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45.71KB ,
资源ID:7219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219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苦与最乐》多省市中学考试阅读理解题及问题详解11份以及导学案赏析等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苦与最乐》多省市中学考试阅读理解题及问题详解11份以及导学案赏析等资料.docx

1、最苦与最乐多省市中学考试阅读理解题及问题详解11份以及导学案赏析等资料最苦与最乐六省市中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8分)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

2、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

3、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

4、,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18.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2分)19.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2分)“卸却”责任指。(10字以内)“解除

5、”责任指。(10字以内)20.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2分)21.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2分)【参考答案】:18.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19.(1)“卸却”责任指_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2)“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20.责任未了是人生最苦的事,责任完了是人生最乐的事。(或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21.答案有三个要点: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二】阅读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问题。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

6、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1、选择:“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最正确的意思是()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没有进去,就

7、什么都得不到。C、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D、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2、选段段的中心句是_;由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3、结尾处“这种作用”指的是:_。4、文段论证论点的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请任选一种举例加以分析。5、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答案1、D2、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3、尽责任所产生的效果。4、“略”。5、“略”。【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8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

8、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乐)10、从这段文字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11、说说文中加点的两个“苦”字的含义。(2分)这种苦乐循环苦: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苦:12、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是怎样论证它的观点的?试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0、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11

9、、负责人带来的身心劳苦 不尽责任,受良心的责备带来的痛苦12、正反对比先讲尽责任快乐,再从反面分析不尽责才是痛苦的【四】阅读最苦与最乐中的几段文字,完成712题(15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

10、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11、。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

12、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失意:如释重负:8按要求摘取原文词句填空。(不超过规定的字数)(5分)贫而不苦的原因:;失意不苦的原因:;老、死不苦的原因:;人生真正的痛苦源自:;人生最大的快乐是:9上面三段文字可分为两个部分。请说出这两个部分分别论述的观点。(2分)第一部分(段):第二部分(段):10,第段文字运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2分)11。第段中所说的“海阔天空,心安理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2分)12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写下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请你写出这类名

13、言中的任意两句。(2分)答案:7不得志。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2分,一个词语1分)8知足;安分;达观;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应尽的责任尽了。(5分,一小题1分)9第一部分: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分,一小题1分)10使文章语言更加流畅。(2分)11尽责任之后的快乐。(2分)12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2分)【五】阅读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3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

14、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1)、选择。“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最正确的意思是:()(2分)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全品中考网C、没有经历过

15、,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D、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2)、选段段的中心句是_;由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3分)(3)、结尾处“这种作用”指的是:_。(2分)(4)、文段论证论点的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请任选一种举例加以分析。(3分)(5)、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答案】(1)D(2)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1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分,“尽”字无写扣1分)(3)尽责任所产生的效果(“尽”字无写扣1分)(4)本题意在考查分析能力,意近理通即可酌情给分)答案略(5)(答案新颖独到,不求一致)略【六】

16、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下面的问题。(9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

17、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种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

18、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1、本文认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分)12、在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呢?(2分)13、你认为文中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2分)“卸却”责任指.(10字之内)“解除”责任指.(10字之内)14、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字数50字左右)(3分)参考答案:11.(2分)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12.(2分)

19、因为把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或说法.否定了这些说法,引起读者兴趣,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人新奇之感,又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13.(2分)未尽责任,推卸不管尽了责任,再无负担(2分)14.(3分)逃避责任不是解除责任,如果一味逃避不仅不会减轻痛苦反而会备受痛苦的煎熬(意思对即可)【七】阅读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6分)1、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4分)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2分)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

20、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4分)“卸却”责任指:(10字以内)“解除”责任指:(10字以内)4、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2分)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2分)6、读完全文后,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2分)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排比 设问 或 对比文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答案和点拨分析】案例考题1:(1)知足 安分 达观 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点拨:此题考查理解文章语言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应着眼于对原文的认真阅读,依据第一段中“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

21、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就会准确填出前三个空,第四个空可在第二段的末尾寻找答案。(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点拨:此题考查对句子深刻含义的理解与把握。解答时可结合文中前一句来理解,再到最后一段找出与其内涵相符的句子。 (3)未尽责任,丢开不管。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点拨:此题考查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词语的意思应结合语言环境去体会其独特的内涵。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正确答题。 (4)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 点拨:此题考查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解答时应很好地把握全文的内容,选文先论述人生最苦的事是“应尽责任没有尽”,进而论述人生最快乐的事

22、是“尽了责任”,最后强调责任只能“解除”不能“卸却”的道理。 (5)本文是从“最苦”与“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点拨:此题考查对全文思想内容的感知能力。解答时必须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内容来分析。(6)答案要点: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尽贵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人痛苦。 点拨:此题考查拓展知识的迁移能力。答案是开放性的,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深深思考:你的责任是什么?你将怎样尽自己的责任? 总结提示:选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

23、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从设题来看,既考查了议论文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考查了拓展知识的迁移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八】阅读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2分)最苦与最乐(节选)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

24、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

25、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了;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1)下面对文段中心论点把握正确的一项是A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B人若能安贫,虽失意不苦。C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D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2)文段运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呢?_(3)第一自然段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_(4)你赞同作者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答案:(1)C(2)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

26、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等。(3)比喻论证的方法。(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九】阅读理解。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份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之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活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良心责备不过,要逃避也没处逃避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

27、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个契约,便是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过的便是苦痛的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

28、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话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然则

29、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怜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苦中得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有人说:“既然这苦是由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职责,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头上,如何能躲?不过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从上文找出与文末画线句的内涵最相符的一句话。 答: 2第4段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想要说明什么? 答: 3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