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1 ,大小:85.71KB ,
资源ID:72691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2691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docx

1、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中学教师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目 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1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5第二章 中学课程 14第三章 中学教学 18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29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37第七章 中学德育 39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4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

3、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

4、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3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三)中学教学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5、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

6、迁移的措施。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五)中学生发展心理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7了解中学生身心

7、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七)中学德育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

8、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2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3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

9、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5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6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三、试卷结构模 块比 例题 型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9%单项选择题辨 析 题材料分析题中学教学14%中学生学习心理18%中学德育17%中学课程5%单项选择题简 答 题中学生发展心

10、理9%中学生心理辅导8%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0%合 计100%单 项 选 择 题 : 约30%非 选 择 题 : 约70%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2)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A人格 B性格 C 能力 D气质2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2)负强化等同于惩罚。3简答题(1)我国中学应贯

11、彻哪些基本的教学原则?(2)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4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评析 。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的理论。他认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农民存在贫、愚、弱、私四大病害 ,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广大农村推行相应的四种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国自然就富强了。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只是善良的愿望,并未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李明学习非常用功,平时各科成绩都还不错,但每逢

12、大考前他就非常紧张、烦躁、害怕,前一天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进入考场头脑就一片空白,结果成绩总是不理想。老师与同学都认为,李明的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努力程度不相称。问题:运用情绪相关知识分析李明同学面临的问题。作为教师,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他?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1论语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言论,他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是世界上最早运用启发式教学。西方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实践的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见于他的政治著作理想国中。2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

13、的著作,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为儒家思孟学派所撰写,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还早300多年。学记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内容涉及教育的作用、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其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救失”等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3夸美纽斯: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著作中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注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14、4卢梭:代表作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5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理论后来称为传统教育,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6英国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1861年出版教学论,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和记录;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他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次第下降。在教学方面,他主张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重视实科教育的思想。7德国的梅伊曼、拉伊:20世纪初,欧

15、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它是由德国的梅伊曼于1901年提出,1903年拉伊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主张: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就是造就完整的生物社会中完整的个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被动、接受、吸收要让位于活动、表现、建构和创造。8杜威: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儿童中心”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标志。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提出“从做中学”、“儿童中心”、“学校即社会中心”,杜威被称为现代

16、教育派的代表。(补充:旧三个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新三个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9凯洛夫: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学。该书继承了欧洲传统教育思想,重视系统知识教育,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在于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不够。10杨贤江:1930年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该书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11布鲁姆:1956年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三大类。(目标教学)12布

17、鲁纳:196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发表教育过程,主张“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还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13赞可夫:1975年苏联出版了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14巴班斯基:1972年,苏联连续出版了几本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将现代系统论方法引入教学论的研究,认为应该把教学看做一个系统,从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考察教学,以便最有处理教育问题。二、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1

18、教育的涵义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受教育者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广义的教育:教育泛指凡是有目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2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和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者:是指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

19、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教育方式是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三、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1、古代的教育的特征:(1)原始的教育主要在社会生产和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原始性);(2)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专业性);(3)教育的阶级性出现并不断强化(阶级性);(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封闭性)。2学校的出现: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便产生了一部分人专门管理生产、掌管

20、国事、从事文化科学活动的可能,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从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3现代教育的特征:(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4未来教育:在未来社会,人类将进入“自由个性”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未来教育是一种新的理想教育。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

21、要趋势。四、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一)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的含义(1)广义的发展:是指个人坯胎到死亡的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2)狭义的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2人的发展的特点(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于儿童来说,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人在生物进化上的不完善性还体现在人的孕育期、幼年期的延长方面。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含着人的发

22、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2)能动性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1)顺序性: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这种规律性要求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人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

23、学生的健康发展。(3)阶段性: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要求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年龄的阶段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4)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往往是千差万别的。要求教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发展。(5)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要求教育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出完整和完善的人。(二)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1个性的涵义个性也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

24、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特性与差别性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2教育怎样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学校教育是共同性有余而重视差别不足。(三)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指人们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等。(2)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

25、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理解: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是有限度的。“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代表性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王安石写的伤仲永、熟练的印刷工人可以很快辨别衣服的颜色,说明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的概念:环境泛指人生活在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2)作用:

26、第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性条件。人的发展是受后天环境制约的,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第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给定的环境并不能确定人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也逐步增长。第三,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3)偏激的观点:环境的给定性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人具有主体的选择性,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因此,“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7、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人是在以自己的活动为中介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变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2)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的能动性是个体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在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人不仅是社会活动的主体,而且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3)个体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为自己创造条件,而不是消极等待;二是为自己勾勒未来,制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个体的能动性使人在意识中理智地复现过去的我、

28、调整今日现实的我,筹划理想的我。4教育的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而知识又具有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和实践价值。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决定一个人的现代性水平方面,教育是一个首要的因素,学校教育之所以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因为学生不仅学会了读、写、算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学到了与他们个人的发展和他们国家的未来有关的态度、价值和行为方式。五、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一)中学生的身体外形的变化这个时期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体型及面部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更接近成人。1.身高迅速增长青春发育期,每年至少要增长68厘米,甚至可以达到1011厘米。男女身高变化是有差异的,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左右,14岁达到生长高峰期,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