨基酸的多样性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是C、H、O、N,只有部分蛋白质含有S和P;b是氨基酸,氨基酸的数目减肽链的数目等于肽键的数目,因此b的数目不等于c;d表示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过程表示脱水缩合,有水生成。答案 B解法总结 从多个概念中区分、判断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是迷惑概念题型的解题关键。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出“

2、题眼”概念,然后进,行知识迁移,即回顾教材中对该概念的准确描述并进行思维拓展,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去印证题干与选项之间是否相符,最后做出准确判断。准确、规范地记忆基本概念,认真仔细地审出“题眼”,然后将题干与选项进行科学印证,是解答此类试题的“三步曲”。,类型二 直接判断型【例2】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A.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C.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 复制,D.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但受细胞质的调节解析 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在细胞周期的间期中

3、,可发生转录和复制,分裂期中由于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无法解旋,不能进行转录;细胞核是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其受细胞质调节是错误的。答案 ACD解法总结 直接判断题型的解决方法是将获得的准确信息与已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相比较,判断选项的正误。本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要有扎实的细胞结构及生命历程的知识基础。重视基础的理解和拓展是做好本类题型的关键。,类型三 分析判断型【例3】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完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CO2+H2O(CH2O)+O2 B.H+O2 H2O C.C6H12O6+6O

4、2+6H2O 6CO2+12H2O+能量 D.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解析 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目的是标记DNA,DNA除分布于细胞核中以外,还在根尖分,光叶绿体,酶,酶,酶,生区细胞的线粒体中存在,而还原氢与氧结合生成水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答案 B解法总结 做此类型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该题要审出1个隐含条件,即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就是标记DNA,还要审出2个限制条件“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器内完全进行的生理过程”,解题时一定要同时兼顾这些条件,否则就容易选错。分析判断型选择题是在题干和备选项中要求学生对 概念、观点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解题时要充分重视试题

5、提供的资料,全面细致分析该题有无限制条件、隐含条件、干扰因素,对试题中关键字词作重要标记,,另外要注重读题,切勿草率答题。常用方法:(1)推理法:根据题干中隐含的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找出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层次关系,从而做出正确判断。(2)排除法。(3)避陷法。,类型四 表述绝对型【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一种转运RNA只能运载一种遗传信息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C.一种动物只能归属于一个特定营养级 D.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 解析 一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遗传信息存在于DNA分子中;在复杂的食物网中,一种动

6、物可处于多个不同的营养级。,BD,解法总结 针对表述绝对型选择题,复习中要加强常见的结论性语言的记忆。生物学中某些结论性语言中常包含有“主要”、“大多数”、“一般”等字眼,这些结论中往往存在着特例,而这些特例也一定要熟记。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等。但有些结论也比较绝对,如本题中BD选项所述内容。,类型五 新词干扰型【例5】基因敲除主要是指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将同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使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了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

7、目的。基因敲除既可以用突变基因或其他基因敲除取代相应的正确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取代相应的突变基因。下列有关基因敲除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敲除实际上是删除某个基因,从而达到使该 基因“沉默”的目的 B.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不能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 C.基因敲除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 D.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治疗先天性 愚型,解析 结合题意可以分析基因敲除是应用DNA同源重组的原理,将同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完成对靶基因的替代,而不是删除某个基因;基因敲除技术可以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是人体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不能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来

8、治疗。答案 C,解法总结 新词干扰型选择题中,往往创设一些新的情境,其中加入一些与当今生物科技、生产生活、人类健康与疾病等相关的新名词或陌生术语。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迷惑性。其实仔细分析新情境中的新材料,它往往有三个来源:一是对已知情境赋,予新意;二是虚构的情境,客观上没有这个情境,据此设计出一个问题来进行考查;三是同学们从没有接触过的情境。虽然这些情境很新,但这类试题往往是“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因此,解答新词干扰的选择题时,必须在认真分析题意后,进行信息转换,将陌生情境或新材料中蕴藏的新信息与旧信息(已掌握的知识)加以整合、迁移、类比,即先把

9、这个新材料的应用范围或考查内容搞清楚,然后进行课题类化(即用学过的哪些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些知识是教材中哪一章、哪一节的),完成了课题类化,也就找到了试题的答案。,类型六 评价改进型【例6】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较”的研究。实验设计如下: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渍的量和性质、污渍存在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 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下列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C.没有自变量D.因变量不能描述,解析 实验课题是“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

10、粉的洗涤效果比较”,因此应该设置2组实验,一组用普通洗衣粉作对照组,另一组用加酶洗衣粉作实验组;设置三组也正确,一组用普通洗衣粉作对照组,实验组设置2组,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答案 A,解法总结 评价改进型实验设计的主要解题思路(1)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及改进。主要包括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采用的方案的评价与改进。(2)步骤及操作的分析、评价及改进。主要包括:对使用的药品与试剂的分析、评价及改进;是否遗漏了某个实验步骤;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否正确;操作方法是否正确。(3)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及改进。,1.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

11、定是原核生物 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 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物种多样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营养关系就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解析 原核生物也具有细胞结构,只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蓝藻等没有叶绿体,依靠细胞内的色素也能完成光合作用;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也可能含有两个或多个染色体组。答案 D,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ATP的腺苷

12、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 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时,一定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都可 循环利用,解析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简称,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苷,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因此ATP含有C、H、O、N、P元素;叶绿体中形成ATP是在光反应阶段进行的,因此一定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物质可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答案 D,3.下列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属于细胞凋亡 B.大肠杆菌在有氧状态下利用细胞质中的相关酶系 合成ATP C.衰老的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体积减小,细胞代 谢速率减慢,D.小鼠脾细胞与兔的造血干

13、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能 够发生融合解析 衰老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代谢速率减慢。答案 C,4.IAPs是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蛋白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人为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如果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核心结构RING区域,则可以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C.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D.RING区域的功能最可能是抑制细胞凋亡解析 IAPs是一种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结果,C错。去掉RING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

14、胞凋亡,所以RING区域的作用最可能是抑制细胞凋亡。答案 C,5.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B.调查某片树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 算的方法 C.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 主要依据,D.从种群特征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种群的出生率解析 调查某片树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答案 B,6.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仍具活性 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激素调节完成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 D.抗利尿激

15、素释放越多尿量越少 解析 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分解。,A,7.下列对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既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又参与特异性 免疫过程 B.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永久记住该 抗原的特征 C.效应T细胞通过糖被识别并直接接触靶细胞,导 致后者裂解死亡 D.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会丧失全部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也会下降 解析 不同的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记忆时间从数月至数年不等,并不是永久记住抗原的特征。,B,8.某株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植物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该植 物的等位基因A和a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

16、分 离定律 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该植物 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 有4种 C.如果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该植物自 交后代如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 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D.如果该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且A和a 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该株植物一定是雌 性个体,解析 如果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该植物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共4种;如果该植物自交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分别可能为961、1231、934,当后代表现型分离比961和934时,子代

17、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均为7/16。答案 A,9.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小麦种子研磨再经半透膜过滤后的液体中加入 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匀后溶液变成紫色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扩散由快到慢 依次是: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 黄素,C.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可以发现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D.3%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新鲜的20%的肝脏研磨液,需加热才能有大量气泡产生解析 将发芽小麦种子研磨再经半透膜过滤后的液体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匀后溶液不能变成紫色;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扩散

18、由快到慢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甲基绿可使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可使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可以发现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3%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新鲜的20%的肝脏研磨液不需加热就会有大量气泡产生。答案 C,10.某位同学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方案:将试管分为多组(15号),每支试管中放等量的浆糊,然后加等量的新鲜唾液。再将5支试管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0、30、40、50和60。过相等的时间后取等量的反应液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产生或比较砖红色的颜色深度。以上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是()温度范围确定不科学,且温度梯度太大分组太多不应在将浆糊和唾液混合后再控制温度不应检测还原糖的生成情况,应该检测淀粉的分解情况 A.B.C.D.,解析 确定温度范围要根据生活实际,因人体的温度是37左右,所以应以此温度为中心,设置温度梯度要更小(如0.5),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误差。酶与反应物混合后再控制温度,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本实验既可以检测生成物(还原糖)的生成,也可以检测反应物(浆糊)的减少。答案 B,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