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87KB ,
资源ID:726796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2679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道德经》与企业管理者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道德经》与企业管理者文档格式.doc

1、因此,道家文化中的很多思想对企业管理者都有着借鉴意义。关键词: 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柔性管理、功成身退正文: 汤恩比曾说过:“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中国人的世纪。”全世界都要向中国学习,向中国学什么呢?就是中国的先秦诸子的恢弘思想,而道家思想又是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伟大思想。今天,我们重温老子的道家思想,也不难从中得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之道来。自辜鸿铭把道德经翻译传播到西方,现在道德经全球印刷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如果除去圣经大量的免费赠送,道德经应该是世界上出售量最大的书籍了。现在西方对道德经推崇备至,德国人甚至普及到每个家庭至少拥有一本的地步。企业家治理企

2、业就像君王治理国家一样,如果能合理运用道德经中的思想,那么治理企业将会变得从容、简单,这是不争的事实。道家的根本思想就是道,认为“道生万物”、“道法自然”,所以,相应的,道家的管理思想也就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没有管理的管理方法。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要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地干涉老百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

3、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即是一种无私心,无贪欲、忘我的利益他人。“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管理上,就是说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无为”思想是道家学说的精髓,也是道家学说提供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办企业,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一个基本原则。真正理解了“无为”思想,也就把握了道家思想的要领大旨。所以说,聪明的管理者应该学会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来对待企业管理中的的事情,这就叫做顺其自然。虽未顺其自然,绝不是如某些

4、人从自己的狭隘角度来认识的那样,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一种真正的积极态度,是对管理的升华。比如说跑,人类的欲壑难填,所以有那无穷的欲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仅坑害了别人,最后也损伤了自己,对谁都没有好处。这种行为就是不明智了。一个好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做到控制住自己的自私与压抑,然后去顺应自然的规律来管理企业,这不仅不是消极,还是一种真正的大积极。因为要否定自己的欲望是最最难做的事情。管理者能够像大道那样,无为而治,不言而教,顺应自然的自然,使得员工能够各得其所,自得其乐,那么企业就自然而然能够治理好,这样的无为就是大有为。张瑞敏可以称得上中国成功企业家的典范了,有很多学者都曾经对海尔进行过研究,剖析

5、其成功之道。比如:科学的OEC管理模式,斜坡球体定律,领导素质及人力资源赛马机制,SST市场链体系,休克鱼疗法等等。其实这一系列都只是表象,仔细分析张瑞敏,其实他是一位国学水平极高的企业家,特别是道家思想对海尔影响极大,其中道德经中“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张瑞敏的座右铭。张瑞敏曾讲过:“所谓超级领导,就是你的领导水平达到了能够让下属在没有领导的时候仍然正常工作。” 这种思想正是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企业家对高层管理者的充分授权,充分调他人之智,使自己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以达到“太上不知有之“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的真正智慧型企业家的表现。理解老子“无为

6、”的管理伦理,还必须把握住老子对“不争”的含义。与老子对“无为”的理解一样,“不争”并不是真正的不争,而是一种“不争”之“争”;或者可以用同样的话语来表达,“不争”是形式,“争”是实质,“不争”是为了更好“争”。不争”指的是为个人私利,而“争”指的是为了公益或者说是贡献。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这里老子用水作比喻,来表达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的关系。水善利万物是水对万物的一种贡献,是水的努力的结果。从水利万物的出发点来看,可以说水不争;从水利万物的结果看,证明了水的贡献,是“争”。从“不争”的形式带来“争”的实质后果,这是管理者的一种最高的意境。事实上,现代西方

7、的许多管理原理、观念、方法以及手段很多都是来源于道家文化的“不争”之“争”。“现代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管理观念革命劳资双方必须变相互指责、怀疑、对抗转变为互相信任,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即是道家“不争之争”的典型运用。“不争”指的是待机而发,不是为了争而争。老子一语道破天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三十二章)这是管理伦理之上乘精义管理者必须明确什么时候应该争,什么时候不应该争;什么事情该争,什么事情不该争。唯此,才能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水的特点在于温柔,可以说是天下的最最柔软的东西了,滋润万物而不与物相

8、争。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水往低处流却也恰恰体现了水的谦虚美德。这样的特点与大道基本上是相似的。因为大道无形,无法认识,而水的特点正好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大道的相似原理。两千多年来,老子提出的“上善若水”的思想,对中国历代统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1 世纪的今天,用现代领导学的观点来审视和考察老子提出的思想,我们不难看出先哲的思想包含了现代领导学所倡导的领导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为今天的领导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其中女性的柔性管理的思想正是典型的体现。水给人的启示是:忍让、顺应、融能、迂回,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的强求,有路就走,无路不争。 “女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是在研究

9、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它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高级的管理,是一种充分体现理性的管理。 俗话说:女人是水做成的。女管理者身上更多的具有了“水”的特质。老子的“上善若水”思想更启示了我们,女性管理,应该具有像水一样的美德,心地深沉善良,交往谦和柔韧,说话诚信有节,处事干练不拖泥。为什么老子会有这样的思想呢? 我们知道,传统观念大都认为刚强可以战胜柔弱,柔弱总会受到欺侮挨打而招致落后。因此,社会倡导一种竞争的观念,到处都呈现着强强对峙,互不相让的气势。老子却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

10、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在这里,老子主张贵柔、处弱,这是他从对人生和自然界的认知,说明某些情况和场合下,柔弱战胜刚强的观点。当然,我们不可片面地理解为就是要懦懦弱弱,甘为弱者,甘拜下风。老子的用意是告诉女性管理者,应有良好的道德品格修养,在管理工作中,做到柔顺谦和,行不言之教。哲理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无论是柔弱还是刚强,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发挥主导作用,刚强者会逐渐丧失生机,柔弱者也会充满活力和希望。女性管理者更应该根据自身的性别特点,把握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在管理工作中“上善若水”,以柔克刚。雅芳公司的女性管理正是这点

11、的体现。42岁的钟彬娴是雅芳公司百年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性CEO,曾入选美国商界50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第10名。1999年11月,雅芳公司第四季度的销售和盈利急剧下滑,首席执行官查尔斯佩林引咎辞职。紧急关头钟彬娴挺身而上,担任CEO,后来还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总裁之一。雅芳公司的这种女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德经里“上善若水”的思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对待问题、或是管理一个组织时,要善于治理,以柔克刚,滴水穿石,以诚相待,不立苛政。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急于用严刑苛法去镇压,而要用水的以柔克刚来治理,自然会有个圆满的解决。管理企

12、业的时候,也要像水一样,企业家不应该去干涉员工过多,而是要让员工的本身得其天然,在采取任何措施的时候自然要把握时机,就像水一样留下就湿,一旦有了通路,便会毫不犹豫地一往无前。水如大道,治理企业应当如水。在诸多企业中,松下公司强调“以人为重心”的柔性管理的做法极为典型。松下尊重职工,处处考虑职工利益,还给予职工工作的欢乐和精神上的安定感,与职工同甘共苦。1930年初,世界经济不景气,日本经济大混乱,绝大多数厂家都裁员,降低工资,减产自保,百姓失业严重,生活毫无保障。松下公司也受到了极大伤害,销售额锐减,商品积压如山,资金周转不灵。这时,有的管理人员提出要裁员,缩小业务规模。这时,因病在家休养的松

13、下幸之助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决定采取与其他厂家完全不同的做法:工人一个不减,生产实行半日制,工资按全天支付。与此同时,他要求全体员工利用闲暇时间去推销库存商品。松下公司的这一做法获得了全体员工的一致拥护,大家千方百计地推销商品,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把积压商品推销一空,使松下公司顺利渡过了难关。在松下的经营史上,曾有几次危机,但松下幸之助在困难中依然坚守信念,不忘民众的经营思想,使公司的凝聚力和抵御困难的能力大大增强,每次危机都在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共同努力下安全度过,松下幸之助也赢得了员工们的一致称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

14、名遂身退,天之道”。这些话从生活中的道理讲起的。容器里的水快装满时,就要赶紧停止加水;弓弦快拉满时,就不能再拉;刀剑磨得非常锋利时,却很容易破损;金银财宝因为难得所以很多人都想要得到,但从古至今却从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满堂的金玉保存下来。富贵是很多管理者想要得到的,然而财富和贵势毕竟只是少数,而追求者却多不胜数。也就是说,天下的人都在觊觎着这诱人的财富和贵势,稍有不慎,这财富和权势便会被人抢走而落入他人之手。但如果身怀富贵,但却谦恭卑下,丝毫不显得有什么富贵的样子,并在功成名就之后,不自骄自满,反而更谦虚卑下,不居功自傲,才可以富贵长保。所以,当一个领导者功业已成,名利也得到了,那还不退下去等什么

15、呢?名利无法真正永久的保住,但若能做到功成名遂身退,也就可以长保富贵而不失了。人们都爱富贵或者名利,但就是无法真正永久的保住,所以道德经交给了我们一条根本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功成名就而身退。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可以长保富贵而不失了。比尔盖茨这个曾经的世界首富于2008年7月1日正式离开微软公司。“这对我来说是个很艰难的决定。”比尔盖茨说。但尽管如此,他还是跨出了这一步。早在2006年6月,他就宣布从今年7月开始,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6月3日,盖茨最后一次以微软全职员工的身份发表演讲。盖茨表示,退休后将把20%的时间用在微软项目上,80%的时间从事慈善事业。盖茨这样预想隐退后的生活:“将来某一天

16、,也许我会想到:也许因为我的存在,基金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也许将是比尔盖茨第二次改变世界的旅程。虽然比尔盖茨已经功成身退,但他并没有从此停止自己为人类奉献和服务的脚步,之前,他在IT领域为人类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现在他和他的妻子将共同致力于慈善事业,以前我们可以说,比尔赚钱,比尔夫人花钱(指的是慈善事业),而现在开始两人将共同花钱,比尔决定将自己个人的所有资产共计580亿美元捐献给慈善事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满足不会受辱,知道适止不会危殆,这样才能得以长久。这些钱是比尔一生的心血,也是他一生的财富,是他智慧的结晶,可他,就这样坦然的放弃,不是挥霍而是用在了有意义的地方,他的名字将永远刻在人们心中,不是因为他的财富而是因为他的无私和爱心。真的,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至少现在我们中没有一个可以做到,这也正是盖茨的过人之处。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没有自骄自满,反而谦虚卑下,这就叫做“身退”。除此以外,道德经还有很多别的思想对于管理者来说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是值得企业管理者认真研究及学习的经典著作。主要参考文献:道德经、天下大道:道德经中的哲学与智慧、老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