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6 ,大小:24MB ,
资源ID:722237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222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HGT 20638-2017化工装置自控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HGT 20638-2017化工装置自控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范.docx

1、HG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20638201代替 HG/T 206381998化工装置自控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范Code for details of engineering design of instrumentation in chemical industry(报批稿)201年发布20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化工装置自控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范Code for details of engineering design of instrumentation in chemical industryHG/T 20638201(报批稿)主编

2、单位: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日期: 201年月日前 言本规范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 2012 年第四批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2)252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为主编部门,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为参编单位,在原行业标准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HG/T 206381998的基础上修订完成。本规范自实施之日起代替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HG/T 206381998。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编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我国石油化工行

3、业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 3 章,主要技术内容为:1 总则,2 自控工程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要求,3 自控工程设计文件。本规范与 HG/T 20638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 新增了工艺包阶段工程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要求;2. 删除了原规定中“2 设计文件的组成”;3. 根据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的组成和编制HG/T 20637.1“2 设计文件的组成” 对附录 A 和附录 B 的内容进行增减和编排;对部分工程设计文件的深度要求进行了修改。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全

4、国化工自控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与全国化工自控设计技术中心站联系(地址:上海市中山南二路 1089号徐汇苑大厦 12楼,邮编:200030,电话:021-645789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 梁达陈曼谢艳华宋燕主要审查人: 陈鹏孙建文孟海亮张晋红于锋王同尧马恒平王发兵李冰何联合黄源王雪梅樊清张泰松王秋红张同科王卫林杜彧周江萍孙菊霞目 次1 总 则42 自控工程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要求52.1 工艺包阶段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要求52.2 工

5、程设计阶段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要求63 自控工程设计文件113.1 工艺包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113.2 工程设计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12附录 A工艺包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14A.1 表格类设计文件15A.2 图纸类设计文件22附录 B工程设计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24B.1 文字类设计文件25B.2 表格类设计文件78B.3 图纸类设计文件117本规范用词说明152引用标准名录153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42 Details of instrument design.52.1 Details of instrument design of process desi

6、gn package52.2 Details of instrument design of engineering design.63 Documents of instrument design113.1 Documents of process design package of instrumentation.113.2 Documents of engineering design of instrumentation12Appendix A Documents of process design package of instrumentation.14A.1 Sheets.15A

7、.2 Drawings.22Appendix BDocuments of engineering design of instrumentation.24B.1 Specifications.25B.2 Sheets.78B.3 Drawings.11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15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1531总 则1.0.1 为了满足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需要,使自控工程设计文件标准化、规范化,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艺包和工程设计阶段的自控工程设计。1.0.3 本规范按照工艺包和工程设计两个阶段分别提

8、出对设计文件内容深度的要求。工程设计阶段包括:基础工程设计和详细工程设计。1.0.4 各阶段的设计文件组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控工程设计文件的组成和编制HG/T20637.1的规定。1.0.5 表格类设计文件的表格形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控工程设计用典型表格HG/T20639.1的规定。1.0.6 本规范所附设计文件仅说明设计文件应包括的内容和达到的深度,不作为技术方案的推荐。各设计文件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不是一套完整的自控工程设计文件。1.0.7 化工装置自控工程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自控工程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要求2.1 工艺包阶段设计文件内

9、容深度要求2.1.1 “仪表索引”应以一个仪表回路及其附属回路为单元,按被测变量英文字母代号的顺序列出检测/控制仪表回路的编号和用途,以及该回路中主要仪表设备(功能)的位号和名称等。2.1.2 “主要仪表数据表”应列出主要仪表的名称、编号、工艺参数、形式及主要规格。2.1.3 “联锁逻辑框图或联锁说明”应以联锁逻辑框图或文字说明的形式说明主要的联锁逻辑关系。2.1.4 “复杂控制回路图(或说明)”应以仪表回路图、回路框图或文字说明的形式表示复杂控制回路的构成。2.2 工程设计阶段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要求2.2.1 “仪表设计规定”应说明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范围、现场条件、控制方案和控制室组成等,并应

10、对设计采用的标准及规范、仪表编号原则、仪表和控制系统选用原则、安全及防护措施、材料选择原则、动力要求、仪表连接与安装要求、分工及技术接口关系、设计文件组成 等做出规定。2.2.2 “仪表技术说明书”应包括各类仪表及仪表安装材料的技术说明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装置简述、供货范围、通用技术要求、厂商文件要求、遵循的标准和规范、技术条件、检验和试验,以及备品备件和消耗品等。2.2.3 “仪表设计说明”在不同阶段的内容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 基础工程设计阶段,“仪表设计说明”应包括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要求、自动化水平、计量要求、检测和控制方案、控制室及辅助设施设置方案、公用工程要求、安全设计、仪表防护措施、

11、随设备成套供应的仪表及控制系统范围等。2 详细工程设计阶段,“仪表设计说明”应说明控制室及辅助设施设计方案、对基础工程设计的变更、仪表动力及公用工程要求、特殊的施工要求、专业间的分工和配合、施工检验标准等。2.2.4 “在线分析仪小屋技术规格书” 应说明分析小屋以及小屋内安装的各类分析仪表的数量和技术规格要求;成套供应的取样系统、预处理系统、排放回收系统、公用工程、空调设备、电气设备的数量和技术规格要求。2.2.5 “仪表盘(柜)技术规格书”应说明各类仪表盘(柜)及附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和制造要求。2.2.6 “DCS技术规格书”应包括工程项目简介、厂商责任、系统总体要求、硬件组成及技术要

12、求、应用软件说明、文件交付、工程技术服务与培训、质量保证、检验及验收、备品备件与消耗品、计划进度等。并应附有I/O清单和初步的DCS系统配置图。2.2.7 “SIS 技术规格书”应包括工程项目简介、厂商责任、系统总体要求、硬件组成及技术要求、应用软件说明、文件交付、工程技术服务与培训、质量保证、检验及验收、备品备件 与消耗品、计划进度等。并应附有I/O清单和初步的SIS系统配置图。2.2.8 “仪表索引”应以一个仪表回路及其附属回路为单元,按被测变量英文字母代号的顺序列出所有构成检测/控制系统的仪表回路编号和用途,并应列出回路中所有仪表设备(功能) 的位号、用途、名称、信号类型、安装位置、仪表

13、流程图图号、供电要求、供货部门、相关的设计文件号等。2.2.9 “仪表数据表”应按仪表类型列出仪表的规格和数据,包括位号、名称、用途、所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图号、管道号或设备号、管道等级、工艺操作条件、类型、材质、测量范围、精度、信号种类、防爆等级、电源、过程连接、电气连接、附件等。2.2.10 “报警联锁设定值表”应列出仪表位号、报警联锁信号用途、工艺操作正常值、报警值和联锁值等。2.2.11 “电缆表”应列出主电缆和支电缆的编号、规格、长度、敷设起点与终点、电缆保护管规格和长度、是否需要挠性管等。2.2.12 “端子连接表”应以一个接线箱或一根主电缆为单位,分别列出仪表信号的起点和终点的连接

14、,包括现场仪表位号及端子号、支电缆编号及规格、支电缆接线号、接线箱号及端子 号、主电缆编号及规格、主电缆线对号及接线号、控制室盘柜号及端子号等。2.2.13 “铭牌表”应列出仪表位号、注字内容、安装盘(箱)号。2.2.14 “仪表伴热绝热表”应列出伴热绝热仪表的位号、被测介质名称、伴热形式、绝热材料、伴热介质分配台号、收集站号等。2.2.15 “仪表空气分配器连接表”应以一个空气分配器为单位,标注出空气分配器位号、规格、安装位置,并应列出供气仪表位号、空气管的规格及其材料和数量。2.2.16 “仪表安装材料表”应按辅助容器、电气连接件、管材、型材、紧固件、管件阀门、保护(温)箱、电缆桥架、电线

15、电缆等类别分别统计仪表安装用材料,列出各种材料的名称、规格、材质、标准及数量。2.2.17 “仪表及主要材料汇总表”应分类列出各种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名称、数量、主要规格, 以及主要的仪表安装材料(包括:电缆、桥架、管件阀门、保温(护)箱、接线箱、主要电气材料、型材等)的名称、规格、材质和估计数量。2.2.18 “电缆分盘表”应以一个电缆盘为单位,标注出电缆盘的盘号、电缆代码、型号、规格和总长度,并列出该盘内每一根电缆的编号及数量。电缆分盘一般针对多芯电缆。2.2.19 “保温(护)箱一览表”应列出所保护仪表的位号和保温(护)箱的规格要求,包括尺寸、材质、防护等级、伴热介质、伴热方式、盘管材质、是

16、否带保温层、开孔及密封要求等, 以备注形式列出环境温度及热源工艺参数。2.2.20 “接线箱一览表”应列出接线箱编号、电缆进出口接头规格、材质、数量、箱体材质、防爆等级、防护等级、端子数量等。需要时,可说明端子的种类和排布。2.2.21 “DCS I/O 表”应列出与DCS监视/控制仪表的位号、名称、安装位置、输入/输出信号规格、I/O类型等信息,以及I/O卡件冗余、输入/输出隔离装置、供电等需求。2.2.22 “SIS I/O 表”应列出与SIS连接的仪表位号、名称、安装位置、输入/输出信号规格、I/O类型等信息,以及I/O卡件冗余、输入/输出隔离装置、供电等需求。2.2.23 “DCS 监

17、控数据表”应列出检测/控制回路仪表位号、用途、测量范围、控制与报警联锁设定值、控制正反作用与参数、信号处理要求、阀正反作用、关联回路以及其他要求等。2.2.24 “通讯电缆、光缆一览表”应列出通讯电缆或光缆编号、规格及长度、起点/终点位置等。2.2.25 “现场总线通信段表”应以一个现场总线通信段为单位,标注出现场总线通信段编号和本质安全要求,并通过列出通信段上各仪表及电缆的相关参数,计算确认本通信段的电缆长度和供电能力能否满足所连接各仪表正常运行的需求。2.2.26 “DCS 操作组分配表”应列出操作组号、操作组标题、流程图画面页号、显示的仪表位号和说明等。2.2.27 “DCS 趋势组分配

18、表”应列出趋势组号、趋势组标题、显示的仪表位号和颜色等。2.2.28 “DCS 生产报表”应列出采样时间、周期、地点、操作数据、原料消耗和成本核算等。2.2.29 “仪表电伴热一览表”应列出电伴热仪表位号、被测介质温度、仪表导压管规格、绝热材料、维持温度、环境温度、防爆等级、温控器额定功率等。2.2.30 “联锁系统逻辑图”应采用逻辑符号表示出联锁系统的逻辑关系,包括输入、逻辑功能、输出三部分,必要时可附简要联锁说明。2.2.31 “顺序控制系统程序图”应以表格、逻辑符号或流程框图形式,表示出顺序控制系统的工艺操作、执行器和时间(或条件)的程序动作或逻辑关系。2.2.32 “继电器联锁原理图”

19、应标注被控设备和检出开关的位号,电气设备、元件及其触点号,接线端子号以及联锁的工艺要求和作用说明表等。2.2.33 “复杂控制回路图”应采用仪表功能符号,表示复杂控制回路的构成和原理。应在图中表示出各功能符号的计算公式、转换系数和设定参数。必要时可另附文字说明。2.2.34 “仪表回路图”应采用仪表回路图图形符号,表示一个或几个检测/控制回路的构成, 并标注该回路的全部仪表设备位号及其端子号和接线。对于复杂的检测/控制系统,必要时可另附原理图或系统图、运算式、动作原理等加以说明。2.2.35 “控制系统配置图”应采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表示由操作站、控制站和通讯总线等组成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其信

20、号关联,以及其他硬件配置等。2.2.36 “辅操台布置图”应表示出辅操台的外形尺寸和颜色,以及台面上报警器及开关的布置、尺寸和注字内容。2.2.37 “工艺流程视屏显示图”应采用过程显示图形符号,按装置单元绘制带有主要设备和管路的流程画面,包括检测控制系统的仪表位号和图形符号、设备和管路的线宽与颜色、进出物料名称、设备位号、动设备和控制阀的运行状态显示等。2.2.38 “仪表盘(柜)布置图”应表示出仪表在仪表盘(柜)、操作台和框架上的正面布置, 标注仪表位号、型号、中心线与横坐标尺寸,并示出仪表盘(柜)、操作台和框架的外形尺寸及颜色。当不另行编制“铭牌表”时,应在本图中列出铭牌注字内容。2.2

21、.39 “仪表盘(柜)端子配线图”应通过编号呼应或直接连接,表示仪表盘(柜)、操作 台、继电器柜(箱)、端子柜和安全栅柜等的输入/输出端子的配线,并应列出所需的接线材料。2.2.40 “端子(安全栅)柜布置图”应表示接线端子排(安全栅)在端子(安全栅)柜中的正面布置。应标注相对位置尺寸、安全栅的位号、端子排的编号,示出柜的外形尺寸与颜色, 并应列出设备材料表。2.2.41 “继电器箱布置图”应表示电气设备、元件在继电器箱内的正面布置。应标注其中心线与横坐标尺寸、位号、铭牌及其注字,示出箱的外形尺寸与颜色,并应列出设备材料表。2.2.42 “仪表供电系统图”应以方块图形式表示供电设备之间的连接系

22、统,并标注供电设备的编号、型号(如果需要)、输入与输出的电源种类、电压等级、容量、供电回路号和电缆规格等。2.2.43 “供电箱接线图”应表示供电箱与供电对象的接线。应标注供电箱的编号和型号、电源种类、电压等级、容量和来源,以及各供电对象的位号、型号(如果需要)、安装位置及容量。2.2.44 “控制室布置图”应表示控制室(现场机柜间)的组成、尺寸、地面标高,以及室内所有仪表设备的安装位置及尺寸、电缆进口、安装基座支架等。2.2.45 “控制室电缆布置图”应表示控制室内电缆及桥架安装位置、标高和尺寸;进控制室的桥架安装固定、密封结构、安装倾斜度以及电缆排列和编号(电缆密封模件的布置)等。2.2.

23、46 “仪表位置图”应采用仪表位置图图形符号表示现场仪表安装的位置和标高,包括检测元件、基地式仪表、变送器、控制阀、现场安装的仪表盘(箱)、供电箱和接线箱等。2.2.47 “仪表电缆桥架布置总图”应表示控制室及其各装置(工序、单元)间的相对位置; 仪表电缆桥架总体平面布置、标高和尺寸,并应示出桥架及附件的名称、规格及数量。必要时可绘制局部立面图或空视图。2.2.48 “仪表电缆及桥架布置图”应表示电缆桥架的安装位置、标高和尺寸;电缆桥架安装支架与吊架的位置和间距以及电缆在桥架中的排列和电缆编号,并应示出桥架和支架及其附件的名称、规格及数量。必要时可绘制局部立面图或空视图。2.2.49 “现场仪

24、表配线图”应表示现场仪表至接线箱、接线箱至电缆桥架和现场仪表至电缆桥架之间的配线平面位置。应按规定的文字代号标注电缆(线)的编号、规格和型号,以及电缆保护管的规格。2.2.50 “仪表空气管道平面图(或系统图)”应以平面布置图或系统连接图的形式,表示空气分配器或仪表空气干管至各用气仪表之间的仪表空气管的平面位置、标高和规格。2.2.51 “仪表接地系统图”应表示控制室和现场仪表设备的接地系统,包括接地点位置、分类、接地电缆的敷设以及规格与数量。当自控专业单独设置接地极时,应表示出接地极的埋设和接地电阻值等。2.2.52 “仪表安装图”应表示出现场仪表、检测元件在设备或管道上的安装及其管路连接,

25、 包括过程连接图、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连接图、电缆保护和连接图、气动仪表管路连接安装图、伴热管路连接安装图等,并应标注仪表或检测元件的位号、所在的设备位号和管道号,以及安装用的材料的代码、名称及规格、材质、标准号或图号和数量等。2.2.53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布置图”应采用仪表位置图图形符号表示现场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现场报警设施的安装位置和标高。应列出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一览表,包括位号、检 测器种类、所检测气体等。2.2.54 “半模拟盘流程图”应采用半模拟流程图图形符号表示装置的主要工艺设备、管道和检测控制系统等的图示。根据需要,可设置动设备和控制阀运行状态的灯光显示装置。2.2.5

26、5 “半模拟盘接线图”应表示半模拟盘背面各电气元件的接线。3自控工程设计文件3.1 工艺包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3.1.1工艺包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内容深度宜参照本规范附录A,附录A所附设计文件目录见表3.1.1。序号图表编号文件名称文件代码1表 A.1.1-1仪表索引INST.2012表 A.1.1-26主要仪表数据表INST.2023图 A.2.1-1联锁说明INST.3014图 A.2.1-2复杂控制回路说明INST.304表3.1.1 工艺包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3.2 工程设计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3.2.1工程设计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内容深度宜参照本规范附录B,附录B所附设计文件目录见表

27、3.2.1。序号表3.2.1图表编号工程设计阶段自控专业设计文件文件名称文件代码1表 B.1.1-1DCS 技术规格书INST.1062表 B.1.1-2SIS 技术规格书INST.1073表 B.2.1-1设计文件目录INST.2004表 B.2.1-2仪表索引INST.2015表 B.2.1-314仪表数据表INST.2026表 B.2.1-15报警联锁设定值表INST.2037表 B.2.1-16电缆表INST.2048表 B.2.1-17端子连接表INST.2059表 B.2.1-18铭牌表INST.20610表 B.2.1-19仪表伴热绝热表INST.20711表 B.2.1-20仪

28、表空气分配器连接表INST.20812表 B.2.1-21仪表安装材料表INST.20913表 B.2.1-22仪表及主要材料汇总表INST.21014表 B.2.1-23电缆分盘表INST.21115表 B.2.1-24保温(护)箱一览表INST.21216表 B.2.1-25接线箱一览表INST.21317表 B.2.1-26DCS I/O 表INST.21418表 B.2.1-27SIS I/O 表INST.21519表 B.2.1-28DCS 监控数据表INST.21620表 B.2.1-29通讯电缆、光缆一览表INST.21721表 B.2.1-30现场总线通信段表INST.2182

29、2表 B.2.1-31仪表电伴热一览表INST.22223图 B.3.1-1联锁系统逻辑图INST.301续表3.2.1序号图表编号文件名称文件代码24图 B.3.1-2顺序控制系统程序图INST.30225图 B.3.1-3继电器联锁原理图INST.30326图 B.3.1-4复杂控制回路图INST.30427图 B.3.1-5仪表回路图INST.30528图 B.3.1-6控制系统配置图INST.30629图 B.3.1-7仪表盘(柜)布置图INST.30930图 B.3.1-8仪表盘(柜)端子配线图INST.31031图 B.3.1-9继电器箱布置图INST.31232图 B.3.1-10仪表供电系统图INST.31333图 B.3.1-11供电箱接线图INST.31434图 B.3.1-12控制室布置图INST.31535图 B.3.1-13控制室电缆布置图INST.31636图 B.3.1-14仪表位置图INST.31737图 B.3.1-15仪表电缆桥架布置总图INST.31838图 B.3.1-16仪表电缆及桥架布置图INST.31939图 B.3.1-17现场仪表配线图INST.32040图 B.3.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