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67.44KB ,
资源ID:72805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2805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必修二 《孔雀东南飞》《诗三首》.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必修二 《孔雀东南飞》《诗三首》.docx

1、必修二 孔雀东南飞诗三首年 级高一学 科语文版 本人教实验版内容标题孔雀东南飞诗三首编稿老师宋欣【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二. 教学目标:孔雀东南飞1. 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 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3. 认识封建势力扼杀劳动人民爱情的罪责,欣赏刘兰芝这一古代聪明、勇毅的光辉形象。诗三首1. 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特点。2. 会分析诗歌的情感。3. 品味涉江采芙蓉诗中的情感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三. 教学重难点:孔雀东南飞1. 疏通文义,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分析人物的感情。2. 通过人物

2、对话感知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分析人物形象。3. 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浪漫主义色彩。诗三首1.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等。2. 品味涉江采芙蓉诗中的情感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四. 知识分析:孔雀东南飞(一)感知课文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2. 以时间为序,揭露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3. 作为古代民间文学的伟大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不仅揭露了封建门阀统治的罪恶,而且较为

3、深入地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花,也是历史的镜子。以孔雀失偶兴起,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源自民歌,极富有表现力。(二)把握结构第一部分开端兰芝被遣第二部分发展夫妻暂别第三部分发展兰芝抗婚第四部分高潮双双殉情第五部分尾声告诫后人(三)写作特点1. 人物对话的个性化2. 铺陈排比的手法3. 起兴和尾声诗三首(一)整体感知涉江采芙蓉出自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一首相思怀人之作,写游子孤身在外,不胜生离之苦,直抒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短歌行这种乐曲原来当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

4、”,但这种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名阿瞒。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杰出的文学家,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归园田居是组诗,本诗写诗人辞官归隐田园的愉悦之情。陶渊明,中国晋宋时期的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他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二)把握结构涉江采芙蓉短歌行英雄的慷慨悲歌归园田居(三)写作特点涉江采芙蓉巧用比兴

5、,借引屈骚,直抒胸臆。短歌行(1)由人生短暂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产生渴求贤才的忧思。(2)引用(3)比喻(4)用典归园田居语言朴实,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典型例题】1.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葳蕤(wi ru) 窈窕(yo tio) 徘徊(pi hui) 伶俜(lng png)B. 箜篌(kng hu) 遗施(y sh) 拊(f)掌 摧藏(cuzng)C. 否泰(pti) 哽咽(gng y) 玳瑁(di mo) 踯蹰(zh zh)D. 鲑珍(gu zhn) 便言(pin yn) 晻晻(yn yn) 彷徨(png hu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6、. 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B. 莫令事不举 举言谓新妇C. 慎勿违吾语 戒之慎勿忘D. 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来人3. 下列加点部分词语不属同一类语言现象的一项是( )A. 便可白公姥B. 昼夜勤作息C. 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D. 否泰如天地4. 选出没有互文现象的一项是( )A.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B.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C.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D.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5. 诗的第2段,劈头从“十三能织素”写起,其原因是( )A. 让主人公刘兰芝先说话,以突出她在诗中的重要地位。B. 是作者的合理剪裁,一开始就把不可调和的矛盾点出。C. 这段话既像诗人口气,又像刘兰芝自叙,恐怕

7、是诗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突兀之处。D. 这是诗人用虚实相间法来表现诗的当然之情。6.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泣涕 迢迢 青衿 呦呦 阡陌 契阔 三匝 吐哺 羁绊 守拙 暧暧 樊笼 7. 找出下列诗句中写错的字并改正。(1)长路慢浩浩 (2)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4)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5)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6)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8.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采之欲遗谁? (2)还顾望相乡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5)少无适俗韵 (6)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9.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东晋诗人,世

8、号“靖节先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其诗歌饮酒中的佳句。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诗作具有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钟嵘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C.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D. 五言诗是继诗经四首诗之后我国古代诗坛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它的形成有一个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的漫长过程。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阅读下面的诗段,回答问题。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9、。”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蹰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B. 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C.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D. 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2. 诗中极力渲染郡守家操办婚事的热闹、豪华、气派。对这种写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10、是( ) A. 目的是与后文的悲剧形成强烈对比。B. 目的是造成一种紧迫感,使矛盾进一步激化。C. 目的是从一个侧面揭露郡守的剥削罪行。D. 目的是表现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品质和对爱情的忠贞。阅读下面诗段,回答问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3. 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 少无适欲韵(本性、气质)B. 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C. 桃李罗

11、堂前(排列)D. 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14. 诗人为表达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把“官场”比做 、 、把“自己”比做 、 ,形象生动。 15. 画线处的句子描写了一处怎样的景象?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 16. 画线处的句子有两个叠音词,你能否写出它们各自的近义词?(1)暖暖 (2)依依 17. 画线处后两句虽没有写人,但写出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住在这里的人们应是一些 、 的人。答案及分析:1. C 析:A. tio窕 B. wi 遗;拊f D. xi 鲑2. C 析:A. 古代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派遗;B. 成全、完成,提出;C. 告诫;D. 辞别,告诉3. D 析:A

12、、B、C三项均是偏义复词4. B 析:A. 枝枝叶叶 C. 东西左右 D. 左右5. B 析:诗起首的铺叙是交代矛盾的起因。6. t;tio;jn;yu;m;q;z;b;j;zhu;i;fn 析:牢固掌握基础知识7. 慢漫;阴荫;巅颠;幽忧;萍苹;鸟乌 析:注意区别同音字8.(1)赠送 (2)回头看 (3)拾取,采取 (4)多少 (5)本性、气质(6)问候、怀念 析:积累文言词语9. B 析:应为“刘勰的文心雕龙”10. C析:A.“便利”此指吉利,今指方便;B. 此指轻轻飘动的样子,今指姿态美好;D. 此指订好结婚日期,今指结婚; 11. A 析:A. 告诉,禀告;B. 缘分,机会;C. 互

13、相,一方对一方的动作;D. 交互互相12. C析:理解上下文,把握兰芝性格特点13. D14. 尘网,樊笼,羁鸟,池鱼 析:从课文中直接提取信息15. 描写了一幅田园景象,表现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 析:整体把握,揣测作者内心。16.(1)隐隐 (2)袅袅 析:在理解文言词义的基础上写题17. 生活古朴,怡然自得 析:感受诗句带给我们的意境。 【模拟试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谏诤(zhng) 溘死(k) 伶俜(png)B. 否泰(p) 暖暖(i) 阡陌(qin)C. 夙愿(s) 谣诼(zhu) 衣衿(jn)D. 修姱(ku) 攘诟(gu) 侘傺(zh)2. 下列各项加

14、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 匪我愆期(拖延) 不思其反(返,回来)B. 朝谇夕替(废弃,贬斥) 会不相从许(互相)C. 自缢于庭树(吊死) 可怜体无比(可爱)D. 枉用相存(慰问) 多谢后世人(感谢)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B.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C.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D.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请允许我大胆地 一下屈原的那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刘兄是个冷酷无情的市侩,他对暂回娘家的妹妹兰芝也不愿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

15、之音是:“难道说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3)对于那些追曲谣诼而迫害屈原的一类小人,绝不能 。(4)硕鼠用比喻的手法对奴隶主的贪婪、凶狠和 的本质进行了揭露。A. 窜改 收留 宽贷 愚蠢B. 窜改 收容 宽待 愚昧C. 篡改 收留 宽待 愚蠢D. 篡改 收容 宽贷 愚昧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促织,让我们来看看

16、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A. ,。 B. 。;“”。C. ,;? D. 。,“”?6. 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池鱼思故渊。(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3) ,使我不得开心颜。(4)信誓旦旦, 。7.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要求“绝句”二字开头,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语句连贯、通顺。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改写句:绝句 8. 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文意贯通。信念是石,敲击星星之火;信念是火, ;信念是灯, ;信念是路,引你走向黎明。9. 下面的句子有前后脱节和

17、成分残缺的毛病,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它完整连贯。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是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的重要出路。 赠白马王彪(并序)曹植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寥,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

18、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检。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睎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

19、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10. 从第三段看,骨肉之亲被强行阻绝的原因是什么?11. 第四段写秋日暮景有何作用?12. 第五、七段诗人借写任城王之死以及与白马王彪的惜别,抒发了怎样的感慨?中国诗中的佳句有好些对于我是若即若离的。风晨雨夕,热闹场,苦恼场,它们常是我的佳侣。我常常嘴里在和人说应酬话,心里还在玩味陶渊明或是李长吉的诗句。它们是那么亲切,但同时又是那么辽远!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对我也是如此。它在我心里往返起伏也足有廿多年了,许多迷梦都醒了过来,只有它还是

20、那么清新可爱。我爱这两句诗,多少是因为它对于我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曲终人不见”所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所表现的是永恒。可爱的乐声和奏乐者虽然消逝了,而青山却巍然如旧,永远可以让我们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玩味一首诗,最要紧的是抓住它的情趣。有些诗的情趣是一见就能了然的,有些诗的情趣却迷茫隐约,不易捉摸,本来是愁苦,我们可以误以为快乐,本来是快乐,我们也可以误认为愁苦;本来是诙谐,我们可以误认为沉痛,本来是沉痛,我们也可以误认为诙谐。我从前读“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以为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凄凉寂寞的情感,所以把它拿来和“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诸例相比。

21、现在我觉得这是大错。如果把这两句诗看成表现凄凉寂寞的情感,那就根本没有见到它的佳妙了。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人而论,他所感到的欢喜和愁苦也许比常人所感到的更加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诗人而论,热烈的欢喜或热烈的愁苦经过诗表现出来以后,都好比黄酒经过长久年代的储藏,失去它的辣性,只剩一味醇朴。我在别的文章里曾经说过这一段话:“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明白古希腊人何以把和平静穆看作诗的极境,把诗神阿波罗摆在蔚蓝的山巅,俯瞰众生扰攘,而眉宇间却常如作甜蜜梦,不露一丝被扰动的神色?”这里所谓“静穆”(serenity)自然只是一种最高理想,不在一般诗里所能找到的,古希腊尤其是古希腊的造型艺

22、术常使我们觉到这种“静穆”的风格。“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以说它泯化一切忧喜。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如果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中见出“消逝之中有永恒”的道理,它所表现的情感就决不只是凄凉寂寞,就只有“静穆”两字形容了。凄凉寂寞的意味固然也还在那里,但是尤其要紧的是那一片得到归依似的愉悦。这两种貌似相反的情趣都沉没在“静穆”的风味里。13. 第一段中作者用“若即若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14. 从全文看,第二段中“一种哲学的意蕴”指

23、的是什么?15. 从第三段看,“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作者用了三个形象化的事物解说“这个道理”,它们分别是什么? 【试题答案】1. D 2. C 3. D 4. A 5. A6.(1)羁鸟恋旧林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不思其反7.(绝句)是一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却又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王维却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8. 点燃希望之灯,照亮前行之路(要求境界必须积极向上,语意必须符合逻辑,上下句须构成顶真)9. 在“提到”前加上“被” 在“未来的重要出路”前加上“迈向”10. 由于小人的颠倒黑白和挑拨离间。11. 借景抒情,抒发诗人内心的凄凉孤独之感。12. 叹息人生的短促,人生无常,又意识到后会无期。故只希望彼此保重,共享天年。13. 中国古诗中的佳句既亲切又辽远。 14. 消逝之中有永恒。 15.“这个道理”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静穆。形象化的事物分别是: 储藏多年的黄酒 古希腊的造型艺术 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