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9.04KB ,
资源ID:72185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2185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docx

1、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熟记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第一课时【考点简说】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二、命题规律近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是翻译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用法。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

2、,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判断句1、总结以下判断句的特点及规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汝是大家子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臣本布衣。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予本非文人画士。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二)倒装句(1)把握倒装句式的特点并总结归纳。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宾语前置所谓宾

3、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2

4、】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有什么妨碍呢?”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5、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成语有:

6、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益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能的人”)【

7、5】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6】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 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7】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8、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2.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1】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

9、欢多事的年青人”【2】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10、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

11、:“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2)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3)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虽才高于世,而无骄

12、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4.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斯固百世之遇也2、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 D、何由知吾可也3、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A、村中

13、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4、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A、洞庭君安在哉 B、以勇气闻于诸候C、青,取之于蓝 D、虽董之以严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并归纳被动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的特点2、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教学过程(一)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2、(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3、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4、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7

14、、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8、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9、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二)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如:“一

15、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读记,此处不再归纳。(三)固定句式1、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3、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4、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季氏将伐颛臾论语5、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季氏将伐颛臾论语6、故不积跬步,无

16、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荀子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逍遥游庄子8、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9、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柳毅传李朝威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1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12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13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14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王侯

17、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15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16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17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

18、择取舍。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18不亦乎?可译为:不也吗?,难道不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19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世方乱,安以富为?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20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

19、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国仇未报,何以家为?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21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日饮食得无衰乎?得毋有病乎?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1、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B、洎牧以谗诛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20、也 D、智勇多困于所溺2、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 D、百姓之不见保3、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C、夫水,智者乐也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4、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而诸侯敢救赵者 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D、客有吹洞箫者5、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句读之不知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D、会于西河外渑池6、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王语暴以好乐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1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3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4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庄暴见孟子)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