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0.93KB ,
资源ID:719323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1932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未名四杰所在明强小学教师考略Word文档格式.docx

1、对床灯火,风风雨雨隔人天”。张目寒虽不是未名社成员,但他对推动未名社成立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1923年6月,鲁迅被蔡元培、吴稚晖、陈声树创办的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聘为董事,并讲授中国小说史略等课程。鲁迅在学校授课,一直持续到1925年3月学校停办,他任教了一年零九个月。张目寒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学习,是鲁迅的学生。经由张目寒的介绍,“未名四杰”结识鲁迅。特别是台静农与鲁迅成为终生挚友。两人在十一年半的交往中,台静农致鲁迅信件有74封,鲁迅致台静农信件有69封,目前保存收录于鲁迅书信集中尚有43封。对于“未名四杰”来讲,鲁迅的确是他们“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但是,他们的导师不仅仅是鲁迅,他们的小

2、学老师也不应该被遗忘,他们在小学接受的教育构成了他们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部分。1915年春,“未名四杰”与张目寒入读叶集明强小学,同班就读。李霁野在未名社几个安徽成员中回忆道:“未名社几个安徽成员在我的故乡安徽霍邱叶集,原来只有一二家私塾,直到1915年,才办了明强小学。韦素园、张目寒、台静农、韦丛芜和我,都是第一班的学生。”民国十七年(1928)霍邱县志对明强小学做了专门介绍:“明强小学校在叶家集,民国四年邑人江镜人、台介人、叶兰谷、台寿民、管更愚等创立。”以晚清进士、举人、秀才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精英构成的明强小学师资队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复合体,使“未名四杰”自幼既接受了新式教育,

3、也受到了良好的古典文学熏陶。可以说,明强小学的师资力量是当代中国任何一座小学都无法相比的,几乎所有的创立者与教员都是地方第一流的知识分子。“未名四杰”与张目寒等人在明强小学接受了最好的小学教育,他们在这所小学所获得的滋养,足以在精神上支撑他们的一生。“未名四杰”需要研究,他们所接受的小学教育也需要深入研究,明强小学对于我们体认过去那个时代的教育和反思当下教育,可能都是一个极佳的标本。台介人:从日本弘文学院留学生到明强小学首任校长台介人本名台传蕃(与台静农同一辈分,台静农本名台传严),字熙春,号介人,光绪九年腊月二十九日(1884年1月26日)出生。民国十七年霍邱县志记载:“台熙春,日本弘文学院

4、专科毕业。”该志同时记载:“管笠,附贡,试用县丞,日本弘文学院师范博物专科毕业。”弘文学院是日本最早专门接受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学校,鲁迅、陈寅恪、陈天华、黄兴、杨度、胡汉民、张澜、许寿裳、李四光、林伯渠等都是该校的留学生。管笠归国后,历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员、张敬尧与许世英的幕僚、国史馆编修等,今存雪庐诗草、雪庐四种和雪庐后集。民国十五年(1926),京华印书局印行的雪庐诗草,有多首诗歌记述了管笠与台静农、张目寒、王冶秋、台介人、董琢堂等人的交往。民国初年,管笠的家乡顾家畈(今属六安市叶集区)和“未名四杰”的家乡叶集(今属六安市叶集区)同属霍邱县南四区,顾家畈与叶集相邻。而日本弘文学院1902年1月

5、正式成立,1909年7月关闭。台介人与管笠应该在这个时间段留学该校。管笠的雪庐诗草卷四礼庐集收入了孟夏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自外归同臺介人谈天雨晴逢端阳同缙卿丹甫念初散步送塾师窦缙卿暑假归里等诗。这些诗歌没有标明年份,但根据每卷诗歌的时间排序分析,应该写于1911年到1914年期间。同台介人谈天一诗云:冻雨驱寒入暮冬,江城高卧尚从容。迎风共逐宫门柳,傲雪孤盘岭上松。白到故人偷著眼,青回宝剑暗藏锋。浮云富贵真堪笑,何似空山作老农。台介人不仅是叶家集明强小学的主要创立者之一,还是首任校长,他的儿子台逸谷(有些回忆文章将其记成“台一谷”“台贻谷”)也在该校一班学习,和台静农、李霁野等人是同窗。明强小学时

6、有高、中级各二班,学生一百五十人,教师十二人。李霁野在我的童年中回忆过台介人:“小学的第一任校长台介人,是台一谷的父亲,为人耿直,严肃,学生都很怕他。他终日抽水烟袋不离手,一上来学生颇为惊异,小的甚至围观,他往往两眼一瞪,他们就连忙跑开了。有一件令人钦佩的事,就是他不准体罚学生,也不准责骂,所以一般学风很好,学生很有礼貌。在十年动乱中,我常常想到这情形而叹息。但心平气和的说教却常有,往往也是有的放矢,效果比较好。这是校长很值得我们感念的地方。他笑容较少,略有傲态,同教师学生的关系不甚亲密,但也友好。”李霁野对台介人的印象,与管笠的诗倒可以互相印证:“傲雪孤盘岭上松”。1918年,台逸谷与李宗邺

7、、胡苏明、吴葆萼、蒋光慈、钱杏邨(阿英)、李克农等人在安徽芜湖成立安社(“安”即“安那其”的简称),出版油印小报自由之花。1923年春,李霁野、韦素园曾到南京看望过台逸谷。1926年,李霁野回乡省亲时在金陵大学,与台逸谷最后一次晤面。1927年春,作为地下党员的台逸谷被杀害。董琢堂:从塾师到小学国文老师管笠诗歌孟夏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自外归大约写于1911年至1914年期间,这个时间段,董琢堂刚好担任李霁野等人的塾师。孟夏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自外归中的“孟夏”,应该是1912、1913、1914年中某年的一个夏天。诗云:满地绿云下夕阳,夏初景色最清苍。遥山一曲青如幄,多少深藏古树庄。野鹤闲云共起居

8、,芒鞋踏送夕阳徐。笑侬那有烹鲜想,叉手溪边看打鱼。管笠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从哪里归来,现在已经没有办法考证。董琢堂是李霁野的第一个塾师,也极有可能是台静农等人的塾师,因为当时叶集只有两家私塾。在李霁野的散文里,提及最多的一位老师就是董琢堂,但将其写成了“董卓堂”。李霁野在散文我的童年里写道:“我八岁时,父亲送我到一家私塾读书,塾师董卓堂是位秀才。读些启蒙课本之后,塾师就给我讲孟子,句句翻译成白话,讲得令人听着津津有味,讲后朗读,那声调我觉得很好听,以后读诗尤其如此。此调仿佛现在已成绝响,我觉得很可惜。我尤其感谢这位塾师的,是他让我自读三国演义,这养成了我爱读书的习惯,可惜我以后总未能系统学好一

9、种专门学问,对启蒙的塾师很感歉疚。还有值得感谢这位塾师的,就是他讲情理,不一味苛刻严厉,对我尤其如此。我很敬爱我的塾师,父亲对他也很友好,偶然给他送点自家做的出售的糕点”。李霁野在散文我怎样同时光老人打交道中写道:“在私塾里,我就读过金缕曲: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塾师董卓堂和父亲总教导我要惜少年时,不要爱金缕衣,也就是世俗的物质享受。好花自然也不指这些,而是世间真善美的一切。”由此可见,塾师董琢堂对李霁野的成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1915年2月,霍邱县叶家集明强小学正式成立,董琢堂的身份由塾师变为国文教师。李霁野在我的童年中写道:“我的塾师董卓堂也

10、到了小学做国文教师,继续讲孟子,精彩一如往日,我至今念念不忘。他可能因为患病,有点跛,很引人同情。我很记得在私塾时,一天下午突然飞过蝗虫,天空都被遮暗了。塾师放下正讲的书,站起来说,我要回去看看,你们自习不要散,便匆匆走了”在1915年之前,董琢堂一直是李霁野的塾师。李霁野在他的文章以及书信中,数十次提及董琢堂。韦顺在远志宏才厄短年韦素园传略中,提及最多的一位老师也是董琢堂:“教师中董琢堂是秀才,被誉为经纶满腹,教学有方的楷模。他教国文和历史,因见素园学而不厌,课堂所授他已吃不饱,于是便常常给他单独讲授。”孟夏同塾师董琢堂窦缙卿自外归中的窦缙卿是管笠的表弟,也是著名的塾师,是霍邱著名塾师、诗人

11、窦桂林侄孙。管笠的诗集雪庐诗草“附录窦缙卿中表杨花七律四首”,并在送塾师窦缙卿暑假归里一诗中表达了对他的敬重之情:“独吹清气化文章,风雅由来最擅场。赢得赠诗三百首,不辞萧瘦到归装。”窦缙卿有没有做过李霁野、台静农、张目寒等人的塾师,没有资料可考,但可能性较大。江镜人:安徽师范学堂的最优等生从清末到民国时代,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府所在地,集中了全省的高等教育。明强小学的创立者江镜人(1876年1954年),号子桥,1909年以最优等生毕业于设于安庆的安徽师范学堂,“作为师范科贡生,以训导用”。民国八年(1919),江镜人由学监担任了安徽省立第三师范第二任校长。李何林在忆往昔峥嵘岁月中写道:“那时霍

12、邱没有中学,我高小毕业后,于一九二0年来阜阳,考取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省立三师第一任校长是余幼泉,后换江子桥。”江子桥在李霁野的回忆中变成了“江子樵”,李霁野在致李耕野的信中说:“我是1919年秋进三师,二年多(1921年冬)即离开,当时的校长是江子樵”。民国十五年(1926),江镜人任霍邱县教育局局长。1904年,霍邱县洪家集诗人窦以蒸作甲辰十月闻侄孙取入庠生,寄贺仲兄、葆侄,即示侄孙兼柬其业师江子桥文学一诗。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窦以蒸称江子桥为“文学”,可见江当时是学校的负责人,是窦以蒸侄孙的老师。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

13、、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窦以蒸诗题中的“葆侄”即窦葆光,号贞甫。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百庆集,录江镜人诗歌一首贞甫先生六旬大庆:“龄周甲箓又经年,依旧称觞四月天。客里晨昏都至乐,老来色笑定宜嘕。灵椿善教堪传子,彩笔无才愧颂贤。末座曾居宾馆列,相期献寿集三千。”百庆集系霍邱诗人窦贞甫六旬晋一大庆所编的诗集,收入古诗律诗160首,“荟萃桂川鄂湘苏晋直鲁豫以及本省安庐凤颍徽宁池太六广滁和泗十三属名贤佳著”,这些名贤包括许世英、周学熙、姚永朴、李大防、裴景福,也包括韦素园的女友高晓岚。百庆集还收了欧阳孔锐、林廷瑛、冯锦文、王士吉等人的诗,他们是江镜人安徽师范学堂的同班同学。窦贞甫之

14、子窦延年、窦益年也都毕业于安徽师范学堂。孟振先:从举人到蚕桑学校的创立者考证明强小学的创立,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孟振先。孟振先(18611916),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副举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举孝廉方正。据民国霍邱县志记载,民国二年(1913年),孟振先任霍邱县地方财政局局长。之后,他辞官回乡,创办蚕桑学校。他亲赴湖州购买桑苗数万株,借叶家集火神庙为校舍,附近30亩农田为园地,招生70人,教习蚕桑养植技术。“孟振先,宣统元年举孝廉方正,朝考一等分发江苏知县。”“孟振先,字述思,甫胜衣就傅,即深自淬厉,于书无所不读,弱冠食饩于庠,键户古寺中,习舉业三年,足未尝履城市,应乡试房荐者八,甲午中式副举人,教授养亲,以定省故,不远出乡曲,而从游者日益众,酒酣耳热,举古今可喜可愕事,时出一语,满座绝倒。宣统元年,举孝廉方正,朝考以知县用,旋告归。赴湖州购桑苗千万株,延精饲蚕者归,假里中三圣宫作为教舍。逾二年而蚕桑学校成立,振先首创功焉。年五十六卒。李灼华为之传。”晚清进士李灼华为孟振先作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