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3.83KB ,
资源ID:7270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270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docx

1、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注:沉水:即沉水香,简称沉香。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8、试分析全词的结构层次。(5分)9、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8、全词分为两层,前三句为一层,写室内所见。少女春睡初醒,感受到春光融和,屋内熏炉中燃着沉水香,轻烟袅绕。后三句为第二层,写室外景象。女伴们斗草嬉戏,无比欢畅。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在飞花。寒食时节的雨打湿了户外的秋千。9、

2、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寒食黄昏时分屋外院落细雨朦胧的春景。(3分)日暮黄昏忽然飘起的细雨打湿了空荡荡的秋千,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无可奈何的春愁)。(3分)这首词为作者早年所作,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上片写少女春睡初醒情景,用的是倒叙,头两句是第三句睡醒后的所见所感。淡荡犹荡漾,形容春光融和遍满。寒食节当夏历三月初,正是春光极盛之时。熏炉中燃点着沉水香,轻烟袅绕,暗写闺室的幽静温馨。这两句先写出春光的宜人,春闺的美好。第三句写闺中之人,词中没有去写她的容貌、言语、动作,只从花钿写她睡醒时的姿态。山

3、枕谓枕形如山。梦回山枕隐花钿是少女自己察觉到的,不是别人看出来的。暮春三月,春困逼人,她和衣而卧,不觉沉沉入睡,一觉醒来,才觉察自己凝妆睡去,自己也觉诧异。熏香已残,说明入睡时间已久,见出她睡得那样沉酣香甜。她梦回犹倚山枕,出神地望着室外的荡漾春光,室内的沉香烟袅,一种潜藏的春思隐约如见。这几句不事修饰,淡淡道来,却别有一番情致。下片写少女的心曲。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古人以为燕子产于南方,春末夏初渡海飞来,故称海燕。斗草是用花草赌赛胜负的一种游戏。时节已到寒食,为什么不见燕子飞来呢?女伴们斗草嬉戏,情怀是多么欢畅。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在飞花。这里写的是少女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种种

4、景致说明春事已经过半,当此时少女的春闺寂寞、情怀缭乱,含有作者的惜春心情。这两句对仗工整,既有动态,更有细微的心理活动,极尽工巧之妙。黄昏疏雨湿秋千,写的是另一种境界。秋千本是少女喜欢的游戏,尤其是当寒食时节更是无此不欢。这一句写的是黄昏时忽然飘起细雨,把秋千洒湿了,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的外现,同上两句所写的有精神上的契合,都是少女春日心情的写照。此句写春愁却不用春愁二句,只言雨中秋千,却道出愁绪万缕。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态和内心世界写得活灵活现,有无我之境的妙趣。玉炉沉水袅残烟李清照浣溪沙与余光中的碧潭如果从女性主义的角度,中国的古代妇女是乏善可陈的。白虎通义的:夫为妻

5、纲就可以作为中国古代女性地位的代表。作为有意识的女性主义的作品诚然是从二十世纪开始的。但是中国女性依然有自己的文化。以李清照及清照词为代表的中国女性的文化精神及其创作力依然是值得探讨的。而余光中的碧潭则在现代化了的古典与爱情里,与李清照的浣溪沙相映益彰。李清照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乍一看是春天一个少女的情怀 ,充满了女性微细的感情。用残烟,花钿,江梅,秋千,这样一些充满女性味的生活场景,作者不是有意而是写自己,她把自己的生活写得很美,虽然也有淡淡的闺愁,但是在淡荡的春光中,生命就象残烟一样清渺,像梦一样美妙。一个

6、待字闺中的少女形象漾然纸上。如果这首词仅仅是这样,美则美矣,但并不能深深地感动我们。真正形成兴发感动的是在短短几句话里流荡的气韵灵动之感。淡荡春光寒食天,春光是淡荡的,荡是动词,淡是形容词,有动态的春光,像黄昏的秋千,生机勃勃的活跃的春天,一个淡字。把春天的气氛衬托得多么好,淡荡春光寒食天,仿佛自然神就在我们周围。庄子说:勿听之以心,听之以气,唯道集虚,谓之心斋。对春光的敏锐感受使诗人有了对自然的神秘体验,也就有了梦回山枕隐花钿。梦往往是美的,是人对于不能把握的现实的补充,所以弗洛伊德把文学比做白日梦。在这首小词里有一些对自然的体贴入微的感受,又有对于自我的模糊的分析,隐花钿,暗暗地展示了作者

7、的心事,很有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意思,又有着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意内言外。静静的分析这个梦,像牡丹亭的美满幽香,妙不可言。真有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风味。中国的女子往往是对着良辰美景,淡荡春光而感受到生命的苦闷。在梦回山枕隐花钿中我们是否看到了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的柳永词中的女子。春光无限,但是芳心无赖,因为情郎已去,所以无限的春光都毫无意义。海燕未来,江梅已过这些表示时序的语言,春天有着淡淡的悠长的时光,但是如此悠长的时光是在寂寞中度过的。少女的怀春,对梦中情人者想象:可正是人值

8、残春蒲郡东,门掩从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淡淡的春光中,活泼的女子,怀春的寂寞。黄昏疏雨湿秋千意内言外的感觉,作者仿佛什么也没说,只是说黄昏雨打湿了秋千,淡到极点。欧阳修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黄昏雨就像少女的泪水,但是又仿佛不是,就是那样淡淡的惆怅,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因为节物而引起伤春自怜之情。从这首词能看到中国女性的什麽精神呢?能看到中国女性对美的感悟,对春天,对情感的体会,那种婉转灵明的美。她们用服饰,用化妆展示自己的美好的品质与意志,表现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能因为他们的声音很微弱,就忽视他们的存在。不能因为在政治中很少出现中国女性的影

9、子,就完全忽视他们在文化中的地位。像红楼梦中的女性,可能正是中国很多女性的常态,不能看作昙花一现的一种变式。女性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只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他们被高度的概念化与整一化。但是在男作家的赠妓词中,依然能看到女性生动的画面。晁补之的下水船:上客骊驹系,惊唤银瓶睡起。困倚妆台,盈盈正解罗髻。凤钗坠,缭绕金盘玉指,巫山一段云委。半窥镜向我横秋水,斜领花枝交镜里。淡拂铅华,匆匆自整罗绮。敛眉翠,虽有黯黯密意,空作江边解佩。能改斋漫录:廖明略与无咎同登科。明略所游田氏,丽株也。一日,明略邀无咎晨过田氏。田遽起,对鉴理发,且盼且语,草草妆掠,以与客对。无咎以明略故,有意而莫传也,因赋下水船一阙。这首

10、词是写女子理妆,写出了女性的日常情状,虽然田氏是个妓女,但是她的女性的美依然是很明显的。半窥镜向我横秋水,斜领花枝交镜里女性的美丽与灵动跃然。这种美丽的女性我们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男性的玩物,因为对于男性的爱情是他们生命的要素,对于爱情对于美的追求是女性的特质,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他们选择爱人的要求,尊重她们美丽的权利。引导语: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诗是作者在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下面是这首诗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

11、其婉约风格的柔美。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法建议1、朗读;2、讨论;3、比较拓展;4、多媒体技术支持。教学过程一、导入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

12、论著。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二、组织诵读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三、切入提问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佳节又重阳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

13、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v 季节:佳节又重阳 点出愁的原因。一个又字说出了与亲人分别的时间长。v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 用时间的推移写出在家的空虚,无聊。v 细节:愁永昼(时间长)、销金兽(空虚、无聊)、凉初透(不但写出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寒冷,彻夜难眠)、把酒(借酒消愁)v 意象:人比黄花瘦 A、用人瘦胜似花瘦,含蓄表达离思之重。B、以帘外之黄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映衬,形神相似。C、花瘦而触及己瘦,物我交融。v 情境:一个人的秋夜v 难以排解的闺愁(孤独、寂寞、渴望爱情)这是一个人的独守,是一个失眠女子的倾诉。4、诗歌的情感价值探

14、讨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 讨论。而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盛行,这样敏感的话题也是直露不得的。闺怨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文学史上很多著名的闺怨诗的作者都是男诗人。这个话题,封建语境下的妇女是不敢坦白的。而李清照作为女性能够直接坦白这样隐秘的内心情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要知道这是封建社会,而不是今天的现代语境,不是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所以我们从醉花阴委婉、含蓄的文字中看见了一个真诚、率真的李清照5、背诵在明确上述问题之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了,可以安排检查背诵,看学生是否能够背出,是否能够以声传情达意。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播放视频朗诵。6、处理研讨与练习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做一个当堂落

15、实。对醉花阴的艺术表达作一个深入的讨论。适当讨论李清照如何表达她的怨,集中分析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方,人比黄花瘦。具体落实到诗歌的意象分析上。但点到为止。因为仅仅这一首词就不必多说了。抽象的愁通过意象的陈述,形象而生动,具体可感。具有感人的魅力。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之妙。也是我们对古典诗词鉴赏的重点。可以就中国古典诗歌人与花的关系设计一个练习,看看学生的积累如何。要注意集中,不可散开。突出花的行色与人的情感的对应关系。诗意的表达都是具体形象的。训练学生的想像与联想。并由此引入写作方法的借鉴,点拨之。这个瘦字,可是全诗的诗眼。为何而瘦,因为诗人少妇强烈的寂寞和相思,相关的香炉里的瑞香也消损了身形

16、,盛开的菊花也不丰腴。酒淡无味,黄昏暗淡,西风恼人。这是多么感人的深秋怀人境界啊。板书:人面桃花相映红。芙蓉如面柳如眉。芙蓉向脸两边开。B、再次回到对醉花阴文学价值的提示上,北宋的美女我们肯定见不着了,但醉花阴却仍是鲜活的热血情感李清照因此而不朽。向下一课引导:李清照是一个只会想丈夫的家庭妇女吗?引出背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还是一个女子的婉约吗?这还是一个深闺少妇的爱情之怨吗?引入下一课声声慢的预习,同样是在晚秋的季节里,看看亡国飘零寡居的李清照有了怎样的哀痛。这又是怎样的暮年的婉约。六、附录板书醉花阴李清照李清照的醉花阴,一个人的醉花阴!千古才女,一腔闺怨,满

17、腹情愁,真诚表白。婉约而细腻,浅俗而清新,不说而说的爱。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消 一作: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注释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

18、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橱,彤管遗篇等作窗。凉:全芳备祖等作秋。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19、。消:一作销。西风:秋风。比:花草粹编等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引导语: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下文是小编收集她的一首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翻译,欢迎大家阅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

20、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译文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评点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这一片短短五句,将

21、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这三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词人以花写人,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精妙、妥帖,堪称妙笔。瘦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两者有机结合,以无限哀愁为溶剂,新奇别致。这首词从内容上说并不是很丰富,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艺术性。词人层层渲染,通过对秋景和生活环境的描

22、绘,委婉地表达出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和与丈夫分离的深切痛楚。夸张和比喻手法的运用,更把一个因相思而憔悴的妇女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结尾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

23、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作者创作风格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浣溪沙李清照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

24、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

25、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

26、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醉花阴 李清照 翻译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7、。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注释:疏:指稀疏。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讲解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

28、,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功效一醒觉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神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路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若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气口吻,可谓传神之笔。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